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宏观上的。微观上的一些东西,比如如何待人接物等细节上的东西,自己比起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来说,自己还差得远呢,有些东西,比如经验、见识,是需要岁月的积累才能形成的。
只有虚心的学习、观察,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世界上没有那种一夜之间达到“超人”的神话。
丈母娘看到翁婿二人谈的兴高采烈,虽然夜已深了,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但不忍心打断,而且还要等虎子回来呢,因此,给爷俩儿泡了壶茶之后,自己上楼睡觉去了。
接近半夜12点的时候,虎子回来了,一身酒气,看来离开饭店之后,小伙子又上了酒桌,但神智还比较清醒,估计没有过量。
虎子坐下之后,接过三叔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开始汇报晚上的收获。
胡东、胡南兄弟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当地的年轻人没有他们不认识的,在镇上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虽然无法与林家兄弟相比,但混的也算是差强人意。
2001年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之后几年的进城打工的大潮,那时,只有家里农业收入很少或者见过一些世面的农村年轻人才会在一些包工头的号召下进城打工,而农民工的说法也尚未流传开来。
以当时全国的平均水准来比较,庙王镇的经济水平在全国也是可以排在中上游的,而住在镇上的农民,除了有农业收入之外,还因为地利,可以做一些小买卖,所以大多数家庭的收入都还可以,比各个村子的农民收入普遍要高上一截儿。
因此,家里住在镇上的年轻人基本没有外出打工的,林老四带出去搞建筑的人手,也基本上都是村里的。
而在农村,很多家庭的孩子都不少,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很少,即使超生要被罚款,还是有很多家庭生二胎、甚至是三胎,林老三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只不过由于有林老大的打点,他没有被罚款而已。
所以,镇上的年轻人很多,20岁到30岁的也不少,由于各个家庭的果园和土地有限,又不能谁都去做小买卖,因此,剩余劳动力或是闲置劳动力的数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这些年轻人,有的老实本份,有的呼朋唤友成为了混子。
在这种现状下,经过胡家兄弟的串连,短短的功夫内,就聚集了几十个年轻人,从20来岁到30几岁,年纪不等。
经由虎子的介绍,以及胡家兄弟的现身说法,当场所有的年轻人全部兴奋的表态,表示要加入长河实业有限公司。
之所以造成这种一呼百应的局面,一方面与这些人无所事事有关,但更大的原因是林家兄弟的号召力,能跟在鼎鼎有名的林家兄弟手下做事,先不说是否有发展前途,起码以后没有人敢欺负是一定的了。
经过虎子的统计,形成了一份名单,名单上的人数达到了38人。而且,这种成果还是在许多人没有得到消息的情况下形成的。
听完了虎子的汇报,林长河表扬了虎子几句,并递上一支烟以示嘉许。
性子朴实的虎子洌开大嘴呵呵的笑着,对于能完成人生的第一个工作任务并得到偶像三叔的夸奖而倍感兴奋。
在林长河初步的构想中,长河实业的起步阶段将需要大量的人手,而这些人手的选择标准将以年轻人为主要考虑目标,一是年轻人可塑性强,二是年轻人容易培养忠心。
长河实业是一个家族式样的民营企业,要发展、要壮大,那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有一批忠于企业、忠于林家的员工无疑是重中之重。
因此,在林长河心中,最核心的一个考虑因素就是逐步赔养一批、甚至是一大批忠诚的员工。能力只有在忠心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为我所用,这是林长河秉持的重要理念。
他相信,只要经过科学、合理的培养,绝大多数年轻人在能力上都会有所提高,在这一点上,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直到凌晨一点钟,几个人在结束了在客厅的谈话,李老六给林长河叔侄二人安排了房间,开始了一天最后的程序——睡觉。
躺在床上,林长河一时间无法入睡,他的大脑还处在高度的兴奋中,明天,他就将迎来人生崭新的挑战。
无论是当镇长还是经营企业,都是他从前的人生没有体验过的。虽然,他在外人面前表现得胸有成足的样子,但其实他心理清楚,自己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
做镇长还好说,虽然没有没有经历过,但凭借他对官场的了解和自己的人生经验,应付起来,难度不大,还是比较有信心能胜任这个位置的。
但对于长河实业,他心理一点底也没有,在这个陌生的领域里,究竟如何发展,一切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应了那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叔,你也没睡着呢吧?”
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的虎子打断了林长河的思绪。
“呵呵,虎子,你不也是睡不着吗?在这个夜晚,睡不着的人还有很多啊!”
