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新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黛玉新传-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纵然林黛玉对于贾宝玉没有“淑女之思”,只是婚姻大事向来就是由父母长辈做主,哪有女儿家自己做主的。林黛玉双亲已逝,林如海将林黛玉托付给贾家就有让贾家帮着择一门合适的婚事的意思在里头。本来贾母似乎就有想把林黛玉许给贾宝玉的念头,现在贾家又把林如海留给林黛玉的嫁妆吞没,贾母这个想法更是愈加明显,虽然没有挑明,可是这个意思下面的人都看出来了。
  之所以没有挑明是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年纪还小,谈婚论嫁还早了点,何况要是挑明的话,林黛玉就不能住在贾府,未婚男女结婚之前是不能见面的,未过门的媳妇是不能到婆家来的。因此要是定下来的话,林黛玉就要搬出去住直到嫁进来才能再入贾府,让林黛玉孤身一人出府居住,而且一住就要等到嫁娶的那天大家才能见面,这让贾母怎么放心,自然是不肯的。
  贾母没有挑明还有一层顾虑,那就是王夫人的态度。在大众眼里王夫人对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的态度暧昧,虽然没有表示赞同,可是也没有直接表态反对贾母的意思,就这样含含糊糊的,因此众人也都以为王夫人对这门婚事乐见其成。
  可是贾母心里清楚王夫人对待这门婚事是不赞同的,因为贾母在众多场合曾经当着王夫人的面关于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关系做过暗示,面对这些暗示王夫人要么就是当作没听见,要么就是出言把话给岔开,要么就是指件事情离开……反正从来都不肯接贾母的话茬。贾母人老成精,王夫人虽然没有直言反对,可是从王夫人的这些举动中就知道了她反对这门婚事。
  贾母知道她可以强行定下这桩婚事,可是将来林黛玉成了王夫人的儿媳妇是要在王夫人跟前立规矩的。若是强硬着定下婚事,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将来在她眼前林黛玉必然难做。在这个婆媳关系上贾母是有心无力,也帮不上忙,因此贾母希望林黛玉在府上呆着,时间长了,王夫人能够看出林黛玉的好处来,从而喜欢上林黛玉,反正林黛玉还小,不急。再者儿子毕竟是王夫人的,贾母也不想因为贾宝玉的婚事弄得婆媳之间不愉快,把贾政和贾宝玉夹在中间难做,因此贾母就暂时把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事情搁在一边不提。
  对于贾母想把林黛玉配给贾宝玉王夫人是不赞同,可是王夫人之所以没有直接将反对说出口是因为贾母未曾挑明,她自然也不好挑明了说,毕竟有个“孝道”在里面,一旦挑开了,贾母坚持给贾宝玉定下林黛玉,一个“孝”字压下来,就算王夫人再不愿意也得服从,因此贾母不提,王夫人自然也乐得不提。大家都不提,这件事就这么混着,慢慢拖着。
  关于未来宝二奶奶的人选贾母心中是林黛玉,王夫人心中则早已经选定了薛宝钗,她也曾经半露过这个意思给薛姨妈,薛姨妈也愿意,因此两个人定了“金玉一说”在府内悄悄地散布。王夫人也时不时的在贾母和其他人面前称赞薛宝钗端庄大方,举止有度。王夫人做的不露痕迹,如果不是特别注意,特别往那面联想的话,在大家看来不过是亲戚之间的普通赞誉而已。
  对于贾母和王夫人的算盘林黛玉全都看在眼里,她们婆媳之间的事情林黛玉不想掺和,尽管她也算是问题之一,另一个问题人物就是薛宝钗。自从有了“薛宝钗的金锁需要有玉的来配”这话在府内传开之后,薛宝钗就远着贾宝玉,可是薛宝钗就住在贾府,贾宝玉又是个一直在女儿堆里厮混的,这“远”又能远到哪里去?况且太着痕迹了,岂不是不打自招,说那“有玉的”就是贾宝玉了,这对于薛宝钗的闺誉可是损害,薛宝钗是个聪明的人,她是最守礼的,绝对不会做出对自己的名声有碍的事情。
  薛宝钗遵规守矩,维护礼教,远着贾宝玉,守礼。因为“先知”的缘故,让林黛玉不由自主的注意起薛宝钗对贾宝玉的态度,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终于让林黛玉看出了蛛丝马迹。薛宝钗的心中对贾宝玉的确怀有别样的心思,只是她深知这是不合礼法的,若是被人发现她必然万劫不复,因此薛宝钗把这份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面上薛宝钗对待贾宝玉则是一如平常,不远不近,若不是像林黛玉这样有心,长时间的注意,观察,根本就看不出任何端倪。
  林黛玉就奇怪了,薛宝钗是相貌出众,才情也好,为人处事更是大方,家世背景虽然现在不比从前,已经衰败,可是也还算不错,怎么会看上贾宝玉?那个家伙现在在林黛玉眼里基本上一无是处,因此对于样样都出众拔尖的薛宝钗喜欢上贾宝玉林黛玉有些不解,难道说真像那些才子佳人的戏文里说的,一个养在深闺里的大家闺秀,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外面的男人,乍一接触贾宝玉这样的适龄年青公子哥自然意乱情迷?贾母就曾经在听书的时候做过这样的批判,说完全是无稽之谈,被王熙凤誉为“批谎记”。
