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成长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妇成长录-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谢表嫂关心,生意尚可。”沈兰牵着马的缰绳,拉着马朝院里走来。



  “对了,怎么你一个来了县里?路上可安全,现在进县城查的可严了,县令大人就怕那些个流民混了进来,给县里带来麻烦。”钱氏帮着沈兰将马车赶进院里,等马车都进来了,又跑去关院门,如今可不同于往日,家里只有几个妇道人家,不关院门就怕招惹了贼人。



  这边沈兰停好了马车,才回道:“路上还算太平,阿福和老郭头都被我派去找我三妹了,雁娘得在家看管薇娘和石头,也就我能出来。”



  闻言钱氏不禁忧心地问道:“还没莲娘的消息?”



  沈兰点了点头,就去开马车门,准备将车上的东西拿下来,一旁的钱氏看了,忙去帮忙。只见车里竟然是鸡鸭和一些时蔬,顿时吃惊道:“兰娘,你这是干什么啊?怎么拿这么多东西过来?”



  “我想年关也近了,就想提早给姑妈捎点年货。如今年景也不好,这些东西虽然不金贵,可是如今也是不好买的,才想着给你们捎点过来。”沈兰笑着解释道,这东西沈兰吩咐老郭头在空间里摆放了一两天。看起来没有那么新鲜了,才拿出来的,否则要被人追问起来就麻烦了。



  “兰娘,你太客气了,你是不知道,这些蔬菜如今贵得很,有时候拿着钱也买不到,你倒好,拖了这么多来,这得吃多长时间啊。”钱氏感叹道。心里自然也是感激沈兰的。



  沈兰笑了笑道:“表嫂可别忘了,我如今是做什么的,自然有门路弄到一些新鲜的时蔬,再说了我们家海陵可是一直在麻烦表嫂照顾呢。”



  “海陵倒是个读书的苗子,你表哥说了,只要好好读,过一两年就能下场考童生了。”钱氏帮着沈兰将篮子从车上接下来,一般说道,自然这个话并不是她自己胡诌的,而是王云焕真的说过的。沈海陵岁启蒙得晚,但是的确是读书得料子,比起很多比他早入学的学子都聪慧不少。



  沈兰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微微有些得意。自己弟弟书读的好,那可是好事情。



  二人合作着将东西从马车上搬了下来,然后分别提了菜篮子和鸡鸭鱼进屋,只是这么半天没见芸姑妈出来,于是沈兰不禁问道:“表嫂,怎么没见姑妈和两个侄女儿?”



  将篮子放好。钱氏才回道:“我娘去庙里烧香了,顺便把两个孩子也带了去,说是祈祷上苍保佑,来年能风调雨顺,不要像今年这么多波折。”



  芸姑妈信佛,沈兰是知道的,所以听钱氏这么一说,也就没再问了,只是附和着点了点头,倒是问了句她怎么没去,没想到钱氏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然后很是不好意思地开口道:“我有身子了,去不得庙里。”



  “啊?”沈兰一惊,立马惊呼道:“表嫂怎么不早说,我还让你拿那么重的东西,你有没有感觉不舒服啊?”



  沈兰有些紧张地追问,以前她可是听人说过,怀孕的女子可不能提重物,可是刚才钱氏还帮着她一起又是拎土豆,又是抓鸡鸭的,不会有所影响吧。



  钱氏白了沈兰一眼,才嗔怪道:“哪里有那么金贵,你呀自己又不是没当过娘,还大惊小怪的。”



  沈兰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腼腆地笑了笑,又拍了下手道:“我都忘记跟表嫂祝贺了,兰娘这里祝表嫂喜得贵子。”



  闻言钱氏呵呵笑了起来,不过嘴上还是道:“祝贺什么,不过才两个多月,谁知道是不是个小子呢。”



  嘴上虽然那么说,不过心里钱氏巴不得生个儿子,沈兰此刻也明白了过来,只怕芸姑妈去拜佛可不仅仅是求来年的雨水,更多的只怕是求子去了。



  钱氏知道沈兰还未曾用过午饭,于是就动手给沈兰烧饭,沈兰则帮着烧火,一时姑嫂二人相处融洽,沈兰顺便问了钱氏可认识会相牛马的人,钱氏也不推脱,说是倒是听说过,等之用过了午饭就带沈兰去找那人,沈兰一自是无不同意了。



  做饭的时候,沈兰和钱氏闲聊的时候提起,县令大人让县里的富户捐钱救助流民,却无人响应,后来县令大人就把本县有功名在身的学子招进来府衙商量此事,也没商量出个结果,倒是每个学子临走的时候都捐了一些钱,就是王云焕也掏了五钱银子的事情。



  一开始沈兰只是听着,听到后来她灵机一动,脑子里顿时有了个想法,既然她想做善事,也不愿留名,何不直接将粮草捐给官府,让官府出面处理这件事呢?而且这么一来,有了官府出面,总比她自己出面方便、安全一些,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只是这个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较,所以哪怕她心里有这个想法,也不能此时露了马脚,于是沈兰安静地听着钱氏的话,不是回应几句,等到饭菜烧好后,姑嫂一起用过了午饭,钱氏将院门一锁,就带了沈兰去找回相牛马的人。



