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紫 作者: 吱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九重紫 作者: 吱吱-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子听着面色果然好了很多。

    顾玉看着撇嘴。

    宋墨瞥了顾玉一眼。

    顾玉立刻又恢复了之前的恭敬。

    只有沈青,什么也不知道,灰甲还没有到手就在那里发着愁:“那我怎么说好?”

    顾玉望了望天。

    董其促狭地笑道:“就说是从宋大那里顺的。”

    太子、沈青和顾玉都愣住。

    宋墨却淡淡地说了句“可以”。

    他一本正经的,硬生生地把个场面弄得无比严肃,没有了一点调侃的味道。

    沈青不由吟呻:“天赐,你就不能随意点?难怪别人都叫你宋大。”

    太子呵呵地笑。

    一群衣饰华美的年轻人穿过正要巡防的军士结伴而来。

    他们都是勋贵之家的子弟,因为秋围,没有平日那么的拘泥。

    众人纷纷给太子行礼。

    太子温声和他们寒暄着。

    每个人的名字都记得,每个人的情况都了解,谈话的内容包括了“听说你们家太夫人摔伤了退,好些了没有”、“在金吾卫当差还习惯吗”、“成亲的日期定了没有”……每个被问到的人都一副如沐春风的样子。

    宋墨就看了顾玉一眼。

    顾玉冲着宋墨嘻嘻笑。

    大家拥护着太子去了太子的营帐。

    宋墨的帐前只剩下了顾玉和董其。

    三人鼎足而立。

    七、八个穿着胖袄挂着锁子甲腰配大刀的年轻军士朝这边走过来:“这里是英国公世子爷的营帐吗?我们是五军营右哨和右哨的,今年奉召参加秋围的骑射,特来拜会英国公世子爷。”说话的人目光在三人之间转了一圈,最后落在了董其的身上,“早就听说英国公世子少年英雄,今天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那人的话还没有说话,董其脸上已是白一阵红一阵的,正要说什么,有人高声喊着“宋子世”,把董其的声音压了下去,“您好像比去年又长高了一点。今年我老殷没资格参加秋围的骑射了,带了几个后辈末学来给您打声招呼,您可小心了,别把皇上的金吾卫副指挥使给输了。”说话的人身高八尺,浑身的横肉,走起路来一抖一抖的,壮得像头熊似的,他声若洪钟地哈哈大笑着,身后还跟着五、六个因为踌躇满志而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此人名叫马友明,是宣同总兵马毅超的儿子,在神枢营当差。四年前,秋围他得了第一,结果九岁的宋墨却成了众人注目的聚点,他这个头名被孤零零地撇在了一边。第二年,他以一箭之差输给了宋墨,再次被人无视;第三年,他再次屈居第二。

    他今年升神枢营副将,怎么还好和这些年轻人争名次。

    看见顾玉,马友明嘿嘿笑道“小姑娘,你又跟着世子爷来看热闹了!”

    顾玉气得脸都歪了,跳起来就骂,污言秽语,把这些军营里摔打的汉子都听得目瞪口呆。

    马友明全当没听见,径直上前给宋墨行了个礼,揪了身后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了,道:“世子爷,这小子叫姜仪,是登州卫指挥使的儿子,家学渊源,我们神枢营就指望着他夺冠了。”

    宋墨还了礼,朝着姜仪笑着点了点头。

    先前跟董其说话的人顿时有些呆滞,过了片刻睁大了眼睛望着宋墨:“你,你就是英国公府世子爷。”

    宋墨点了点头。

    马友明已揽了宋墨的肩膀:“我们难得见一次,去你营帐里喝酒去。”目下无尘地从董其身边走了过去。

    五军营的人炸了锅。

    “怎么会这么年轻?”

    “真的假的?瞧他那样子,只怕从来没有做过重活,怎么会得了第一的?”

    “少年出英雄啊!”

    董其脸色阴沉沉像快要下雨似的,悄悄地离开了宋墨的营帐。

    ※※※※※

    接下来连着两天的狩猎宋墨教只是在一旁观战,直到第三天的骑箭比赛开始,他这才换了戎装出现在了校场。

    宋墨的坐骑飞度是匹千里马,先天就占了优势,在快出第二名三个马身的成绩毫无异议也毫无悬念半夺得马术的第一名。

    射箭开始,他排在了最后一轮出场。

    另一头,站着董其。

    他沉静地朝着宋墨微笑着点头,目光却凛冽如霜。

    宋墨笑了笑,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射箭上。

    很快,内侍吹响了牛角号。

    比赛开始。

    一开始,宋墨很稳,箭箭中靶。可越到后来,他的失误越多,还有支箭堪堪地射在了靶子上,略一恍神只怕就会落空。

    看台上的人都不由地“咦”了一声,坐直了身体,神色紧张地注视着校场,这其中也包括了皇上和英国公、广恩伯。

    宋墨可能也感觉到了自己的状态不好,他没有继续射下去,而是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几口,这才开始举弓张弦。

