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蝈蝈儿,只要一不留神,胖倌就要弄点儿事情出来,可是端慧也为胖弟弟瞒着,最多对着哥哥们诉委屈,对父母亲说的是少之又少。
“胖倌,你又来捣蛋了。”朱宣把胖儿子先提起来,让他过去扶朱睿:“扶你哥哥起来吧。”胖倌立即就过去拉着朱睿走:“母亲让我来看看,要是父亲打大哥,就让胖倌顶着。”
朱睿哭笑不得,父亲打我,这么小的弟弟顶着。站起来听着父亲问胖倌:“你母亲还说了什么?”
对着胖倌使眼色的朱睿听着胖倌全都说出来了:“母亲说胖倌顶不了,就赶快回去喊她。”下面是胖倌自己的话:“打姐姐吧,姐姐不给我胭脂玩。”
朱宣赶快挥手:“都走都走,到你母亲那里去让她好好安安心。”这些孩子们又来了,打这个吧打那个吧,又开始互相包庇了。看着儿子们行礼出去,朱宣站起来负手走到窗前,看着渐成大人的长子,希望他以后能长长记性,再看看走在一旁的大胖儿子,朱宣就只想笑。
太夫人和老侯爷时时来信要问胖倌,朱宣倒要为儿子瞒了一多半,要是让父母亲知道这般的淘气,只怕会说我和妙姐儿带不好孩子。
胖倌和朱睿到了母亲房里,房里正在热闹,端慧郡主正在高谈自己对大哥亲事的看法,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好”字:“雪慧当我大嫂,一定会对我好。”
毅将军就赶快接上:“二嫂也会对你好。”端慧郡主看看朱闵:“三哥,你呢?”外面刚买进来的西瓜在切着吃,闵小王爷刚拿起来,就被妹妹问一句,想一想道:“她要是不疼你,你就欺负她。”
“你这又是什么话。”妙姐儿赶快斥责一声,有这样教妹妹的吗?“妈,”端慧郡主走过来贴到母亲身上去:“给胖倌找一个胖媳妇吧,这样多有趣。”
胖倌从外面进来,正好听到,立即稀里糊涂回一句:“胖倌才不要媳妇,姐姐会欺负她。”端慧郡主跺跺脚:“我和母亲说话,你又插上嘴了。”然后对着朱睿俏皮一下:“大哥,你再见到雪慧,是怎么称呼她?”
“哎呀,”妙姐儿伸出手来在端慧身上拍一下:“真没规矩,你有三个嫂嫂呢,个个都要说过来不成。”只是妙姐儿也在想这件事情,不过一想就脸有笑容,对朱睿道:“我现在倒想着见见你岳母才是,”陶秀珠要是知道了,一定很开心。
年年都要散布一些南平王世子亲事的陶秀珠,每一年的话都不一样。有一年是“京里今年姑娘们都不订亲,怕错过了世子去”,再有一年就是“南平王世子这亲事,可不是好订的,王爷现在还看得清楚,眼神儿不花,所以还要仔细挑呢”。。。。。。
朱宣听见就要对妙姐儿学一学,然后取笑:“她家的姑娘不是也和睿儿一样,左挑一个右挑一个,京里也是很有名气了,倒来说我。”
想到这里,妙姐儿才是一笑,听着银文在门外回话:“京里姚御史夫人和姑娘到了大门上了。”毅将军第一个哈哈大笑起来:“大哥,你媳妇儿来了。”
第六百零一章,回来(十一)
第六百零一章,回来(十一)
南平王府里刚想着为世子和姚雪慧订亲,信发走也才几天,姚夫人携着女儿姚雪慧就到了,妙姐儿不能不喜上眉梢,一面问人:“有没有回过王爷?”
听着回话的人道:“王爷知道了,请王妃好好接待才是。王爷说,那信她们应该是还没有看到。”信此时是在路上的信使身上。
“去个人告诉姚夫人,这里中开门接她们母女,”妙姐儿喜气洋洋,世子的岳家要到了,当然是隆重对待,想当初,年少的沈王妃在京里进王府的时候,南平王十里长亭亲自去接这只“凤凰”,京里也是大开中门迎的妙姐儿,在封地上倒是没有,朱宣倒是没有讲这个俗礼儿,此时再回想起来,当然不是件件都要计较一下。
接下来再喊人:“喊管事的,”妙姐儿这个时候才看看坐在房里的世子朱睿,手里拿着一块黑子红瓤的西瓜吃得正香甜,妙姐儿微皱起眉来了:“世子快去换衣服,”
朱睿听过雪慧来了,就象风吹过耳边一样,眼前这西瓜甜又多汁,和弟妹们坐在一起正吃得高兴,听着母亲偏喊自己一声儿回房去。世子朱睿嬉皮笑脸地弃了手上的西瓜皮,伸手又去拿刚才就看好的一块又大又红的,不想一只小胖手先伸过来,却是胖倌站着在吃,一会儿就是一块,头也不抬地就拿走了。
取过另一块西瓜的朱睿先咬了一口在嘴里,才对着微嗔的母亲嘻笑道:“她们还有一会儿呢,我吃过了再换也不迟。”然后对母亲作寻思状:“为什么我要换衣服,我这一身衣服是刚才见父亲才换的。”一件暗纹的青色锦衣,朱睿看来看去:“我这衣服不错。”
几滴西瓜汁飞溅过来,落在锦衣的暗纹上立即消失无踪,却是胖倌吃得香甜,把汁水溅到了大哥衣上,这才抬起头来看一眼的胖倌看一看大哥,随便附合一句:“是不错。”再伸手去拿西瓜,吃得汁水“哒、哒”滴在身上的胖倌吃东西向来是香甜的。
