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的权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嗜血的权杖-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迎接他们的将是滴血的屠刀!
  吕颐浩、张浚的军队逼近杭州,苗、刘二人的区区几千军队岂能抵挡吕、张二人的精锐之师,鸡蛋碰石头,力量十分悬殊!
  打不过就跑。苗、刘二人连夜逃走。
  已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苗、刘还能跑到哪里?跑来跑去,最终还是逃不出高宗的手掌心,下场难逃一个死字!
  这就是大宋历史上著名的苗刘之变。
  被废了近一个月的高宗,深感武将拥兵造反之痛。
  从此,高宗对手握兵权的武将产生了强烈的忌惮心理。
  刚刚因苗刘之变而惊魂未定的高宗,在杭州还没呆够,金军的大军又杀了过来。
  金军目的很明确,就是干掉赵构!所以,当高宗跑到杭州后,金军就马上追究到杭州。高宗一见,旱路跑不过金军,就上海路,乘船从海上一路南逃,先后达到越州、明州、定海等地,最后干脆就漂泊在海上。
  金军这回傻了,跟不上了!
  总算是甩开了!
  金人都是北方的旱鸭子,习惯四季分明的气候环境。江南潮湿多雨,而且地形复杂,多是丘陵,不利于长久驻扎。
  金军将领金兀术望着茫茫大海,只能望洋兴叹:这个赵构,竟玩歪门邪道,有能耐你走旱路啊,跑到海上去,算什么本领!

第二章 赴金(12)
气归气,孤军深入,不宜久留,晚了话,江南雨季一来,阴雨连绵,大军无法行动,很容易被宋军利用,切断后路,来个关门打狗!
  撤退!金兀术于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率10万大军北撤。
  金军边撤边抢,大宋又遭了一把殃!
  想撤?进来容易,回去难!
  宋军通过战争迅速成长的一批军事将领在这个时候开始发挥作用了!
  建炎四年(1130年)三月,在得知金军开始北撤后,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率八千水军进驻镇江,阻击金军。双方随即在长江上展开水战,由于宋军训练有素且擅长水战,而金军都是北方人,典型的旱鸭子,不习水性,很快宋军就以少胜多,打败金军。
  为了突破宋军的阻击,伺机渡江,金兀术只好率军溯江而上,想一举甩掉宋军,但宋军对此早已有所准备,紧追不舍,一路把金军逼入河道湮塞的黄天荡,前进无路,后退受阻。
  看来宋军这次要来个瓮中捉鳖啦!
  针对当前的敌我力量悬殊,韩世忠认为,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困,金军固守不出,宋军也不能贸然进攻,金军远道而来,所带粮草有限,只要死死的困住他们,直到他们粮草断绝,就会不攻自破。
  所以,宋军水军舰队只在江上阻截,并不主动进攻,双方进入对峙状态。
  韩世忠所想到的,金兀术也料到了。
  眼看着自己的十万精兵就要被八千宋军活活困死,创下金军征战史上的一个耻辱纪录!金兀术急得团团转。
  必须冲出去!金兀术一次次吼道。可是面对宋军高大、威猛的战舰,他又一次次动摇了。
  金兀术为了冲出黄天荡,主动放下架子,先是答应归还这次南侵的所有土地,用以借道北撤,后又进献名马,妄想打通韩世忠这一关,成功北还。
  真没想到,气焰一直嚣张的金兀术,也有卑躬屈膝的时候!
  身负血海深仇的韩世忠,对金人早已痛恨彻骨,怎能错失报仇良机,他给金兀术的答复是:还我二帝,恢复我疆土,则可以借道于你。
  金兀术碰了一鼻子灰!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无奈之下,金兀术开出高价向大宋当地人征集破地方法。
  重赏之下,必有叛徒。
  在当地宋人的指点下,金兀术做出了一个大胆决策,那就是连夜挖通老鹳河故道30里。
  经过十万大军的一夜奋战,金军终于凿通老鹳河故道,逃出了黄天荡,一举达到宋军的上游。
  此时,金军已经被困在黄天荡足足四十八天。
  尽管没有成功困死金军,但韩世忠和他的八千水军,已经创造了宋金交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韩世忠,好样的!
  成功撤出了黄天荡的金兀术率大军退往健康,他天真的以为甩开了韩世忠围追堵截,可以长舒一口气,北归的之路自此一片坦荡!
  这次恐怕他又要失算了!
  牛头山,金军退往健康的必经之地。用兵如神的岳飞在此设下了埋伏,等着金军的到来。
  在战争尚未打响之前,岳飞仔细分析了当前敌我形势,金军有10万大军,而宋军这边只有区区几千人,典型的敌强我弱,要想破敌,必须充分利用敌明我暗的有利形势,采取骚扰战术,以智取胜,绝不能硬碰硬。
  怎么智取法?岳飞安排一百人,身着黑衣,手持大刀,趁着夜色,混入金营,逢人便砍,一顿乱杀,把金营搅翻了天。
  被杀声惊醒的金兵在漆黑的夜色里,看到的只有晃动的人影,根本分不清敌我,结果只能是乱作一团,自相残杀,死伤无数。岳飞乘机率兵直奔金兀术驻地,此时的金兀术哪里能敌,再次折回黄天荡,岳飞趁势收复健康。

