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明穿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月明(明穿父子)-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想着,门外一声尖利的“皇上驾到”,吓得他手中的书都掉到了地上。
  朱允炆立刻拉回神游太虚的三魂七魄,捡起书本跪地行礼:“孙儿叩见皇爷爷。”
  “免礼。”朱元璋踏进门来,看到他跪在地上,忙心疼的上前扶起他,“允炆身体可好些了?”
  “多谢皇爷爷记挂,孙儿已经好很多了。”朱允炆微微垂首,恭敬回答,不敢有半分的失礼。
  朱元璋点点头,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允炆在看书?看的是什么?”
  朱允炆将手中的书本递过去:“子澄太傅让孙儿学习历史。”
  “学习历史好啊,历史如镜,可以正其身。”朱元璋拿过朱允炆看的史书,仔细翻了翻,竟是“七国叛汉”那一段,随即想要考考允炆,便问道,“七国叛汉,是谁之过啊?”
  允炆想了想,答道:“过在七国。”
  朱元璋挑眉,再问:“是你的老师教你的吧?”
  朱允炆咬了咬唇,没有答话,算是默认。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他们以前也是这么教你父王的,这段历史朕曾经为你父王讲解过,难道他就没教教你吗?”
  “父王事务繁忙,孙儿的课业一向由老师们教授的。”朱允炆怕朱元璋生气,赶紧为父亲开脱。
  朱元璋面露不悦,将书本丢到书桌上,看向朱允炆:“记住,这些都是你的老师们迂腐偏执之见。七国叛汉,过不在七国。当初汉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杀了吴王的世子,招致怨恨。后来登基做了皇帝后,又听信大臣的话,轻易削废诸王,七国之变是由此而生的。所以,过不在七国,而是皇帝错误削藩。”
  朱允炆闻言在心底补充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呀,可我老师偏要说是七国不该叛祖生乱,祸殃黎民,我一个人实在是辩不过他们。
  当然,在朱元璋面前,朱允炆还不敢将心中所想说出来,不然又会惹朱元璋不高兴。
  于是恭敬行礼,毕恭毕敬道一声:“孙儿谨记皇爷爷训诫。”
  朱元璋叹了口气,摇摇头:“你还小,现在让你学习治国之道,的确为时尚早,但你也该好好想想了。”
  “是,孙儿知道。”朱允炆嘴上回答,心里却在犯着嘀咕,听皇爷爷的意思……难道真要将治国安邦的重任放在他身上吗?
  果然,朱元璋心中早就有了盘算。只见他深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到朱允炆面前,拍着他的肩,语重心长道:“允炆啊,皇爷爷知道现在让你治国平天下是有些难为你,但你迟早也是要接下这个担子的。不过你放心,皇爷爷已经将御虏防患之事交给了你的皇叔们,如果管理得当,你会有一个太平皇帝当的。”
  “皇爷爷!”朱允炆受惊不小,忙要推迟,“孙儿年幼,恐怕管理不好这偌大江山……”
  “御虏防患都有你的皇叔们去做,你只需要坐镇朝堂,难道连这也做不到吗?”朱元璋一听他这话,心里有些憋气,想着我朱元璋一生戎马,怎么长子跟长孙都是这般仁柔?
  朱允炆见他生气,慌忙跪倒在地,口中连说“皇爷爷息怒”。
  坐镇朝堂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朱允炆虽然仁柔,但也不是白痴,他知道他的叔叔们个个手握重兵,不是泛泛之辈,且有太多人觊觎着这个金光灿灿的皇帝宝座。皇爷爷在时他也许有太平皇帝当,可如果皇爷爷不在了呢?他那些叔叔们还会甘心任他一个乳臭未干的小辈来管理么?
  “起来吧。”朱元璋抬抬手。
  朱允炆道了声“谢皇爷爷”,站起身来,见朱元璋脸色依旧不好看,便继续开口道:“皇爷爷,坐镇朝堂是不难,可刚才皇爷爷说了边塞如有动乱,有诸王会去管理,可是孙儿不知,如果王叔们有动乱,那又该谁去管理呢?”
  朱元璋看他一眼:“你觉得呢?”
  朱允炆年纪轻,涉世未深,虽然知晓这是个大难题,但他真的没想过该如何处理。而且,他要是知道答案,就不会问了。不过既然朱元璋将皮球丢了回来,他也只好硬着头皮按照规矩回答:“皇爷爷放心,诸位皇叔都是孙儿的亲人,若是真的犯上作乱,孙儿定当以德怀之,以礼制之。”
  朱元璋听完他的回答,几乎又要叹气,如此的怀柔政策对一般人可以,但对于手握兵权的诸王那绝对是不行的。如果能以德以礼解决问题,诸王就不会犯上作乱了。
  朱允炆见朱元璋皱着眉一个劲儿的摇头,知道自己的回答没能让他满意,万一惹他生气那就大大的不妙了,于是赶紧搜肠刮肚想着平日里老师们所教授的课业,试图找出些有用的法子来。
  昨天子澄太傅也有跟他说到过这个问题,只是他那个方法……好像真的不怎么好啊。
  朱允炆看着朱元璋不悦的表情,也不管那方法使得使不得,脱口而出道:“如果,如果德礼都不行的话,就削其封地,再不行就废黜其人,还不行,就要举兵讨伐。”
  朱元璋被他这一番话惊得眼睛都瞪圆了,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
  而刚刚入宫,前来探望朱允炆的朱棣正好走到门外,将他这最后一句话一字不漏听进了耳朵里。

  第三十四章、进宫辞行

  朱棣在武英殿书房之外听到朱允炆说的那一番话,原本想要前去探望却再也没有了理由。
  他不知道皇上在这里,所以没让侍卫通传。原本因着允炆身体不好,想要给他一个惊喜,没想到倒他给了自己一个大大的“惊喜”。
  削其封地?废黜其人?举兵讨伐?
