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开在奥地利的梅花-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充实的生活总是过的很快,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1954年。我家的小伯恩哈特在我们夫妻二人的精心呵护下日长夜大的,也一点点的从襁褓婴儿逐渐成长起来。或许是继承了他们冯?施特隆德家族里身材普遍高大的基因遗传,还不到3周岁,他的身长比起同龄的孩子倒是显得高挑不少,每次去医院里打预防针或是做健康检查的时候,医生总是以为我家的孩子四岁了。
  在我和沃尔特的悉心引导和教育下,孩子已经开始渐渐懂事。我们夫妻二人平时几乎从不为生活中的其他琐事争吵,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我和沃尔特在教育理念上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分歧,为此,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没少吵架。
  虽然我十七岁就出国留学,在国外生活了十多年,饮食习惯,生活作风也和当地人没有区别,但骨子里的我很多想法还是受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有时孩子犯了错不肯认错或是不听话的时候,我见怎么说都没有办法让孩子认错的时候,总是想要打他屁股作为惩戒。
  但沃尔特却并不认同我的做法,每次孩子因为我的训诫而开始哇哇大哭的时候,他都拦着我不让我下手。他认为光打孩子并不能解决问题,而且时间长了,容易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惧怕和叛逆的念头,况且用暴力的手段对付一个小孩子,即使达到最终目的,也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那正是一个成年人缺乏智慧的表现。我第一次听见沃尔特对我说这番话的时候,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和他大吵起来。
  我说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这么教小孩子的,很多人不是照样出将入相?孩子做错了,就要让他知道做错事的后果。我小时侯背不出书,还被私塾先生打过手心呢!沃尔特说那就是你的老师做的不对,那是体罚,是不应该的。做错事情就要挨打的话,那么爱迪生就不会发明出电灯了!
  我说不能总是惯着孩子,否则将来他会有恃无恐。沃尔特说这是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如果适当的引导,孩子会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我又说你凭什么说我打孩子就是缺乏智慧的表现,我都大学毕业了,维也纳大学那么难考,我都能考上还毕业了,难道我是笨蛋吗?沃尔特说那是说你缺乏处理问题的智慧,而不是指你本身的智力。
  反正我说一句,他答一句,句句都能反驳我的话,而且他总是一本正经,面色平静的把气急败坏的我驳得毫无还手之力!认识他十多年,几乎没和他争吵过的我现在终于知道,原来他吵起架来的功力是那么深!
  最后在孩子如何教育的问题上,经过几次“交锋”,持中式教育想法的我明显在持西式教育方式的沃尔特面前败下阵来,我见说不过他,于是便只能将管教孩子的主要权力移交给沃尔特。
  刚开始的时候,每次孩子犯了错,我心底里倒是还抱着看好戏的想法,想看看沃尔特到底是怎么教育好孩子,能让孩子乖乖听话,我并不相信他那套“循循善诱”的理论对一个并不太懂事的黄口小儿能起到什么作用。在我看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肉体惩戒,因为痛了,他才能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小伯恩哈特是个机灵的宝贝,虽然年纪小,但已经能分辨谁对自己凶,谁对自己好。所以每次一看自己犯错了,就知道首先跑到他爸爸那里去,以为从不打他的爸爸不会惩罚他。沃尔特教育孩子的办法也很特别,他从来不骂小家伙,也不打他,只是很严肃很严肃的看着小家伙,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都告诉他不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然后就让小家伙自己去站在墙角面壁思过,好好思考自己哪里做错了。
  我起初对沃尔特的这个办法很是不以为然,才多大的孩子,他能懂什么,自己就算错了,也不一定明白为什么,怎么可能思出什么过来呢?可还别说,这招还是很有效的。听板起脸来的沃尔特训话其实还是很“惨”的一件事情,我在孩子旁边听了几次,都觉得自己象是犯了弥天大罪一样头也抬不起来了,别说一个小小的孩子了。
  以前,我打孩子的时候,也是很心疼的,最多打个一两下,听见他哭着大叫“妈妈”也就心软了,自然原来想好的那些惩罚也就不了了之,当然永远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但遇上沃尔特,虽然他从不打不骂小家伙,但任凭犯错面壁的孩子怎么哭,怎么叫,他也毫不动容,只在孩子旁边耐心地陪着,直到他认错为止。
  有时我听着孩子那号啕大哭的声音实在不忍心,想要去抱抱他,顺便提早结束面壁,还是沃尔特一再拦着我,说一定要等孩子自动承认错误才肯罢休。几次这么一罚,那小家伙觉得自己再哭再闹也达不到目的,而且还要被爸爸训话,被爸爸罚面壁,所以从那以后就收敛很多,只要看见沃尔特在家就很乖。
  我见小家伙在沃尔特的训诫下,倒是真的乖了不少,也是托沃尔特耐心“训话”的福,他也懂事很多,似乎也明白有些事情做了,大人会惩罚他,所以便开始在做一些事情前也知道问问我们可不可以做。殷鉴于此,我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沃尔特有效。从此,沃尔特在我们家里的“教育界权威”的地位牢牢地树立起来了!
