《元首无发---蒋介石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元首无发---蒋介石评传-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统帅走上了这种末路,在人们心目中还有什么分量呢?对于汉钦、虎城和周先生,我绝对没有话可说,你们确实待我不错。可事情已经陷入这步田地,我日后领导政府,怎么发号施令呢?汉钦,你成全我吧,我想好了,还是把我和美龄一块处置了干净!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说罢便“呜呜”地哭起来。蒋介石很了解张学良,知道他是个讲义气的人,便使出这一招数。 这一招很灵,一下子把张学良*起来:“我愿跟你一起去南京,负荆请罪!一言九鼎,让天下人看看我张学良!不管别人允许不允许,我决定的事情,都由得我。” 张学良的举动,不是意气用事,他的用意很深、很深。其一他保证了蒋介石的安全;其二他给足了蒋介石面子,便于蒋介石领导全国抗战;其三他与宋美龄的关系,蒋介石杀不了他,他在息烽钓鱼,是一个隐形的监督者,蒋介石有负于他,即使蒋介石心中无愧,夫人美龄是不安的,蒋介石不抗日,夫人一关就难过去。 蓝蓝的天空下,一架白色的飞机,满载着全中国人民的希望,展翅飞翔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精卫不精
第十九章精卫不精 西安事变落下了帷幕。蒋介石虽然没有在协议上写下片言只语,但还是基本上践行了自己的诺言。正如周恩来说的,签不签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行动。而另一个人呢,却恰恰相反,他在另一份协议上签了名,且付之于行动。他就是汪精卫,投靠了日本人,成立了伪政府。精卫实在不精呀!他什么都可以做,唯独这事不能做。他同蒋介石争也好,斗也罢;出国旅行也好,归隐山林也罢。就是不该做背叛民族、出卖祖宗的事! 汪精卫仪表堂堂,才华横溢,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读的一本本圣贤书。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不做,却要去做日本人的狗。死后,也只能化着一只狗,流荡于天地之间。 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组织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革命党人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直至河口起义失败之后,革命党人中间出现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举目前途,众有忧色。询及将来计划,莫不唏嘘叹息,相视无言。”转而热心于从事暗杀活动,认为面对残暴的强敌,暗杀可以唤醒沉睡的人民,成为革命的导火线,而简单易行。其中一项重要行动就是由汪精卫等赴北京刺杀摄政王载沣。 汪精卫同陈璧君(后成其夫人)等人顶风冒雨,日夜兼程,奔赴北京。随之照相器材和炸药等也已运到,以“守真照相馆”为掩护,开始行刺前的准备。 汪精卫决计擒贼先擒王,只以摄政王载沣为目标。 经他们探悉,选定什刹海旁的甘水桥下为爆炸地点。该地三面环山,仅一面有居民数家,非常僻静。桥畔长有几棵大树,树干粗壮可以藏人,树旁还有一座破废了的清虚道观,人迹罕至,可以作为掩护地点。这里离摄政王府很近,为出入必经之路。可将炸药埋置桥下,待载沣通过时引爆。 行动的时刻就要到了,在这关键时分,汪精卫找陈璧君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他说:“现在要干了,我们都可能牺牲,我几乎没有再活下去的打算了,希望你要认真考虑。”陈璧君说:“我不是为刺杀摄政王来的,而是因为爱你才来的。当然,这件事我们一起干。不过,万一我们两人都能活下来,我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做你的妻子。希望你能答应我。”汪精卫并不爱陈璧君,此时却为她的真情实意所感动,便答应了她的要求。 这对生死恋人因为刺杀摄政王而走到了一起,也可谓奇闻奇事一桩。 深夜,古城北京仍能感到残冬的寒意,人们大都进入了梦乡。这时,有一帮人却忙碌起来,在甘水桥下紧张地工作,突然犬声四起,忽见桥上有人张望,桥下的人感到可能被发现了,忙藏于树后,观察来者何人。只见一人手提小灯笼来到桥下,东瞧瞧,西照照,就走了。 第二天一早,汪精卫等发现市面上一切平静,一点反常现象也没有,他们深感奇怪。下午,也没有发现清兵抓人的迹象,大着胆子到甘水桥附近观察,桥下埋的炸弹不见了。 一切都暴露了。清廷官吏们不知道这铁家伙为何物,请了日本和美国的专家鉴定,一看便知是威力强大的炸弹,它一爆炸甘水桥附近两三里路之内都成焦土。载沣吓出一身冷汗,下令严查此案。 汪精卫等被抓捕归案,审讯时,问汪精卫:“谁是主谋?”汪精卫答:“我就是主谋,事情是我自己一个人干的。”并且慷慨陈词:“我们主张革命的时候,很多人用日本君主立宪成功的事例来反对革命。但日本明治维新,是西乡隆用武力从幕府手中夺来的政权,绝不是幕府微笑着把政权交出来的。现在中国搞君主立宪,并不能解决长年的*弊害,而且把国会作为*的支柱不过是一种幻想,国会只不过是君主的傀儡走狗而已。