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碧成朱--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碧成朱--完结-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自有国容;居无事之时,何劳武备。”又表示愿意以一身鲜血重肃朝纲,如此慷慨大义,如此铁骨峥嵘,朝野交口称赞,纷纷说,得此贤相是大周之幸,是社稷之福。官家也深以为然,一天之内,三次下诏赏赐,什么金银财宝、古玩书画、绫罗绸缎,一车一车地从宫里搬到沈府里,更是加封他为太子太傅,显赫之至,无人能及。

    第二桩是韩王府里的一名小吏上疏告韩王私制龙袍,意图谋反。不过很快便查明,该名小吏因为挨了韩王几句斥责,心怀不满,虚词诬陷。官家下旨,菜市腰斩,若再有诬告,一律照此办理。此外,还亲自到韩王府探视,一起饮酒作乐,以示叔侄友爱,素无嫌隙。

    第三桩是官家终于下旨,御去赵将军西北军统帅一职,由右将军接替,另封他为鲁国公,加封为太子太保,位列三公之一。京城百姓们都很羡慕,觉得赵家又升官发财了,看来生个女儿也不赖,若是当上皇后,一样鸡犬升天。不过奇怪的是,明明加官进爵的是赵家,却有大量的京官去延平侯府递贴子送礼物。

    第四桩相比前三桩,显得不是那么正经,却是广大走卒贩夫喜闻乐见的。

    说的是几个纨绔弟子,在红叶庵附近的枫树林里游玩,忽然见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从庵里出来,匆匆登上一辆普通的青幔马车,虽是惊鸿一瞥,但她体态风流、眉目如画,却深深地烙在几个纨绔的心里,令他们神魂颠倒。于是他们便骑上马,一路追着这辆马车,一直到京西阮府,跟门房打听,才知道是阮府的四姑娘。其中一个纨绔回到家里,便得了相思病,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念叨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另一个则整天念叨着:“恨不相逢未娶时。”

    茶馆的说书人根据这桩事,编了《枫林遇仙记》,把一段儿女温柔情怀演绎成人仙殊途生死恋,说得如歌如泣,听者无不涕泗纵横。阮四姑娘的名号也随之传开了,甚至还传到官家耳朵里,他在操心沈相遇刺和韩王私制龙袍这两桩事之余,想了又想,总觉得好象听谁提过阮四姑娘。

    至于见到阮四姑娘的那几个纨绔弟子究竟是谁,有人说是杜尚书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东平侯府的潘舜美,还有人说是定国公府的顾小白……

    是 由】。'。tanXshu。 檀香书 … 永久地址 :  。 tanxshu 。   檀 香 书…记得收藏'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扑风捉影

    四姑娘这桩事传到大耳朵里,已经是九月二十一的早上了。

    当时她正和二姑娘一起用早膳,宝珍在一旁侍候,一边布菜,一边把从外头听来的传闻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大停下筷子想了想,问二姑娘这阵子四丫头有去红叶庵吗不跳字。

    二姑娘不假思索地说娘,你糊涂了,她去红叶庵得先经过你同意,你同意过吗不跳字。

    大摇摇头,纳闷地说那她几时去的红叶庵?”

    “我只记得八月中旬祖母准她去过一回。”

    八月中旬那趟是老嘉赏四姑娘绣了西王母祥云图,大心里一直清楚,此后确实也没有听四姑娘提过要去红叶庵看林姨娘。门房都是人,备马车也要批准,从大门口光明正大地出去绝无可能,除非是偷偷从后门溜出去的。想到这里,大冲宝珍招招手说你去问问守后门的那两个婆子,有没有放四丫头出去过?”

    “是。”宝珍应声退下。

    二姑娘怀疑地说娘,不可能吧,那两个不都是你的人吗不跳字。

    大喝一口小米粥,说人心隔肚皮,谁?说不定小眼聚光落到钱眼去了。”想了想,又叫宝丽进来说,“你去问问守蓼园的那两个婆子和四姑娘身边的丫鬟们,这阵子四姑娘有没有出去过?”

    宝丽也应声退下。

    刚用完膳,宝珍和宝丽都了,齐齐摇头说,都说没有出去过。”

    大接过小丫鬟递过的漱口茶水,说那真够邪门的,都没有出过门,哪里来的这种谣言?还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二姑娘也纳闷不已,问难道是八月那回的事情?”

    “这都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大说着喝了一口茶水,含在嘴里半边,吐到唾壶里,“这事情蹊跷,我就一直想,原本卢家说好这个月派人小定的,这都下旬了,人没有来,信也没有来。”

    正说着,外头传报罗嫂子来了。”

    大把漱口茶水递给小丫鬟,扯出手绢抹抹嘴角,说叫她进来。”

    片刻,罗嫂子进来,曲膝一礼说见过,见过二姑娘。”

    大仔细看她一眼,见她脸色还有点腊黄,说不是叫你在家里好好歇息几天吗不跳字。

    罗嫂子满脸堆笑地说又不是第一天识我,我是属骡子的,闲不住的命,在家里哪坐得住呢?再说三老爷婚事要准备的太多了,我呆在家里也有小丫头问,跑来跑去耽误事,还说不清楚。索性就销假了,亲手打点还好。”

    “身子如何了?”

