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黛玉新传-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婚事还是外聘去吧。”
  
  一听,王夫人真的急了,赶忙拦着:“别,千万别。妹妹放心,这几天我一定会给妹妹个说法,回头我就进宫请娘娘发明旨。若是回头我这边没结果,妹妹再想他法也不迟。”话虽是如此说,可是王夫人已经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放跑了自己中意的这个儿媳妇。
  
  王夫人也是有苦说不出,元春虽是她生的,可是元春却是由贾母教导成人的。元春上面的贾珠幼时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她又不得贾政喜欢,儿子就是她往后的依靠,自然把心力都花费到了贾珠身上,从而疏忽了元春,母女之间感情一般。
  
  对宝玉婚事的想法,王夫人也不是没和元春说起,让她下旨赐婚,可是元春知道贾母属意的人选是另外一个之时,念着贾母的教导之情,不好驳了贾母的意思,况且王夫人越过贾母来恳求元春,也让元春觉得王夫人的做法有些不妥当,就不想插手此事。待到后来王夫人进宫,王夫人不死心,屡屡提及此事,让元春做主。
  
  元春只在省亲的时候见过薛林两人一面,觉得两人在才貌上不分轩扬,实际上对薛宝钗和林黛玉都很陌生。本来元春对这两人的态度一般无二,不偏不倚,可是架不住王夫人进宫之后总是在她耳边夸薛宝钗的好处,贬低林黛玉,久而久之,元春也觉得薛宝钗不错。只是贾母年纪大了,没有几年寿命了,蒙受贾母多年教导的元春就不愿意伤了贾母的心,想着反正贾宝玉年纪小,这事晚几年再议也不迟,因此不肯明言,只是隐晦的用赏赐一类的事物来表明她的态度。
  
  看见王夫人言之凿凿的表明态度,薛姨妈心中暗喜,不过面上依旧不露声色,道:“我听说娘娘病了,不知道可好些了?如今娘娘病中正该好生休养才是,拿这些俗事烦娘娘不知道是否合适?”
  
  提到元春的病,王夫人不禁皱了皱眉头,愁道:“可是说呢,三四个太医守在一边,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倒是殷勤的很,可是娘娘就是吃了药没效果,前些日子我去看娘娘,发现都瘦了一大圈。”说着眼圈都红了。
  
  虽说说是元春这病不好,可是人心中都有侥幸之心,特别是元春是贾府的保护伞,贾家的人就算是有一线希望也不会放过,甚至自我催眠,元春根本不会死,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好了呢。因此对于元春会不会因病过世这个问题众人都有意无意的回避。
  
  薛姨妈宽慰着:“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病要好哪有那么快。姐姐尽管放心,大姑娘福分大着呢,一定会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要不那么多的女孩进宫怎么就大姑娘出了头,还作了娘娘。”
  
  薛姨妈的话正好挠到王夫人的痒处,王夫人赶紧附和:“那是,我们元春就是个有福的。”
  
  “只是宫里的那个地方,想必眼红娘娘的人有不少……”说了半天话口有些干,薛姨妈一面喝茶一面道。
  
  王夫人不以为然的打断薛姨妈的话:“她们有什么好眼红的,就算眼气也白眼气,没用!谁让她们没有那个福分呢!”
  
  对于王夫人的态度,薛姨妈不以为意,道:“话是这么说,可是娘娘这病来得突然,事前没有一点征兆,保不齐是那些小人在背后作耗。再说如今娘娘在病中,精神不济,宫中的事物不能像以前那样料理的周周到到,有人趁此机会上位也不是不可能,所以还要多加小心才是。”
  
  “你说的这话很是,可是那又能怎样,纵然娘娘想到此节,有这个心,可是如今在病中,也无能为力。我们这边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干着急。”王夫人无奈的叹道。
  
  薛姨妈笑道:“我倒是有个主意或许能解了姐姐的难题。”
  
  “什么法子?快说!”王夫人闻言,一喜,急道。
  
  “眼前倒是有个机会,前些日子蟠儿出去吃酒,在酒桌上不知道听哪家王孙公子说的顺诚王爷跟前想要个使唤的人,找了好多人家的女孩都不中用。府上的姑娘都是出色的,没个相看不中的,届时和顺诚王爷攀上了亲,不仅府里多了大大的臂助,就连娘娘在宫里也有了帮衬,岂不两全其美。”薛姨妈缓缓的把主意说了出来。
  
  “不成,不成,绝对不成!”听完薛姨妈的话,王夫人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道:“妹妹出的这是什么馊主意。我们这样的人家的女儿嫁到王府做正房的身份都够,哪有上赶着给人做妾的道理,没的自坠了身份。这个念头不要说有,就算想都不敢想,要是说出来,事不成不说,遭一顿责骂还是好的。”
  
  薛姨妈“切“了一声,道:“顺诚王爷乃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兄弟,兄弟交好,手足情深,在当今陛下未登基之前对其爱护有加,所以陛下登基之后,更是对这位皇叔极为优待,论地位尊贵哪是其他外姓王爷可比,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朝中第一人。攀上这样的人家,不管是对府上还是对宫里的娘娘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虽说是屋里人,可是若是入了王爷的眼,虽然王妃是不可能的了,可是做个侧王妃还是可以的,成了侧王妃哪里还会辱没了姑娘的身份?哪里还会遭人笑话。”
  
