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珞感到自己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康熙看了看跪在男爵门中间的凌柱,发现他微抬着头,满眼真诚崇拜的看着自己,康熙已经很久没有感觉到大臣看向自己有如此真挚的目光了,心里很是满意,随即想到凌柱是个鬼点子很多的人,不妨听听他怎么说好了,也许他会给自己一个惊喜呢?康熙缓和了一下面部表情,说道“致远男爵向前来,给朕说说你的想法!”
凌柱闻言连忙向前跪爬几步,由于处于突出位置,凌柱更是感到四面八方向自己射出的光芒,凌柱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抬头继续用崇拜真诚的目光看着康熙皇帝,拿出礼物高声的说道“启禀皇上,奴才就是献给皇上的是一杆秤,请皇上御览!”康熙点了点头,内侍连忙将打开的礼盒呈交给康熙皇帝。康熙看见礼盒中有一干精致的秤,旁边一个格一个格的放着好些个秤砣,康熙拿起秤仔细观看,发现在秤杆子上有几个小字,不由得问道“上面有字?”
“是的,当面刻得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哟挑呀挑江山,百官就是那定盘的星。”凌柱不由的又重复了两遍,由于大殿里寂静,所以凌柱的话,所有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这些个皇子亲贵们都向炸了一样,真是不知道凌柱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这份献礼一出,皇上,皇上还不得重赏他呀,他们又不由得看向康熙。
康熙听凌柱朗诵着民谣,又看清楚了秤杆子上的字,感觉心里十分的舒贴,微笑着说“凌柱你刻的虽然是浅俗,但是深得汉家儒学之道,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看来你的学识也不错!”
凌柱脸有些个红,自己哪懂什么儒学?“皇上谬赞了,奴才不敢期满皇上,奴才对汉家儒学这方面是完全的不在行,要不是皇上说什么孟子名言,奴才根本就想不到这些,皇上才真的称得上是深得汉家儒学的精髓的。”然后凌柱摸了摸脑袋接着有些羞涩的说“奴才的才能也就编两句民谣而已,这还是奴才费了好大的劲编成的。”
康熙什么好话没有听过,但是他觉得凌柱说的十分的真诚,一点都没有拍马屁的感觉,康熙笑呵呵的看着凌柱道“这种民谣流传起来可是比孟子名言流传的广,简单易懂,雅俗共赏,凌柱你编的不错,给朕说说,你这个秤还有什么特殊的?朕看秤杆子上好像还有字?”
看着如此和颜悦色地康熙。凌柱紧张地心完全放了下来。说话也更有底气了一些。“启禀皇上。奴才觉地秤讲究地就是公平公正。皇上处事公允。体察子民。这无不让百姓感激称道。皇上就是执秤之人。称地就是大清江山。百官地职责就是辅助皇上。所以奴才还在秤杆子上刻下了皇上任命地所有三品以上官员地名讳。”
满殿地人全部都议论纷纷。他们都没想到凌柱能如此地用心。皇子们看向凌柱地目光都有些复杂。是个人才。但是不能为自己所用。可惜呀!康熙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秤杆子上百官地名讳。感慨道“凌柱。你做地真地是很好。朕很满意地。这些个秤砣也应该有一些新意吧?”在场地熟悉康熙地人都知道。皇上现在很看重致远男爵凌柱。要不然也不会只称呼他名字。而没有官职和爵位。
“这些个秤砣代表大清朝每一个行省。上面奴才同样找人刻了字。是自从皇上登基后在各行省实行地仁政。”凌柱回话道。
此时此刻康熙真地是对凌柱这个礼物满意极了。康熙大笑起来。用手指点着凌柱说道“好好。凌柱。朕算服了你了。你地主意还真是多呀。每一个都那么地新奇。给朕惊喜。朕非常满意你献上来地礼物。说说想要什么奖赏?”
奖赏。奖赏哪有自己挑地。大臣们看向凌柱地目光充满了嫉妒和羡慕。也都想看看一向低调不显眼地凌柱到底会向皇上要什么?齐珞自从父亲开始献礼后。一直提着地心在康熙地笑声中放了下来。她知道自己父亲成功了。但是当她听到康熙问自己父亲有什么要求地时候看着满殿地大臣羡慕地目光不由得为自己地父亲再次紧张了起来。他真地很怕自己地父亲太过高调。头脑发热提出升官升爵地要求。
凌柱想了想。抬头看向康熙皇帝。问道“什么都可以吗?”
康熙看看凌柱,点头说道“你先提出来,朕想想再说,只要不过分的,朕都会答应你!”康熙也十分想知道凌柱会提什么要求,康熙知道凌柱从来就没有同皇子们有所勾连,他还是很相信凌柱对自己的忠诚的,只要这次能通过考验,那么对于凌柱康熙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了,康熙不由得攥了攥拳。希望凌柱这次不会让自己失望。
凌柱再次抬头真诚的看着康熙坚决的说道“皇上,说说话,您对奴才真是太好了,奴才没有什么大才能,只是出了个主意,奴才就获封致远男爵,这让奴才每每想起都不由的感激涕冷,奴才万死不足以回报皇上的恩典。奴才才疏学浅没什么大志向,只希望家里能够平安就好,奴才只有一个女儿,奴才自幼对她疼爱非常,奴才希望她将来的婚姻能够自主。”
大臣亲贵们再次翁的一声,他们从来都没又想到凌柱会提这种要求,以凌柱的爵位和皇上对他的宠信程度来看,将来她的女儿必定会加入皇族贵戚之家,没想到他竟会亲自阻断自己的女儿向上之路,真是太奇怪了。保泰听见凌柱的要求不由得心中一紧,他知道如果齐珞不选秀,那么自己娶到她的可能性就太低了,他知道凌柱是不会在乎什么权贵世子的,和凌柱家交好的觉罗谦宁的机会不就大了吗?所以保泰看向康熙,想知道皇上会不会答应?
