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所有的士兵都发现,即使是得到了如此高的荣誉,他们的少校的那张俊脸还是绷得紧紧的,原本还以为是连日来没有好好休息的原因。当他们好不容易不用日夜赶路,来到卡坦扎罗驻扎后,少校的心情却依旧没有回复,每天除了例行公事外的话语,他几乎总是皱着眉头,沉默寡言。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人敢问,只能在少校严肃而冷峻的面容下小心地生活着。
  “真他妈见鬼了!”沃尔特向地上狠狠地扔下手里抽到一半的烟头,又用脚狠狠地踩灭了烟头上的火星,嘴里咬牙切齿的咒骂道,他身边的副官塞林从文件堆里抬起头来不解地问道:“少校,怎么了?军部里来的什么命令啊?坏消息吗?”
  “军部里都是些脑子死板的家伙,我们现在都是什么状况了,都被美国佬都逼回欧洲大陆了,这事情几乎所有国家都知道了,他们居然还让我们对下一步的行踪保密!不许我们和外界联系,有事情必须用密电码报告,连电话都不许打,说怕我们的电话被盟军窃听泄露行踪!你说他们是不是脑子有病!难道密电码就不能被破译吗?真是一群蠢货!有他们在,难怪德国会输!”沃尔特心情恶劣地扒了扒头发,在房间里烦躁的来回走动着。
  原本以为总算到了驻地了,有时间可以向外界联系了,也好托在维也纳的战友去打听一下那里的情况,可谁想到这个命令一下,他们又等于要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一想到苏云和爷爷在维也纳到底情况如何,一想到他们也可能为自己在担心,他的心情就不可自抑的烦躁起来。接连几天,他的心情就象是即将要爆发的火山一样,可能随时随地都会喷发出来了!
  副官塞林摸了摸鼻子低下头并不接话,继续埋首在文件堆里工作着,对于他的这位上司的愤怒和抱怨,这两天他也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底下的那些家伙们实在是被少校如此行为给吓到了,已经有很多人在偷偷地向他打听少校生气的原因。
  “可能是他伤口的关系吧,你们也知道伤口快好的时候,又痒又疼的,心情怎么可能好嘛!”每当有人问起,他也只能用这么拙劣的回答来堵上那群家伙的嘴了。虽然他不知道少校生气的具体原因,但是他却隐隐觉得少校的怒气和后方维也纳的那场轰炸有些关系,因为原本一直冷静的少校自从得知维也纳受到盟军轰炸后才开始变成这样的!
  可能那里有少校的家人吧,一定是在担心他们的安危才会这样烦躁的,恩,可以理解!塞林耸了耸肩,漫不经心地想着,耳朵里继续听着少校愤怒的咒骂。
  没多久,沃尔特所在的部队被秘密调入意大利中部城市那不勒斯外围负责守卫一座由那不勒斯通往外界重要军事要地的铁路桥。本来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意大利也是他们的盟军,要守住这座铁路桥并不难。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1943年9月,由于意大利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和国内反法西斯运动高涨,墨索里尼被意大利国王撤职,并被监禁在阿布鲁齐山大萨索峰顶后,意大利的军队最终应国内人民的要求向盟军投降了。这也就是意味着德军在意大利内部的军事行动不再受到支援,不再是兄弟部队的联合行动,他们变成了孤军深入敌后方!
  一个月后,1943年10月,这些吃空心粉的意大利军队开始调转枪口对德国宣战,这不仅对沃尔特他们的守卫铁路桥行动非常不利,而且对德国军队陆续从北非战场的回撤也非常不利。为应付这个政局上突然的变化,沃尔特已经指挥着坦克部队和意大利军队连续进行了数次战斗,而且在那里他们也堵住了很多被德军击溃的意大利军人。
  尽管沃尔特他们的人数比意大利军人要少得多,但却能轻而易举地俘虏他们。两次世界大战,最初意大利人都是先和德国站在一起,同声同气,可到后来,只要一看形势不对,就一头扎进对手的阵营,然后再调转过枪口来和德国人干。说穿了就是“墙头草,两边倒”,绝对是个非常没有任何原则可论的国家。其实国家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差不多,可如果谁要是摊上个这样的朋友,有谁能看得起他吗?
  沃尔特从心里非常鄙视这些没有原则的意大利军人,他冷冷地向他们说道:“战争对你们来说已经过去了,你们是去德国条件舒适的战俘营还是死在这里随你们挑。”话音刚落,那些意大利军人就纷纷把枪扔在了地上,高举着双手自愿成为了俘虏。
  望着几倍于自己部队人数,自愿走进俘虏队列的近万名意大利军人,沃尔特唇边泛起冷笑,“一群饭桶,希特勒会和你们结盟真是瞎了眼了!和你们一起作战,简直就是在亵渎我们德国的士兵,浪费我们的子弹!”
