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清-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那成么?”



  “姐姐,”慈禧压低了声音,小声说道,“你知道的,关卓凡不是寻常的侍卫,康熙爷手下的多罗锦额,乾隆爷手下的刘统勋,都是这样的人。将来在皇帝手下,他也一定是个擎天保驾之臣,让皇帝多见几面,没有坏处。”



  慈安明白了,慈禧这是在替皇帝笼络人心了。算一算年纪,还真是这么回事,她不由佩服起慈禧的心思缜密来。



  “妹妹,我的心思还是不及你,”慈安也放小了声音,“不像你想得那么周全。”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懿旨一传,自有太监们去操办。只是有一条,既然用的名义是体念侍卫们的辛苦,传宴赏赐,那就不能只赏关卓凡一人。于是由醇王带领,伺候养心殿的一十二名乾清门侍卫,也都躬逢其盛,莫名其妙地坐到大桌子旁边来了。



  *RS
第三十四章 姊妹花
  养心殿后的芳斋堂之中,果然按照懿旨,在堂上和堂下都摆了案子,相距不到十步。



  堂上的案子不用说,要摆御膳,这是太监们做惯了的。堂下的案子,就有讲究了——因为不可以背对着太后和皇上吃饭,因此特意摆了宽大的条桌,醇王和关卓凡,连着十二名乾清门侍卫,分坐在条桌两旁,以离御案最近的地方为上首,自然归醇王和关卓凡对坐。



  等大群的太监宫女和精奇嬷嬷,簇拥着两位太后一到,大家霍然起立,躬身迎接——在宫内轮值的侍卫,是不必行跪礼的。



  有精奇嬷嬷在内,是因为慈安和慈禧,却还带了一双姐弟来。小的是皇帝自不用说,看见醇王,叫了一声七叔,牵着慈安太后的手,坐下了。那个做姐姐的,十二三岁年纪,一双大眼睛,模样生得很端正,晃着两个翠绿的耳坠子,行事却稳重得很,给醇王施了一礼,也叫了一声七叔,这才庄庄重重地坐了。



  这个叫做和硕敦柔格格,却不是文宗所出,而是恭亲王的次女。敦柔格格自小在宫中进出,慈禧极是喜爱,到了祺祥政变之后,便干脆向恭王要了过来,养在宫中,当成公主看待。小皇帝同治跟这个姐姐的感情最好,一天看不见就要找的,不管到哪里,都是形影不离。



  等到大家谢过恩,开始吃了,就看出来慈禧的这个主意确实好。这样的场合,形同家宴,不但不必像垂帘那样,有纱幔遮蔽,而且说话也不必像奏对那样死板,要活络得多。



  “七爷,听说你府里的班子,又上了新戏?”慈禧笑着问道。



  话是像拉家常一样,但尊卑有别,虽然眼光是看在关卓凡身上,可是第一句话,必得向醇王说的,而且慈禧和慈安,都是戏迷,拿这个话题起头,也很合适。



  “回太后的话,是《群英会》!”醇王心想,这自然是自己的福晋、慈禧的妹妹跟她说的。他也是个戏迷,精神抖擞地答道,“不过倒不是我府里的班子,是传的‘三庆班’,程长庚的鲁肃,徐小香的周瑜,都算当行出色的角儿。”



  “哦——”慈禧不胜羡慕地说,“若是什么时候能听一听,那就好了。”



  这是由衷的话。宫里的班子,虽然也都是好角色,可是跟外面大班子的名掌班比起来,那自然还颇有不如。



  “是,只待两位太后什么时候有闲暇,臣奉请太后到臣府里,做半日之憩。”



  “嗯,再说。”慈禧点点头,“关卓凡。”



  “臣在。”关卓凡站起身来。



  “你坐着吧,不要又弄出个奏对的格局来。”慈禧笑着说。



  “是。”



  “你在上海的时候,可也听戏啊?”



  关卓凡心说,从前臣在电视里,倒也曾听过几句,除此之外,再也休提。



  “臣不懂戏,”他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听不来。”



  “哦?”慈禧惊讶地扬了扬眉毛,“其实多听听,也就懂了。不过你军务繁忙,大约也没什么闲的时候,可以用来听戏。又或者上海本地的人,不怎么听戏。”



  她峨眉轻轻一挑的神情,关卓凡看在眼里,心想两年没见,她的容色倒是不曾略减。



  “是,从前是打仗的时候多,自江宁回来以后,又是办洋务的时候多。上海县城里的戏园子也不大,倒是租界里头的戏园子,既大又漂亮。”



  “租界里头?”一直在管着小皇帝吃饭的慈安太后,听了这句话,抬起头来,“洋鬼子也听戏?”



  “回太后的话,租界里头的中国人也不少。”关卓凡恭恭敬敬地答道,“不过洋鬼子也是听戏的,我听电报局的卞宁说,香港那边就有个戏馆,专门是给洋人听戏用的。”



  “对了,”慈禧抓住了这个话头,开始契入正事,“关卓凡,你说电报这个东西,究竟是怎么一个道理呢?比方上海到苏州,两百里地,为什么铜线一架,就可以转瞬即至?”



