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一条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真爱一条河-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轻叹息:“这是怎么了呢?怎么一时,能理解的感情,在一时,是那么难以让人理解呢?”赞叹着亲情,和冯爱玲摆摆手,转身,也坐进车内。冯爱玲看着车子,开出视线。不远处,梁家志把一切都收在眼里。他看着,站住脚,沉思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不再这么牵心着呢?”推起自行车,往冯爱玲走去。

  李煜和梁博文打过招呼。梁博文说:“李经理,实在抱歉,不能请你们进屋喝杯茶。奶奶年纪大了,喜欢热闹,平时都是我们守在跟前,习惯了。要是有事,还真不能不说一声。”说不出心里滋味,只得说着心里话。李煜感叹着,想起李心蕾说得故事,心里揪着疼。梁博文沉默一段,接话说着:“以后有机会,再经过家门,就进去坐坐。要是我哥能提前说,就在家里做几道合口味的菜。还免得我们这么跑来跑去,时间都浪费在路上。”看窗外,叶片早远离了枝,偶有一片挂在那里,都是无尽思念独存。陈明艳知道梁博文心绪受影响,说着:“一路上,我听李经理说,你在工作业绩上,有很高提升。还提到,他们原公司那么难办理的业务,都让你们公司拿下来了呢!看来,几天没见,变化还是不小呀!”说些工作上的事情,免得总牵心在家事,想到就伤怀。梁博文这时转身,再看向陈明艳。她看到梁博峻紧紧握着陈明艳的手。她笑笑,转身再看窗外,心想:“看来,爱情确实是种魔力呀!感觉多么遥远的两个人,却能把手牵在一起。”眼前是陈明艳望梁博峻眼神,温柔多情。梁博峻说:“李煜,你今天安排哪家餐厅呀?”才想起,只顾自己心思。李煜说:“本来是想争取一下你意见。现在看来,只得由我说了算了。”呵呵笑过,开向早定好的田园餐馆。

  车到田园餐馆外,有餐馆服务生指挥车辆,都停在餐馆院篱笆墙外。大家走下车,往餐馆里走。胡海华和李心蕾从餐馆院内走出来。梁博文看着她们两位,心里才感觉静下来。李心蕾早快步走上来,拉住陈明艳,说:“明艳,好想你。”两人牵着手,沉默无语,追忆里有校园内外。陈明艳没想到李心蕾会出现,现在看到,一时想起以前在一起的时光,分外亲切。梁博峻说:“我看咱们还是先进去,大家坐下,再慢慢聊吧。”往餐馆院里走。李心蕾一怔,急忙说:“是啊,你看,我这是怎么了、、、、、、走,咱们到里面坐吧!”看过梁博文,拉起陈明艳手,往餐馆院里走。胡海华和梁博文说几句,跟在李煜身旁。

  大家都走进餐馆院内,坐在一个临窗隔间。透过窗子,可以看到窗外隔在篱笆外那一片田园风光。不过,此时风光再现,早去了旖旎。满目映出瑟瑟秋风,吹过田野,扫过院落,草折枝摇。梁博文看着,还是由不得心思,自叹自然还是那么美妙。窗外不远处,有棵柿树,还有些柿子未落。零碎挂在枝头,个个红灯笼,在阳光照耀下闪光。陈明艳看去,赞叹:“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色。真想不到,是这么美。”对柿树和柿子,只是摆在水果店里印象。陈明艳曾经用画描绘,在并不知道柿子来由时,对比画境。李煜说:“现在,这片是咱们区里搞新乡村建设,开发出来的一片自然保护区。环境好,周围居民实在,来了就只感觉其乐融融了。大家走近,应该能感觉到没有脱离现实的那种感觉吧!”为这片自然保护区开发建设,他们多家企业都有奉献。胡海华附和着说:“住在城里久了,不想闻尘烟味,都想有这么片清静处。可真要在城市里寻这么片清静处,难呀!这里平时可没空位。早听说,要是遇到周末,吃饭和游玩的人饿了,想吃东西了,还得排队等呢!”看院外人来人往,确实热闹。梁博峻看大家由不熟悉,到熟悉,谈得热乎,心想:“人和人之间,就差那么一个人。如果有了那么一个人的存在,不认识的两个人,就能走到一起。”几人一交谈,相互认识,完全不用多做介绍。只有梁博文随着李心蕾称呼胡海华嫂子时,方健愣了愣。方健看着胡海华,笑着说:“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认识。你不说名字,她们再不叫嫂子。我还真不敢认呢!海华,对,是海华,咱们李煜老弟的两小无猜。”才认出胡海华,早远离清涩少女时代,完全是标准现代职场女性。胡海华一时无法用工作状态抵挡方健话语,只能羞涩一时,菲红云霞挂在腮畔。梁博文早就听梁博峻介绍过陌生几位,只有再简单介绍一下陈明艳。李心蕾代言:“既然是我们同学,又是博峻哥的业务伙伴,咱们都不要拘礼了吧!”知道方健和陈明艳是同一公司同事。她早与方健有过认识,完全不陌生。大家说来说去,围坐一起,话也绕过一圈,都随意很多。这时,男的说男的事,女的谈女的话。偶尔,李煜一两声问候,让胡海华想着是爱情约束。她不由得依偎在李煜身旁。幸福陪伴,快乐围绕,大家都是说者,也都是听众。乐趣自在其中,并不需要刻意找寻。

