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抓捕,汪相知派兵包围了王秀才家,命大的李密正好外出,因此得以逃脱,而丘君明和王秀才却因此事被杀。
走投无路的李密在翟让的部将王伯当的推荐下于大业十二年(616)十月,投奔翟让。
李密来到瓦岗军后,其中有人知道李密是杨玄感的亡将,朝廷通缉钦犯,可能是怕招来朝廷的大规模围剿于是暗中劝翟让将李密除掉。李密闻后,心中大惧,便通过翟让部将王伯当向翟献计:“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翟让闻后,说:“吾侪群盗,旦夕偷生草间,君之言者,非吾所及也”。从此对李密礼遇有加。
当时有个叫李玄英的人,从东都逃出来,在众义军中寻访李密,并云“斯人当代隋家”。别人问其故,李玄英说:“比来民间谣歌有《桃李章》曰:‘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桃李子’,谓逃亡者李氏之子也;皇与后,皆君也;‘宛转花园里’,谓天子在扬州无还日,将转于沟壑也;‘莫浪语,谁道许’者,密也”。待与李密相遇后,遂委身事之。还有前宋城尉齐郡人房彦藻,自负其才,但却无法施展,因而参与了杨玄感之事。杨玄感失败后,房彦藻隐姓埋名,结果在梁、宋之间,遇到了李密。此时,翟让命李密游说邻近的小股义军,李、房二人以身相随,所至皆附。翟让见李密为豪杰所归,欲从其计,但犹豫未决。
翟让手下有个叫贾雄的人,通晓阴阳占候,被翟让命为军师,而且言无不用。李密主动与贾雄结下深厚的交情,然后让贾雄暗中助他。时值翟让召贾雄议事,并将李密所言告诉了贾雄,问其是否可行。贾雄说:“吉不可言。”又说:“公自立恐未必成,若立斯人,事无不济。”翟让不解,问道:“如卿言,蒲山公当自立,何来从我?”贾雄回答说:“事有相因。所以来者,将军姓翟,翟者,泽也,蒲非泽不生,故须将军也”。没有什么文化的翟让听他这样一说,深信不疑,从此翟让和李密关系与日俱增。李密得到翟让的信任后,便开始参与瓦岗军的议事。
而后,李密向翟让建议道:“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敝,大敌一临,死亡无日。未若直趣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可与人争利”。当时瓦岗军粮食供给不足,仅靠截取隋廷漕运来维持军需。所以李密的这一建议得到了翟让的首肯,翟让依计而行,率军于同月攻破金堤关(河南荥阳),随即攻下荥阳诸县,进逼荥阳城。杨广知道后命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大使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率其精锐近三万余前往镇压。另派荥阳太守郇王杨庆率军配合张须陀作战。
张须陀曾镇压山东地区多支农民起义军,在当时有名将之称。在李密来到瓦岗之前翟让多次为其所败,故对其甚是忌惮,一听是张须陀带兵前来,心中大惧,欲率军远避其锋。这时李密便对翟让说:“须陀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而擒。公但列阵以待,保为公破之”。这时对李密有点言听计从的翟让只好硬着头皮不得出战,二十七日,李密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分兵千余人于大海寺(河南荥阳)北林内设伏。翟让以主力从正面迎敌,张须陀军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便退。张须陀素来轻视翟让,见瓦岗军败退,以为有机可乘,遂率军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李密伏兵四起骤起,翟让也回军反攻,张须陀兵败。李密又让徐世勣、王伯当将张须陀军合围,经过激战,大败隋军,杀张须陀,其副将贾务本受重伤后率残部5000余溃逃。
此战,李密用计和指挥正确,一举歼灭隋军主将,取得了瓦岗军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使河南郡县为之丧气。瓦岗军随后乘胜攻占军事重镇荥阳城,为夺取粮仓,发展壮大力量,创造了有利条件。战后,翟让令李密独立设帐统领一部兵马,因李密曾经的爵位是蒲山公故他的兵营号蒲山公营。李密治军严整,“凡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志在天下的李密的生活也很俭朴,所得金宝,全部分给部下,所以深得众心。在打败张须陀攻占荥阳城后,没有多大志向的翟让就对李密说:“今资粮粗足,意欲还向瓦岗,公若不往,唯公所适,让从此别矣”。翟让率辎重东归,李密则西行至康城,说下数城,大获资储。翟让大为后悔,也率兵随李密而行。(未完待续。。)
第八十六章 枭雄李密