    罗嫂子眼眸闪过一丝戾气,说无啥大碍,只是胸口淤青未退,还有心里也憋屈着。”顿了顿,忿忿地说,“,我昨日打听到一桩事,刘嬷嬷那个老货离开咱们府后,住到五姑娘身边那个丫鬟叫秀芝的家里了。可见她早就跟五姑娘狼狈为奸了。”

    大轻轻一拍桌子,骂了一声果然是头白眼狼。”

    “就是,若不是我公爹拉扯,照顾,她能到五姑娘身边当个体面嬷嬷吗?结果她还忘恩负义。”罗嫂子目露凶光,恶狠狠地说,“,要不让我带几个小厮,去把她赶出京城。”

    大微作沉吟,说此事晚点再议,你先下去,在议事厅里等着我。”

    罗嫂子应声退下。

    二姑娘看着她背影说娘,就依罗嫂子说的做吧。”

    “你懂,待我想想。”

    二姑娘见她犹豫,不快地说娘你不会真怕了小五吧?无不少字下人们都这么说呢。”

    “”大气红了脸,“哪个下溅胚子乱嚼舌根?罗家的不长眼睛,明你祖母如今把五丫头当成心头肉,她却跑堵着门口骂,把做奴才的本份都忘记了,挨五丫头一脚是活该。”

    二姑娘嘟着嘴说可是,娘,谁不罗嫂子是您的人呀,小五这么一踢,太不给您面子了。俗话都说打狗要看主人面,何况罗嫂子还是个活生生的人呢?结果您只斥了小五一句打打杀杀不是大家闺秀的作派,那些丫鬟自然就想偏了。”

    “她们想偏了,你也就跟着偏了?这往后你要是嫁到大家族里当家呀?罗家的理亏在前,挨踢是活该,连带着把我面子都抹了。”大越说越气,事发当晚,老就叫她责骂,说教的奴才,居然都敢跑到主子门口堵着骂了。“至于五丫头,先让她嚣张着吧。”

    二姑娘撇撇嘴,心道,这句话都说了一两个月了。

    大见她一脸不以为然,“啪”的轻拍她脑袋一下,说把我的话听进心里去。读了这么多书,连避其锋芒都没有学会吗?你祖母前阵子都说她不是庶出的,是嫡出的姑娘。我看她已经打算好,等接回你姑姑,就为她正名了。”

    “正名又如何?还不是不底细的野种?”

    “你姑姑那个性子,哪里象是会偷人的?”

    二姑娘诧异地问那沈家为不认?”

    “谁?我问过你姑姑,她一口咬定是沈相的,问多了就哭。”

    这桩陈年往事,大和二姑娘太过熟悉,都没有说下去的兴致。

    过了一会儿,二姑娘说娘,我觉得那盆春水绿波就是大胡子送的……”

    大翻翻白眼,没好声气地说又来了,你别整天大胡子大胡子的,让别人听去了,还以为你跟大胡子有呢?好好做女红,再绣一幅画献给太后,以后就再也没有人乱嚼舌头了。”说罢,站起来往外走,“我去议事厅了,你赶紧做女红。”

    二姑娘连忙拉着大手说娘,你听我说完嘛,我有证据……”

    大不耐烦地甩开她的手,边走边说得了,得了,我都听你说好几回了,狗屁证据,全是捕风捉影。赶紧去做女红,定国公府的静宜县主要,你仔细招呼,别再让五丫头抢走风头了。”

    二姑娘恼怒地跺跺脚,只得回的韶华院。

    用过午膳后小憩片刻,大刚起来,正对镜梳妆,三管家来了,隔着帘子说,定国公府的马车到了,送静宜县主的是定国公府的顾大少爷和东平侯府的潘大少爷,他们说是来看大少爷的。”

    大微怔,问那通知大少爷没?”

    “通知少爷了,只是老爷不在家。”

    “没事,他们都没有递贴子,不是正式拜访,不用见老爷了,你就带他们去少爷的外书房,好生招待就是了。”

    “是。”

    管家退下后,大又派小丫鬟分别去通知老和二姑娘。

    二姑娘早就准备好,连衣衫也换成见客的,带着春云到垂花门前迎接。片刻,顾静宜抱着“雪球”,在一干仆妇的簇拥下走了进来,这回倒是没有带那些鸟呀狗呀,但是身后跟着两个老嬷嬷、四个仆妇、还有那个叫雀儿的小丫鬟,架势还是很惊人的。

    见到二姑娘,她笑弯眼睛,一步跳了,软软地说阮二,好久没见,我可想你了。”

    二姑娘倒也挺喜欢她,笑容满脸地说是呀,我也想煞了。”

    顾静宜看看左右,“咦”了一声,说不见五?她邀请的我,倒不见人影了。”

    二姑娘心里一跳,大故意晚点通知阮碧,给创造机会。“五住的院子在西北,离着远,要晚点才。来,静宜先随我去见过祖母吧。”

    顾静宜点点头。

    二姑娘领着她到老的屋里,大和二也在,三位不着痕迹地将顾静宜称赞了一番,一看就是定国公府里出来的,有着惠文长公主年轻时候的气度……顾静宜只是笑眯眯地听着,倒是她身边站着的一个老嬷嬷替她道了几声谢。

    过着一会儿,阮碧和三姑娘、四姑娘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