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三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桂系三雄-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能胜任此大任,已有不朽之事功为证明。中间虽经宁、汉分裂,情形干格,然自宁、汉合作后,则此等痕迹已经消释,国民革命诸部队同归蒋节制,决无稍待冀图之理”,并谓:“惟有请预备会即日催促蒋介石继续执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权,才是解决党务、政务、军事问题的当务之急。”汪精卫还在会后指使当时在广州的陈公博,将广州中央银行所余的50万元现款给蒋“作总司令复职的经费”。由于各派政见一时难以调和,于是出现向蒋一边倒的趋向,提案获得通过,并决定明年年初召开国民党四中全会,特委会及军事常委会“定于全体会议开会之日取消”。
  

粤桂斗法(4)
李宗仁不愿认输,使出了最后一招,声称四中全会必须到首都召开,在上海租界上所开的预备会议,不具任何法律上的价值。他以为桂系在南京驻有重兵,卫戍司令贺耀祖虽说亲蒋,可他正负责津浦线防守,在宁坐镇的是亲桂的副司令周凤岐,蒋介石等人未必敢贸然入京。蒋介石其实对此早有安排。他派朱绍良与贺耀祖取得联系,让贺把部队开回南京,把驻南京的桂军全部赶往汉口,而后发出通电,保证参加国民党二届中委来京安全,李宗仁阻挠蒋介石复职的最后一招也落了空。到此,吵吵嚷嚷的预备会议宣告结束。
  蒋介石的复职和召开国民党四中全会决议的通过,无异宣告桂系控制的特别委员会即将寿终正寝。互相勾结起来的蒋汪两派压倒了桂系,自然使桂系感到沮丧。当天,李济深向报界发表谈话,指斥汪精卫口是心非,反复无常。李宗仁心中有苦难言,但畏于时论,也于当日向记者发表谈话,表示支持蒋介石复任总司令,并声称自己是一贯拥蒋的。阎锡山、冯玉祥促蒋复职的电报,也到了上海。汪精卫自以为联蒋反桂,已经达到与蒋介石瓜分国民党统治权力的目的,可是他的算盘打错了。蒋介石利用桂系与汪派以及其他各派的矛盾,重新夺回党政军大权后,就翻脸不认人,根本不买汪精卫的账了。
  就在预备会议结束的同时,广州却传来共产党起义暴动的惊人消息。蒋、汪制造张、黄事变,是想挤走桂系,盘踞广州,殊不知国民党在南方统治的分裂,却给革命提供了机会。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的失败,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又在同年年底,乘张发奎、黄琪翔同桂系争夺两广、大军西移、广州空虚之机,作出了在广州发动工农武装起义的决定。随即成立行动委员会(即总指挥部),由张太雷、叶挺、苏兆征等中###人领导。1927年12月11日晨3时,第四军教导团全体官兵誓师起义,市内工人赤卫队和第四军警卫团,也同时在共产党员率领下举行起义,仅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部队便占领广州市大部分地区。当日,成立了广州工农民主政府。
  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的广州起义,是革命士兵和工人联合起来,为了挽救革命,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又一次英勇的反击。张发奎、黄琪翔张皇失措,逃往广州河南区李福林所部防地。惊魂未定,蒋介石要他们“立功自赎”的电文又到,更使他们惶恐不安。蒋电要求张发奎、黄琪翔会同陈铭枢、黄绍竑等,共同配合,围攻广州起义武装。张、黄急忙从西江前线调回攻打桂系的兵力,集中5万余军队,在帝国主义战舰炮火的掩护下,围攻广州起义军。经3天3夜激战,起义武装撤离广州,张、黄军重踞广州城。
  广州起义又是由黄琪翔原第四军中首先发动,张发奎军队虽然重新夺回了广州城,但因没有事前防范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而遭到弹劾。12月16日,国民党政府决议查办汪精卫等人,上海卫戍司令部把他们全部监视起来。白崇禧还亲往法租界联系,部署捕杀汪精卫。汪见来者不善,躲了起来。蒋介石看到驱汪的时机已到,便装做关怀的样子,“劝告”汪精卫离沪去香港,与被明令解职的张发奎、黄琪翔一同赴法,出国远游。
  广州起义也给李济深和桂系得到反击的机会。乘广东政局###之机,李济深、李宗仁立即组织起东西两路攻粤大军,###张发奎。东路军总指挥为第十一军军长陈铭枢,旗下有所部两个师(师长蔡廷锴、黄吉胜),加上陈济棠的第11师和钱大钧的残部约一个师。在上海的桂军蒋如荃团,乘海轮调往汕头登陆,也归陈铭枢指挥。西路军总指挥为黄绍竑,统率桂军第十五军3个师(师长黄旭初、伍廷飏、吕焕炎)和两个独立团。
  张、黄方面的基本队伍是第四军军长缪培南的3个师,薛岳1个师,黄镇球1个师。此外,还有李福林第五军两个师、中山舰和几艘内河兵舰。从数量上看,张黄方面似乎占优势,但实际上是处于劣势。因为张发奎、黄琪翔离国赴法后,军心浮动,李福林部和海军都看风使舵,不可能坚决站在张、黄一边。缪培南为了保存实力,决定将第四军撤出广州,把防务交给李福林第五军。但李福林在桂军到达广州前,也通电下野赴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粤桂斗法(5)
