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是武汉人,”王哥说:“这次是专门跟俊生一块到家里来的,还要麻烦姨几天了。”
老妈看来是高兴过头了,都不知道让客人坐下再聊,也忘了要让客人喝水什么的,“妈,我渴了。”我提示老妈。
“哎呦,你看我,光顾着高兴了,快,峰啊,大生,快点进屋里坐着,我给你们倒茶。”老妈反应过来了。
我们一行人走到屋里坐下,大哥好奇的问:“妈,我爹呢?”
老妈先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大哥和王哥的杯子了泡上茶叶,我是白开水,然后说:“他下地看看麦子咋样了,一会儿就回来了。”
“麦子快熟了?那正好,我还能赶上割麦。”大哥说。
“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只管陪着王峰出去多玩玩,”老妈说,“地里活有人干。对了,你们能在家呆几天?”
“哦,我们探亲假是一个月,路上耽误了两天,还得提前几天回去,上王峰家一趟,算起来能在家二十几天吧。”大哥回答。
正说着话,老爹从外面进来,猛然看到大哥,一愣,然后说:“大生回来了,时候到的家?”
大哥忙站起来说,“嗯,爹。刚到家没一会儿。”,王哥也赶忙说:“叔叔好。”
老爹淡淡的应一声:“嗯,好。你们坐吧,我去做饭。”说完就径直到厨房去了。
也许,男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总是会内敛一些吧,老爹看似很平静,其实却是很开心的,不然,他也不会亲自下厨了!虽然老爹的厨艺远近闻名,但在我们家里,一日三餐却是老妈在料理,只有过节时老爹才会露一手给我们瞧呀。
显然大哥对老爹的性格也很了解,他对王哥说:“我爹就是这样,不爱说话。不过他做的菜可真是好吃,咱们中午有口福了。”
“是吗?那我中午可要多吃一点了!”王哥开玩笑说。
14、端午节
“你不吃都不行,我妈让人吃饭可是实在的很,不把你吃撑了,就谢天谢地啦,哈哈……”大哥也跟着说笑。
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很快,感觉没一会儿,就到了中午,陆陆续续有人来吃饭,老爹和老妈轮流在外面忙着,不时进屋看看大哥和王哥,说两句话,或是让着吃菜,三哥和四哥也不时的问大哥一些部队里的生活,大哥和王哥都耐心的一一作答,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边吃饭,边聊天,我虽然不怎么说话,却最喜欢这种气氛了。
等到吃过午饭,老爹老妈也闲下来之后,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我的生物钟却提示我,该午休了,困得睁不开眼睛,我只好放弃加入聊天的大部队里,先睡饱再说吧。
一觉睡醒之后,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人都到哪儿去了?
正疑惑间,老妈拿着一个大脸盆进屋了,我揉着眼睛问:“妈,我爹和我哥他们都干啥去了?”
“你爹进货去了,你大哥跟你王峰哥好奇,也跟着去了。”老妈说。
“我三哥四哥呢?”我又问。
“我说你是不是睡迷糊了,他们俩上课去了。”老妈好笑道。
哎呀,真是的,我怎么忘了,他们俩还要上课的,活该被老妈笑。
“妈,我字帖些完了,你再给我买几本吧。”
“好啊,你还要啥,我一块儿给你买回来。”
“那你在给我买几根铅笔,我还要课本。”我说。
“哪儿有卖课本的?你想的真美呀。算了,我去给你借吧。”老妈说“你自己呆家里,我给你买东西去。你可别乱跑,乖乖呆屋里,知不知道?”
“知道了。”老妈看我答应了,把脸盆放下,转身出去了。
我百无聊赖,拿着图文并茂的童话书,继续看,里面的内容我都会背了。能看的书还是太少了,看来我得让老妈给我再买两本了。
“妮儿呀,看啥呢?”大哥他们回来了,看我正在看东西就问。“爹,大哥,王哥哥,你们回来了。”我打过招呼,不想说话,就把手里的书扬起来让大哥看。
“呦,妮儿可会看书了,让大哥看看,这是啥书!”大哥说着又把我抱了起来。不知道大哥怎么回事,回来之后特别喜欢抱我,我很不习惯的说。
“大哥,这一本我看完了,还想看别的。”我软软的冲大哥撒娇。小孩子的角色,我现在是扮演的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尤其是撒娇更是练习的炉火纯青。
大哥同样也不能抵挡:“好,想看啥,大哥给你买。”“大哥真好。”搞定!我在心里比了个胜利的手势。
“妮儿啊,你妈上哪儿去了?”老爹没看到老妈,问我。
“妈买东西去了。”我说。老爹对大哥说:“我回家把镰刀磨好,麦子快熟了。你跟你战友先在着看一会儿门,等你妈回来,你们就出去玩吧。”
大哥答应一声,老爹就骑着自行车走了。大哥和王哥聊一些部队里的事,我也听不明白,就继续“背”我的童话书。
第二天早上,一大清早,大哥就带着王哥到市内逛去了,中午也没有回来吃饭。家里的其他人,还和往常一样,我拿着昨天老妈新买的字帖,继续练字。傍晚,大哥他们两个人总算是会来了,一进家门,就能听到大哥献宝的声音“妮儿,快出来,,看看我给你买的啥!”
