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后(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皇后(上)-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笑笑,低头对娇妍说:“起来吧。谢谢你替我忧心,不过可不能告诉别人说在这里见到我了。”
  娇妍的脸颊红得像个苹果,她站起来用力点头:“请万岁爷放心,奴婢死也不说的。”
  我又笑了:“傻丫头,哪儿用得着死?”顺便吩咐她,“你去叫御膳房做几个益气进补的热菜送来,最好清淡点,还有,热一壶竹叶青。”
  娇妍领命走了。不一会儿御膳房就送了一品白果凤脯煲和一品党参猪心过来,过了一会儿,又送来一品赤豆南瓜煮排骨和一品桂圆蒸百合。
  御膳房的总管太监大概是想我因为这几天的事操劳烦心,所以特意安排的全是安神健脑的菜品,只有一品桂圆蒸百合还算是补气养血的。
  过了一会儿,温热的竹叶青也送上来了,御膳房又陆续送来几个菜品和两道汤。
  忙了半天,我也饿了,就和萧焕一起吃了起来。
  风卷残云地吃了个饱,趁着喝茶的工夫,我问萧焕:“萧大哥,你今晚还要回去吗?”
  他放下手中的茶碗点了点头:“吃饭已经耽误了不少时候,马上就走。”
  “不是只要明天能跟着大军一起进城就行了?”我嘟囔了一声,“明天早上再去在城外等着也行,非要来回奔波?”
  他笑了笑,没说话。
  我明白了他是一定要回去的,便默默地陪他站起来,把他来时穿的那件玄色大衣递给他。走到门口,他向我点了点头:“夜里风大,不用送了,回去吧。”
  我冲他笑笑:“萧大哥,明天见。”
  他也笑笑,没叫人打灯笼领路,玄色的身影很快隐没在了漆黑的夜幕里。
  我抬头看了看,腊月的紫禁城的天空布满阴云,看不到星光,显得有些森然。
  心里那个沙沙的声音,响了两下,然后消失了。


  第四部分
  20
  德佑八年腊月初九正午,得胜回朝的王师由大武门经过,过护城河,一路由承天门逶迤进入紫禁城。午门广场上的八十一门礼炮依次响过,身穿戎装的皇帝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出现在午门广场前的御道上。
  文武百官在御道两旁候迎,这时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簇拥着从午门左右的小门进到紫禁城,王师在午门广场上列队站好。
  皇宫的内眷都在金水桥的内侧,远远看到皇帝在马上的身影,都拜了下去。
  所有人都低着头的时候,我偷偷抬头瞟了一眼,想看看萧焕披着甲胄是什么样子的。等我抬头的时候,正好看到午门旁的侧门里,有一辆马车开了进来。
  那是辆翚车,车里坐着的是后妃,过午门而不用下车,就算是从侧门进来的,也算是极为尊荣的恩典。
  我猛地想起,皇贵妃杜听馨不在候迎的队伍里,我怎么会到现在才发现,我回来之后,从来都没有在紫禁城里看到过她。
  她随驾出征了。
  我不想让自己想,可是念头不听使唤似的飞快转了起来:杜听馨随驾出征,她一直就在山海关城内。当我和萧焕在库莫尔帐中的时候,她就在几里外的山海关城中;我和萧焕回到山海关的时候,那个房间里甜腻的薰香是她的;当我回到紫禁城后,她正陪着萧焕和库莫尔订立和约;昨天晚上萧焕急着要连夜赶回去,是因为她还在军中等着他。
  心里那个沙沙沙沙的声音越来越大,直到完全充盈了我的耳朵,锣鼓齐响的大乐,静道太监的吆喝,全都隐退到了这个声音之下,我终于明白那条咬着我的虫子是什么了。
  妃嫔们依然没有抬头,我却慢慢站直了身体,萧焕骑着马从汉白玉长桥的那一头缓缓走来。
  同我想象的一样,他穿甲胄也很适合。
  正午的阳光照射下来,黄金的铠甲,被黄金铠甲包裹的骏马,都泛起了金黄的光晕。光晕的正中,他的面容清晰,仿佛一个天神,从云端徐徐走来。
  归无常说得不错,有些人,天生就是给人景仰的。
  骏马越走越近,那个年轻皇帝的眉目也越来越清晰,我却开始懵懂,这匹华丽的骏马驮来的是不是那个在江南的秋风中对我微笑的年轻人,我曾以为他的那种温柔只属于我的那个年轻人?
  萧焕乌黑的双眸撞上了我的目光,看到我的失仪,他的眼中却没有惊疑,他也没有笑,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目光中有的,是淡淡的温和。
  我身后是一片匍匐的人群,他身后是另一片匍匐的人群,我看着他不曾从我脸上移开的淡定目光,忽然间觉得,他是在一个遥远的不知名的河岸的彼端。
  黑色的骏马从御道上走过,我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身影,在我们就要擦肩而过的时候,他忽然向我笑了笑。
  我瞟了一眼四周俯着身子的妃嫔宫女,考虑着要不要也回个微笑给他,腰上却突然一紧,身子就腾了起来,等回过神的时候,我已经坐在了萧焕身前。
  这可是在太和门广场前,文武百官、后宫内眷和数千将士都看着呢。我吓出了一头冷汗,连忙回头压低了声音:“你干什么?疯了吗?”
