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王妃明显是有些累了,想来平时跟了王爷没有这样长久的射过。车青先微笑了道:“夫人的弓箭不错,容末将看一看可使得。”
这一会儿人人都在看车青,哪里出来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却是厉害。让热衷于射箭的夫人们很是敬仰了。
一个一个出来,也是想得到一下车青的指点。听了车青这样说,赶快把自己的弓箭递了过来,笑道:“请将军指教。”
沈玉妙得以休息了一会儿,才发觉自己累了,本来可以叫停了,可以自己今天得意,就一直比下去。
手驻了长弓,看了车青拿了这位夫人的弓箭,看了看,拿在手里双膀一用力拉开了凝视了一会儿,才松了手笑着还了回来道:“好弓。夫人请。”
上来的这位夫人笑道:“王妃再歇一会儿,我先来,我不能占了王妃的便宜去。”一看她拉弓的姿势,也是一个经常在家里玩一会儿的人。
可是这一箭实在是奇怪,没有走两步远,就在她自己脚下掉了下来,让全场的人都傻了眼,更难过的是那位夫人自己,她怔怔看了车青,话也说不出来了。
刚才只是一拉,这位貌不惊人的年青将军把自己牛筋做的弓弦给拉松了。这要什么样的力气。。。。。。
车青顺势说了一句:“夫人们玩了这一时,也可以歇一会儿了。”
正在这时,公主府上的一个从人过来了,急声说了一句:“皇上圣驾到了,在往这里来呢。”全场一片慌乱了,理衣服的理衣服,整钗环的整钗环。只有睐娘儿还是眼睛不时看了南平王妃,这样得意的人儿,是怎么样修成的呢?
看了草地尽头,几位皇子与高阳公主陪伴了的,果然是皇上本人来了。夫人们选在了这里射箭,是因为这里安了箭跺子。
高阳公主选择在这里安了箭跺子,是因为这里地方大,有林子有树荫有风,是园子里的好去处。
皇上漫步走到了这里,看了一群夫人们都身背了弓箭也来了兴致,笑道:“这里好,坐一会儿,夫人们射箭,我也来看一看。”就在这里坐了下来。
坐得最近的皇子们,公主和武昌侯,然后是南平王、晋王与淮王等位高大臣们。睐娘儿看到了刚才打人的那个人,坐得离皇上比淮王还要近,心底里叹了一口气,不然敢出手打淮王吗?
玩了一会儿,皇上也下去射了一会儿,回来坐了笑道:“朕射术不行了。疏于练习。不过今天有神箭手。南平王在,车青将军也在,射了给朕看一看。”
朱宣与车青站了起来答应了一声:“是。”正要下场时,皇上又想起来了,说了一句笑道:“车将军是你帐下大将,难免会让着你。这样吧,朕一会儿有赏赐。”
武昌侯回禀了笑道:“园子里水多,经常有飞鸟栖息了。让人赶了来,比射不动的有趣。”说着就让人去芦苇丛中去惊鸟去。
一会儿飞起了一大片有野鸭子也有大雁。南平王举弓,车青举弓,只看了一排排连珠箭,一只两只野鸭和大雁往下掉。
看得皇上高兴不已,晋王侥舌不已,夫人们神摇不已,妙姐儿双颊红晕不已,看了朱宣。表哥真厉害。
不过一会儿,就射完了,跟的人去捡了猎物,一一呈了上来回禀了:“南平王与车将军都是二十只箭,南平王是二十只猎物,车青将军也是二十只。”朱宣看了看车青,这个家伙在让着我。
皇上呵呵大笑了道:“好,王爷与将军不分上下。朕赏你们。”让人取了一枚玉如意赏了车青。这才看了南平王妃一眼,笑道:“王妃要朕赏什么?”全场人艳羡的目光立即投向了沈玉妙。微带了羞涩地沈玉妙先抬了眼睛看了表哥,表哥站在那里只是看了自己微笑,意思是自己选择。可我不知道要选什么。
高阳公主提醒了妙姐儿,笑道:“要西域新进贡的新鲜果子。”皇上呵呵大笑了,手抚了坐在自己膝下的高阳公主笑道:“还有奸细。好,就赏那个。”
沈玉妙谢了赏,听了皇上又笑道:“说世子也来了,我的皇外孙又在哪里?”一时之间都找了来,包括姚夫人的孩子,一人六个,手拉手过了来,看得皇上又是一阵高兴。
晋王这个时候只看了淮王,都说他刚才和南平王动手打了起来,这一会儿淮王脸上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听了皇上这个时候问了出来:“两位王爷刚才在较技?朕也听说了。”淮王看了看武昌侯,武昌侯装作没有看到。
这一次回话的是朱宣了,顺理成章用了淮王刚才用的那个理由:“臣与淮王偶尔切磋。。。。。。”一直看了淮王的晋王从淮王眼睛里看到一丝尴尬的神色,这个时候日头照在淮王脸上,可以看出来淮王嘴角有些青肿了。南平王这一拳是出力打的。
闻说了高阳在宴游,一时兴起了的皇上只坐了一会儿,看了看自己的小外孙,就回宫去了。临走之时高兴异常,还交待了朱宣与淮王:“武技可以强身保国,两位文武双全的王爷好好玩一玩。”
直到皇上走后,宫里的新鲜果子才赏了出来,一个人只有两枚,园子里人数众多不过是有名的拿两个,排名靠后的也没有。