  那善于相牛马的人原来住在离王家不远的地方,一听钱氏讲了上门的原因,那人立刻就跟着沈兰姑嫂一起去了牛市,并且到了王牙人家,然后相了那匹骡子,说是刚满两岁,是不错的脚力,于是沈兰问了价钱,王牙人开口十二两,倒是被沈兰还到八两将骡子买了下来,时候沈兰打赏了那相牛马的人一钱银子,这件事算是结束了。



  买了骡子后,沈兰将钱氏送回了家,然后借口要赶在城门关之前回去,钱氏也知道沈兰家里有小孩,于是也没挽留沈兰,只是将沈海陵放假人日子告诉了沈兰,到时候让人来县里接沈海陵,因为世道不太平,所以也不敢让沈海陵一人独自回家,这才让沈兰通知家里,到时候让人来接沈海陵。



  离开王家候,沈兰并没有出城,而是进了空间,然后跟老郭头商讨了一番,这才装备成之前公子的模样出来,另外带了沈贵出来扮成小厮,主仆二人去了县里的客栈租下一处院子,对位宣称是个行商,第一晚沈兰就住了县城了,之后又花钱派了人去袁家集跟雁娘报信,说是要在县城里住上几日,让她在家中无需担心,至于食味轩的食材,沈兰也让人送了一车土豆、萝卜和白菜过去,倒也能坚持一些时日。



  接下来的日子沈兰就开始布置,将郭伯再次从空间里叫了出来,然后让他帮着去办了身份文书和路引,再从流民中又买了一批孩子,并且聘请了一个教书的先生到空间里专门教那些孩子读书识字,除了教人读书识字的先生,还找了个武师教这些孩子拳脚,一开始送进去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于是就开始跟着沈兰办事了,剩下的那些孩子则留在空间里接受教育。



  一下子多了十九个可用之人,沈兰办起事来也方便很多,她一方面主动接受一些文人学子,装出一副很是景仰这些学子的模样,然后又表示自己身怀巨资,希望能够接触到县尊大人,然后又愿意捐出大批的粮食来解县令大人的燃眉之急,因此而被县令奉为座上宾,一时成为蓟县人人传颂的大善人贾翔宇。



  另外一方面派了那十多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女快马到府城租了大船,直接空船到达蓟县,随后她自己偷偷上船,将船装了满满一船的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等物,次日再带了县令大人前来,直言要将这一船的粮食捐出来救济流民,并且当场跟县令大人做了交接,可以说是给蓟县的县令大人做了一个很高明的表率,而县令大人也表示欢迎她留在蓟县发展。



  被沈兰派出的那些人不仅仅只是带回来了一只空船,其实还给沈兰带回来一笔不小的财富,因为沈兰在他们临行前从鳄鱼沼泽弄了很多蚌出来,然后将蚌里的珍珠都采了出来,将莲子米大小的珍珠统一筛选了出来,当然在莲子米以下的珍珠只要品相好的,也被沈兰筛选了出来,然后每个人背了一包,让他们拿去府城想办法卖掉。(未完待续。)



  PS:  没有校正的
第一百五十四章 承诺
  蓟县是汉城下的一个县,所谓的府城也就是汉城所在地,汉城位于长江中游,可以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汉城商路发达,集聚了南来北往的各路商贾,其繁荣程度也是蓟县这种小地方难以比拟的,想要脱手一笔珍珠还这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沈兰手下的这些孩子讲珍珠卖掉后,就直接雇佣了船只往回赶,终于在沈兰要求的日子里赶回了蓟县。



  官府的人接收了所有的粮食后,雇佣的船也开始起航回去,只是这艘船并没有回到出发地,而是被沈兰收进了空间,毕竟那么大一批的珍珠出现,不可能没有注意到沈贵等人,所以沈兰决定将这艘船收进空间里,当然船上的工人也一同被收了进去,事实上沈兰的空间里还真缺少一艘船。



  因为沈贵等人身份的暴露,自然不能再用了,好在新的人手也已经被培养了出来,而沈兰用贾翔宇的身份也在蓟县站稳了脚,不仅在蓟县落了户籍,还在县里买了一块宅基地,开始建造贾家大院,并且开始做起了粮食的生意,不过为了将生意做得更好,贾翔宇不得不暂时离开蓟县出门经商,并且带走了大部分手下,只留了一个管事留在此地督建贾家大院,至于贾家的生意则由另外一个管事处理。



  沈兰重新恢复了女儿身,赶着马车回去袁家集,如今县令已经设了专门的粥铺救济附近的流民,这些粮食自然就是沈兰捐献的,虽然每人领到的粥并不多,可是至少能帮助不少人熬过这个冬天,只要来年的年景好了,想必这些人总归是要回家的。



  十多天没有见到石头,沈兰一进院,石头冲着沈兰就喊道:“娘……娘娘……”



  顿时沈兰眼睛一红,眼泪就落了下来,十多天没有见到儿子了。怎么可能不想,可是她一直都忍耐着,此时听到儿子第一声呼唤,她心一下子就柔然了很多。也不管自己是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