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定能教会他们。听到老人同意收徒,常守信更是高兴,招呼徐峰二人下跪,要行拜师之礼,老人急忙拦住,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可不行这老一套。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以后也不要叫师父,叫爷爷也行。叫舅老爷也行,这样更显得亲热。
“能向你们传授手艺,我的心里很是高兴,从我太爷爷那辈就干这行。没想到我这辈失了传,儿女不干也没有办法,只得顺其自然,本以为不会有人跟我学干这行,只好把手艺带到棺材里了,既然你们真心要学,会毫无保留交给你们,也算对得起我的祖先。”王惠文说。
“爷爷您放心,我们保证认真的学。不会让您失望。”常守信说。
“好,一会把所有家什装上车,算是爷爷送给你们的见面礼。放在家里也闲着,不如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它们的作用。”王惠文说。
“爷爷,这是您留下来的宝贝,给我们用很是高兴,我们会照价给您钱。”常守信说。
“傻孩子。既然收你们为徒,那就是咱们爷几个有缘分。师徒如父子,亲如一家人,什么钱不钱的,这些家什全部送给你们,只要你们用心学,我的心里就高兴。”王惠文说。
“谢谢王爷爷。”常守信说。
“你们装车,我和老伴说一下,一会儿随你们过去。”王惠文说。
“不如您和奶奶一起去,让我妈妈带着去市里到处转转,那样会更开心。”常守信说。
“家里有好多事情脱不开身,还有个孙子在上学,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常年需要人照顾,家里没有人也不行,铁成,你们先装车,我一会儿就回来。”王惠文说着走了出去。
“我们拜师学艺算是对了,老人祖辈就干这行,一定有他的绝活,炸出的油饼肯定好吃,只要好吃会吸引更多的人,我们的生意会更好。”常守信说。
“这还用说,小时候我吃过他的油饼、豆腐脑,十分的好吃,咱们那块还没有像他那样好吃的。”李铁成说。
“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咱们要好好的学,把老人的手艺学到手,说不定会一炮打红。”徐峰说。
“我也是这样想的,不管吃多大的苦,咱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为了日后的生意豁出去了。”常守信说。
常守信带着师父王惠文回到家里,几个人往车下卸家什,随后把家什搬进了厢房,妈妈帅文英赶紧把老人让进屋里,亲热地招呼老人,并带老人去住的地方,房间收拾的很是干净,王惠文见了很是满意,没有必要这样客气,他没有任何讲究,只要有住的地方就行。王惠文来到厢房,指挥徒弟们把灶台案板支起来,将全部家什整个用水冲洗一遍,看着干净的案板灶台,老人满意地点点头,干完已经是中午。爸爸常金明下班回来,热情的欢迎老人到来,能收这些孩子为徒,向他们传授手艺,算是为孩子找到一条挣钱之道,生存之路,心里十分的感激。
妈妈准备了丰盛的午饭,招呼大家伙吃饭,人们把王惠文让到里面,常金明给老人倒上了酒,又说了许多感谢的话语,王惠文表示,只要孩子们愿意学,会毫无保留的把手艺传授他们,自己不怕麻烦,什么时候教会他们什么时候离开。常金明听了更是感动,多么好的老人,为了教孩子们手艺,不惜离开温暖的家,很是值得让人尊敬,让守信他们这辈子不要忘记老人的恩德,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以后向孝敬父母一样孝敬老人,不能有丝毫的不恭不敬,让他知道不会放过他们。
“这都是过去的老皇历,没有那么多的礼数,只要他们能学好,我的心里就高兴,说明我的心血没有白费。”王惠文说。
“王爷爷,请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保证不会辜负您的希望,让您祖传的手艺发扬光大,造福于社会。”常守信说。
“不要光说大话,一定要付诸于行动上,好好地向老人学本事,不能辜负老人的一片苦心。”常金明说。
“叔叔,请您放心,我们会好好的学习,争取早日学会手艺。”徐峰说。
“老人家,我代表孩子敬您一杯酒,也表示我的心意。”常金明举杯说道。
“请你也放心,我会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让他们早日学出来。”王惠文说。
“今天是咱们家大喜的日子,拜到了一个好师傅,要好好庆贺一番,祝贺你们尽快出徒,大干一番事业。”常金明说。