妙姐儿再催问一句:“快去换衣服,”然后再交待了:“你的狗都拴好了才是,不要出来吓倒人。”世子朱睿犹不起身,赖在椅子上不动:“一会儿再去,”再往外吩咐自己的人:“好好安抚我的狗去。”
话才说完,母亲已经到了身前,扬起手来对着儿子:“去不去?”朱睿这才站起来:“儿子还没有好,”刚说到这里,对着弟妹们先交待:“不许说我挨打了。”雪慧虽然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可是说话从来也不少说,要是知道挨打了,指不定一生是她的笑柄。
想到这里,朱睿脸上又是一红,心里要紧一下,雪慧要是再知道原因,会不会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话,也是时永康学出来的,三个人背地里说女人:“我**本事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就这也没有拦住我爹进小老婆。老沈,你母亲一定是有手段,”然后时永康和韦大昌一起向往,对着朱睿脸上只是看:“只看你,就知道伯母生得好。”
弟妹们一起嘻笑保证:“一定不说,要是知道,准保不是我说的。”看着大哥这才被母亲赶着去了,妙姐儿站在当地又去催孩子们:“都换衣服去。”
吃得正高兴的孩子们一个一个没了精神,只有胖倌不管不顾地问母亲:“胖倌也换衣服吧,胖倌衣服弄脏了。”
“给小王爷取衣服来,就在这里我看着他换。”妙姐儿命人取胖倌的衣服来,再交待胖倌:“客人来了,吃东西要斯文才是。”看着胖倌点头,衣服就在隔壁也就取了来,妙姐儿这才命人打水来,就在这里自己解了胖倌的衣襟,在这里换衣服。
端慧郡主看到也过来了:“妈,我也在这里换衣服。”命人也去取自己的衣服来:“我在这里换。”然后就被母亲说了:“你是胖倌吗?快回去好好梳洗了,打扮得好才行,这是接你大哥以后的岳家,”然后嗔怪端慧一眼:“文昊来,我不是也一样郑重。”这才把端慧郡主给说走了。
是坐在马车来的陶秀珠和姚雪慧,一早就让人来报信,再坐着马车在路上时,先看到报信的人来了,随后还有几个人在身后过来。
马车里的陶秀珠先高兴一下,对雪慧道:“朱伯母让人来接咱们来了。”雪慧也是高兴,看看来的人,为首的一个五十岁左右,却是外表洁净端庄,在马车前就行了大礼:“大管家朱子才奉王爷王妃世子命的钧命,迎接姚夫人。”
一听世子爷三个字,雪慧不由得展颜一笑,朱睿也在家里呢。听着母亲坐在马车里对着朱子才客气:“我们不能当不速之客,才让人去报一声儿,哪里突然就到门上的理儿呢。王爷王妃世子这样的盛情,真是不敢当了。”让朱子才赶快起来。
朱子才起身以后,从容地禀道:“王爷王妃大开中门,迎接夫人姑娘,”从打开的马车门里看到还有一个近两岁的小小男孩,抱坐在姚夫人膝上睡得正香,赶快又加上一句:“迎接小公子。”
这一席话听过以后,当然陶秀珠心花怒放,脸上本来是要见到旧友的笑容满面,现在立即变成喜气盈盈:“真是这般的客气,”听听眼前这位一看就象是有身份人的大管家笑容满面继续回话:“王爷王妃世子盛装迎接,请夫人姑娘小公子也更衣才是,前面十里路有一个下处。”
“好,好,”连说了两个好的陶秀珠带着孩子们是一身的行装,也正想着哪里去换一下才是,听到安排得这样妥当,当然是更高兴。马车重新起动,往下处而去。
坐在母亲对面的雪慧觉得奇怪,对母亲道:“妈,今儿接咱们,听着太客气了。”王爷王妃世子盛装迎接,姚雪慧抿着嘴儿对母亲笑:“朱睿也在呢。”
“这有什么稀奇,我和你朱伯母好了这些年,这样接咱们当然是应该的,”陶秀珠依然是喜气盈盈:“果然来了什么都好,要不是你弟弟太小了,去年我就想来了。雪慧呀,你要好好装扮一下才成,还是我在京里想的周到,衣服都带得齐全不是。”再想一想又交待一句:“只怕会有封地上的夫人们来拜我们呢,这赏封儿幸好是在家里就封的多。”
看着女儿芙蓉笑靥上略有出神的意思,陶秀珠再接着交待雪慧:“看你多好的命,生下来就是咱们家的第一个孩子,又和世子青梅竹马,雪慧呀,”陶秀珠这才略有忧愁上眉梢:“这一次是母亲为你想的最后一折了,再不成,你就只能回京里听你父亲的嫁人了。”
陶秀珠的心思当然是要和世子朱睿订亲,从小儿两个孩子就接来接去,一会儿把雪慧送去陪端慧,一会儿接了朱睿或是毅将军来住两天,当然毅将军在京里的时候更好接,世子朱睿地位贵重,留宿在外的时候并不多,可是如姚夫人,高阳公主也能接两天。
雪慧微笑安慰母亲道:“母亲不必担心,我也到订亲的时候,朱睿的年纪也不能再拖了,我想吗?”姚雪慧微红了面庞,看看熟睡中的弟弟,再对母亲道:“这一次来一准儿有个结果,如果不成,请母亲不必担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