  允炆啊,难道这就是你日后做了皇帝给你叔叔们的见面礼么?四叔还真是小瞧你了。那个善良单纯,温和柔弱的孩子,什么时候已经成为一个满腹心计,为了皇权连亲情都不顾的人了?
  朱棣觉得痛心,再不停留,转身离开。
  而在书房里的朱元璋和朱允炆全然不知朱棣来过。
  朱元璋好不容易将刚才朱允炆的话消化完全,一拍桌子怒道:“你个不孝孙,刚才朕的话都忘记了吗?七国叛汉就是因为皇帝错误削藩,才造成战火绵延,百姓受灾,那就是前车之鉴!”
  “皇爷爷息怒!”朱允炆赶紧跪倒在地,整个身子都差点儿趴到地上去了,就怕他家皇爷爷一个不高兴,自己的小命儿随时不保。
  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说以德礼待之他不高兴,以武力御之他还是不高兴?那到底要怎么做才是万全之策呢?
  朱元璋见他趴在地上诚惶诚恐,心有不忍,但又实在是生气不已,于是指着那些书本喝道:“学历史都学了些什么迂腐之见!”说完直接一甩袖子气急败坏出了书房大门。
  朱允炆待他走远之后才敢从地上趴起来,一捏手心,竟然都是汗。
  小邓子从外面跌跌撞撞跑进来,扶起他一脸担忧道:“殿下你没事吧?怎么好好的惹皇上发火了呢?”
  朱允炆抹了抹额头的汗,坐到书桌前,看着那书本,长长的吁了口气才道:“我也不知道。”
  想必这就是伴君如伴虎吧,皇爷爷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发火,他要是觉得他的办法不好,可以告诉他该怎么办啊,就这么走了,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想到这里,朱允炆再次头疼。皇帝不是个好当的差事,他真的真的一点都不想当啊!
  如果四叔在就好了,他那么聪明,一定可以告诉他该怎么做。
  ======================================================================
  朱棣离开皇宫,回到王府时看到徐仪华正从朱高炽的院落里出来,惊讶于她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照他的想法,两人既然见了面,该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吧。老五是王爷,那船早开晚开还不是他说了算?
  见到朱棣回来,徐仪华忙走上前来:“王爷回来了?哎呀……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回来,都没让厨房准备你的晚餐。”
  朱棣一脸黑线,嘴角抽搐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啊?”徐仪华一脸茫然,“我没出去啊。”
  朱棣愕然:“你没有去码头见五弟?”
  徐仪华翻个白眼儿:“谁告诉你我去码头了?”
  “那你跑那么快干嘛?”难道不是听到五弟的船快开了才跑去的吗?
  “哦,因为我突然想起来,我炖的鸡汤快烧干了。”
  “……”
  翌日,朱棣带着徐仪华及三个儿子进宫向朱元璋辞行,说是北平事务繁忙,要启程返回了。
  朱元璋也不多留,按例让御膳房在琼华殿摆了酒宴,并让朱允炆一同前来践行。
  朱允炆到达琼华殿的时候,朱高炽正和两个弟弟在殿外的院子里玩剪子石头布。因为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鲜玩意儿,又简单易学,几个回合下来高煦高燧便已经领略此道,玩的不亦乐乎。
  朱允炆觉得好玩儿,走过去站在一旁跟着学习。
  朱高炽感觉到有人走过来,反射性的回头,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年便在这样一种情景下第一次正式见面了。
  “你是高炽吧?”朱允炆见他回头,微愣了下,对他露出一个温和笑容。
  幼时他们经常在一起玩乐的,虽然许久没有见过,但他依稀记得他的模样。
  朱允炆,他认得。
  原本他是不认得的,因为他不是以前的朱高炽。可那天在送葬之时,他走在最前头,体力不支晕倒,他才发现,竟然有比自己身体更单薄的人。后来听说他是因为给父亲守丧,久未进食,又在前日被刺伤了胳膊,倒顿时与他同病相怜了起来。
  连受伤都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俩也算是有缘。
  长孙殿下晕倒,可急坏了一众送葬的文武百官,所有人都上前关切问候,尤其……那个跑在最前面的人,满心担忧的目光。
  那个人,是朱棣。
  于是,他也跑了上去。
  只是,哪天见到的他与今天全然不一样。虚弱病态已经离他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温润如玉的儒雅,面色红润,容貌俊朗,笑容温和。
  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