  我自叹比不上沃尔特那么有耐心,也没他那么有想法,所以在家里,我倒是变成了红脸,沃尔特变成了白脸,我们一红一白的,配合地倒还挺默契。中国有句古话都说“三岁看到老”,现在看着小家伙这么活跃、机灵的样子,我就已经预感到将来这小子肯定不会让我省心,只能靠他老爸来教育了。
  看着儿子淘气顽皮的样子,再看看他爸爸那不温不火的脾气,我实在有些想不明白,这孩子到底象谁?难道象我那早早过世的公公吗?我小时侯可没那么淘气,看沃尔特的样子和他告诉我的童年经历,也不象是皮孩子啊?!后来我问沃尔特,这孩子到底象他们家的谁,怎么淘气得这么厉害呢?
  谁知道沃尔特哈哈大笑,抱起儿子亲了又亲说是象他,我还以为他和我开玩笑,连说不信,沃尔特这才告诉我,其实他小时侯也是淘气的出了名,家里附近的孩子都只听他的,总跟在他后面去招猫惹狗,上房揭瓦什么的,不信的话,还让我去慕尼黑老宅附近去打听。只是后来家里发生重大变故,又处在情绪敏感的青春期,性格上这才改变不少。
  我听得瞠目结舌的,终于恍然大悟,难怪我吵架总是吵不过他,原来他从小就是孩子王,这与生俱来的“演讲”口才和领导才能,估计从那时起就已经具备了吧!为此,我直呼上当受骗,本来还以为他是天生的忧郁派贵族公子,当初就是被他眼睛里总是流露出来的忧郁所深深吸引,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误上贼船啊!如今连生个儿子也遗传到这个脾气,将来啊,青春期叛逆的时候可有的我受的了!
  沃尔特听到这话,搂着我更是笑个不停,说什么“货既售出,概不退货”之类的话,然后温柔地吻了吻怀里黑头发灰绿色眼睛的儿子又吻了吻我,脸上挂着心满意足地表情抱住我们久久没有松开。在那温情一刻,我抱着沃尔特和孩子,温馨之情充满了心头,这是我的丈夫、我的孩子,其实幸福离我们真的很近,就在举手之间……
  这一年的2月2日是除夕,素日里总喜欢呆在香港的父母也特地提前几天从香港赶来,带着充满年味的各种礼物在宽敞的新家里和我们一起欢度春节。外祖父母的到来,让小伯恩很高兴,平时虽然也有丽佐和翠希家的几个哥哥过来陪他玩,约瑟夫有时和在大学里新交的女朋友出去玩的时候也总不忘带上这个宝贝,可对于小家伙来说,还是最喜欢看到外祖父母的到来,因为只要外祖父母一来,他就能玩到很多奇奇怪怪的玩具,吃到很多平常吃不到的好吃东西。
  唯一让他感觉到奇怪,或者说是困惑的是大家交谈时用的语言问题。平时在德国,我们自然都说德语,有时沃尔特在家和建筑公司里的同事谈工作电话的时候也会说一些英语,这他已经习以为常也并不感到奇怪。
  但是现在,沃尔特和我父母说德语,也时不时地说些半生不熟的中国话,我的父母又和我说国语,有时还说说苏州话和上海话,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好几种瞬间变换的语言,他有些反应不过来,总是睁着大眼睛莫名的看着我们。
  不知道是谁说的,孩子都是天生的语言家。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不久,小伯恩哈特就能从大人的脸上和事情发生的前后过程中理解那些语言的具体含义,没过几天,他也能大致听懂一些那些和平时所用的德语大为不同的语言所代表的意思,渐渐地,有时还能象模象样的说上几句中国话,惹得他的外祖父母高兴地抱着他一阵猛亲。
  见此情景,我不禁冒出一个念头来,既然小家伙比起其他同龄孩子来,在语言上有了更多一份的优势和选择的余地,何不让他从小就学习起中国文化和语言呢?一直以来,我总是坚信虽然现在我的祖国并不强大,西方各国还并不把这个东方古国放在眼里,诟病时有发生,但终究这样的状况不会永远维持下去,迟早有一天,这条中华巨龙会从沉睡中惊醒,一跃而起,直冲九霄的!
  所以我打算让孩子在读小学后,每年的寒暑两假都让他到香港去,将来有机会,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想带着他去我的故乡看看,去他外祖母的故乡走走,或者准确的说,我想带他走遍祖国的秀美山川,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他身体里那一半流淌着中华的血液是值得他骄傲的。
  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他母亲的故乡是个多么美丽的国度,这里有悠久醇厚的文化历史,这里有勤劳善良的人民,这里更有优良的中华传统美德,我想让他也能体会到古老中国里那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也让他今后能理解为什么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深深地为之着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