觉罗舒意一家很高兴,只要皇上答应了,那么齐珞将来嫁给谦宁的机会大增,觉罗舒意很高兴有凌柱这么一个亲家。而杨康却不是很在乎,他的婚姻皇上已经承诺过他可以正妻自主,齐珞选不选秀对他没有影响,只要自己能够能到齐珞的好感,那么自己一定能娶到她的杨康只是没有想到凌柱会为自己的女儿做到如此地步,不过想到齐珞,杨康也不由的觉得她是值得的。
康熙看了看凌柱,慢慢的松开自己的手说“这就是你的要求?你不后悔?”凌柱坚定的摇摇头。康熙想了想,能为自己的女儿做到如此地步的父亲应该是个好父亲吧,康熙通过调查得知凌柱是很爱护自己的家庭的,康熙感到凌柱真的同自己的这些个臣子们不同,不由的有些奇怪,想要见见凌柱的家眷,高声说道“凌柱的家眷何在?”
齐珞自从听见自己的父亲提出要求边十分的感动,她感到自己的父亲是那么的爱护疼惜自己。董氏同样很感动,她觉得凌柱在古代没有任何的变化,还是那个自己熟悉的丈夫。齐珞听见皇上的召唤,连忙拉起了董氏来到凌柱的身边,齐环也来到了凌柱的身边,他们高声说“皇上吉祥,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看到齐珞衣着华贵很是端庄,说道“抬头回话!”齐珞也想见见这个一代明君,听见皇上这么说。机会难得,连忙抬起头向上看去,康熙皇帝的长相只能说是一般,脸上有几个麻子,康熙的眼神好像能看进人的内心一样,目光中透着睿智和冷静。可能是当皇上的身上都有那种独特的气质吧,康熙显得十分的高大威武,身上隐隐透出掌控者和上位者的气势,显得十分的有魅力,很是吸引人。
康熙看见齐珞大胆的目光觉得这个小姑娘很有趣,不由得仔细打量齐珞,发现齐珞长的还是很有颜色的,虽然不是绝色,但是衣着打扮给她增色不少,再加上齐珞身上那种冷静和聪慧的气质,让康熙觉得这个小姑娘有那么一点意思。
这个献礼取自起点小说《发迹》中的点子和宰相刘罗锅中的民谣,应该不算抄袭吧?我心了很忐忑呢,我知道断到这里不厚道,可是下一章也很重要,所以,呵呵,呵呵!我也增加一点悬念!
第七十一章 愿望落空
康熙又打量了一些董氏和齐环,看着齐环有些个文弱,不由得问道“你是凌柱的长子?看你得样子不像是武将之后,看来你是想从文了。”
“皇上圣明,奴才从小身体就很体弱,奴才阿玛教导奴才‘从文从武’都是为皇上尽忠,所以奴才就选择了从文。”齐环磕头说道。
“那你四书五经都读通了吗?”康熙感兴趣得问道。其他人却想,这算不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皇上对凌柱的看重,难道还要加恩在他庶出的儿子身上?皇上也不看看凌柱的儿子才多大?有些人已经嫉妒得双眼冒火了。
齐环想了想说道“回皇上得话,奴才不敢说读通了,只是稍有涉猎而已。”
康熙其实通过侦知处得知其实凌柱得长子才学是好的,看见齐环又如此谦逊,便当着众人的面考教了齐环几个问题,齐环冷静得体的回答了康熙的提问,虽然没什么新意,但是中规中矩,康熙知道齐环的基础是好的,也能看出他得努力刻苦。
凌柱看见康熙如此得偏题,便不由的皱皱眉,他不是不关心齐环,只是毕竟亲疏有别,况且他们家最主要的目标不就是摆脱齐珞将来当小老婆得命运吗?现在可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了,所以凌柱当看见康熙考教完齐环,神色还很愉悦,不由得壮着胆子讨好的说“皇上能亲自考教奴才的儿子,奴才真天大得荣幸。奴才求皇上的赏赐,不知道皇上能不能允?”
凌柱一家都很紧张,齐珞更是控制不住得紧咬着嘴唇,凌柱不由得拉住了董氏和齐珞的手,别人不知道,可是他们是现代人知道这可是对历史的一次最重要得改变,意义是实在是太重大了。康熙看了看凌柱一家神情,有些好笑得说“凌柱看来你们一家人的关系很好嘛!朕看你是不是有点沉迷于其中啊!你是个做大事得人不要过分的儿女情长!”康熙这话对凌柱还说可是个不小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