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妙忙站起来道谢了,心想,为我管事,也就是管我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可惜了朱禄这个人才,是表哥调理出来的。
  朱宣看她又神游天外,问她:“又在想什么?”
  玉妙就说了出来,笑道:“表哥调理出来的都是人才。”
  看了这个小马屁精,朱宣也笑了,道:“说的是。”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六章,疑心
  坐了一会儿就站起来在房子里踱步,玉妙就跟在后面跟着。
  朱宣走到玉妙坐下来写字的地方,往架子上的书上检看了,又重新回去坐下来,表情有些严肃了道:“近来我听你说话,带的都不是书上学的词,外面听了看了来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要留在脑子里。”
  总是离人泪,这是西厢记里的词,今天又去逛的是庙会。哪一天再来和我说什么跳粉墙,莺莺张生书房会,我还真的不能接受。(西厢记是元朝,跟一个木头用的这本小说里的一些编制朝代有些乱了,请多多原谅,好在网文是不讲究这些的。请看出来的朋友不要追究)
  我管人的手段难道还不清楚吗?朱宣看了玉妙站在面前,努力地颦眉地想着,也想不起来她自己说了什么,看来也是不知道哪里听了来,随口说出来的。
  朱宣觉得有必要一问的原因是,妙姐儿不怎么听戏,出去吃饭外面说书的也不说这些东西。来往的这些官夫人难道就不要面子,和妙姐儿说这些艳曲,也不可能。
  薛夫人,尹夫人都不认字,不看这样的风月书,这话是从哪里听来的。朱宣是不允许玉妙看这样的艳曲的。
  无事伤春,就象下喜雨还怕花残一样,只能偶尔伤怀一次,天天为了这个难过也不允许。
  又喊了若花,祝妈妈来,当了玉妙的面交待她们:“姑娘外面玩去,是为了开心。买些玩的吃的尽着她买,别的东西不许看也不许问。来往的这些人有谁说话不好,立即来回我,不要让我在房里查出来不好的东西来。”
  若花也不知道这又是怎么了,看了玉妙垂了首不说话,心想吃饭的时候不是很开心,说好吃。这一会儿王爷就变了脸,忙小心答应了下去。
  提起来买东西,玉妙想了起来,忙让若花取了新竹编的斗笠来,对朱宣努力地笑:“我给表哥也买了一个,竹子味是香的。”
  朱宣接过来笑一笑道:“好。”看了一看就放下来,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玉妙也没有心情象前一阵子去想朱宣晚上去了哪里去睡,只是用心的想来想去,自己没有说什么呀,幸好今天没有碰那些书。再想想尹夫人送给自己看的书,还好自己没有要。
  朱宣走出了门,心里想,也许是那个童养媳,说她未成亲的丈夫是个地痞,整日无事瞎混。大伯子在周亦玉帐下,也应该是认识几个大字的。
  周亦玉虽然野,看书也还过得去。不过她也从不看这些风月书,她只喜欢刀剑兵书,有点战功就骗我的兵书看。
  新认识的那个胡姬,汉话都说得流利就不错了,能看得懂这个。那家小酒店是朱宣便衣时喜欢去的其中一家,不过也不多去。带了妙姐儿去一次,她就喜欢上了。
  也并没有去过几次,不过三,两次,朱禄,若花一个房里一个房外,也不是那个蓝眼睛的胡姬说的这种话。
  嗯,就那个童养媳的嫌疑是最大的,只是没有证据罢了。想来知道妙姐儿念书,她为了附合,外面听了一句半句,不明白含意,就跑来妙姐儿面前充斯文。天天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高兴得很。
  一堆贵夫人想着能陪伴你,就选这些人。
  等我有了证据再来和你说话,朱宣信步回了书房,喊了朱禄来。
  朱禄不知道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忙过来,书房里没有别人,朱宣就对朱禄道:“姑娘说你侍候得好,要我赏你。我告诉她这次军功已经带了你的名字,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就说给我听。”
  朱禄感激涕零,跪下来道:“奴才没有军中服侍王爷,已蒙军功在身,已经是心满意足,不敢再有非份之想。”
  朱宣就点点头道:“你们几个都是从小就跟了我,当然与别人不同。你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再来回我。”
  朱禄答应了是,朱宣又交待了:“姑娘丢了面子,我也面上无光。跟了她外面去,要多经心,不要让一些市井之言听进去了,要是不防备再说给我听,又给我添气。”
  朱禄心想,今天在书店里对了那些新印的小说话本儿流连,幸好没有说要买。如果说要买,我拼死也不能让她买。
  朱禄背地里是看那些书,所以知道里面的内容。王爷也看,王爷的外书房里就有这些书,都是幕僚清客们弄来陪王爷诗酒谈笑时评论的,有时还有唱小曲的,更是香艳。