  这可怎么解释?不要说慈禧不明白,就是关卓凡自己,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慈禧问他,庶几等于是问道于盲了。



  但若是答不上来,“洋务专家”的形象,岂非要大打折扣?想来想去,急中生智之下,居然给他想到了一个说法。



  “这就好比是悬丝诊脉,尺寸关三脉上的动静,能从丝线上传过来。”关卓凡自作聪明地说道,“电报也是一样,这头有点什么动静,那一头就听见了,因此等于转瞬即至。”



  这个解释明了易懂,两位太后都很满意。



  “悬丝诊脉,那得是名医才行。”慈安太后说道,“听电报的,也得是专门的人才吧?”



  “是,太后圣明,培养一个电报员,殊为不易。”



  由此开始谈起电报的种种,等说到收费的时候,关卓凡报出来是每一个字,要收三两银子。慈禧和慈安,还没觉得怎样,旁边的一名太监,本来已经听入了神,现在听说要三两银子才能传一个字,惊讶地“啊”了一声。



  这一声出口,立时惊觉,知道自己闯祸了。果然,慈禧的目光立刻转为严厉,扫了过来,那名太监吓得脸色刷白,站也不是,跪也不是,连手都抖了起来。



  关卓凡见他这样,倒觉于心不忍,抢在慈禧发作以前,先开了口。



  “正因为电报昂贵,所以发报的时候,大家都格外斟酌字数,”关卓凡笑道,“香港有一个‘报馆’,专门印新闻纸的,为了惜字如金的缘故,还闹出过一桩笑话。”



  慈禧太后的注意力,果然被他引了回来,好奇地问:“新闻纸,又是什么?”



  “就是把每天的新鲜事,印在一张大纸上,拿到街上去卖。买到的人,不论喝茶吃饭的时候,都可以用来打发时间。”



  “那倒是跟看古记儿差不多了,”慈禧和慈安都是恍然大悟,“不过香港那个小地方,哪有那许多新鲜事呢?”



  “也不尽是香港本地的事,”关卓凡解释道,“报馆都有‘新闻员’,派在各地,把搜集来的消息,拿电报发给报馆——”



  他说的这件事,是一家“成记”报馆。有一回,南洋的渔民,抓到了一只特大的海龟,身长达七尺之多,一时轰动。当时各家报馆,都在南洋派有记者,纷纷把消息发了回来。第二天报纸出街,别人家印的,都是“抓到一只玳瑁”,也就是海龟的意思,偏偏成记报馆印出来,是“抓到一只乌龟”。



  “那闹笑话了,”慈禧太后失声笑道,“这可不是一回事儿。”



  “太后说得极是。”关卓凡笑着说,“成记报馆的主编,自然大怒,亲自跑到电报局去,发一条电报,责问自家的那个新闻员。因为要省字数,所以一共只写了十个字,一时在香港传为笑谈。”



  “哦?他是怎么写的呢?”



  “人皆玳瑁,我独乌龟,何也?!”



  慈安太后先没忍住,噗嗤一口茶喷在案子上,慈禧也是把腰弯下去,笑得喘不过气来。四围的人,只有醇王敢于哈哈大笑,其他的太监宫女,还有那十二个坐着的侍卫,一齐憋红了脸,倾尽全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奇形怪状的样子,滑稽极了,两宫太后看见,愈发止不住笑意。只有小皇帝和敦柔格格,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怎么了,让这个关卓凡一句话都逗成这样。



  “哎哟,肚子都笑疼了!”慈安太后一边擦拭着笑出来的眼泪,一边由宫女替她在身上揉着,“好久没有这么痛痛快快地笑上一场了。”



  关卓凡看着笑得花枝乱颤的慈安,心里一动:一直惊艳于“懿贵妃”的丽色,现在才觉得,原来这位二十五岁的东宫太后,生得可也挺俊啊。



  *RS
第三十五章 宗人府
  芳斋堂的一顿饭吃下来,花了不少工夫,两位太后也说了许多话。不过除了开头和结束的时候,说的几句慰问的话,其他的时候,却大都是对关卓凡一人所说。



  这一来,不独那十二名侍卫,连生性不甚聪明的醇王都明白了,自己不过是陪客,两宫其实是在借这样的机会,跟关卓凡说正经的事。



  那还有什么话说?从第三天上开始,醇王每隔一天就给关卓凡排一个轮值的班,而两位太后,果然是每两天或者四天,就有一次赐宴。小皇帝和敦柔格格是不来了,那些侍卫当然更不必再来,每次吃饭,就是由带班的醇王或者伯彦讷谟诂陪着,也只不过是坐在一旁,绝少插话。



  这一来,苦了关卓凡,每两天就要进宫一次。不过这份苦差,放在别人的眼里看来,就是天大的荣耀了,于是关侯爷帘眷日隆的说法,不胫而走。



  他每次跟两位太后回话的时候,都是以谈洋务为主。他的口才好,又有亲身的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