  大家等候时间不长,农家小菜道道摆在桌上。梁博文一看,本来没味口,这会味口也让农家小菜调了起来。她看着风味小吃,想着农村生活。李煜平时有来,吃过几次,觉得确实有可介绍之处。他说:“我选择这里,完全是为大家考虑的呀!”看大家都对农家小菜很感兴趣。梁博文说:“李经理说得一点没错。说到吃,还是农家小菜的营养价值最高。只说一道在山里才会有的菌类食品吧。它可是只在夏天才会有的呢!过了夏天,想找也没地方找呢!”和大家品着,说着这道小菜来源。梁博峻这时接过话,说着:“小时候,我们经常到附近山上去寻找。这种菜,只有在下过大雨后,才能出现在有过枯草地旁。不下雨,是不会有的。”想来,走到现在,早过了很多梅雨季节。童年的找拾,早就与现在生活远离很久。梁博文吃得津津有味,眼里却是吃在嘴里小菜,在一个过程中如何形成。大家都品着,听着,深感自然界奥妙无穷。

  一餐饭吃完,大家饱了肚子,长了见识。李煜提议:“咱们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我看都没有安排吧?既然没有任何安排,我看咱们就再相约到山上看看。这时正是秋天,站在山上,看看秋色,转出一个夏天的沉闷。我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心境从城市转到村野,从繁华走向荒芜。有些繁荣早去,有些枯意正是希望所在。

  梁博文听说要爬山,急忙看向梁博峻。梁博峻看着梁博文,淡然笑笑,说:“你们几位女同胞,有谁愿意到山上去转转呀?”看梁博文左看右看,不吭声。李心蕾不能顺梁博文意,说着:“我去,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拽了拽梁博文,看她意见。梁博文说:“既然你们都决定了,那你们就到山上去看看吧。”很支持李煜提议。李心蕾问:“你真不上去?过去,一提到上山,你是恨不得长个翅膀飞上去呢!现在这是怎么了?居然退缩了。”看梁博文脸有窘色。梁博文低声说:“好了,就你能吵。以后,再有机会,我一定陪你。”端起杯子,喝着水。胡海华看看脚上鞋子,望着满脸笑意的李煜,瞥了瞥嘴。李煜说:“好吧,既然没有准备来了,就自当做没准备处理。走吧,咱们走咱们的路。”吆喝几位爬山人,往外走。胡海华说:“让他们爬他们的。咱们到外边坐会。”走出餐室。和梁博文坐到田园内,一室外亭下,围绕成圈,却不规则石墩上。陈明艳不知道梁博文为什么不爬山,往前走,还转身往她们看着。李心蕾往前走着,招呼大家:“我们还是看看谁最先到达最高点吧!”和过去一样,几人本着比赛心情,快速往山上走去。

  梁博文和胡海华坐着,谈着工作中事情。梁博文问:“你们公司在规模上也在扩大呀!”知道她们公司都有扩建意项。有些扩建工程,初期形成,都投入生产。胡海华说:“是啊,大多数企业都处在扩建再生产状态下呢!为了让市场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只能捉住最大商机。再有,还得适应消费者正常消费水平,去为他们着想。现在生产技术求先进,为适应人们日渐提升的生活品味,还得往最完美方向求发展呢!”都是扩建原因。梁博文说:“是呀,如果没有新产品出现,完全无法解决出现的小资生活。人们都怀有小资,追求情调,有想法就得有满足他们的呀!”感叹社会发展太快,要是一步跟不上,就处于落后,就会被淘汰。胡海华看看梁博文,知道她和李心蕾差不多大。但是,这时再看梁博文,却不能把最初见到时,和现在再出现的那种感觉,联系到一起。胡海华没再谈工作事情,话语转向日常生活里的琐碎事情。她问着:“博文,你就是这座小城市长大的么?”平时不习惯多问,对她身世并不了解。梁博文说:“我是在农家小院长大的孩子。是父母扒拉泥土坷垃,种些粮食,把我养大的。”向往这片田野,目光看得很远很远。胡海华心情纠结,她居然一时无法接受自己。她自责着:“我怎么就没想到,一个人长得怎样,并不能代表她的经历就与外表要联系到一起呢?”认为梁博文生得白静,知书达理,一定是在城市环境里长大,受文明环境熏陶,与她们所处环境不相上下。现在再一听,吸了口冷气,不由得赞叹:“生活环境要人适应,人性情不受环境完全影响。”往远山看去。

  梁博文和胡海华各思心事,话语停下,都望远山。此时,早出发奔向山上几人,出现在她们眼里。梁博文听到李心蕾在山上呼喊,声音远远传来。她听过,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心想:“要是真能回归自然,倒是一件挺吓人的事情呢!”认为让一个文静女孩,爬爬山,就开始大喊大叫,确实说不过去。但是呼喊过后,却有放松身心,倒在情理之中。胡海华说:“现在的女人不用象过去,要事事避讳了呀!”在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