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太行侧 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驻马太行侧 下-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银幕上的雪huā散去,出现了一幅桑叶形的图案。
  这是中华民国的地图,已经宣布“独立“的外蒙古,还有飞地“乌粱海”都醒目地处在中华民国的边界线内,〖中〗国地图的背景是浅色的青天白日旗,在〖中〗国地图的东方,〖日〗本的地图却涂成了妖艳醒目的血红色。
  旋即妖艳的血红色就从〖日〗本四岛向着琉球、台湾、朝鲜以及东四省迅速漫延,不到片刻功夫,醒目的血色就已经浸染了大半个〖中〗国。
  旋即低沉的画外音响起:“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寇大举入侵顿时之间,国土沦丧,山河破碎,日寇铁蹄所过之处,中华大地已是尸横遍野,多少同胞已经化作屈死的冤魂多少孩子已经成为凄苦无依的孤儿?”
  画面一转,银幕上出现了一张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今年幼的稚嫩的孩子背对着相机,背着沉重的行囊,柱着枯树枝迈着无比艰辛的步伐,正走向遥远而又未知的远方,旋即低重的画外音缓缓响起:“失去父母的六七岁的孩子挣扎着微弱的生命,奔向安全的后方。”
  柳忻、玉狐、李梦诸女看到照片后眼泪刷的就下来了。
  李梦泪眼朦胧地道:“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他能走到大后方吗?”
  玉狐边抹眼泪边担心地道:“就算他能走到大后方,又该怎么活下去呀?”
  “这照片是谁拍的?海伦,这是哪个混蛋记者拍的?”柳忻边哭边咬牙切齿地道,“他为什么不向这个可怜的孩子伸出援手?如果这孩子活了下来,那便什么都好说,如果这孩子没了,我发誓绝不会放过那个混蛋!”
  海伦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垂泪。
  海伦已经看过这张照片不下数十次了,可每次再看到照片上那稚嫩的背影,她就会忍不住的落泪,这场该死的战争,给古老善良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少苦难啊,尤其是那些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双亲,他们又该如何生存?
  屏幕上画面再转,又出现了另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
  照片上,数十名〖中〗国妇女的尸体堆成了一座小山,所有妇女全都赤身露体,有两个少妇的肚子甚至还被极其残忍地剖了开来,内脏和肚肠淌了一地,一个最多两周岁的孩子,正在死尸堆成的小山上茫然四顾,仿佛在寻找他的早已不在人世的妈妈。
  年幼的孩子与脚下的尸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直能把人的心都给揪出来!
  看到如此惨烈的画面,史迪威、亚历山大等盟军高级将领纷纷低头,一边祈祷,一边在胸前画起十字,罗友伦、戴安澜、孙立人等远征军将领却险些连钢牙都咬碎了,包括岳维汉在内,所有〖中〗国将领的面部表情都已经极度扭曲,那叫一个狰狞。
  “一寸山河一寸血!”低沉的画外音再次响起,“每一寸破碎的国土上,都洒满了国军将士不屈的热血,更浸透了死难同胞无辜的鲜血。”画外音一转变得激昂起来,“血债只能以血来偿还,同胞们,是时候向日寇讨还血债了!”
  画面一转,银幕上出现了〖中〗国远征军滚滚向前的行军场面。
  画面中的〖中〗国远征军全副武装,英姿〖勃〗发,步兵队列的后面,是由坦克、装甲车以及无数卡车组成的钢铁洪流,一股无可匹敌的雄伟气势似要冲破银幕喷涌而出,旋即宏伟的军歌声响起:“旗正飘飘,马正啸啸,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罗友伦、戴安澜等远征军将领当下情不自集地站起身来,跟着大声唱了起来。
  许多将领唱着唱着就流下了热泪,这一刻,就是让他们去死也绝不会皱一皱眉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纵做鬼,亦无悔!
  重庆嘉陵讧畔,新39师驻地。
  高树勋师长正在他的办公室里如坐针毡。
  凭心而论,高树勋根本就不想留在重庆作壁上观,如果可以选择,他宁可率师前往缅甸与39集团军的弟兄们同生共死,甚至连蒋委员长的,“青睐”他都可以置之不理,但是,来自岳维汉和蒋委员长的双重压力,却让他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蒋委员长固然是想把新39师扣下来,可岳维汉又何尝安了什么好心?
  岳维汉默许甚至授意新39师留在四川,显然是别有用心,这点高树勋心里很清楚。
  高树勋正在长吁短叹时,新39师参谋长李得胜忽然大步走进了高树勋的办公室,立正敬礼之后再回头一招手,数十名卫兵便已经将几十个木板箱搬进了办公室,高树勋见状霍然起身,凛然道:“参谋长,这是怎么回事?”
  “师座,这是美国空军紧急空运过来的几十部放影机还有宣传影片。”李得胜道”“总座命令我们,立即派部队以连为单位分头平乡,再深入各高校校园,向川中父老和青年学子宣传抗战,总座说了,这是死任务,谁敢阻挠,一律格杀勿论!”