只有*革命才是救中国的惟一道路。” 汪精卫在狱中写了一些诗词,有首词充满了对陈璧君的思念爱慕之情。对于陈璧君的来书,存之不能,弃之可惜,最后竟口嚼而吞之。也许他想再也见不到陈璧君了,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一个“诺”! 武昌起义爆发,清王朝惊恐万状,一面起用袁世凯赴鄂*革命,一面释放*,以涣散革命党人的斗志。汪精卫等即被释放出狱,当他走出监狱大门之前,不少民众争先恐后目睹这位英雄的风采。 这一风光一直持续到孙中山逝世前。由于孙中山没有指定接班人,因而在他逝世后,国民党内部展开了明争暗斗。国民党中央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废除总理制,改为委员制,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会后,举行委员会选举:发出选举票十一张,收回选举票十一张,选举汪精卫的十一张票。选举完毕,汪精卫满脸通红。 汪精卫正式成为国民政府主席。古人称许一个人物,必讲文章盖世。若以此为标准,汪精卫可算得上半个人物。在文学上,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在同盟会时期,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诗词,笔锋犀利,热情洋溢,说古论今,旁征博引,确有一定的造诣。“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这革命的囚徒之诗,使人们在敬仰之余,而生成仁取义之意。他的文章,说得头头是道,处处动情,有人评价他的文章和梁启超著作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还能做有声有色的通电,能起草有气势的宣言,有时,还在一些报纸的副刊上写诗话,能为小报写些离奇怪诞的小品。他的演讲,闻者动容,为人所共知。在这些方面,汪精卫可算得是多才多艺之人。后来,因刺杀摄政王而名声远扬,出狱后又出洋留学,周游各国,和陈璧君过着极悠闲的生活。就其工作一跃成为国民政府主席。这样,他的才华又被断送了。他以后写的那些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诗,让人读之乏味,全无“血钟声响遍天涯”的可歌可泣的诗句了。 至于汪精卫的性格,可以说非常孤僻。他十三岁丧母,十四岁丧父,其兄长对他管教极严,长时间在严父、严兄的管教下,形成了他外表谦和而心地狭窄、懦弱自卑而有要出人头地、反复无常的矛盾性格。和他初次交往的人,都会被他谦恭的态度、温文的举止、流畅的言词、诚恳的表情,不知不觉地吸引着。不知道他实际生活的人,一定以为他宽宏大量,绝不会想到孤僻乖张的字眼。他非常喜欢别人吹捧他,给他戴高帽。如谁要是不知趣,给他提意见,他虽当面点头称是,背地里便是“他妈的某”,“要你来教训我”,下流骂人的话,便如串珠般从口中滚出来。 怎么说呢,他的性格就如天空中飘着的多彩的云朵,美丽而又多变。 汪精卫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夫人。 和汪精卫接近的人,提起他的夫人来,不是握拳痛恨,就是摇头叹息。她“可爱”到什么程度,在历史上,在小说里,实在找不出一个女性来比拟。她的性情与行为,有时像小姐,有时似泼妇;有时像西方贵妇,有时似三家村里的婆娘。她横行霸道,还有一个怪癖,就是有时要吐痰,让秘书给她捧着痰盂。有时忘了形,对来宾也同样对待。她竟然叫廖仲铠夫人何香凝为她捧痰盂:“捧痰盂来,我要吐痰。”何香凝听了一愕,吃惊不小,继而气愤地拍案而起,对陈璧君怒斥道:“你是什么东西,要我为你捧痰盂?”接着,手指陈璧君说:“陈璧君,我要吐痰了,你为我捧痰盂来。”陈璧君满脸通红,狼狈不堪。何香凝命令道:“快些。无论从哪一方面说,我都有资格要你做这事。”陈璧君气急败坏,哭哭啼啼地走了,她做梦也没想到还会有人敢训斥她。 有这样“可爱”的夫人,汪精卫的领袖欲望更加高昂。因此唯我独尊的性格,除了陈璧君之外,谁也不可侵犯。在交友方面,无论公私,除了个人利益之外,绝无什么友谊。和他打交道的人,以后多数对他恨之入骨。 汪精卫的才华,加上他乖僻自私、变化无常的性格,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一个疯人简称政治疯人。他曾经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曾给人以急流勇退、不贪官职的印象。他和蒋介石争斗,台上台下,几经沉浮,最终走上叛国投敌的道路。 蒋介石对付汪精卫的策略是:留住汪以牵制张(张学良),留住张以牵制汪。为了拉住汪精卫,他准张学良辞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职;为了拉住张学良,他又宣布成立军委会北平分会,子兼委员长,由张学良代行职权。于是,蒋介石巧妙地制造了汪、张矛盾,又利用了这一矛盾,借张之口给汪以难堪,使汪不得不依附于己,又借汪之力迫张交出部分兵权,使东北军直接归蒋指挥。 蒋、汪间的权力之争,在“合作”的形式下持续不断。蒋介石之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