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居一品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妻居一品完结-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风雪去念慈庵,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小,而认识了信阳王。。。丁柔倒有些拿不准,他会不会比丁敏那世更出色,信阳王府耀眼尊贵却也是暗藏凶险,或者说得信阳王府提携,尹承善仕途顺畅?仕途之路太过顺畅,少了历练沉浮不见得是好事,尤其是同信阳王交情莫逆,尹承善还会是尹家庶子?

因突然而来的富贵,失了本心,如同丁敏对翠烟毫无缘由的宠爱,宠得烟翠不知身份好歹,尹承善会是另一个烟翠?落凤山上自傲自强的话,‘一定要给生母挣出诰命。’又自在耳,希望他能记住,信阳王老太妃可看不上软骨头趋炎附势之徒。

太夫人不着急赶路,偶尔撇过沉思的丁柔,嘴角欣慰般的翘起,不打扰丁柔的思路,虽然太夫人也不知道丁柔从中想到什么,但她只要肯想肯琢磨,总比轻易放过的好。

太夫人见丁柔逐渐清明的眸子,抿了一口茶:”尹承善,尹大学士府上四公子,生母为良家妾,他学富五车,通读经史子集,在太祖皇帝所立的燕京学院里颇有名望,比之尹家其余嫡出公子强上许多。”

“燕京学院?”这是什么地方?太祖皇帝怎么没直接再搞怪点用燕京大学?“是不是万岁爷是燕京学院的院长?”

太夫人点头,”大秦全国共设立四所皇室承认的学院,一为燕京学院,二为直隶学院,三为杭州书院,四为广州书院,四所学院的院长都是当今陛下,天下文人大多汇聚四所书院,每所学院有五十名助学名额,免除一切学费,为这五十名额寒门子弟挣破了头,丝毫不亚于科举大考。”

丁柔对那位花心薄情的太祖皇帝有些佩服,天下读书人都称呼他为山长,天子门生不再是每次科举后中进士的人称呼,南北各设两所书院实力均衡,只是南北纷争并不容易解决,在古代地域家乡往往被读书人看重,亲不亲故乡人,这是天然的纽带。

“你可听说过尹大学士?”

太夫人的问话让丁柔回神,她根本就没想尹学士的事儿,大学士听着好听,为正三品的官衔,没什么实权,是陪着皇上解闷的清客,尹学士并不是很得皇上看重,朝中光挂着大学士官职的有五六位呢。

丁柔笑着摇头:“我没听说过。”

“他一辈子稀里糊涂,他夫人是个糊涂的,府里的规矩该严的不严,不该严。。。被他夫人封为铁律。偏就他府上养出了四公子尹承善,两年前是当今陛下钦点尹承善去燕京学院入读,否则的话尹夫人会把庶子庶女瞒都死死的,如果嫡子争气倒也罢了,不会有庶子出头的机会,尹府上嫡出的四个儿子赶不上尹承善一人。尹夫人直到现在还命其母打帘子立规矩,也不想想尹府将来得是谁?分清嫡庶可没像她这样的,尹大人耳根软,听他夫人的,尹府上。。。糊涂账多。”

太夫人说起尹家的事,丁柔仔细的听着,她同尹继善又不熟悉,太夫人用意是不是太早了些?听到丁老太爷曾称赞尹承善才学难得,看来他是有真本事的。

丁柔笑盈盈道:“他是个有福气的,遇上了信阳王点殿下,想必能请动神医门的人治病,总好过去求到寺庙庵堂里去。”

太夫人微怔,旋即笑道,“省得跑一趟庵堂,耽搁了病情。”

丁柔心眼不大,虽然没提念慈庵,但太夫人想必也琢磨出一丝不同,丁敏对大太太有用,可她去念慈庵到底做什么?为何偏偏今日去?是等尹承善?心太大的庶女,得受教训。在没绝对实力摆脱嫡母掌控之前,收敛锋芒才是最好的选择,丁敏太着急了。

马车进了吏部侍郎府上,丁柔扶着太夫人下车,抬眼看去,还有两三辆马车停着,侍郎府太夫人并不是只邀请了丁家,丁柔打起精神,在一众人老成精的太夫人面前,不能露怯。

念慈庵门口,丁敏走来走去,缩着肩膀,他怎么还没到呢?明明记得他会为母求医,她前世曾得了个方子,专门治他母亲这病的,丁敏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再等会吧,他一定回来的。

ps一个问题不同人看有不同的认识,丁敏,丁柔不再一条道上,各有各的归宿,重生也好,穿越也罢都不是万能的,重生女力图改变命运,焉知没蝴蝶效应?而且古代的女人啊,出一趟门太不便利了,夜只是将有些盲点放大了一点。前路是有选择自己走出来的,是不是幸福,十年后再看。这个文无论是布局还是剧情设计都比较大,不再纠缠着男女情爱中,主奋斗算是夜的突破吧,其实夜很没底的,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夜。

第一百零八章保媒T

丁柔低眉顺目紧跟着太的脚步,方才下马车时悄悄的看了一眼,周围马车样式规制,她做到心中有数,最高规格的是二品大员的诰命,今日来吏部侍郎周大人府上的贵人不少,二品诰命都到了,在大秦朝,官职升迁并不容易,虽然如阁的是为七人,但只有排名在前三位的才是正一品,其余阁臣皆为从一品。