大业十三年(617)二月,李密建议翟让乘中原空虚攻东都洛阳。同时,李密还派亲信裴叔方侦察城内的实况,被留守官发觉后,加强守备措施,并且飞快向在江都的杨广报告。此时情况危急,李密只好对犹豫中的翟让说:“事势如此,不可不发。兵法曰:‘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馀,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比其闻知,吾已获之,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枕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檄召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选骁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没有那争霸天下野心的翟让一听李密这样说,很自然的说道:“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尽力从事,请君先发,仆为后殿”。李密、翟让率领精兵7000人,出阳城(河南登封县),越过方山(河南登封),从罗口(巩县)袭击洛口仓(河南巩县),一举取得成功,俘县长柴孝和。瓦岗军开仓济贫,任饥民随意去拿,连老人孩子都尽力背粮,几十里道路上一个接一个。
这次袭击作战的成功,瓦岗军获得大批军粮,同时救济了广大饥民,得到了民众拥护。不仅从政治上广泛发动了穷苦百姓参加义军,迅速壮大了队伍;而且在军事上,瓦岗军切断了朝廷东都洛阳的重要粮食供应基地,使其失去一个有战略价值的要地,以逸待劳,取得了主动。
为了夺回洛口仓,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命虎贲郎将刘长恭、光禄少卿房崱带领步骑2。5万人征讨瓦岗军。当初,东都的官宦子弟都以为瓦岗军是一群饥不择食的乌合之众。容易攻破,纷纷应募争功。奉诏的官兵衣着整齐,武器精良,军容倒也盛大。刘长恭率兵在前,派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等率本部人马从汜水(河南荥阳)出发,自虎牢(荥阳)袭击瓦岗军侧后,东西两面夹击瓦岗军,约定十一日在洛口仓城南会战,企图歼灭义军,夺回粮仓。以稳定河南战局。
先期到达作战地域的刘长恭不等裴仁基会师,也不顾士兵还没吃早饭,便驱赶他们渡洛水,一字排开,列阵石子河(河南巩县)西,南北相接十余里。但隋军的作战计划,早已被翟让、李密获知。李密选精兵强勇,共分十队,令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率四队埋伏在横岭(河南巩县)下阻击裴仁基部。派六队列阵石子河东以待刘长恭等。刘长恭见瓦岗军人少,轻视其作战能力。翟让先与隋军接战,正当双方胶着之时,李密率领大队人马横冲敌阵。隋兵又饥又疲。败退逃散。刘长恭等解衣潜逃,保住性命,奔还东都,部属死者十之五六。翟让和李密全部收缴隋军逃弃的辎重器甲。威声大振。裴仁基闻风,惧不敢进,屯兵百花谷(河南巩县)。固垒自守。这一仗使得东都震恐,瓦岗军声威远扬。李密扩展洛口的城围方园四十里,作为长期居留的根据地。其部将房彦藻放出口风说要攻打豫州,吓得东都官兵惶惶不可终日。李密还命护军将军田茂广造云梯三百具,以机发石,为攻城械,号“将军砲”。同时大军进逼洛阳,火烧上春门。
在瓦岗军的快速发展壮大中,李密以他的军事才能,为瓦岗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瓦岗全军中有了很高的威望,于是本是瓦岗首领的翟让退位让贤推李密为主。李密一开始推辞不接受,在翟让与众将领一再请求下,李密才同意。大业十三年二月庚子,李密在巩县南设坛即位,建元永平,称魏公,至此瓦岗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同时建立了政权机构。其文书行下,称行军元帅魏公府,置三司、六卫,元帅府置长史以下官属。拜前瓦岗首领翟让为上柱国、司徒,封东郡公,以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侯大将军,房彦藻为元帅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祖君彦为记室,其余封拜有差。于是赵、魏以南,江、淮以北,各路义军莫不响应,孟让、郝孝德、王德仁及济阴房献伯、上谷王君廓、长平李士才、淮阳魏六儿、李德谦、谯郡张迁、魏郡李文相、谯郡黑社、白社、济北张青特、上洛周北洮、胡驴贼等皆归附于瓦岗军。李密全部委以官爵,瓦岗军迅速扩大到数十万人。同时,李密遣将四出掠地,安陆、汝南、淮安、济阳诸郡相继多为瓦岗军所控制。
不久,巩县县令柴孝和、监察御史郑颋以城降于李密,李密以柴孝和为护军,郑颋为右长史。随即武贲郎将裴仁基也以虎牢降于密,李密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公。李密遂遣裴仁基、孟让率2万余人袭破回洛仓,烧东都天津桥,继而放纵兵士大肆抢掠。隋军乘机而出,大败裴仁基,裴仁基只得退保巩县。李密亲自率兵攻打偃师、金墉,失利后撤回洛口。当时,杨广留在东都洛阳的守军多达20余万,城防十分坚固。李密率3万义军复据回洛仓,大修营堑,以逼东都;隋光禄大夫段达等出兵7万拒战,双方在回洛仓北交战,段达等败走。
兵强马壮、声势浩大的李密随即发布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