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往外走,“行,就这样吧,我这就回去跟大山说,你们忙你们的吧。”
“哎,好,你也去忙去吧。”李氏忙应道。
王嫂子没走多久,叶大山就牵着牛抬着犁过来了。
“婶子,我过来了。”叶大山隔着篱笆院子憨厚地叫了一声,“走哪儿进来呀,后头能进不?”
李氏扯着嗓子应了一声,“能进,后边儿的篱笆已经拆了,就从后边过来吧,麻烦你了啊,大山!”
“麻烦啥呀,婶子。”叶大山赶着牛往后边走,“您这不管我饭呢吗?我可是听绢儿说了,锦娘的厨艺好着呢,今儿我算是有口福了,您中午可千万别嫌我吃得多。”
叶锦不禁笑了,道,“大哥,你就听嫂子说说,就我那两把刷子,做的菜也就勉强能吃,哪儿还能称得上厨艺?今儿中午我要是做的不好吃,你可千万别见怪,要怪你就回去怪嫂子好了,把我这儿夸的太大了。”
“行,不怪不怪,只要让我吃饱就成。”叶大山已经进了门,玩笑道,“再说了,你嫂子那么厉害,我可不敢怪她,不然回家非得让我跪算盘不可。”
听此,叶锦不禁噗嗤一声笑了,李氏也好笑的摇了摇头。
要说这王绢和叶大山,那可以说是这十里八村都有名的恩爱,俩人从小一块儿长大的,感情好,做了夫妻后这叶大山也是出了名的宠媳妇儿。别人都怕宠媳儿妇过了头留下个怕媳妇、孬种的名声丢人,可叶大山倒好,不仅一点儿也不在乎,还以此为荣似的,经常拿自己开玩笑。
王娟也算是上辈子积了德,摊了他这么个好男人,能干又知道疼人,婆婆早走了,还有个明事理的公爹,在村里可是惹了不少人眼红。
有时候叶锦看着他们俩,都觉羡慕。
就是在现代,也不见得就能找到这么一个知道疼人好男人,难得在古代还有这么不在乎登基世俗观念的,能碰上一个,还真就是造化。
☆、第【016】章 请客下厨
早上,叶大山果然只用了不到半个时辰就犁完了那一小块儿地,他牵着牛自己先回去忙,叶锦中午自会去隔壁叫他到家里来吃饭,这在叶家村是约定俗成的。
就在叶大山犁地的空,叶锦和李氏也没闲着,两人继续叶锦之前的活儿,并且把砍好的一小段一小段的竹子的一头削尖,留着备用,等叶大山把地犁好了,两人又用锄头把地上稍微大点儿的土疙瘩敲碎,最后挑了粪均匀地洒在地表。
等菜地基本弄妥当了,才能开始插篱笆,那点活儿下午他们一家四口肯定能轻轻松松地搞定,不得不说,叶大山可真是帮了个大忙,直接节省了他们一天的时间。
此时已经差不多快到了晌午,叶锦干脆收拾收拾开始准备做午饭。
因为要请客,叶锦自然不能像平时那样随便做点儿吃的,家里的菜本来也不多,王嫂子早上拿来的那只野鸡好歹派上了用处,她决定用这只野鸡做一个宫保野鸡丁和一个炒鸡杂,另外再加一个清蒸螃蟹,素菜的话就一个青菜,再加一盘抄黄豆下酒。
这么一想,也有四五个菜了,在叶家村里条件允许又舍得用四五个菜色请人的人家,也实在也不多。
这时,叶茹和叶贵也从外头回来了,“娘,大姐,我们回来了!”
李氏正在院子里清理那只鸡,见两人满头大汗的跑过来,斥道,“整天毛毛躁躁的,就不知道慢着点儿,小心摔着了!”
叶锦从厨房里探出了头,叶茹和叶贵一人手里提着一个小竹篓子一颠一颠地往院子里跑,脸红扑扑的满头大汗,她忙出了厨房,“你们慢点儿跑,赶得及的,大姐还没开始做呢。”
叶茹和叶贵一把推开门进了院子,举着小竹篓跑到叶锦跟前,兴高采烈地道,“大姐大姐,真的有好多螃蟹,你快看,我们俩捉了好多回来,够吃好几顿了!”两人面前的竹篓里各有大半竹篓的螃蟹,大的小的都有。
原来上午叶茹和叶贵两人拔完了旧篱笆,叶锦就让他们俩去昨天的小溪里去捉螃蟹去了,昨天晚上的螃蟹只剩下几个不够凑一盘,叶锦就让他们再去捉几只大的,凑一盘就行,没想到他们竟然一下子弄回来这么多。
这也吃不完呀?这东西寒性大又不能天天吃,放那儿时间久了都死了,就更不能吃了,那岂不就浪费了?叶锦犯了愁。
“这样,你们俩找个大木盆接点水,把这些螃蟹都倒进去先过过泥沙吧。”把这事儿先搁一边儿,先把中午的饭做好了再说,大不了再倒回溪里去就得了。
“嗯。”叶茹和叶贵高兴地使劲儿点了点头,兴高采烈地去找木盆去了。
他们俩倒是没有丝毫的顾虑,看着这么多螃蟹就高兴的屁颠屁颠的,以为自己可以一次性吃个够。
叶锦在那两竹篓螃蟹里捡了几个个头比较大的,单独拿出来过水,这时李氏已经将野鸡处理干净,鸡胗、鸡心、鸡肝等杂肉也处理好了单独放在一个小碗里。
“这鸡你要咋做?”叶氏把处理好的野鸡放在砧板上,手里拿着刀准备下手,“切成什么样儿的?”