第二章 赴金(13)
眼见金兀术北撤受阻,金军将领挞懒急忙派太一率军支援。
  此时的黄天荡热闹非凡,金兀术驻军长江南岸,韩世忠驻军金山脚下,太一驻军长江北岸,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韩世忠的水军用的是海舰,优点是船体高大,稳定性好,攻击力很强,缺点是借风力航行,如没有风,则无法行动,容易受到攻击。
  金兀术正是利用宋舰的这一特点,在一个无风的日子,万箭齐射,发动火攻,宋军的舰船因无风而动弹不得,陷入火海,化为灰烬,宋军几乎是全军覆没,惟有韩世忠只身退回镇江。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扫清障碍的金军开始渡江北撤!
  好一个黄天荡,让我差点把命丧!成功渡江的金兀术回头一望,仍然心有余悸,自此再也不敢渡江南侵。
  大宋总算是逃过一劫!
  南归!南归!
  金军南侵,挞懒的军队也是主力之一。作为挞懒的手下,秦桧必然要随金军而行,而且挞懒也颇为器重秦桧,把他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因为秦桧是南人,对南方的情况较为了解,所以挞懒把作为军事参谋,兼任随军转运使。
  当然,这都是挞懒一厢情愿的,秦桧并未主动请缨,也未向金军建言献策。
  此时的秦桧又能怎样呢,尽管忠心于宋,可是现在自己是俘虏,人在金营,身不由己啊!要知道当时宋廷官员投降金者甚众。注意,请注意,这些人是“投降”,而秦桧是“被俘”,两者之间性质极为不同!很多人都在为金卖命干活,充当攻宋主力,更有刘豫等叛贼,甘当儿皇帝,建立傀儡政权大齐,帮着金军打宋!
  相比这些变节之人,秦桧尽管为金所用,但并未充当金的走狗,狂咬大宋,而是心怀救国之心,积极谋划南归,同时,还通过与挞懒的接触,了解到金廷内部并非团结,对宋问题意见分歧较大,以粘罕、兀术为首的人主张灭宋,而已挞懒为首的则主张存宋议和,只要宋称臣,每年交纳岁币就可以了。
  金人的矛盾,就是大宋的机会!
  秦桧仔细分析了当前大宋所处的内外形势,首先,在内部,金军侵扰,政局不稳,盗贼蜂拥而起,给军队带来很大负担,既要抵御金军,又要平息内乱,*西奔,南攻北杀,本来战斗力就差,经这么一折腾,战斗力更是大打折扣。其次,金灭辽以来,对宋战争,胜多负少,心理优势很大,再加上俘虏二帝,更让金人士气高涨,另外由于金军常年征战,军队实战能力很强,宋军一时难以招架其锋芒。最后,纵观历史,自汉以来,朝代更替,都遵循一个规律:建国—兴盛—衰落—灭亡,周而复始。而此事的宋已建国将近一百七十年,巅峰期已过,驶入下坡道,历史还没有哪个朝代在走下坡的时候,能够创造奇迹,由弱变强,重新实现大一统。东汉亡了,尽管有刘备蜀汉,但终未复兴;西晋完了,尽管有东晋,但也只是东南一隅。当前宋所处形势,与东晋有几分相似。在此基础上要想保住大宋江山,只能效仿东晋暂时稳居东南,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金国锋芒一过,内部必然生变,产生分裂,国力削弱,到那时,再发兵北伐,收复失地,也未尝不可,这样一来,或许能改创造历史,改变规律!因此,要想实现这个宏伟计划,必须采取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防守,好汉不吃眼前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暂时采取议和策略,稳住局势,让宋不灭。第二步是对峙。就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到一定程度,富国强兵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拒绝给金岁币,跟金对峙。第三步是反攻。就是找准时机,趁金国出现内乱,局势不稳之时,挥师北上,一举收复失地。

第二章 赴金(14)
但第二步、第三步都是后话,当前最紧要的就是实现一步,那就是停止战争,保住宋,让金退兵,“南归南、北归北”救国方案就这样出炉!
  这是秦桧的一大杰作!这个方案一经公布,势必引起极大争议!
  可怜天下人只知这方案第一步,而不知第二步、第三步!由此引发的对秦桧误解,历朝历代从未改变!
  在当时的情况,秦桧也只能公布这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能提吗?让金人知道了后两步,议和还能成了吗?战争还能停止吗?大宋恐怕连东南都保不住了!
  必须保守这个秘密!
  这是秦桧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的救国方案,当时他还身处金军,不知道大宋最新情况,韩世忠、岳飞、牛皋等宋将的抗金战绩,他也不掌握,所以,这个方案还不算完善,只是一个初步设想而已。
  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找到救国良策了!秦桧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兴奋不已!
  我要南归,要把这个成果快点告诉高宗,让它尽早付诸实施!
  挞懒的军队要南下了,动身的前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