  王夫人有些意动,薛姨妈又添了把火:“姐姐若是怕开始传扬出去遭人耻笑,完全可以悄悄瞒下,等相看的人过来看过,若是看不中这事就按下不提,也不碍什么事。若是看中了,再和大家说了,到时木已成舟,米以成炊,就算老太太和老爷们再不愿意,可也万不敢得罪顺诚王府的,也就不得不应允了。届时结好顺诚王爷的好处彰显出来,大家就知道姐姐是一心为府里着想,断不会怨你的了。府里这么多的姑娘,不管哪个姑娘过去也并不会薄待了她,诚顺王府把什么东西都预备齐了,不要说妆衾,就连日常用的东西都不用带,姑娘的物件尽可以全数都留在府中。”贾府银钱不凑手薛姨妈是略有所闻的,只是不清楚情况的严重程度。最后一句话,薛姨妈说的意味深长。
  
  王夫人听了薛姨妈的话心中一动,觉得她别有所指,看过去,薛姨妈正低头喝茶,茶碗挡住了大半张脸,看不出什么来。因王夫人心中有事,两姊妹又说了些闲话,薛姨妈告辞而去。送走了薛姨妈王夫人一个扶桌而坐,暗自出神,越想越觉得事有可行,想了足足有一顿饭的功夫才把她心腹的婆子们叫来,吩咐她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去行事。
  
  薛姨妈回去才到院门就喊道:“同喜,一会儿晚饭的时候做几个好菜,给我温一壶酒,今个高兴,正该好好乐乐。”
  
  薛宝钗迎了出来,吩咐丫头关好院门,跟在薛姨妈后面进了屋。薛姨妈进屋就歪在了榻上,一面招呼小丫头给她捶腰捏肩,一面忙忙的吃了三四盅茶下去。
  
  看见薛姨妈这般“牛饮”,薛宝钗赶紧劝道:“妈妈慢点,小心呛到。”
  
  放下茶盅,薛姨妈舒服的叹了口气道:“可是坐了这么半天,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可是累死我了,口都快干了。”
  
  缓过来的薛姨妈让薛宝钗在她身边坐下,拉过她的手,细细的摩挲,眼中带笑的看着薛宝钗,笑道:“我的儿,从今往后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这门亲事可是铁板钉钉了,现如今就等着你姨妈遣媒过来提亲了。”
  
  薛宝钗听说大事已定,十分欣喜,脸上大大的笑容尚未凝固,忽然想起这种行为不妥当,不符合身份,赶紧低下头做羞涩状,晃着薛姨妈的手,撒娇道:“妈妈笑我……”
  
  扑到薛姨妈的怀中,抬起头望着薛姨妈,好奇的问道:“妈妈和姨娘说了什么让姨娘不再瞻前顾后,下了决断?”
  
  薛姨妈将和王夫人前面的商议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搂薛宝钗在怀道:“今天我可是好好挤兑了你姨妈一番,如果不借这个由子让你姨妈进宫求下旨意,等娘娘归天之后你姨娘就是反对老太太的意见也无计可施,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得遵照老太太的意思去办事,如此一来,你多年的等待岂不成了空?”贾家身在局中明知元春大限要到了,还寄希望元春能够病愈,薛姨妈旁观者明,自然要趁着元春还在的时候赶紧为自家牟取利益。
  
  薛宝钗有些担心的问道:“可是万一要是姨妈没有在娘娘那里求下旨意,娘娘就去了,那可怎么办?”没见到实信之前,终究还是不放心。
  
  “那也不怕。”薛姨妈轻拍薛宝钗的手以示安抚,又将她和王夫人后半截说的话讲了出来。薛姨妈慈爱的看着薛宝钗,道:“我早已经虑到这里了。只要林丫头嫁了出去,没了这个阻碍,就算你姨娘没求下旨意,这宝二奶奶的位置也是你的。”
  
  因为关系到切身利益,薛宝钗有些患得患失起来,担心的问道:“可是,可是姨娘能听得懂你话里的意思吗?”要是姨娘不明白妈妈言中所指那可就白费心思了。
  
  “你呀,你平时的那个聪明劲到哪里去了。放心吧,你姨妈也在大家里呆了这么些年,她怎么可能不明白?要是她听不懂,那就是‘蠢’,可不是‘笨’了。”以薛姨妈对自己姊妹的了解,她一旦都不担心这个问题。
  
  薛宝钗咬咬唇,略有些犹豫的说:“可是,可是这么做不太妥当吧?纵然就是要把林丫头嫁出去,也不必把她送到诚顺王府去吧?我听说诚顺王爷无论年纪和秉性都和府里的大老爷差不多,林丫头那样的人过去岂不是糟蹋了她?林丫头知道的话一定不会愿意的,要是求到老太太那里,事不成不说,姨娘必会挨上一顿责骂。”
  
  薛姨妈摇摇头,觉得薛宝钗有些不提气,“你倒是个心软的,她挡了你的路,你还这般心疼她,可惜人家未必领你的情。”
  
  又哼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