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罗斯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17年俄罗斯纪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制裁。
  临时政府这一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照会内容完全与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意见相左,也为列宁的观点深入人心提供绝好的机会。
  5月2日,当李沃夫公爵向塔夫利达宫苏维埃代表们送来他们期待已久的照会时,在场的所有执行委员会委员都惊呆了。齐赫泽听着周围人士愤怒的议论,长时间一声不吭,后来他转身低声向策烈铁里:“米留可夫——实在是革命的死对头!”
  苏维埃接到照会通知的消息在塔夫利达宫不胫而走,执行委员会所有的委员都来了,齐赫泽在异常激昂的气氛下宣布开会。大家都认为这个照会是挑衅,执行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想缓和一下现场激烈的气氛都非常困难。辩论的重点集中在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与临时政府的冲突问题上。
  策烈铁里说,这个文件破坏了苏维埃有可能同临时政府进行合作的基础,政府应该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复。他理性地分析道:“在号召群众的问题上,我们不仅同企图利用*示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的布尔什维克有分歧,而且也同我们同志中那些并不想推翻政府但仍然要号召群众与政府作斗争的人有分歧。……我们发动群众反对政府是很容易的。但是,把这股能量释放出来之后,我们能否控制住这一运动,并阻止它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内战,那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策烈铁里提议对于号召群众的问题推迟做出决定,通过同临时政府进行新的谈判来解决冲突。这个提案以多数票通过了。但极端愤怒的群众仍在街上延续着五一*,这是二月革命以后,人民群众与临时政府间的第一次直接对抗。
  当天晚上,美国驻俄国大使弗朗西斯紧急约见了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米留可夫。大使开门见山地说,如果临时政府不采取果断措施*革命运动,美国将重新考虑给俄国提供贷款和物资供应问题,因为美国不会将资金提供给有负他们期望、不执行他们政策的人。弗朗西斯要求临时政府做出选择:要么按美国政府的要求办(坚持进攻和*反战示威活动——作者注),要么不要美国的资金援助。[由于此次事件,美国扣下了对俄国的阶段性援助资金亿美元。]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列宁走上舞台(9)
5月3日,示威*还在延续。工人们向市中心涌来,芬兰团以战斗队形包围了政府所在地——玛丽亚宫。*队伍高举红旗和标语,标语牌上写着:“打倒米留可夫!”“打倒古契柯夫!”“打倒战争政策!”“打倒临时政府!”号召群众走到街头上来的,是名叫林杰的无党派人士,也是个充满革命热情的知识分子。米留可夫的照会激怒了他,他跑回自己服役的芬兰团,召集团委员会会议,提议全团立即出发到玛丽亚宫去逮捕各部部长,他的提议被接受了。随芬兰团走上街头的,还有第180后备团、莫斯科团、巴夫洛夫斯基团、克斯洪斯基团,以及波罗的海第二舰队的水兵们。工人们停止了工作,跟在士兵们后面,走上街头。
  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立即向示威*的士兵、工人派出代表,向他们解释,要求人们保持冷静,等待革命领导机关的决定。
  示威群众听从了劝告,纷纷散去,士兵们回到了兵营。但普遍存在的激昂情绪不断引发新的示威行动,拥护临时政府的右翼市民、大学生和知识分子及一部分士兵也组织了示威*,这些人拿着“打倒列宁”的标语牌,把发动士兵武装示威的责任归咎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群众露天*随处可见,人们在街头巷尾争辩着,在电车上的群众也分成米留可夫的拥护者与反对者两派。在街心广场上,资产阶级演说者污蔑列宁,说他是德国派来推翻伟大的爱国者米留可夫的。
  为了应对这一突发危机,临时政府在古契柯夫家里举行会议。科尔尼洛夫将军声明道,他作为彼得格勒军区司令,拥有武力*示威*的足够力量。
  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抓住了临时政府的弱点,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动员各方面力量一方面大力揭露临时政府,另一方面斥责彼得格勒苏维埃的妥协政策。同时也指出,立即推翻临时政府是不合时宜的。然而,作为中央支部的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等不及了,他们在群众高涨的热情的促使下,号召工人起来进行示威,但示威的目的却不明确。工人群众从维堡区出发,走向市中心,一个*的亲历者说:“约莫有一百个武装者走在前面;密密排着的非武装男女,跟在他们后面,为数约有一千人。两边拉着人链,唱着歌。他们的脸色使我惊骇。所有这一千人只有一种脸色,是早期基督教僧侣那种狂热的脸色,不可调和的,无情的,准备去给人残杀、拷问与赴死的。”