  他轻轻笑了,没有说话,却在马肚子上一夹,骏马吃痛,离弦的箭一样射了出去,直冲太和门。
  百官和妃嫔都还匍匐着没有起来,御道两旁的仪仗队因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震惊,都愣着不知道该干什么。余光里,我瞥到司礼监掌印冯五福气急败坏地跺了跺脚,低喝一声:“都愣着干什么,快跟上。”
  扛卤簿的小太监听了,慌忙拖着沉重的家伙小跑着跟在后面,看上去有点狼狈。
  我挑起嘴角,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
  太和门转眼就到,萧焕在门前勒住马,笑了笑,问:“高兴了?”
  我笑着点头:“不过我觉得你一定是疯了,简直像离谱的无道昏君。”
  “不错,我也这么以为,做了回胡闹皇帝。”他笑叹着,自己先跳下马来,然后把我也接下马。
  冯五福领着小太监刚好紧赶慢赶地赶了过来。萧焕放开我的手,退到御道正中站好,我也退开,站在御道旁分给内眷站立的地方。
  冯五福慌慌张张地喊了声:“起。”这个字被立在御道旁的小太监一连声地传了出去,跪伏在广场上的人群才都起身,仍旧低头,顺着礼仪的程式,各自走到太和门前站齐。
  面前这群垂着头的人,有多少确切地看到了刚才的那一幕,有多少人在暗暗揣测刚刚发生的这一切的意义,而从明天开始,紫禁城内外又将有多少传闻?
  毕竟自萧焕十二岁即位以来,不要说庆典祭祀这种大场合,就算是日常和臣僚之间的应对,也从没听说他在进退仪容上出过什么差错。因为这一点,他在少年时还曾被拍马溜须的言官盛赞为生有明君容德。
  这样想着,我忍不住看了站在御道正中的萧焕一眼,他已经又神色凛然地目视前方,任由光禄寺那些礼仪官摆布了。
  凯旋庆典很隆重,随后的大宴也热闹至极,因为这次主要是犒劳戎马劳顿的将士,而军官们大多要比文官豪放肆情得多,所以气氛较之以往也轻松很多。
  觥筹交错之中,我悄悄放下手中的酒杯,拉了拉身边御座上萧焕的衣袖,他微微侧了侧头,带点询问地看着我。
  我扳过他的头颈,飞快地在他脸上吻了一下。
  他连忙轻咳一声,坐直身子,脸上却有些泛红。我低下头偷笑,管他几个人看到,他们要看就让他们看好了,隐秘的快乐充盈上来,在这个时刻,连坐在萧焕右侧的杜听馨投过来的幽幽目光,我都不想再留意。
  坐好了的时候,殿下有道淡淡的目光投了过来,父亲持着酒杯看着我,没有表情,刚刚那些,他应该都看到了。
  我别过脸去,不再看他。
  大宴一直持续到华灯初上,太和殿内殿外点满了烛火,照得殿前的广场亮如白昼,紫禁城的夜晚难得这么明亮温暖。
  酉时刚到,内眷们就开始陆续退席,我也离席向萧焕请归,萧焕点了点头:“时候不早,皇后先回寝宫。”
  今天是逢十的日子,他没说让我早点歇息,就是说待会儿会召我去养心殿侍寝了。
  我点头表示明了,行礼:“臣妾告退。”抬头看到坐在萧焕身侧的杜听馨眼神淡定如水,正静静地看着我。
  我突然想到,杜听馨生长在紫禁城内,帷幄之间邀宠弄权的事不知道看过多少,可那次陷害我的时候,她却用了那么容易被识破的方法。
  她是不是明白萧焕一定会护着她,所以故意那么做,以向我示威?
  难道那个时候,她就看出我对萧焕还没有忘情,知道总会有现在这么一天,我会明白过来原来我不能容忍萧焕身边还有别的女子和他在一起柔情蜜意?
  她在那时就种了一粒种子在我心里,而我直到那颗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撑得胸口发疼,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原来我一直都小看了杜听馨,这个被膝下无女的太后夸赞为冰雪聪明,视为掌上明珠,十三岁就以诗名艳绝京城的才女,绝对不是一个只是皮相光鲜的绣花枕头。
  这一刻我应该妒恨交加的,但是我心里那个沙沙的声音已经没有了,从内金水桥上萧焕对我展开笑靥开始,那个声音就没有了。无论身处何处,无论顶着什么样的身份,那个笑容都没变过,那是那个青衣儒冠的年轻人在江南的秋风里给我的微笑。第一次看到这个笑容的时候,我就想,我一直在等的那个东西终于来了吧。
  我抬头向杜听馨笑了笑,我想这一定是我最灿烂的微笑。
  杜听馨眼中的淡定迅速褪去,换上了失神的惊愕。
  我转身走出了太和殿。
  回到储秀宫,卸了脸上的脂粉,换了便装,估计时间还早,就倚在灯下看了会儿书。
  我兴趣比较低俗,从小到大都只喜欢看野史和笔记小说,碰到经传诗文就头疼,因此爹常说我胸无大志,不学无术,我也不理他,照旧捧着我的传奇小说看。
  这次看的是小山刚从宫外书肆买来的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