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真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修真时代-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采用的这种形式。不过,既然你们没人同意,那只好还是用原来的办法吧。”

    原来的办法指的就是无记名投票,有人问安老师是否可以找人商量,安老师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于是大家便分成一堆一堆的商量起来,崔建华和蒋云光别看刚才要竞选的时候不出面,现在却指使各自的小弟们四处张罗,公然用威胁利诱的方法来搜集选票。安老师好像是有点走神,也不去管。

    小华对于当不当班干部没有兴趣,他觉得光同学会的事情就够他cāo心的了,何况他一有时间还得练功。有同学会的人来问他投谁,他就告诉人家投谁都行,就是不要投他。对于他的这种态度王琦很是不解,找他非要问个明白,小华说出理由,王琦撇嘴一笑,转身离开。

    无记名投票这种办法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快,填写,投票,统计,不一会儿便完成了,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得票最多的是马兰,小华竟然也得了个第二。不光别人惊讶,小华自己也是莫名其妙,忽然他心里想起了什么,扭头去看王琦,王琦却在和一个女生悄悄说话,根本不朝他这边看,可是小华却从她故意作出来的神态上看出,这肯定有她在里面搞鬼。小华想,王琦一定是误会自己不想当班干部是谦虚吧,这下可弄巧成拙了。

    不过,安老师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马兰是个女孩子,女孩子一般比较听话,不像男孩子那样叛逆,而潘振华虽然是男孩子,但看起来就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乖乖仔,学习又好,应该不会给他惹事。于是他当即就宣布,任命马兰为班长,潘振华为副班长。然后又根据得票排名和各人特长任命蒋云光为体育委员,徐国栋为学习委员,李梅为文艺委员,崔建华为卫生委员。

    崔建华和蒋云光这两个老大看着这个结果都傻了,如果不是唱票、计票、监督的人中有他们的小弟,简直就要怀疑有人作弊了。对马兰的当选他们还觉得可以接受,可那个小不点的潘振华竟然得票比他们还多,这让他们大为疑惑,最后只好归结为潘振华升初中时考的那个第一名。

    班干部选出来以后,安老师让他们上台做就职演说。这些人不是曾经当过班长就是一方霸主,对当众讲话谁也不怵,马兰首先走上讲台向老师和同学们表态,她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信任,保证全心全意地为大家做事,公平公正地处理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团结同学,当好老师的助手,把九级一班建设成学校的典范。

    小华虽然不情不愿地被选上了副班长,但也没有推辞,主要是他怕推辞如果引起老师的不满那更麻烦,还不如应付了事的好,反正是个副班长,用不着自己主事。他表示要协助班长的工作,为老师拾遗补缺,及时反映班里出现的问题,和班干部们同心协力搞好九级一班的事务。

    其他的班委们也都向老师和同学们表了决心,表示要以身作则,把自己份内的事情管好。

    小华眼看着班干部任命以后班里的状态立刻就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本一团一伙、三两成聚的同学也都松散开了,好像忽然有了一种归属感似的,心中不由一动,暗想,同学会是不是也该整顿完善一下了,像班委这样的分工既具体又明确,现在环境变了,原来的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再不改革可就会拖后腿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排座位、选小组长了,现在大家的位置都是自己随便坐的,一点也不合理,安老师根据身高重新排了座位,然后又按照桌子的排列分为四个组,最后各组选出组长,选班干部的事情就基本完成了。至于课代表,安老师说要等摸底考试以后再任命。

    不停地忙了一上午,总算是赶在了放学前把班组织建立起来,下午就该发课本了,总的来说,这样一个局面虽然各方面都不是很满意,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

    小华自从有了改革同学会的想法以后,就不停地考虑着如何设置同学会的组织结构,他想借鉴班委的组织方式来建立同学会内部的机构,重新划分一下工作范围,各负其责,那样管理起来会更方便。想通之后,下午放学前他让张立通知了张进、连明杰和赵伟光,说有事情要跟他们商量。

    几个人在体育场里找了个地方围成一圈,听小华把他的构想说完,谁也没有反对,以全票赞成通过。然后大家就兴致勃勃地开始商量要成立哪些机构,经过商议,最后决定除了小华的主席名称不变之外,其他的职位名称全部改为委员,原来的“执法堂主”张进仍然是任纪律委员,具体负责同学会内部成员的组织纪律问题;连明杰担任组织委员,主要负责同学会的人员管理和对外发展等事务;赵伟光被安了个信息委员的名,其实就是搞情报的,负责探查学校里对同学会有威胁的团伙;另外还增加了三个职务,一个是财政委员,由高磊担任,同时他也是〃振华基金会〃的负责人,主管同学会的财政工作;一个是后勤委员,由吴国雄担任,负责同学会的资产管理工作,当前主要是管理同学会购买的体育用品和书籍、报刊等物品;最后一个是女生委员,由王琦担任,负责同学会女生部分的工作。

    此外,原来以村为单位的基层组织也改为了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都成立一个小组,小组长重新选举,负责本班同学会成员的活动和安全等问题。

    为了摆脱那些所谓的城里人的歧视,尽快振作同学会成员的jīng神,使大家在新的环境里没有孤立感,他们还决定迅速落实原定计划,购买一批体育用品和图书,让同学会的人在课余时间里参与体育活动或看书,这样就不会再感到孤单了。

    同时,他们还制定出了管理这些物品的办法,要求所有物品都要登记造册,只有同学会的成员才有资格借出;凡是借出去的东西必须按期归还,图书类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星期,体育用品是每天必须交还;在使用这些物品时要爱惜、爱护,如有损坏要按价赔偿,不赔偿就取消本人的借用资格;一样物品若同时有多人借用,则按照时间顺序确定先后;容易损坏的物品(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半个月添加一次,其他物品因使用寿命到期而损坏的随时更换;鼓励同学会成员捐献自己收藏的图书,凡捐献者可以优先借用同学会的物品,同是捐献者则以捐献多的优先……等等等等,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一份比较全面的物品管理规定就完成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同学会上上下下一片兴高采烈,被封了官的自然兴奋异常,一个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纷纷招兵买马,把各自分管的一滩子事情弄得清清爽爽,有眉有目。而普通的会员们也很高兴,因为他们有了大量的体育器材和各种图书,即使还达不到可以完全满足的程度,但也能不长时间轮上一次。

    振华同学会这一次的改革,虽然是小华偶尔一个动意的结果,也很不成熟,却使得同学会具备了一个组织应有的架构,脱离了原来的混乱状态,增强了同学会内部的凝聚力,为以后同学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保证,也意味着振华同学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ps:谢谢大家的支持,投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