  到底是不是这样?仔细想想薛宝钗对贾宝玉心生爱慕也在理所当然之中,贾宝玉俊秀的外貌,体贴的个性,贾府未来继承人的身份等等无一不符合一个少女心中如意郎君的条件,薛宝钗心动也是应当的。虽然贾宝玉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可是好些都是这个时代大家子弟的通病,薛蟠比贾宝玉还不堪,这些也都在能忍受的范围之内,毕竟贾宝玉年纪还轻,有可调教成长的余地。
  何况嫁给个性情品貌都知根知底的丈夫总比嫁给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等入了洞房以后才能知道未来丈夫是什么德行的好?更难得的是这婚事王夫人和薛姨妈彼此都有这个意思,若是婚事能成的话,又不违礼又遂了心,而且有王夫人在,婆媳问题和将来在贾府的地位都不要太费心思,两全其美。只是这事情究竟到底能不能成还要两说,因为宝二奶奶的位置还有另外一个人选——林黛玉。
  自从薛宝钗来到贾府之后,薛林就被人拿起来相提并论,比来比去。林黛玉不喜欢这种情况,也不代表着薛宝钗就高兴这样被人拿来被人比较。本来对于这个无论出身还是才貌都不输自己的敌手林黛玉,薛宝钗是惺惺相惜的,可是宝二奶奶的人选只能有一个,因此薛宝钗对林黛玉的感情很矛盾,一方面她和林黛玉交好,想做个好姐妹,一方面又要将林黛玉看做强劲的对手,暗自较劲。
  虽然贾宝玉的婚事贾宝玉没有自主权,完全由长辈说的算,可是没有哪个女人不希望未来的丈夫是不喜欢自己的,因此薛宝钗在礼教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和贾宝玉联络感情。只是林黛玉来贾府的时间比她要早几年,算是和贾宝玉一起长大,与之相比薛宝钗的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输了一大截。
  而后和贾宝玉的相处中,薛宝钗的价值取向和贾宝玉的天差地远,其实林黛玉对于贾宝玉的仕途经济之论看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林黛玉对此从来不予置评,贾家那么多人包括贾宝玉最怕的父亲贾政还有学堂的那些大儒都没有矫正过来的事情,林黛玉才不会去白费力气做那个无用功。而薛宝钗则看不透这一点,总觉得贾宝玉会有幡然悔悟的这一天,苦口婆心的对他进行劝导,本来就在起点上输了的薛宝钗无形中把贾宝玉越推越远。
  恋爱中的女人是最敏感的,尽管贾宝玉对于众多女孩一如既往的温存体贴,可是薛宝钗还是能明显的感觉到贾宝玉对待林黛玉的态度与众不同,不是因为林黛玉从小过来,两人一处长大,因此亲密比对别的姊妹更不同的缘故,而是贾宝玉喜欢林黛玉。这个事实让薛宝钗心中满不是滋味,薛宝钗知道她没有资格嫉妒,因为她要嫉妒以什么立场什么身份去嫉妒?
  薛宝钗知道林黛玉各方面都很出色,可是她自认也不差,完全可以和林黛玉平分秋色,因此她虽然面上没有表露出来,心中并不服气,况且不管是从自己的感情来说还是从振兴家族的事情上来说,嫁给贾宝玉都是很好的选择,她都不能后退。现在贾宝玉的情感是倾向于林黛玉哪有如何?人的感情是会变化的,毕竟没有到了最后,是无法盖棺定论的。在薛宝钗的心里,欣赏林黛玉有之,可是她也想和林黛玉一较高下,争个输赢,看看到底谁更胜一筹。什么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各擅胜场,平分秋色之类的评价都是客套话,是敷衍,因为这个世上不可能有两个“第一”。
  况且在贾宝玉的婚事上有发言权的不是贾宝玉本人,而是他的长辈,在这点上薛宝钗占优,贾母虽然心向林黛玉,可是也很喜欢她,王夫人更是偏向她,而在人际交往是林黛玉的弱项,林黛玉从来不在这方面下功夫,除了贾母之外,和其他的几个长辈的关系都不冷不热,平常的很。
  尽管薛宝钗将自己的心事隐藏的很好,可是她毕竟年纪轻,还不能完全的掩饰,有的时候还是会不小心泄露一丝半点。这对时刻以女子的“德言工行”来要求自己,维护礼教的的薛宝钗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言表的羞事,是薛宝钗埋藏在心底里最大的秘密。当薛宝钗做这种“不恰当”的行为被林黛玉看见的时候,她就会觉得有点心虚,怕被林黛玉发现她的秘密,林黛玉完全明白薛宝钗的这种心理。
  众人来看王夫人,王夫人事忙,薛宝钗代替王夫人招呼他们,本来是件坦坦荡荡的事情,正是这种心态作怪,薛宝钗就怕众人特别是林黛玉有什么“不好”的联想,出言解释,这反而让林黛玉觉得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是不是恋爱中的女子都这样患得患失,忐忑不安的。不对,应该是暗恋的少女,生怕别人发现发现她的秘密,所以才这么心细如尘,什么事情都这么思虑一番,本来薛宝钗行事也很大派的。
  王夫人的房间越发的热闹了,到江南的贾蔷采买了十二名女孩一并唱戏的行头并聘了教习回来,带给王夫人看过之后带人一并到梨香院学习,薛姨妈一家已经另迁于东北上一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