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真记(清穿雍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真记(清穿雍正-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拔唬谕庥凶芏健⒀哺А⑻岫健加谒姆剑辉谀谟心诟蠊僭薄⒂返取H绱耸屏Γ普孀约核洳桓宜岛艽螅辽僮孕乓丫涣钊瞬桓仪崾恿恕6员绕渌陌⒏纾⒏缲缝硎屏μ。揖椭勒蘸鸵蝗核奶宀磺诘奈娜嘶虮嗍椤⒒蛱腹怕劢瘢哉隆⒂绕涫鞘滴瘢挥写淼木椋话税⒏缲范T呼声虽高,且得九阿哥帮助,其集团财力亦十分雄厚。但其手下之人,大都是朝中文官。而且,其中有些官员在康熙跟前还曾犯过‘违纪’的前科或被人牵连而受康熙猜忌;十四阿哥胤题,虽饱受宠爱,但手中只有部分兵权,并没有得到朝中的普遍支持。这些有心夺嫡的阿哥们的势力,及至康熙逝世,亦仍是如此。几番考量下来,云真相信,‘胤禛集团’在综合实力上,必将处于上风。记得真胤禛还在自己身边时,曾制定过一套具体、详细的夺嫡方针。(当然了,只有云真和戴铎等死忠知道这个计划。)此时此刻,收到了这样的好效果,云真不得不佩服真胤禛的智慧和长远眼光,更佩服他的识人善任,一个人还毫无成就时,他就能看出哪个是人才,哪个是一辈子都不会有成就的庸人。果然,被真胤禛赏识的人,不管什么出身、什么个性,如今都在自己该在的职位上做得风生水起。那个曾经拍错马屁的戴铎,在云真不在京里时,竟没有让所有夺嫡计划停滞不前。果然是个了不得的人才,云真想,历史上的雍正后来能够登基为帝,必定与他手下的人数量虽不如八爷党的多,却个个身居重职且忠心不二有关。
  听闻少林寺方丈慧海已经被‘主办方’——前任武林盟主天山派掌门莫光,邀请来到杭州,目前暂居灵隐寺内(作者:偶其实不知道灵隐寺的历史啦,嘿嘿,有错误之处还望大家不要跟我计较哦)。于是,云真便假装香客,和文觉一起去拜访慧海。文觉经小和尚引路,去拜访坐在后院的禅房诵经的慧海。云真则在寺中随意地拜着一尊又一尊的佛。
  “贫僧法号文觉,敢问大师法号是……”文觉大师见到慧海后,就装自己不知眼前老僧的底细。“老衲法号慧海,见过文觉大师,阿弥陀佛。”慧海的脸让人看不出他的年纪,他的皮肤很好,虽在眼角等处有一些细细的皱纹,但看上去却是只有二、三十岁年纪才会有的光滑。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他却留着长长的、雪白的胡子。这人也不知道是练了什么邪功,这张脸长得这么怪异。文觉有些不怀好意地想。“大师乃是少林寺方丈,为何会在此处?”文觉和慧海客气地谦让了一番,便各自在蒲团上盘腿坐下。“老衲受天山派掌门之情,来此等候,以待十一月到,赶往安徽参加武林大会。”“武林大会?呵呵,打打杀杀之事,大师不觉得杀戮太重吗?”“这……老衲倒不是为争得盟主之位而来。只是,天山派的掌门盛情难却。何况,这是江湖盛事,我等亦不可独独不来,否则倒显得我们少林寺,目中无人。”慧海的话显得有些欲盖弥彰。“大师考虑的也对。不过~你可知道,武当派掌门前几日已经宣布退出大会了。”“哦?竟有此事,却是为何?”“崔道长说,是为着他乃修身养性、力求得道之人。为一己私名,而来此大开杀戒,实与往日修行不符。”“恩,崔道长果然是个超凡脱俗、令人敬佩之人,老衲惭愧。”“大师,你可还记得,佛说,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贫僧相信,大师必不是为争取盟主之位而来。但,大师若参与武林大会,只怕有贪图名利之嫌。”
  “你说的有理,老衲原是不愿来的。只不过,天山派掌门乃是老衲旧识;老衲虽是六根清净之人,亦不能免俗;他曾救我一命,我亦不是无情无义之人。”“呵呵……佛说,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慧海大师,你是得道高僧,缘何会因着过去的一点旧识、一丝恩情,而心有所求了呢?”“想不到文觉大师,你貌似一不羁云游僧,却在佛法上多有造诣。佛曰: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衲自信我本无欲无求之人,亦不贪图那些过眼云烟。”“大师,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贫僧以为善恶、俗雅、智愚……世间万事万物,凡此种种,皆在你我一念之间。天山派掌门莫光大侠,乃是大师救命恩人,亦是大师旧识。你我虽是六根清净之人,却不可忘恩负义。我知你缘何至此,亦信你无欲无求。不过,那世间俗人,会如何揣度,却是未知。”“老衲岂会惧怕红尘中人妄言我之是非……”慧海有些不悦。