  “格杀勿论!?”高树勋闻言凛然,旋即向李得胜道,“参谋长,传我命令,所有连长以上军官立即前来师部开会!”!~!



  第436章 百万青年百万军
  更新时间2011…7…29 7:06:25  字数:4992

  川东,涪陵县。
  两几名脚夫抱着扁担正在码头边上等待顾主,倏忽之间,两艘渡轮已经喷吐着黑烟从长江江面上缓缓驶了过来,前后不过十几分钟,这两艘渡轮就已经停靠在了涪陵码头,那两名脚夫正欲上前揽活时,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忽然从渡轮上潮水般涌了下来。
  看到荷枪实弹的国军官兵,两名挑夫顿时一愣,旋即顿住了向前的脚步。
  从渡轮下来的国军官兵足有百余人,下了渡轮后便直奔码头边的广场而来,然后在〖广〗场上扯起了一块巨大的银幕,又在银幕前面摆好了一台机器,有去过大城市看过电影的返乡学生立刻就〖兴〗奋地大叫起来:,“电影,要放电影了!”
  要放电影的消息顿时间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涪陵县城。
  许多住在这个偏远县城,一辈子都没去过大城市也没看过电影的百姓便纷纷涌到了码头上,不到半个小时,涪陵码头上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涪陵县的头面人物也被惊动了,在嘟嘟嘟的哨子声中,一队黑皮〖警〗察护着县长来到了码头。
  看到码头上的场面有些乱,十几名黑皮〖警〗察就想驱散人群。
  然而,不等〖警〗察挥舞警棍“维持秩序”数十名荷枪实弹的国军官兵就已经跑步来到了他们面前,旋即就是一个整齐划一的跑步立定,接着又是一个齐刷刷地向左转,霎时间,数十双冷森森的眸子就已经盯住了那群〖警〗察,〖警〗察们顿时再不敢轻举妄动。
  戴着宽檐礼帽,柱着文明拐的涪畿县长这才越众而出,陪笑道:“敢问你们去……”
  话音未落,一位上尉连长已经跑步来到了涪陵县长跟前,先是啪地一记军礼旋即语气严肃地说道:“奉上峰命令,前来涪陵县宣传抗日,请县尊大人务必配合!”
  “这个……”涪陵县长为难道,“你们可有省公署或者区公署的公函?”
  “对不起我们奉的是上峰的军令!”上尉连长啪的又是一记军礼,冷然道,“此事关乎国之安危,民族之存亡,旦有阻挠者,格杀勿论!”
  “嘶……”涪陵县长倒吸一口冷气,再不敢多说什么了。
  涪陵县长还能说什么呢?正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礼说不清啊。
  很快,天色就黑了下来,涪陵百姓翘首等待的“电影”终于开映了。
  接着播放的自然就是〖中〗国远征军拍摄的宣传片《一寸山河一寸血》,当那两个孤军无依的孩子的照片出现在银幕上时,涪陵的父老乡们顿时骚动了起来老人们潸然泪下,女人们嚎啕大哭,男人们却是义愤填膺,险些咬碎了钢牙。
  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宣传短片就进入了尾声,接着银幕上就出现了一名军姿笔挺、年轻冷峻的国军上将,有刚从省城或者陪都归来的学生立刻就认出了银幕上的这位将军他可不就是战功赫赫的国军二级上将岳维汉?
  “岳将军,他是岳将军!”
  “说啥子,啷个岳将军?”
  “你个锤子,当然是远征军的岳总司令。”
  顿时间,涪陵码头上便再次骚动了起来,而且更甚刚才。
  岳维汉的大名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早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银幕上,英姿〖勃〗发的“岳上将”冲着涪陵父老啪的立正,旋即就是一记标准的军礼,礼毕岳上将又以铿锵有力的语气说道:“蒋委员长训示:只要战端一开,刚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凡我同胞,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今缅甸大捷,反攻在即,胜利在望!”
  “唯,尚需义勇之士50万,凡我同胞,当踊跃向前!”
  “凡应征者,当即可得银元5块,凡上过中学者,当即可得银元50块,至缅甸训练合格即入伍,可按月支取军饷40块大洋,凡体弱不合格者,可予路费返乡,亦可安排进入南洋之工厂,所得月薪不低于5块大洋!”
  顿时间,涪陵码头上便越发地骚动了起来。
  “格老子的,反正这日子也过不下去喽,去缅甸算球。
  ”一个三十出头的脚夫狠狠地将抱在怀里的扁担扔到了地上,旋即大步走向了设在码头边上的征兵处,有人带头,立刻就有人效仿,不到边刻功夫,征兵处前就已经云集了上千人。
  与此同时,同样的场面也在四川各县乃至成都、重庆的各大高校上演。
  事实上,在《反攻的号角已经吹响》这部宣传短片公映之后,整个西南大后方的抗日热情就已经被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己经艰苦抗战了整整四年,并且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惨重代价,当胜利的曙光终于降临时,谁能无动于衷?
  所以,当又一部宣传短片《一寸山河一寸血》紧接着公映时,整个西南大后方的抗日浪潮更是高涨到了极致,尤其是岳维汉在银幕上亲口许诺的种种优厚福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