不知晓那对穿越夫妻如何想的,太祖皇帝对官职或勋爵制定的极为苛刻,远不像后世小说电视里演的随随便便的都是一品官。除了三名阁臣外,大秦的江南总督,两广总督,直隶总督,三大总督也是一品官,也就是说在大秦从上到下十几万的官员中,一品官职的只有六人,也只有他们的才能获封为一品诰命。

勋贵之家的,比如兰陵侯丁怡,不过是三品诰命,信阳王王妃,楚凌王王妃勉强算是一品诰命,王府勋贵不掌权,王府王妃也受不得一品诰命的礼,当然这些有一品诰命也不会在王妃面前放肆,一般会行平礼。至于宫中的妃嫔,晋升又有另一套规矩。

太祖皇帝制定下的政策,是为了抑制开国勋贵,也使得勋贵的不敢骄横跋扈,皇帝手下的官员不会在勋贵们面前卑躬屈膝,虽然官员爵位,但官职要比勋贵列侯高得多,唯一的例外是信阳府的老太妃,在嫁给信阳王前,太祖皇后封她为安国,她是唯一一个超品级的诰命。

至于当今皇帝的皇子公主,有几位册封为王,有几位是郡王,因中宫皇后子女,公主的封爵大部分都是二品,尚了公主的驸马爷,会得个二品的驸马都尉闲职、在大秦娶公主不是好事,许多有志气的读书人敬谢不敏,丁柔听说过笑话,大比之前,凡是有志向高中的举子,大多会定下亲事,就是防着皇帝赐婚。读书人流传着一句话,宁肯娶座师家的,也不娶公主。

因隐王之乱,太祖皇后立下铁令,大秦皇室不同勋贵联姻,皇子还好办,娶得大多是朝臣之女,有句老话最适合大秦的公主,皇帝女儿也愁嫁。丁柔不厚道的猜想,是不是太祖皇后没有女儿,才会下了此命令?当今陛下有几位公主,据说选驸马时,正经费了一番心思。

丁柔抬了抬眼儿,听太说过一句,私底下有传说信阳王老太妃许是太祖皇后的私生女,如果真是如此,太祖皇后是同外人生下的女儿?丁柔不信太祖皇后会这么报复,她是那般刚烈鲜活的女子,也许她不是报复,太祖皇帝能负心薄幸,辜负她,她为何就不能爱上别人?丁柔有些遗憾手札里并没这段的记载,不仅简体汉子没有,用拼音写出来的,也没有。

信阳王老太妃,昔日的安国,身份成迷,据说很小就跟着太祖皇后,以师徒相称。丁柔轻笑,又想到信阳王府里去了?她是对老太妃好奇,不管是不是太祖皇后的私生女,可老太妃是穿越者教导出来的,同太祖皇后一样,为巾帼英雄,在某些方面,她比太祖皇后更狠,更决绝,放在现代一定会被成为铁娘子。

只可惜她站得太高,离丁柔太远,想见也见不到。听见丫头的请安声,丁柔他们已经穿过穿堂,走进了主宅,吏部侍郎周府比丁府奢华些,但远远赶不上兰陵侯府富贵。

迈进跨院,五明两暗的正房,旁边配有厢房,耳房,小厨房,院子铺着石子路,因是冬天又下雪,为了不弄湿太太们的鞋子,清扫干净路面,难为扫雪的丫头,来一人就得扫一次路面。丁柔见廊下站着桃红厚袄的小丫头,头上带着护耳儿,但脸也冻红了,穿得在厚实,即便回廊下是避风雪的,但冬天站在外面当值,也会冷,丁柔有几分庆幸老天爷没让她穿成丫头,丁敏在念慈庵前,是不是冻僵了?

丁柔承认她不厚道,帘子跳开,滚古俺热气带着淡香扑面而来,进了门,有丫头上前献上进门参茶,献上温热的绢帕。丁柔第一次随太出门,也是第一次享这等待遇,偷瞄着太的做法,她照猫画虎,退下大髦交给侍立在旁的梳着双辫子的小丫头,先用热热的帕子暖手,再抿了口参茶暖胃,虽然丁柔意外,但一系列动作做起来并不见生涩拘谨,仿佛她享受过这种待遇一般。

太勾了勾唇角,她有意不告诉丁柔,也不是有意试探她,在府里可试探丁柔,但在外面丁柔一旦出丑,那丢得是整个丁家的脸面,太虽然面上不显,但一路上一直想着方才偶遇信阳王和尹家四的事,推测丁敏到底去念慈庵等得是谁?往日同丁柔相处久了,太信任丁柔,她会临危不乱,才忘了告诉她周府的规矩。

太轻声道六丫儿,记得周府的太姓孟。”

“嗯。”丁柔点点头,对屋子里有有别于外面的奢华摆设释然了些,江浙豪门孟家,江南四大家之一,据说曾为太祖出过军费,孟家不是最有钱的,但孟家女儿以知书达理闻名,四皇子的正妃就是孟家女。

“你可算是到了,就属你来的迟。”

亲切,熟悉,略带打趣的语调,这声音的主人就是孟老,太抚了抚身,“路上马车坏了,耽搁些功夫。”

“马车坏了?这可不像你平时做派,你一向最是有条不紊的。”

不是方才的孟老,丁柔压住好奇,一直低垂着眼帘做恭谨状,从她随着太进门时,就有好几道视线凝聚在她身上,丁柔不敢妄动,更不敢抬头,维持着恭谨平静,从方才屋子里的热闹程度和马车的数量推断,来周府做客的起码有五六位有身份的太,再加上孟老的儿媳,屋子里人不少,但这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