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臣凌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佞臣凌霄-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凌霄知道凌雉羞怯,安慰一笑:“这有什么的,明日也不用你做什么,父亲和我待媒人,只一上午就完了。”
“我知道。”凌雉犹豫了下,还是忍着羞小声道,“我也知道一些……明日那媒人是来取我的年庚八字的,若是……若是八字不合……”
凌霄失笑,原来这丫头是担心明天请庚帖的事,凌霄喝了一口茶,低声道:“不用担心这个,明日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你和施茗城的生辰八字我早就请人看过了,若是不合我哪会容他们来纳采。”
凌雉闻言放下心来,心里更感念有
这个大哥的好处,母亲早没,父亲又是……凌雉这十几年的闺阁岁月也是托着凌霄的照应才能安安稳稳顺顺当当到现在的。
想起那天大哥和自己说的施茗城的承诺,凌雉心里更是一暖,家里姨娘嫡庶的烂事她自己就经历了,也担心过以后自己到了夫家后的生活,如今知道了那人竟答应永不纳小,凌雉安心了不少,去了疑虑,只存着对以后日子的美好向往。
“我早就说过,你的婚事哥自然全给你料理妥当了,你只安心吧。”凌霄心里感慨,安心好好过一两年的单身生活吧,这么小就嫁做人妇,还真是……啧啧。
凌霄知道要出阁的女儿总免不了想东想西,少女情怀总是诗,虽然凌雉没有什么矫揉造作的心思也会忧虑,凌霄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来好好劝慰了半天。
翌日一早,施家请的媒使手执金笼,携一雁而来,笑着对早就等候的凌霄唱喏:“吾子有惠,贶室施茗城也。施茗城有先人之礼,使请纳采。”
凌霄回礼,回府请凌儒学,凌儒学出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媒使又道:“吾子有惠,贶室施茗城也。施茗城有先人之礼,使请纳采。”
凌儒学连忙道:“凌某之子愚蠢,又弗能教,吾子命之,不敢辞。”
说毕大家一笑,凌儒学接过媒使送来的大雁,转手递给凌霄,迎着媒使一行人一起入府。后面还是那些场面上的话,媒使又寒暄客套了一番,请了凌雉的庚帖去了。
施家自去请了先生看年庚八字不提,几日后来答复,这次是施茗城的大哥施茗戟来的,带了文定的礼,寒暄了一会儿后定下了请先生看好的日子:明年八月初八。
自此,凌雉的婚事定下。

第二十五章

“怒而飞,其翼若九天之云。是鸟也,海运……”
褚奕琰无聊的翻着《孟子》,侧过头小声对凌霄道:“二哥呢?怎么好几天都不来了?”
凌霄愣了下,他昨晚才回宫,那二愣子好几天不来了?
褚奕琰见凌霄不说话,扯扯他的袖子,小声道:“是不是又去打猎了?咱们也去吧?嗯?”
“殿下专心点。”凌霄轻轻拍了拍褚奕琰的小胖手,若有所思,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逍遥游》,不多时散了学,凌霄犹豫了下,出了殿门走向海棠院。
海棠院的太监们说褚奕峰昨日出宫就没回来,凌霄一下子愣了,再托人问才知道是韦铮辅带着褚奕峰去军中了,好好的,几天几天的泡在军里做什么?
凌霄对军中的事不甚了解,平时怕犯忌讳也很少问起,现在有点抓瞎,好在是韦铮辅带去的,凌霄还不担心。
凌霄的这个舅舅韦铮辅对他很冷淡,或者说他对除了褚奕峰以外的外甥们都是很冷淡的,不论是皇城新秀凌霄,还是太子嫡长褚奕瑾,都没有一点热乎的意思,这让褚奕瑾还一度郁闷过,靖国公府是他的外家,但这个外家非常的不给力,从未在任何事上支持过他,不但如此,韦铮辅还对他的二傻弟弟褚奕峰疼爱有加,经常带褚奕峰去军中历练,这一点让褚奕瑾更不痛快。
靖国公府世代功勋,是开国后唯一赐世袭罔替的公府,圣眷不衰,当年皇后为太子千挑万选才相中了靖国公嫡长女韦华,不是没有道理的。
外家如此强硬,但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褚奕瑾是如何也受不了的。
褚奕瑾受不了,但凌霄觉得不错,靖国公府世代手握重兵,是褚王族的铜墙铁壁,韦家家训第一条就是:武死战。
靖国公府,太平日子里那是练兵家,逢战乱那都是上马能战下马能治的将军,有了韦家,老皇帝很放心,能让皇帝放心的人,是不能轻易的把自己的喜好显露出来的。
如今太子的四个儿子都是韦华的嫡子,靖国公府只要脑子没抽就不会公然表示对哪位皇孙的支持,不管谁上位,靖国公府都是铁打的将来太子,甚至皇帝的外家。有了这一层保障,还去储位上伸手探脚,傻子才会这么做。
韦铮辅不是傻子,他不但不支持哪位皇孙,连对早逝的妹妹的唯一的儿子凌霄都是淡淡的。
“舅舅。”凌霄见韦铮辅的机会并不多,逢年过节的见过一次两次,但这十几年下来,凌霄总觉得眼前
英武的男子一点变化都没有。
韦铮辅点点头,沉声道:“你如今是四皇孙殿下的伴读,何故来军中。”
真是不留情面,凌霄把刚到嘴边的好久不见甚是想念等等咽下去,垂眸道:“奉太子妃命,给二皇孙殿下送点吃食过来。”