“大师可以不在意此等俗世闲言,少林寺却不可因此失却盛名。”文觉轻轻一拍大腿,微微一笑。“一切皆为虚幻。”慧海闭上双眼,收起不悦之心,接着又连念了两句佛号。“大师,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若大师参与武林大会,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手、动武。虽说是点到为止,但刀枪无眼、拳脚无情,死伤亦不可避免。原是慈悲为怀之人,今日顿开杀戒,却是为何?”文觉直言不讳。“老衲自言‘我本无欲无求之人’,亦自信自离世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尽心寻求普渡众生之法。佛曰: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世间众生虽愚昧,却非无可救药。”慧海别有深意地看了文觉一眼,“文觉大师亦是出家离世之人,缘何为这些凡尘俗事不遗余力?”“大师为报恩而赶来此处,贫僧亦为报恩。只不过,大师报的是救命之恩。贫僧报的,是知遇之恩。”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慧海不接话,微微一笑,睁开眼睛望了文觉一眼,念起了佛经。“大师,贫僧此行之目的,想来大师心中有数,还望大师明言一二,也好指点迷津。”文觉不打算和慧海耗费时间。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慧海做了一个送客的手势,“老衲原不为名利而来,亦无能为文觉大师指点迷津。大师心中有欲有求,为俗世之人到此游说……罢罢罢,老衲亦曾心起贪念。有罪之人不敢妄言他人之罪,大师请便。”“大师既出此言,文觉目的已达,多谢大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慧海不再接话,闭眼念起了‘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文觉毫不在意地微微一笑,起身往外走。走至门槛处,回头看了眼闭目念经的慧海:“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我说,人无雅俗,雅俗关乎吾心。心若为雅,则俗亦不俗。”“你必定能与性音和尚做一知己好友。”慧海收起刚才那明显的拒绝态度,停下嘴里念着的佛经,“他曾在我佛尊前,坦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多谢大师。”
  在文觉与慧海还算直接了当的谈论武林大会之事时,云真迅速拜完佛,走到各处在现代的灵隐寺有重点推荐过的著名景点——‘玉乳洞’中。四处观赏,只见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云真曾闻说此洞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云真走上前,学着真胤禛过去拜佛的样子,难得无比诚心地拜了拜。他虽不信佛,但却对观音挺有好感。或许是因为孝懿皇后生前曾供奉过观音,或许是因为太后寿诞时曾‘赏’过一尊大号的白玉观音给自己……云真也说不清为何对观音青眼有加。
  西过‘通天洞’再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故名‘一线天’。‘一线天’前,即为‘冷泉’。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韬光金莲池’,在现代时,为杭州第四名泉。云真不再向前,而是在冷泉亭处停止了脚步。由于自己在现代时是杭州人,因此云真曾留心过灵隐寺的景点介绍。记得冷泉的介绍中说,唐时,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云真抬首读了读这句对联,淡淡地笑了笑:“这对联倒是把冷泉和飞来峰都涵括入内了,也算是极不错的了。”“直白而不失对仗工整,尤其是这‘冷’字,我窃以为用得极好。”身后突然有一个声音响起。云真惊讶地觉得这声音竟有些熟悉,他回过身,原来是钮钴禄氏的二哥荣轩。“四……”“叫我云真,我是柳云真。”见荣轩一脸错愕地差点喊出‘四爷’,云真忙望了望四周,干脆地打断了荣轩的话。“好吧,云真。”荣轩恢复往日淡然如水、温文尔雅的样子,微微一笑。“不要问我任何事,我不会说的;有些事,我也不知道。”因为钮钴禄氏的背叛和出卖,害得自己在二废太子时受了十四的窝囊气,害得胤祥再次无辜被圈禁,所以云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