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代幸福生活 一个木头-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行人在驿站里打尖。吃过了饭坐着,几位宗亲公推一位胆子大敢说话的人对了朱宣笑道:“王爷,我们想去给沈姑娘请个安。”
  朱宣也没有同意,只是说道:“回了王府里再说吧。”几位宗亲们只能略带了遗憾的往玉妙休息的房间里看了一看,回了王府里再想着请安就不太容易进去了。
  内宅深深的,去年说年纪小,就是一般的亲戚女眷也见得少。除了族长和几位有头脸的女眷们才见到了。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返京(二)
  王爷这一次回来是成亲的,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位沈姑娘过不了多久就是沈王妃了。
  不是这几位年青的宗亲对沈玉妙好奇重重,太多的人对她好奇得不得了。王爷是何等风流何等出色的人,这位沈姑娘何德何能提前了两年就到了王爷身边,居然一直风调雨顺的呆着。京里也有传言,听说在王爷封地上,除了王爷就数她,说一不二的人物儿。到底是年青,宗亲们都含了笑候着,刚才打尖下马车时努力地看了,也只看到众人围随中,是一身行装,压根儿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
  朱福朱禄朱喜看他们只是伸了头想看,不由得互相看了笑一下。
  外面又走进来了人禀道:“顺天府的人来迎王爷来了。”朱宣就点点头,顺天府尹是跟了自己军中出身的,从来对自己分外不同。
  若花请了玉妙上马车,玉妙出了驿站,发现外面围着的人又多了一些,都穿了公服服色,就默然上了自己的马车。这一辆七宝车,拉车的四匹马都是枣红色,难得都是一样的颜色。
  玉妙就四处看了一眼自己的小马,见系在车后,这才放了心。
  城门口会合了几位候在这里的二管家们,又添了这许多人,更显得人多的不行。一路行到南平王府,见府门口站了一堆的人,除了有头脸的家人,亲戚们都在。见了车驾过来,人人象有了主心骨。
  都一齐过来行礼,黑压压跪了一片:“王爷一路辛苦。”
  朱宣看了他们神色或是不安,或是焦急,没有说什么。下了马,朱福接过了缰绳,朱宣这才对了大家道:“起来。”
  当先站着的是一族的族长,他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看上去不虚弱也不是太硬朗。大冬天里穿了酱紫色的绸袍子,手里拎了拐杖,满是皱纹的脸上堆了笑容:“王爷回来得还是快的,这下子三房里的老七可有救了。”出事下了大狱的是三房里的七老爷。
  因是族长,又上了年纪,朱宣也没有太挂了脸色,拱了拱手道:“一接了消息,我就赶着回来了。”
  旁边亲戚们就跟了寒暄:“就等着王爷回来呢。”见朱宣只是说话站在门口,大家就只能陪了他站在门口站着。
  朱宣一面说话,一面站了等玉妙的马车过来。看了七宝车过来停下来,后面大车上的丫头妈妈们都先下了来。朱禄朱福开了车门,摆下了下车的板凳,若花春暖伴了玉妙一起坐车,先下了车来,站在车前侍立着,朱宣探了身子从马车上抱下玉妙来。
  才对亲戚们道:“进去再说话吧。”这里面也有去年没有见过玉妙的人就赶快看她,只见到一身行装,想来是因为天冷的原因,脸上蒙了厚厚的面纱,看不到眉眼。
  见她跟了朱宣低了头走进去,大家都跟了进去。
  太夫人和老侯爷在大厅上等着,见了他们来只是欢喜。又不是自己家的事情,紧着赶回来帮忙已经是在尽责任。
  见玉妙走过来行礼,太夫人拉了起来看了,笑道:“这孩子,穿得也太多了。”朱宣给父母亲行了礼,才回道:“可不是来以前又病了。伤风一次一个多月才好。”看月亮看的。
  太夫人拉了玉妙的手,厅上都是人,先不让她脱衣服,笑着对儿子道:“你自己要带,怎么不经心。在我这里,可没有病过。”
  玉妙觉得可以插话了,把披风下的手炉递了出来,娇声道:“太暖了。”一出门就抱手炉,表哥不是不经心的。
  朱宣就看了她,道:“抱着吧,到房里再放下来。”就看了若花:“送进去吧,今天不会客。”一堆亲戚在这里,不把话先说了,一会儿女眷就会到。
  去岁还可以说人小,少会客,只去一定要去的地方。今年要成亲了,避也避不开了。
  太夫人又让跟了自己的人也跟了去,:“好生送到我房里去。”
  朱宣就皱了眉:“怎么又到母亲房里去,不是早让人来收拾房子了。”在母亲房里,我天天去看,有些难为情。
  老侯爷一见母子两人说了半天,还是这个,忙笑道:“你母亲一定要在自己房里住着。”看了看厅上的亲戚,这一堆人等着和儿子说话呢。
  太夫人就不说话了,也是个直接干脆的人,先对了朱宣道:“你先把他家的女眷接了来吧。母女两个人也关了起来,没有贪多少钱,一直让人打听着,可以先接家人出来。”
  话里开始唏嘘。老侯爷关切的探了身子对太夫人笑道:“也不要总想着。”朱宣明白母亲想起了自己那个时候,只有一个乳母相伴,到处无依无靠,无人收留。
  忙站了起来道:“儿子这就进宫去。”站起身来要走,一个家人走进来,递了一张贴子进来,道:“陶御史家的姑娘来拜姑娘呢。”
  朱宣立住了身,回头看了母亲一笑,才回过头来道:“今天不会客,过几天再说。”这是天天在门口候着呢,刚进家门就有人来。
  太夫人也笑,道:“你去忙你的,贴子送进去,让妙姐儿自己看去。”
  见了朱宣走出去吩咐了朱寿什么。
  等朱宣走了,就让人喊了朱寿来,问他:“王爷刚才交待了你什么?”