孩子们玩了大半天,都觉得累了。一直跟家人在一起,高阳公主吃完了,看了看都看了自己的六个孩子,笑看了妙姐儿道:“厅上还有一盘子呢。你去拿最合适。”
六个孩子十二道黑豆一样的眼睛一直看到了妙姐儿脸上。厅上单独赏了南平王一盘。沈玉妙决定为了孩子为了自己去一次。到底是为了孩子多,还是为了自己多一些。
朱宣眼前摆了那一盘果子,果然是能看到妙姐儿过来了。“表哥,我们吃完了,你这里还有。”朱宣就抓了一把给妙姐儿。
看了妙姐儿摊开了两只手掌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还差两个。”再加上尹夫人一共是十个人。真的是当了将军们和武昌侯、淮王几个人就这么数了数目。然后看了朱宣,自己伸手又拿了两个这才走出去。
大家开始分果子吃。吃完了过了一会儿,陶秀珠又安排了,对了笑嘻嘻的小端慧:“小郡主去最合适。”
端慧郡主跑过来了,对了父亲笑眯眯,手里还拿了一块雪白的丝巾,在父亲腿上摊开了:“端慧要果子。”看了那丝巾:“包在这里才拿的下。”
武昌侯看了南平王,着实有趣,守了那一盘果子与家人逗着玩。看了他大手抓了放在丝巾,端慧郡主就数:“一二三。”数着数着数乱了,还数不到十个数,大眼睛看了父亲一眼,再重新数一遍。
将军们看了王爷一个人乐,交待了小郡主:“一个人一个足够。”把丝巾扎了起来,给端慧郡主拎了。
拿到了东西的端慧郡主又伸了手:“多给端慧一个,多给母亲一个。”朱宣再也忍不住笑了一声,又取了两枚给女儿,交待了:“慢点儿走。”一面心里想了下一个过来的人会是谁。
淮阳郡主与别人都不熟悉,只陪了睐娘儿在园子里玩,看了她不时眼睛就要看一眼南平王妃,心里不无鄙视,看也白看,跟你说过了,有点儿象就行了。
过了一会儿找不到南平王妃了,睐娘儿居然还问了出来:“去了哪里了?”这一会儿觉得烦了的淮阳郡主笑道:“应该是去休息了吧。”大中午了不睡觉吗?淮阳郡主也想睡了,笑问了走动的仆役们:“公主安排的下处在哪里,我想去休息一会儿。”
园子里这一会儿人少了许多,娇生惯养的夫人们大多都要去休息一会儿了,公主宴游要到夜里,要赏月亮。
只有厅上的男人们还精神十足,一个一个嗓门儿不小的在说话。武昌侯又看了看淮王,也能领兵打仗,武昌侯是觉得有些累了,想去睡一会儿了,看了淮王精神头儿还足得很。心里猜测了,南平王那一拳是为了什么?
楚国夫人已经在卖弄了说是女眷衣服随了南平王妃,武昌侯觉得真正胡说八道。他用手掩了口,悄无声息的打了一个哈欠,看了众人言笑甚欢,悄悄走了出来,我是要去歇息一会儿了。
房里床上,横七竖八睡了六个小孩,都不肯分开去睡,跑到了一起。沈玉妙先醒了过来了,这样的宴游也只能有一天,好在自己回请人并不在明天,不然骨头架子要散了。
看了孩子们睡得象六头小猪,妙姐儿先没有叫醒他们,自己重新换了衣服步了出来,先去看表哥去,我这一会儿睡觉了,他有没有一直是坐在厅上,有没有人去请表哥出来射箭投壶。。。。。。
刚出门不远,看到一个红衣身影在树下站了,沈玉妙笑吟吟过去喊了一句:“高阳。”等到回过头来却不是,是一个年青的公主,年纪比高阳公主还要小几岁。两个人相对看了一下,那位公主先开了口:“南平王妃,你认错了人了,我是公主渔阳。”
沈玉妙赶快就低了头行礼,才笑道:“从后面看,两位公主果然是很象的。”渔阳公主扯动了嘴角,似笑非笑了一下,她是跟了皇上来的,留了下来没有走。
看了南平王妃行了礼告辞,渔阳公主微微一笑,南平王出风头,南平王妃也跟了出风头,刚才那射箭的姿势看了十足十对待起南平王的名将名声,难怪郑贵妃膝下的公主高阳那个时候要寻死觅活的嫁给南平王。渔阳公主转过身去,继续看水里的游鱼,有几尾大而斑红的锦鲤,实为罕见。
园子里这一会儿人还不多。夫人们见到南平王妃眼光里都有同情或是诧异或是觉得好笑。
沈玉妙总算是与慕容夫人遇到了,上午就看到了,只是不想搭理她。说来也奇怪,又是几年过去了,这个老娇婆象是没有老一样。两个人对了行了礼。
慕容夫人团扇掩了口,娇声笑了几声:“上了年纪的人老得快,只是没有孩子所以才能一个人安享清静。”“有孩子才有福气。”南平王妃笑盈盈:“孩子多了是我的福气。”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是亲切端庄的笑了笑。
听了慕容夫人又笑道:“有了孩子才有了倚仗,不然这日子可就难过的很了,有了苦水只能一个人咽了。”
听不明白的沈玉妙笑道:“有了孩子哪里还有什么苦水,都是甜水。”听了慕容夫人更是笑了几声道:“原来如此,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