我赶忙出去,看到大哥拎着一包东西,过去打开一看,有几本书: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竟然还有一本小学生作文集,他都不怕我看不懂吗?大哥看我只翻书看,又拿过一个袋子,掏出一条裙子,美滋滋的比划着:“妮儿,快看看,哥给你买的裙子好不好看?”我看了一眼,天啊,他怎么更老妈一个眼光啊,买的衣服全是大红色的,俗气至极,他还好意思显摆!心里不屑一顾,脸上还不能表现出来,不管怎么说,也是大哥对我的一番心意呀。我虚伪的说:“好看,谢谢大哥!”
不好意思大哥,原谅我的心口不一吧!
端午节,本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的节日,演变到现在,早已失去了几分韵味和深刻的含义,人们也不再追究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它已经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前一个月,家长就会给家里的小孩绑上五色线,带上香包,家家户户的门边上要插上一种叫“艾蒿”的植物,五月初四晚上,要把五种水果的叶子泡在脸盆里,脸盆露天放上一夜,端午节当天早上,全家人就用这脸盆里的水洗脸,吃过早饭后,还要到河边洗一洗胳膊,并且把五色线和香包全部扔进水里。以上所作的一切,据说都是为了“除祟”。
我家的小麦也已经全部收割完了,本来老爹老妈还在犹豫要不要歇业两天,谁知道学校正好放了两天“麦假”,这下好了,不但不用发愁影响生意,还多了三哥和四哥两个帮手,当然大哥和王哥也同样出了不少的力,加上二哥专门回家来帮忙,我家的人手十分充足,原计划两天才能干完的活,不到一天就结束了。现在还没有收割机之类的先进机械,割麦子全靠手工操作,麦子收割完毕之后,会统一拉到一个叫做“场”的地方,也就是一大片空地,一般都是一个大队的共用一个“场”。用拖拉机拉着一个石磙,把地面碾的即平且硬,把小麦铺在场里,再用拖拉机一遍一遍的碾,知道麦粒和秸秆完全分开,再把麦粒装在袋子里拉回自己的家,麦秸秆就地在场的边上打成垛,这是烧地锅的好材料。麦粒拉回家之后,还有铺在院子里晒干,才能入仓,不过,并不是打出来的麦子全是自己家的,还要根据家里的人口数量,交一部分到国家粮库,俗称“交公粮”。
现在,我家的麦子就晾在院子里,等候晒干后收仓。总算是度过了一年中最繁忙也是最重要的一段日子,家里又重新恢复了平静,所有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了,唯一有所改变的就是二哥不在出去跟着别人干活了,他留在家里,和老爹老妈一起料理小生意。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老妈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明天早上吃的鸡蛋鸭蛋,中午的粽子,看样子是想让这个我们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的节日能过的丰盛一点。
早上起床,用传说中除过祟的水洗完脸,吃过鸡蛋,哥哥们早就自己找活动去了,老妈带着我到村边上的小河里,洗洗胳膊和腿,把胳膊上的五色线扔进水里(据说会变成五彩的小蛇),算是完成了今年的“除祟”工作。
“妮儿啊,中午咱们熬鸡汤好不好啊?”老妈牵着我的手,边走边问。
“好,我最喜欢和鸡汤了。”我甜甜的应,我们俩就这样一问一答,慢慢走回了家。
为了今天的端午节,老爹老妈歇业一天。,中午,我们一家人就在家里吃了一顿“团圆饭”。吃着老爹精心烹饪的佳肴,喝着美味的鸡汤,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对未充满了希望,这就是幸福吧!
过了端午节,大哥在家的时间就没有几天了,大哥也不再带着王哥四处玩乐,经常呆在家里,帮老爹老妈干一些活,或者教我一些东西;好玩的是王哥特别喜欢做我的“老师”,用他的话说就是“刘俊生,你妹妹学什么都快,一教就会,简直太有成就感了”,后来,基本上都是王哥在拿着老妈借来的课本给我讲课,大哥只有靠边站的份了。
纵然是万分不舍,还是到了离别的时候,总算是有过一次经历,这一次,大家都没有上一次那么伤感,大哥也没有让老爹送,提着简单的行李,和王哥一起再度踏上了征程。临出门的时候,大哥又抱了我一次,趁着老妈不注意,悄悄塞我小口袋里一个东西,还神神秘秘的小声说:“记住别让妈知道,自己收好。”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等到送走了大哥,老爹老妈去忙其他事时,我忙进屋掏出大哥塞的东西,竟然是十块钱!我一下子愣住了,听他和老妈说过,部队里一个月的津贴就是十块钱,老妈心疼他,走之前要给他钱让他带上,他也没同意,说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