  朱寿已经把那张贴子拦了下来,笑着呈上来:“王爷说路上就没有好好休息过,今天不会客。”
  太夫人就哦了一声,对老侯爷道:“我倒只想着她们女孩子在一起亲热了,说得也是。”就对朱寿道:“那就明天给妙姐儿看吧。好好回了陶家,说休息呢。”
  朱寿笑着答应了。王爷治家,从来是说一不二的。去年京里王府出了诅咒的案子,王爷也不肯再象以前那样,因为太夫人老侯爷在京里住着,那一切都好说话了。
  大多时间是呆在京里的朱寿,是明白以前京里王府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太夫人治家是宽厚了的。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五章,到家(一)
  一群人围了玉妙往太夫人房里去,玉妙心情很好。两旁的花树都青绿夹杂在白雪间,看了让人心情一爽。
  来往的人都含笑欠身,这位王府未来的主人回来了,一个冬天府里就不得清静,收拾房子,买东西,太夫人,老候爷都上心的,王爷要大婚了,是第一件头等的大事。
  玉妙看了又多了不少花树,心里就想,明天就出来好好的玩,还要带上文锦,书锦。正想着间已是走到了太夫人的房外,文锦,书锦都打扮了一新,带了人出来迎。
  在廊下三个人互相行了礼,拉了手都是笑。文锦,书锦果然是长高了,本来就比玉妙高,现在更是高出了不少。
  文锦拉了玉妙的手往房里走,笑道:“等了你好些时候了,不想今天才到。有信来说大哥和你早早的就上路了。”
  玉妙嫣然一笑,我们在路上玩,如果不是出了事情,这会儿还在路上慢慢逛呢。
  书锦倒是猜了出来,站在玉妙的另一边笑了问她:“敢是在路上玩呢,是不是?”
  玉妙就笑了点头。进了房里,太夫人房里的人都过来行礼,若花带了人这才过来为玉妙换衣服。
  文锦,书锦也不离开,又是一年没有见。沈表姐在的时候还是比较趁心一些。见若花手里拿了一件大红色坠了珍珠的衣服为玉妙换上,两个人都笑:“这件衣服没有见过。”
  玉妙也回了一笑,心想我也没有见过。从镜子里看到跟了太夫人的刘妈妈走进来,忙笑了回身看她:“姨妈有什么吩咐?”
  刘妈妈看了这位未来主子,女大十八变,今年比去年还要漂亮,就欠了身子回话笑道:“太夫人说了今晚前面有客,让两位姑娘陪了在房里吃饭呢。”
  文锦,书锦高兴了,对玉妙笑道:“我们都想好了,知道你一来,就有小厨房用,听我们点菜。”
  玉妙也觉得这是小事,因听完了刘妈妈的话,就一面对了镜子理妆,一面笑道:“就听你们的。”
  换好了衣服,就不停的有人来,外面没有了客,家里还有。叶姨娘孟姨娘一前一后来了,然后就是族长的夫人来了。
  她年最长,心想着总不能还拦了自己吧。玉妙去年会过她还记得,就留了她坐下来。不过也坐不住,三个小姑娘在说话,她也说不上来,只是笑着坐了一会儿就辞了。
  玉妙就让人取了带给文锦,书锦的礼物来。若花就笑了道:“刚才让人取了去,一会儿就要来了。”
  不一会儿,朱禄带了人送了两个大箱子进来,箱子上下都捆了夹板,玉妙一一取了出来,文锦,书锦的,瑶池的,陶秀珠的。。。。。。。。。。。
  刘妈妈带了人在外面看了递茶水点心,心里想,沈姑娘一来就热闹了,这几时太夫人也是冷清的。总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平时又避了老侯爷,弄得老侯爷有时候想来坐坐也不行。
  玉妙正在房里派礼物忙得不行,她是不用动手,只是坐了看着拿出来,让人一一地送去:“给陶姑娘的礼物也拿出来,让人送了去。对她说,今天我刚到,表哥不一定就让我会客的。表哥又有事情在忙,等表哥忙过了这两天,我回了他再去看陶姑娘。”
  又看了瑶池不在,明天再问吧,这会着急的问她,表哥知道了又说不稳重。
  文锦拿了自己的礼物,笑道:“我喜欢这个。”玉妙笑道:“特地为你挑的。”一语未了,外面有人说话:“宋表姑娘来了。”
  文锦,书锦对看了一眼,又看了玉妙。玉妙已经明白了,自己走以后,她们肯定是不在一起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