提到太子妃韦铮辅的表情也没有一点变化,点点头道:“既然是太子妃送来的,那就留下吧,军中吃食不缺,回去后让太子妃娘娘放心,二皇孙殿下在臣这里很好。”
说毕就要端茶送客,凌霄无法,行礼告退。
这一去又是好几天,太子妃也不知道褚奕峰这些天在军中做什么,事关军中凌霄也不方便多问,慢慢的拖着,又一个惊天消息传来:皇帝微恙。
那天凌霄正要陪着褚奕琰去诲信院,太子妃身边的太监来叫褚奕琰换了衣服去侍疾,凌霄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说是微恙,要是……
凌霄匆匆换了衣服陪着褚奕琰去了,说是侍疾,但那天连老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只在殿外磕了个头就一直等着,到了日落才回去。
皇帝的病情是不能打听的,皇子们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是凌霄。
皇帝微恙,太子奉旨监国。
凌霄遇事就会往最坏的地方想,老皇帝年纪已经大了,这次要是……
不管怎么说凌霄还是希望老皇帝能再挺几年的,至少等到自己站稳脚跟的时候,太子对他就不如皇帝很多了,再等到太子登基后立了褚奕瑾……凌霄不用想就知道那时候自己的日子不可能会好过了。
凌霄总觉得最近的事一件连着一件,像是无形的大手在一环扣着一环的谋划着什么。
“那李三还说,小侯爷嘱咐他的事办了,只是这物件金贵,他同老师傅们商议了这几个月,斟酌着打出来了,只盼着合了小侯爷的心意才好。”
凌霄接过锦盒,点头:“甚好,大方得体。”说着又赏了来回话的小太监一锭银子,让他去了。
凌霄笑着摩挲着手里的物件,小心的佩戴衣服里面,取了账册翻了翻,揽翠轩的分号开张一个月了,收益也不错,凌霄早在几年前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等到太子登基后,仗着姨母太子妃还能安稳几年,若是有朝一日褚奕瑾掌权,凌霄二话不说就走。
在凌霄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的时候,更坏的消息传来。
匈奴国内叛乱,匈奴大王子弑父,取代了老匈奴王,不到一个月稳定下了匈奴内
部的叛乱,新匈奴王的使臣还未抵达皇城,驻守北部的张继将军叛变了。
张继是开国功臣张海生的后代,张家世代受褚王朝厚待,在这种时间突然叛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太子第一时间派人去围张继府上,张继的老母和一子一女已经人去楼空了!剩下的众多奴仆侍妾,皆是不打紧的人。
老皇帝病的更重了。
北部传来的消息不全,只说是张继叛变了,但并没有明确的说张继到底是想自立称王还是归顺匈奴王,若是张继想自立,那朝廷会第一时间和匈奴交好,发兵镇压。要是张继是去投奔匈奴王……
张继手下握着十万重兵,再加上匈奴骑兵,届时两股力量联合起来发兵……朝廷上下都不敢继续往下想。
朝中不安,太子妃在东宫也担心,韦华虽然深得太子宠爱但恪守后妃礼则,前朝的事从不插手,只是叮嘱三皇孙褚奕琪四皇孙褚奕琰,每日除了去诲信院以外就呆在自己宫里,无事不得外出。
凌霄连带着也困在了听风阁里,太子妃怕他出事,暗自嘱咐了他称病不再去工部应卯。
又是几天过去,褚奕瑾再次来到听风阁。
凌霄不动声色的给褚奕瑾行礼:“慧王安好。”
“表弟无需多礼。”褚奕瑾俯身要扶凌霄,凌霄先一步站起,命人看茶,垂眸道:“不知慧王有何事?”
凌霄这话问的有些无礼,褚奕瑾也不动怒,柔声微笑:“这些天我跟着父王在朝里忙碌,没有见到表弟,想念了来看看,不行吗?”
“慧王辛苦。”凌霄依旧淡淡的,并不接话。
褚奕瑾一笑:“今日朝中来报,说北部战事吃紧,我军到了北部和张继那反贼第一仗就败了,父王动了怒,问我的看法,我就说……”
凌霄没耐心听褚奕瑾说这些乱七八糟的,恭敬道:“慧王殿下请慎言,前方的战事不是臣能听的。”
“我从未将表弟当做外人,再说这虽是国事也是家事,表弟听听无妨。”褚奕瑾笑吟吟道,“父王大加斥责了大将军韩信忠,和骠骑将军褚、奕、峰。”
凌霄闻言蹭的站了起来,“骠骑将军褚奕峰”七个字在脑中炸开,心中像是被大锤猛的砸了一下,脑中一阵眩晕,大声急道:“皇孙如何去了北部?!”
“表弟不知道?”褚奕瑾忍不住笑了起来,俊朗的眉眼舒展开,“也对,父王瞒着母亲呢,表弟被母亲整日拘在听风阁里,自然也不知道了……”
“半月前老二亲自请旨去前线,父王本是不肯的,我极力举荐……呵呵,老二这么大了课业上什么都不懂,要是再没点战功,那日后封王如何能使人信服?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我这么一说,父王也就准了……老二还特意谢了我半天,自家兄弟,谈何言谢呢?呵呵……”
“嘭!”
凌霄极力忍耐也没有控制住自己,用尽全力给了褚奕瑾一拳。
褚奕瑾瞬间弯下腰去捂住肚子,脸色发白疼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凌霄只觉得血气上涌,怒极后声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