林长河微笑着意味深长的说道。
………【第四十章 大事件】………
那一夜,林长河与虎子聊了很久,直到晨曦微现时分,才在一种惬意的情绪中睡去。
那一夜,对于虎子来说,收获是巨大的,这个学习上一塌糊涂的孩子,这个曾经被认为没什么发展前途的年轻人,这个一向被大家认为只有身体没有脑子的小伙子,在得到三叔的肯定与教诲之后,人生首次有了比较明确的发展目标。
“未来是无法预知的,但我们的人生是可以规划的,没有谁天生就是聪明人,智慧是自己不断感受、总结出来的。”
虎子牢牢的记住了三叔语重心长的对他说的这两句话。
8月13日,上午接近点时候,林长河来到了镇政府,镇政府与中学相邻,中间隔着一条水泥铺成的几米宽的街道,斜对面就是罐头厂。
在过去的岁月中,林老三作为村长曾经无数次来过这里,但新生的林长河却是第一次光顾。
镇政府占地面积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全镇最高的建筑,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就是镇政府的行政中心,镇长办公室位于二楼,是整个楼房最气派的一个房间。
按照林老三的记忆,沿途与几个熟人打过招呼之后,林长河走进了这间未来一段时日内将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内云集着镇政府所有的高层领导。
——年纪相仿都是50来岁的王镇长和刘副镇长,以及另外两个排名靠后的副镇长,陈云林老支书的亲戚陈秘书也在场。
(注,庙王镇由于一些原因,镇党委书记这个职位空缺了一段时日,一直由镇长代理,空缺的原因后文自有交代。)
王镇长坐在办公桌的后面,其余人分散着坐在对面。
当林长河敲门进入之后,看到的就是这种群英会萃的场面。
很显然,林长河即将上任的消息还没有传播开来。估计就是王镇长知晓此事,也只有他对林长河点了点头,热情的打着招呼。
“长河,来了,你先坐。”
其它人显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几个人面面相觑。
“林长河,你不在村里统计灾后损失、安抚老百姓情绪,跑这儿干吗来了?”
肥头大耳的刘副镇长发话了。
“是啊,林老三,镇领导正在开会,你有什么事儿?赶紧说。”
身体瘦得象竹竿似的赵副镇长说话了。
赵副镇长虽然是几个镇长中年纪最小的,刚刚40岁,但由于特别瘦,而且脑袋上白发丛生,所以面相反倒是几个镇长中最显老的,但声音与外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洪亮。
年纪在30几岁的陈秘书,或许是从老支书那里听到了什么风声,或许是感受到了王镇长态度上的蹊跷,很会来事儿的从角落里搬了一张椅子,放在林长合面前。
“来、来,长河,你坐。”
“好,那我就坐了,谢谢你陈秘书。”
在众人不同的反映中,林长河环顾了一下屋内的众人,给了陈秘书一个微笑,施施然的坐下了。
轻咳了一声,王镇长的目光掠过了还想要表达异议的几个副镇长,制止了他们想要开口说话的想法。
“我刚刚说到,此次全镇遭受了历史上有记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损失非常大,镇政府在今后的工作中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王镇长语带忧虑的说道,顿了顿,看了众人一眼。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是要在一周后调离庙王镇的,但昨天县领导给我打了电话,通知我将在今天卸任。
县里的相关领导,将于上午点莅临庙王镇,将亲自宣布对下一任镇长的任命。”
“啊?”
几声或高或低的惊呼声同时响起。
“真的?”
胖得跟个球似的刘副镇长不礼貌的、语气兴奋的反问了一句,一张肥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笑容。
王镇长没有答复他,抬起手臂看了一下手表。
“点到了了,大家和我一起出去迎接县领导吧。”
点整,三辆小轿车驶进了镇政府大院儿。以王镇长为首的镇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20几个人列队迎接。
随着车上的人陆续献身,迎接的人群发出了骚动,视线内——
包括县委书记张国宝、县长赵宝泉以及其他部门的领导共10余人鱼贯而下。
所有迎接的人都感到了震惊,包括林长河在内,这样的阵仗实在是有点吓人。按照林长河的想象,最多也就是张国宝带着几个稍微有点地位的局级领导过来而已。
但眼前的架势,分明是整个县委常委的班子都挪到了庙王镇。
如此的盛况,对于庙王镇来说,绝对是大事件。
王镇长一马当先,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