12月26日,缪培南部撤离广州,计划先出击东江,打败陈铭枢和陈济棠的部队;再回师广州消灭黄绍竑的桂军。1928年1月上旬,缪培南的第四军和薛岳、黄镇球等师到达五华县以西、龙川县以东地区的歧岭圩,把西进的陈铭枢、陈济棠部队打得大败,旋即派部分兵力向五华、兴宁追击,主力则前去迎击由紫金北进的黄旭初、徐景唐等师。在紫金东北百余里的潭落圩,两广军队发生遭遇战。双方都有4个多师人马,兵力大致相等。在北伐初,因作战勇敢顽强,无坚不摧,广东第四军被称为“铁军”,广西第七军被称为“钢军”。这一次,铁、钢两军混战3个昼夜,直打得烟尘蔽野,山河失色,双方伤亡都很惨重。粤军中素以勇敢著称的师长许志锐被打死,黄镇球受了伤。桂军师长梁朝玑、团长余芝方也负了伤。缪培南无力再战,被迫经老龙圩向和平方向退却,进入赣南,后来被蒋介石收编。据统计,双方各伤亡近两万人,真是两败俱伤。
  战后,李济深重新当上了广州政治分会主席、第八路军总指挥。为了缓和粤桂之间的矛盾,李济深把广东省主席的职务让给了陈铭枢,并任陈济棠为第四军军长,徐景唐为第五军军长。这一次,尽管桂系想阻止蒋介石复职没有成功,但黄绍竑再度插足广东政局,与武汉李宗仁等互相呼应,桂系在华南的局面照旧维持下去。
   。 想看书来

北驻唐山(1)
1928年1月9日,从上海回到南京的蒋介石发出通电,宣布恢复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2月2日至7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举行。全会议决改组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谭延辏喂裾飨槭尉挛被嶂飨;岷蠼槭直还竦持醒胝位嵋橥凭傥飨L费雨'本是一个八面玲珑的政客,因此,党权、政权、军权都集中到蒋介石的手中。此时,北方残余军阀势力正縻集于奉系张作霖控制的北京政府麾下,继续与南京政府争夺统治全国的权力,准备作最后挣扎。蒋介石是打着“完成北伐”的旗号重新登台的,上台后他也急切希望讨平北方,扩大自己的统治基础。要北伐,就需要笼络各军事实力派领袖,让他们为其“打天下”卖命。这样,在反奉的大旗下,蒋介石与拥有重兵的冯、阎、桂不得不实行军事联合。
  2月9日起,蒋介石开始整编部队。他将何应钦控制的军队改编为第一集团军,蒋自兼总司令;冯玉祥的国民革命联军为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北方国民革命军为第三集团军,阎锡山为总司令;两湖各军改编为第四集团军,李宗仁为总司令。同时,按李、白在中央政治会议上提出的“分治合作”主张,蒋除划定江浙一带为中央区外,由国民政府统辖的其余地区被分别归属四个政治分会统辖:李济深、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4人分别为广州(辖两广)、武汉(辖两湖)、开封(辖豫陕甘)、太原(辖晋绥察)政治分会主席,规定政治分会在所辖区域有权处理党、政、军一应事务。一切就绪后,二次北伐进入战前准备阶段。
  奉张集团其实也作好了战争准备。他们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量对策。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褚玉璞等都于3月中旬从前线回到北京,列席会议。张作霖出动兵力约60万,其部署是:对京汉、津浦路取守势,对正太路、鲁西取攻势。以张宗昌为津浦路总指挥,孙传芳为鲁西总指挥,张学良为正太、京汉路总指挥,张作相为京绥路总指挥。孙传芳、张宗昌在29日已于济南召开誓师大会。
  1928年4月5日,蒋介石打出“二次北伐”的旗号,出动兵力40个军70万人,在徐州誓师。9日,蒋介石下达总攻击令:第一集团军攻津浦路,直击天津;第二集团军攻鲁西和直南,策应津浦、京汉的作战,会攻京津;第三集团军沿正太路出娘子关,截断京汉线,北上北京;第四集团军沿京汉路,经郑州、新乡向正定、望都一带集中,直捣保定和北京。
  奉军正张网等待,张宗昌的直鲁军与孙传芳残部据守津浦线,阻截第一集团军北进;奉军主力后撤,缩短战线,以保定为轴心,向西线集中,准备乘第四集团军到达正定前,一举将突进于前的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包围歼灭,然后回师截击其他各路北伐军。
  北伐的气势虽盛,但北伐各军之间的动作并不协调。攻势发动后,第一集团军的主力却主要留在后方,如钱大钧部卫戍上海;贺耀祖、谷正伦任南京正、副卫戍司令,所部驻防沪、宁;方鼎英、何应钦两个军的兵力则坐镇浙江。蒋介石是要利用冯、阎部队在前线先与奉张拼消耗。因此,第一集团军到5月2日才进占济南。不料驻屯山东的日军出兵阻挠,制造了阂人听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