  意大利的阳光炙热而浓烈,用火车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意大利战俘,沃尔特抬头望着碧蓝的天空和朵朵漂浮的白云,闭上眼睛享受着午后阳光肆意的照耀,轻声叹道:“这是多么美的地方啊,这一切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啊!云,真想你啊……”

  奉命回调

  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后,以此为跳板,具备了进入欧洲本土的进攻机会,也逐步加大了对德国大后方主要城市的打击,因此对整个奥地利的空袭也越发的频繁起来,从8月开始到12月的近半年时间里,几乎所有奥地利的主要城市都受到了盟军来自上空的“礼物问候”。
  被迫接受了如此重量级的“礼物”,整个奥地利的境况变成自从二战开始以来最艰难的时刻:大中小学校全部停课、工业设施被破坏,生产线全线停产、各条交通线路被毁坏,陷入瘫痪、商业环境一落千丈,食品供给严重短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所需要的食物,日常用品的供应似乎永远也跟不上人民的需求、城市的消防人员疲于奔命、各种行业的工人几乎总是在日夜不停地修复着似乎永远也无法修复完成的建筑、管道……叔叔当年最担心的预言也不幸变成了现实,奥地利和它的人民终于开始为当初追随德国纳粹的脚步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和所有的奥地利人一起承受着家园被毁、缺水少电、食物短缺的打击,在残酷的现实夹缝中努力地求着生存。此时此刻,我终于见识到了人的承受力,人性中坚强的一面。人的韧性就象是橡皮筋一样,能屈能伸,即使身处再苦的境遇,只要心里还抱有一丝希望,只要我们还活着,那么谁也不会放弃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其实自从43年的下半年开始,奥地利的食品供给形势就已经开始越来越严峻,主副食品的供应全部计划配给,每家每户的食品供应全靠人手一本的食品配给卡。这也就是说如果谁丢失了配给卡,那么他只能在重新申领到新卡前一直饿着肚子。于是,我每天和皮克太太一起从政府食品发放处领回为数不多的面包、卷心菜和土豆,每周能还领一些严格控制数量的奶酪、咖啡、香肠、水果等“奢侈品”。
  意大利向盟军投降之后;连平时最常吃的番茄和橙子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餐桌上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单调,数量也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吃完饭还会有种饥肠辘辘的感觉,但是我和皮克太太也不得不苦中作乐,每天变着法的想出各种口味的土豆卷心菜“大餐”。
  然而哪怕是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会有厌烦的一天,更何况是淡而无味的土豆、卷心菜?这些东西我们在连续吃上几个月之后;即使我和皮克太太想破脑袋变换出再多的口味,无论是谁看见它们还是会有种调头想逃的感觉。但是为了生存;我们除了继续天天“土豆卷心菜”外毫无选择。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我收到家里寄自上海的包裹后才有所好转。
  “食物荒”开始后没多久,父亲从我写回上海的信中得知了奥地利国内的食品供应的紧张情况后,立刻从上海采购了大量的奶粉、巧克力、面粉之类的罐头食品寄给了我。当我拿到这些来自千里之外,来自家乡父母亲手打包的珍贵包裹时,当我读着父亲殷殷嘱咐和关心的信时,禁不住泪水长流,叔叔看着这满满一箱食物也不禁仰天长叹:奥地利怎么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啊!
  日子就在维也纳上空不时响起的空袭警报声中、频繁的进出防空洞中和为吃穿住用而绞尽脑汁中这样一天天的过去,虽然时局并不好,但是全家的生活用度靠着叔叔在维也纳政府中领的职位薪水和伯爵府祖上原来遗留下来的遗产,日子也过得并不算太拮据,而我也不愿意成为叔叔的负担,因此也把留学几年来积攒下来的生活费用一起用做了这个家的生活开支,此刻早已不分你我,只要能为这个家出些力,减轻些生活负担就好。
  但是考虑到战争不知何时才能结束,今后的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我们心里谁都没有底,若长此以往即使家有金山,必定也会坐吃山空,入不敷出,因此已经停课在家的我决定去政府公办的丽莎院长的养老院做正式的员工,在那里还可以领到一份薪水,以帮补家计。
  施耐德叔叔的葡萄酒商店也因为盟军的封锁,没了货源,只得改成普通的食品商店,成为了政府指派的救济食品发放处,靠政府发放的薪水维持生活,维罗尼卡自然也成了施耐德叔叔唯一的帮手。
  翠希的小店因为面粉等原料供应的缺乏,也不得不关门歇业,但为了养育小威尔,她接受了我的建议,也和我一起去了养老院工作。每天上午她把孩子抱到我家,让家里的佣人帮忙照看,然后就和我一起去养老院上班,晚上下班后再接走。
  虽然大家的生活比起以前,辛苦了不少,但是总算还能过得下去。我身边所有的朋友都在不同程度上被迫接受着生活质量大幅下降的现实,也在不断地调整着各自的心态,以适应这一切的来临。
  在奥地利全国经济一片大萧条的情况下,在一片残垣断壁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