下午,王惠文带着常守信他们采购原料,回到家开始讲解了具体用途、用量,常守信他们随后记了下来,王惠文给他们做着示范动作,让他们认真练习,告诉他们同样是和面,但是和出面来完全不一样,有人炸出来的油饼发硬,有的又发软,所以都不好吃,炸出来的油饼应该是面香酥脆,入口绵软,这样口感才会好。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面醒的不到位,一定要掌握面醒的程度,还有面粉、盐、小苏打、发酵粉比例不适合,必须比例适中,放多放少都不行,否则直接会影响到口感,豆腐脑也是一定的道理,主要是在火候和佐料配比上,只要各种调料适中,做出来的豆腐脑就好吃。告诉他们贪多嚼不烂,得一步步慢慢来,先从基本功开始。
就这样足足教了三天,把和面要领、豆腐脑佐料配比熟记于心,倒背如流,这才教他们开始和面、做豆腐脑,为了避免浪费,决定实际操作,夜里一点起床,开始和面、做豆腐脑,第二天早晨直接去街上买,这也是起到促进作用,锻炼良好的心理,为今后做好准备工作。常守信事先找好了地方,办好了经营手续,夜里准时起床,王惠文让常守信今天先来,李铁成和徐峰在一旁打下手,明天再让他们轮着来,自己在一旁指点着,将近五点这才收拾完毕,几个人感到腰酸腿疼,觉得老人没有吓唬他们,确实是够累的。
“是不是感到很累,不过不要着急,以后慢慢适应就好了,还有你们还不熟练,慢慢的会熟能生巧,自然会感到轻松许多。”王惠文笑着说。
“爷爷您放心,我们能顶的住。”常守信说。
“我看得出来,你们几个很有毅力,会很快的学出来,今天是第一天实际操作,心里也不要紧张,一定要有信心。”王惠文说。
“毕竟今天是第一天,害怕油饼炸不好,没有人吃可咋办。”徐峰说。
“没事,我会在旁边指点,保证你们炸出的油饼好吃。”王惠文鼓励地说。
几个人来到营业场地,在王惠文指挥下很快支起炉灶和案板,把火生了起来,把桌子摆放好,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王惠文还是让常守信先来,必定是头一天炸油饼,手还很是生疏,难免有些手忙脚乱,老人在一旁指点着,不时地鼓励着,这才稳下心来,终于炸出第一张油饼,老人尝了尝点点头,味道还算不错,可以开始卖了,徐峰负责盛豆腐脑,李铁成负责刷碗收钱,三个人配合默契,加之有老人在一旁盯着,常守信是越干也熟练,速度慢慢地快了起来。上午十点终于将油饼全部卖了出去,客人吃着也不错,对此很是满意。回到家一盘点,除去成本,竟然赚了一百多块,雷队长说得不错,早点的利润确实高,虽然累些也值得。(未完待续)
第279章 生意很是兴隆
这样接连三天,常守信三个人都轮了过来,油饼虽然都卖了出去,王惠文觉得还是不太满意,在和面、做豆腐脑上还尚欠火候,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需要进一步熟练,现在离开肯定不行,决定在带他们一段时间,一直让他们能独立操作为止。常守信听了很是高兴,老人想法正和他意,没有老人的指点根本做不出那样风味来,烧烤广场一旦开张,没有师父跟着真不行,炸出的油饼不知是啥味道,不符合口味等于砸了牌子,以后不会有客人来,办早点算是失败,这几天辛苦白费了,绝对不能失败一定要成功。
“爷爷,没有您在一旁指点,我们还真是做不出来。”常守信说。
“目前你们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只是缺乏实际经验,时间久了就会完全掌握,我在指点你们一段时间,保证你们做的味道和我一样,甚至比我做得还要好。”王惠文说。
“我们哪有您那么高的水平,能达到您的一半就心满意足。”徐峰说。
“凡事都有个过程,不过孰能生巧,会越干越有经验,味道也会越来越好,俗话说得好,青出于蓝胜于蓝,你们一定能超过我。”王惠文说。
常守信把师父请到烧烤广场,里面已装修完毕,看着里面的格局,常守信心里很是满意,没有洪玉青和肖俊歧的帮助,不会有现在的结果。以他们当初的想法,根本办不起来,也许早已搁浅。放弃了扩大面积的打算,所以从心眼里感激他们二人。发誓一定要把烧烤广场办好,不然对不起他们的一片好心。
常守信说了自己的想法,过两天开始办早点,中午、晚上办烧烤,同时还有洗车,王惠文听了点点头。几个孩子事业心强,而且很有心计。为了挣钱,把现有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做法是不错,值得让人赞赏。不过太辛苦,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怕他们身体上受不了,虽说年轻但精力有限,不能为了挣钱什么都不顾。常守信告诉老人,他们能承受得住,同时,为了照顾大家身体,会合理安排他们休息。虽然有些累,但是他们心甘情愿,不会有任何怨言。接着又讲了具体做法。包括洗车、早点、中午晚上烧烤,安排得很是详细,老人听了点点头。
“过两天咱们早点开张,利用现有的条件,是不是可以搞一些优惠活动。”徐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