叶锦想了想道:“用刀背先把鸡肉拍松,把骨头剔出来,肉的话就切成四方块儿的鸡丁好了,我要做宫保鸡丁,对了,记得切小一点儿,入味一些。”
自从来了叶家村里后基本都是叶锦做饭,有时间李氏叶氏给她打打下手,两人配合起来已经很有默契,只见李氏手起刀落,咚咚咚的开始处理起了鸡肉,而叶锦则在一边儿淘米,把一个锅生了火开始做米饭。
等李氏切好了鸡肉和鸡杂,叶锦差不多也把米下锅了,两人就把手里的活再对换过来,李氏过来看着灶里的火,叶锦则把鸡杂和鸡肉各自用辣椒粉、酱油、醋和盐巴这些调料腌一腌,这些东西家里都有,有些自己家地里收的,有些则是那天去镇上赶集她买回来的。
当时买那些调料的时候叶锦也是考虑到自己吃不惯那么乏味的东西,想把饭菜做的味道更加丰富多变一点儿,免得一天三顿,顿顿都是一个味儿,吃着也腻歪。
接着,叶锦把吐了沙的螃蟹拿出来按照昨天同样的方法处理了,然后将其直接放在米饭上头蒸,省时又省力。
与昨天不同的是,今天的螃蟹是腹部朝下放置的,正好与昨天相反,这样在蒸熟的过程中螃蟹的一部分蟹黄正好浸在下面的米饭里,米饭也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第【017】章 初步设想
把螃蟹放在锅里蒸上后,趁鸡肉腌着的空挡儿,叶锦下了一趟地窖,今年秋天收回来的一点儿为数不多的花生、黄豆、红薯之类的五谷杂粮都堆在地窖里。
她下去抓了一把黄豆和一把做宫保鸡丁要用的花生,上来后又接着是青菜和各种配料,胡萝卜、花椒、葱末、姜片和蒜片这些,都统统先洗洗切切准备好,一切就绪,叶锦让李氏把另一个锅也生上火,开始炒菜。
叶锦先抄了青菜,黄豆和花生米,黄豆刚抄熟还热的时候不脆,要放凉了吃才好吃,花生米马上就要用,于是叶锦用箅子把青菜单独放在蒸米饭的锅里保温,然后开始做宫保鸡丁。
让李氏放旺火烧,下油烧至六成热,放入细小的干辣椒段直到炸成黄色,再加入花椒炸一下,然后把腌过的鸡肉并碗底的芡汁一起下锅炒散,一段时间后放入姜、蒜、葱闷一会儿,然后加入花生米再炒一下,差不多就可以出锅了。
同样的,最后炒鸡杂的步骤也跟上面差不过,只不过最后要添点胡萝卜增加点儿不一样的颜色,看起来更加有食欲。
抄完了最后一个菜,叶锦用帕子擦了擦手,“娘,你先桌子椅子什么的收拾收拾,我到隔壁去叫大哥过来吃饭。”
“哎,好,去吧。”李氏点了点头,起身来摆桌椅。
隔壁叶大山家是村儿里少有的富户,房子盖得自然不差,正屋是三间青砖大瓦房,东侧边儿还有一间土坯厨房,连外面院子也是土坯糊的而不是竹篱笆,跟叶锦家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叶锦到了隔壁,王嫂子正在厨房里做饭,叶大山帮着她烧火,叶大山的爹前任村长叶树德正坐在院子里照看三岁的小孙女玩耍。
“叶大伯,陪芊芊玩儿呢。”叶锦笑眯眯的对他打了个招呼,“我来喊大哥过去吃饭了。”
叶树德笑着对她点了点头,“锦娘过来了,你大哥在厨房里帮你嫂子烧火呢。”
正抱着王嫂子前天赶集买的新玩具的芊芊,听见声音,抬起头来脆生生地朝叶锦喊了一句,“姨姨!”
叶锦立马笑开了花,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小脸,夸道,“真乖。”因为跟王嫂子关系好,这小家伙跟她可熟的不能再熟了,嘴甜的要命,跟王嫂子一样,简直是个小人精。
不知怎么叶锦突然想到了小瑾瑜,那孩子跟芊芊也差不多大小,可惜却不会说话······
这时,王嫂子手里拿着铲子从厨房走了出来,打断了叶锦的思绪,“这么快饭就做好了啊,锦娘?你大哥还在帮我烧火呢。”她转过头去又对叶大山说道,“你快添两根柴火洗洗手就过去吧,我这马上就好了。”
叶锦笑道,“不急的嫂子,我锅里也还在蒸着呢。”
话虽这么说,但让人等着总归不好,叶大山从厨房里出来,舀了瓢水倒进盆里洗了把脸,就跟着叶锦去了隔壁,临走前王嫂子还特意交代说叶锦家没有酒,让他自己从屋里带了点儿酒过去。
一顿饭,五个小菜,吃的是宾主尽欢,叶大山一个人也喝了不少酒,十分尽兴。
吃完了饭,叶锦突然想到前世曾跟着一对老夫妻学了一段时间的农家酿酒,说不定能凭这个自己酿点儿酒赚些银钱,于是好奇地问了问叶大山市面上酒的价格,“大哥,镇上的烧酒都咋卖的啊?”
叶大山想了想,回道,“这也不一定,酒也分好坏,好的一斤能卖到四五十文,坏的的话一斤也就十几文钱,咋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