  与此同时,由立宪*党中央委员会率领的*队伍向玛丽亚宫前进。到处可见的横幅上写着“完全信任临时政府”、“米留可夫万岁”。支持临时政府的人动员起来了,在市中心和主要街道,出现了满载着军官、军校学生与普通学生的卡车,圣乔治骑士也被派出来了。。 最好的txt下载网

列宁走上舞台(10)
两支不同立场的示威队伍的冲突发生了,开始是用拳头、棍棒,进而使用武器互相对射起来,冲突愈来愈可怕,有许多人员伤亡。真正造成双方流血冲突的,是第三种社会势力。报纸登载总检察官的公告:“射击系发自社会败类,其目的在于惹起纷扰与骚乱,此种纷扰自来于流氓痞子。”
  随时可能扩大的内战情形让各方不安,恰在此时,科尔尼洛夫调动军事学校学员和所属部队携带大炮开进宫殿广场。执行委员会马上命令科尔尼洛夫立即撤回军队,在各方压力下,科尔尼洛夫执行了执行委员会的命令,撤回了军队。但这个来自苏维埃而不是自己供职的临时政府的命令,让他感到非常恼怒和羞辱,立刻辞职以示抗议。
  在莫斯科,工人们举行了*,士兵们从兵营里出来,怒涛般的抗议声响彻了街道。几十个地方苏维埃,流水似的打电报给执行委员会,反对米留可夫的政策,全力支持彼得格勒苏维埃。从前线也传来了同样的呼声。
  面对新的动荡局面,彼得格勒苏维埃提出在两天之内不准*。5月4日,苏维埃公布了《告全体公民书》,呼吁群众保持镇静、秩序和纪律。告公民书还给士兵下达了命令:“在这令人不安的日子里,如无执行委员会的召唤,不得携带武器上街。只有执行委员会才有权调动你们。调动军队上街的每一项命令(除日常值勤外)都必须写在执行委员会的正式公文纸上下达,加盖执行委员会的印章,并有下述七名人员中的两人以上的签名……”公告强调指出:“内乱只对革命的敌人有利。谁制造内乱,谁就是人民的敌人。”
  临时政府起草了一个呼吁书,报告了两个月来政府的工作成绩和遇到的困难,遣词造句中透出了对苏维埃的不满和挑战:既然你们能够动员和掌握社会部分阶层,那也请你们到政府来干一干、试一试!5月9日,经过临时政府多次修改的《告民众书》公布了。临时政府称,要坚定不移地努力扩大政府的组成,吸收那些未直接参加国家管理工作,但具有较大政治动员力量的代表人物进入政府。
  同日,报纸上刊出了克伦斯基给社会革命党中央、工兵代表苏维埃和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的信,呼吁社会主义政党各派别的代表通过直接选举和由所属组织正式委以全权的方式挑起政权的重担。李沃夫公爵也正式通告罗将柯和齐赫泽,再次表达了《告公民书》中的意见,请求建立联合政府。
  5月12日,经过长时间辩论,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以23票对22票、8票弃权的一票多数,宣布反对苏维埃参加政府。同日,米留可夫、盛加略夫在与李沃夫公爵会晤后宣布辞职,紧接着,早已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担任陆海军部长的职务,也不能为对祖国所犯的严重罪孽继续分担责任”的古契柯夫,在第二天正式向李沃夫公爵提交了辞职信。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列宁走上舞台(11)
积极主张社会主义政党入阁参政的克伦斯基要求执行委员会重新讨论是否参加政府的问题,在14日晚间的会议上,执行委员会以41票赞成、18票反对、3票弃权的多数票做出了参加联合政府的决定。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国际主义派(孟什维克的左翼,其主张与布尔什维克相似——作者注)投了反对票。会议还制定了社会主义者参加政府的几点施政纲领,对外政策无疑地被放到了首位,纲领提出:“公开提出自己积极的对外政策,按照民族自决原则,与盟国进行谈判,以便修改协议,尽快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普遍和平。”
  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迅速得到了绝大多数省份的赞成,支持苏维埃的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和前线军队也表示赞成。军队代表说:“当军队得知社会主义者不愿加入内阁去和他们所不信任的人共同工作之时,军队里咆哮起来了,因为整个军队在不得不继续跟它所不信任的人去共同赴死呢。我们想这个咆哮声一定是达到了彼得格勒的。”外省苏维埃反对联合政府的情绪很强烈,莫斯科、梯夫里斯、敖得萨、也加德林堡、诺夫哥罗德、特维尔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苏维埃声明反对社会主义者参加政府。
  5月18日,新一届联合政府成立了。在召开立宪会议之前,这依然是一届临时政府。李沃夫公爵仍担任总理,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策烈铁里、斯柯别列夫和切尔诺夫进入联合政府,克伦斯基转任陆海军部长。其余部长仍由有社会影响力的有产者担任。随着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人员的入阁,相比原来的临时政府而言,这届联合政府左倾化加强,但革命情绪持续高涨的社会对它的要求更高,联合政府既要努力满足其所依靠的革命力量的要求,又要迫不得已地约束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