  不过里面书房一本也没有。朱禄忙叩头道:“姑娘丢了面子,奴才性命不保,这个道理奴才是明白的。”
  “明白就好。去吧。”朱宣这才让他出去。喊了朱福朱喜服侍自己梳洗,走到里面去睡觉。锦帐内妙姐儿挂了的香囊儿还散发着香味,朱宣拿在手里闻了一闻,又重新挂好,倒头睡去了。
  第二天朱禄一早来叩谢,玉妙也笑了,表哥最会给自己做人情。别的人有时看不明白,雾里看花就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就象红香,走以前私下里问了自己,怎么把姨娘们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玉妙当时心想,我和姨娘们一起被表哥收拾得服服帖帖,只是这话不能说,只能一笑。
  红香还不高兴,以为玉妙藏私。
  玉妙就把心里的疑问对朱禄说:“表哥昨天又不高兴了,说在外面听了看了不要听进去。想是我说了什么了,可是总是想不起来,你有听过我说了什么?”如果要说,不会只对表哥说才对,平时也应该会有带出来才对。
  朱禄这才明白为什么昨晚王爷要交待最后那些话,忙认真想了一想,道:“奴才没有听过姑娘说鼓儿词上的话。再者姑娘又不听这个,酒店里的说书的从不讲这个,哪一次去吃饭,奴才都是先打听了说什么书。”
  又想一想,偶尔听个小曲儿,也事先交待了不唱俚曲,朱禄忙笑道:“都是奴才没上心,以后奴才再上上心,如果有什么,就赶快提个醒儿。”
  玉妙微笑,道:“好,以后如果有,你记得给我提个醒儿。”真的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朱禄立即就提醒了,小心地道:“昨天去了书店,有些书就很不好,下次不看的好。”
  玉妙想了起来,一定是为了这个。朱禄说了出来,他就没有对表哥说这个。可是跟的人不止朱禄一个,别的人在外面看到了回去学话了也不一定。
  立即就是明白了的表情,笑道:“你说的很是。”
  朱禄走了没有多久,就有人来回:“王氏来了。”
  玉妙连忙说请,就知道她是一定要来的。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安慰
  果然王氏一进来不顾房中有没有人,就跪伏在玉妙脚下。
  玉妙对房里的人使了个眼色,让她们都出去,才伸出手来扶了王氏起来。
  王氏跪着还不敢起来,只是抬起了头,惊慌的看了玉妙,她眼睛红肿着,面色也苍白得吓人,昨夜不定是自思自吓到什么地步。
  玉妙同情她,微笑道:“你坐了再说话。上午我不见别人。”
  这种温和地态度感染到了王氏,才半惊半疑的告了坐一旁坐下来,想解释什么,又觉得无话可说,只能重新掩了面哭泣。
  若花出去以前是明白,心里想,没有被吓晕过去,也被吓得不轻。这才吃了早饭就跑来陪罪。
  玉妙声音婉约,轻声笑道:“一娶一聘是正经事,不知是几时的日子,我等着喝喜酒呢。”除了周亦玉的喜酒,别的正常的喜酒还没有喝过,周亦玉的婚礼肯定是不正常的。
  王氏惊住了,抬眼看了玉妙温和的面孔,心里更加害怕,难道这是气过了头。
  玉妙好不容易才让王氏明白自己一点儿也不生气,王氏感激不尽的重又在玉妙脚下跪了下来,并哀求道:“姑娘大恩大德是不生气了的,可是王爷那里。。。。。。”
  怪只怪自己太心急,如果是离了这里再去重寻婚配那就是一回事了。沈老爷也走了也没有多久,就是田夫人也劝了王氏,再等一等,也许沈老爷看花了眼,还有意再进来和玉妙说一说,因为天热,就没有着急进来。
  玉妙只能安慰她,笑道:“我去说。总不能父亲不同意,还系着你久等。”王氏羞愧不已,这一门好亲看来是从此断绝了。
  玉妙就安慰王氏:“你这几天出门要注意了,我回了表哥给你回话,你别再大张旗鼓的。”还要等表哥高兴的时候说,这可以就不一定了。
  王氏清醒过来,一下子就聪明了,跪在玉妙脚下不起来,求她:“姑娘说了要喝喜酒,何不一起给了面子,帮我作媒,为我作这个主,我孤寡的人,虽然有娘家亲友帮着,总不如姑娘给这个体面的好。”
  玉妙一听心里就愿意了,她的生活本来就是闲事不断,大事也到不了她这里。就笑道:“你等我回信,我是愿意做媒的。”言下之意,要问过朱宣。
  玉妙自己担心朱宣不高兴,沈居安走后两天,朱宣还说了这件事,卫氏走了,左氏走了,王氏还等着呢。田大人特意进来说这件事情,说沈老爷看花了眼,再重新来看一回。
  朱宣觉得没有必要,沈居安中了卫氏的邪,只怕要想几天才能明白过来,都是男人,朱宣是心里明白。但是这话没有对玉妙说,所以玉妙担心。
  王氏见玉妙答应了,千恩万谢的走了,她是不担心的。旁观者清,王爷对沈姑娘有多好,是个傻子也能看得出来。
  还没有成亲,连她家里的事情都能管得到。如果是冲了亲戚关系,也没有听说沈老爷沾王府的光做什么生意,还不是做他自己的小生意。
  沈居安看不上王氏,王氏也不难过。这一次来是因为田夫人吹得好,南平王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