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爱以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持爱以恒-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亲爱的,你已经付出了十年,早已不敢承受你再多,那就用我的特质,对你作尽可能地弥补。
于是在王佳琪的昼夜努力下,“她”一天天地在完善,而且王佳琪说即使在国外,依然能够远程更新程序,升级软件。
严格意义上说,“她”不是一个完工产品,“她”是一个在不断成长思维不断成熟的“人”。
也是王佳琪自己对科学的奉献,尝试着把自己的思维灌输给“她”,最后的目标是能够用自己的大脑与“她”的思维达到高度统一。
一切进展得很顺利,大家也一起见证着“她”的成长。
在大家感叹惊讶的同时,许多人在感叹:这以后要成功了,我们的饭碗都会没了,谁还要什么前台?谁还要什么助理、秘书?
还有以前王佳琪的团队帮他们公司上的机器人操作流水线,机器人切割、下料、装配、焊接、检验,省了多少个人力?
科技为人类服务,可是科技又给人类带来多少的不可预测?
这些人心头的担忧,王佳琪几句话就将其抚平了:刀在厨师手里是用来切割的,在艺术家家手里是用来雕刻的,而歹徒是用来对人伤害的,所以刀本身没有错,只是看你怎么用它。
是啊,社会发展的脚步谁也不能阻挡,我们要做的只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学会知己知彼。
王佳琪出国的日子也一天天接近,这段时间大家的兴致都转移在机器人身上,看着她一天天给大家带来新的惊喜。
所以那种离别的伤感倒也没有一天天酝酿,甚至张知昊还有点期待,在国外的王佳琪会通过“她”跟他作怎样的远程互动,华宇红那天那个半吊子话有几分真实性。
可就在这时候,公司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信息泄密事件。说它大呢,是因为公司信息泄密,说明内部机制哪个环节上出了大问题;说它小呢,是因为一笔不大的业务,对盛世集团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
一直合作多年的上奇集团有一个项目的重要部分招标,这个部分重要,是因为是核心部分,但是规模比较小,盛世集团本来不想参与的,但因为其他的投标公司的竞标方案都不能满足上奇集团的要求,最后还是请求盛世集团帮承接下来。
这本来是个友情合作,各细节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就等最后双方签字确认了。突然冒出来一个小公司,拿出了与盛世集团一样的方案,而价格却比他们低了很多很多。
尽管是个小项目,但分管这个项目的主管做事依然很认真,他比对了各项数据后,还是上报决定用那个小公司的。
这给强大的盛世集团也算是当头一击。

第87章 真相(一)