    之后的几箭都射得很好。

    尽管如此,结果出来,宋墨排在了第二。

    排在第一的是董其。

    他是继宋墨之后,六十年来第二个取得第一名勋贵子弟。

    排第三的是姜仪。

    姜仪望着宋墨,很替他惋惜——宋墨只输了董其一箭。

    而董其气宇轩昂地站在那里,眉宇间难掩其意气风发,耳边又响起父亲的话:“……从前我不让我参加秋围的骑射,是因为你没有击败宋墨的把握,去参加秋围的骑射,也不过是给宋墨做踏脚石罢了。这次却不同,蒋家出事,宋墨不可能不受影响。能否夺魁?能否一举击败宋墨?就全看你的了!”

    现在,自己终于站在了宋墨的前面。

    看台却传来皇上气极败坏的咆哮:“把宋墨那个小兔崽子给拎进来。他是怎么比试的?朕闭着眼睛都能比他射得好……”

    宋墨被叫了进去。

    “臭小子,你这些日子都在家干什么?”皇上的声音震耳欲聋地回荡知校场上,“你这些日子都在干什么?你知不知道你把朕的金吾卫副指挥使给输了?”

    宋墨低声认着错。

    校场内外一片寂静。

    皇上会骂太子、骂辽王、骂汪渊,甚至会骂皇后娘娘,却从不骂内阁大臣,侯伯公卿,可这次,却骂了宋墨。

    所有人的目光,都艳羡地落在了宋墨的身上。

    董其呆若木鸡。

    他取得了第一名又有什么用?

    此时皇上关心的、诸位王公大臣眼中的,却是宋墨。

    ※※※※※

    回来的路上,宋宜春和儿子同坐一辆马车。

    “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商量我?”他又急又气,面孔涨得通红,“要是皇上以为是我教唆你去试探皇上的,我们父子今天还能走出得怀来吗?你今年也有十三岁了,你怎么还像个三岁的孩子似的,不懂事啊!”

    宋墨朝着父亲歉意地笑。

    宋宜春叹了口气,道:“以后再也不可如此了,知道吗?你舅舅们出了事,我们理应帮忙,可也不能把自家给搭进去。什么事,都要有个度……”一路啰啰嗦嗦回了英国公府。

    刚踏进上房的门,就听到了蒋氏一阵压抑的哭泣声。

    蒋氏遇事一向刚强。

    宋宜春和宋墨都神色一紧,快步进了上房。

    蒋氏伏在妃贵榻上,哭得气若游丝,贴身服侍她的丫鬟和媳妇子也哭得伤心欲绝。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来,眼泪落得更急了:“三哥他,他病逝了!”

    如晴天霹雳,霹得宋墨耳朵里嗡嗡作响,半天才听清楚周遭的声音。

    号称智囊三舅去世了,没有了薪火相传的人。留下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五舅,蒋家怎么办?那些随着三舅一起流放铁岭卫的年轻弟子,又该怎么办?

    恍惚中,他听到父亲略带几分犹豫的声音:“你看,要不要让天赐去一趟辽东?借口奔丧去会会辽王,请他对五弟多关照关系?”

    蒋家五岁以上的男童都流放到了铁岭卫,其他的人都跟着梅夫人回了老家,连个能扶棺的人也没有!

    蒋氏感激地望着丈夫,重重地点了点头。

    ※

    太困了,错字只有明天捉了!

    O(∩_∩)O~

    PS:更新明天补!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三十六章着迷

    )

    第一百三十六章着迷

    蒋兰荪的死讯,是陈曲水传给窦昭的。

    他在信中不无遗憾地道,蒋家以后将会很艰难。

    窦昭明白他的意。

    一个家族得以传承,是因为有长辈的指点。

    蒋柏荪做为幼子在京都伺奉梅夫人,不仅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而且从来没有离开过京都。他的哥哥们在福建与人欲血奋战的时候,他却在京都锦衣玉食;他的哥哥们在和朝堂上的阁老们斗智斗勇的时候,他却犬马声色,纵情声色,否则,也不会在外面偷偷地养外室了。

    现在有经验、有见闻、身受重伤却以无比的毅力坚持到铁岭卫的蒋兰荪病逝了,从来不曾上过战场、没有见识过战争残酷的蒋柏荪却少了下来。蒋家在他的带领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传承中断,这个家还会重新站起来吗?

    窦昭没有陈曲水那么多的伤感。

    前一世,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谓的谋划部署,全被碾成了齑粉,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这一世,蒋家得以保全一部分人的性命,从此退出杀戮场,做一个普通的富户,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她只担心宋墨。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迟迟不把陆鸣招回去。

    她是因为陈先生的缘故装聋作哑,他又是为了什么呢?

    要说对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蒋家的事早已告一段落,她还有什么值得他关注的?

    想到这些,窦昭心里就有些烦躁。

    明年她就要开始全心全意地着手和魏家退亲的事宜了,她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