盛世集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失去业务事小。关键是从这件小事上暴露出了大问题。
一是现在中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快速涌现,国家也全力扶持,因为会打破大型企业的垄断局面;但同时也对市场带来恶性竞争。在这场博弈中,靠什么来取胜,一是价格优势,而是低廉的原材料选用。
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啊,对自己,对对手,对市场,都是如此。
市场竞争势在必然,盛世集团的宗旨是以质取胜,不会向市场低头,这一点毋庸置疑。
暴露出的第二个问题,也就是最严重的问题,公司的保密机制存在隐患,漏洞初现。
所以这也是迅速召集公司中上层领导开会商讨对策的原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首要问题是调查新冒出来的公司,有着怎样的幕后背景。
既然拿出了与盛世集团一样的方案,那么毫无疑问,必然存在内鬼。这个内鬼既可能出自技术部门,也可能出自营销部门,因为是他们拿着最终方案出去招标投标的,而且所有标书也有他们制作;当然也可能出自掌握信息的高层领导,或者他们身边的助理或秘书。
这样一来,涉及到的人就多了,为这样一个小项目,搞得草木皆兵,人心惶惶,倒是大大失算。所以最后张知昊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事交给行政部门去解决,其他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工作,不做任何岗位调动,一切等事情水落石出再说。”
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也是不容小觑,事情很快就查清了,因为那个小公司里出现一个大家熟悉的面孔,这就是盛世集团的老员工陈玉理。
这个陈玉理最初是张知昊的父亲张国豪的司机,尽管学历不高,只读到高中,但由于好学上进,做事勤快,反应机智,很会察言观色,很快就得到张国豪的好感。
俗话说,扁担靠城门,三年会说话。何况聪明好学的陈玉理。在张国豪身边几年的耳濡目染,对公司事务,营销策略,技术发展方向都有了大致了解,于是某一天大着胆子地询问张国豪,能否让他也参与公司技术培训,并标明想趁现在自己还年轻,想学习更多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好为公司未来的日益发展壮大多做贡献。
张国豪本已经很欣赏他,对他的鞍前马后地生活上工作上的照顾很是满意,也有意培养他将来能作为自己的一名得力助手。
于是一口答应。陈玉理倒也不负所望,每次的结业考试都名列前茅,甚至许多的科班出身的大学生都被他远远地甩在后面。
也是他生得逢时,当时正值公司迅速扩张期,于是结业结束后他也没有回到张国豪身边,而是做了一个项目的项目经理。
每季度业绩汇总,他总是遥遥领先。加之以前做过张国豪的司机,每季度回公司出席例会,都要去张国豪府上拜访,一来阐述自己的工作成就细节,二来也有意无意地指出他人的不足及工作失误之处。同时又总能投其所好,给他带来各种惊喜。
所以短短的几年,他几乎扶摇直上,从一个小的分管项目经理到一个大的主管项目经理,再到后来主管分公司,子公司。这其中有他自己的努力,也有张国豪的有意提拔,同时也不乏他踩着别人肩膀的故意。
不能不说,刚开始的陈玉理,努力程度确实很让人佩服,管理能力也很强,工作认真踏实,又肯吃苦,事事亲为,所以才有了不菲的成绩。
但是赞誉多了,路太顺了,慢慢自身膨胀起来。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开始变得自我,刚愎自用。但仗着有张国豪的信任,每每也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做事也开始主观起来,因为职位的提高,也没人再能说他什么。
到最后树敌也日多,自己也浑然不觉。许多新项目的运行中,也开始慢慢输下阵来。几年下来,新人辈出,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他也再没有当年的豪劲。
好在已作为公司说话有分量的高管,对他倒也没怎么影响。管理者只要能管理就是了。
但这一切情况在张知昊回来后,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少爷归来,张国豪有意让他主管新的邻域,而在对公司状况初步了解之后,张知昊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机构改革,其中最大的一个人事变动就是陈玉理,一个分管副总就这样被踢出了新的组织机构。
当然陈玉理只是从张知昊组建的新的组织机构队伍里离开,但依然还在盛世集团的领导团队,张国豪又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做老公司的副总,按理说也不算是件掉价的事。
表面上陈玉理还是开开心心兢兢业业地不遗余力地工作,事实上对张知昊的不满已经埋在心底。
就这样一直在张国豪身边工作,却也更存心思了。
慢慢地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这些年,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的情况。就在张国豪慢慢想要退居幕后,打算聘请他做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时候,发生了这样的事。
幸亏还没公布,张国豪心有余悸,要不该是留给舆论怎样的笑话,笑他被蒙蔽了一世的慧眼。
难道他真的自认为掌握了一切核心本领,可以自立门户了?再说这几年他已经脱离张知昊掌管的领域,怎么还会拥有这些机密,除了他,不排除还有一些人为利益所趋,里应外合,是得借机好好清理了。
查到最后,意外发现这个陈玉理还有一个另外身份,竟然是陈遥的堂哥,这个身份的凸显,让这件事尴尬起来,至少在查出内鬼之前,陈遥总有难以洗刷的嫌疑,因为作为张知昊的助理,她有接触到机密的机会,现在似乎又有了动机。
但是法律上一贯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所以对这件事,在没有什么确切证据的前提下,也不能这样妄自揣测。

第88章 真相(二)

最后公司也没有对任何员工问责,只是再次分期召开员工大会,重申同业禁止原则及违反公司商业秘密的处罚问题,这次只是个警告,下次不管任何人、任何身份,公司都会追究其法律责任。
接下来张知昊要出一个长差,盛世集团进军中东市场的一个特大型项目的承建需要他这个总裁出席,与当地政府商谈签订协议。
要是一切顺利地话,估计能够赶回来送王佳琪出国,要是有其他意外情况出现,那归期就有点难定了。
陈遥这段时间似乎接受了钱方超的劝说,表现异常良好,以前的跋扈早就没了踪影,现在活脱脱就是一个举止有度的职场标准白领。
只是张知昊依然对她保持警惕,人前人后,除了工作,不多说一句话。陈遥恨得牙痒痒的,这个冷酷无情的家伙!
只得时不时找钱方超倾诉,两个人交往也渐渐密切起来。
早就从与钱方超的谈话中知晓,张知昊不久要出差中东,还要带一秘书同行。陈遥自己算算,麦琪掌管整个人事部,公司里离不了她,而其它几个储备助理还未能熟悉张知昊的工作,那几个有竞争力的待产的待产,休假的休假,这么一推理,好像同行秘书,非自己莫属。
于是陈遥表现更加卖力,一时间也在张知昊面前更加敛去锋芒,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意无意地露出哀怨的眼神,这倒也让张知昊对她开始刮目相看起来,以为她终究看开,知道放弃了,这样才好。
可是公司这个泄密事情出现以后,张知昊也没往陈遥身上想,他一直认为陈遥除了有点骄傲任性外,本性不坏。
但是既然有脱不了的嫌疑,自己也不能袒护过多,所以在决定出差中东人员的时候,遵循公司会议的讨论决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