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情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情史-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狄仁杰坐在车上沉默半晌后,才问道,“冷卫,你是从何得知,我和贺兰公子在这里?“
  “这个,”冷卫稍作沉吟后,随即持剑道,“昨日有人送来信笺一封,上面记有大人回程遇伏一事,并让属下按上述路线过来接大人和贺兰公子回程。”
  敏之听他说完,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狄府的侍卫,还以为又遇上拦截的人了。
  狄仁杰蹙眉思忖,狭长而锐利的眼睛里流动着淡淡的惑然深光。
  “喂!老狐狸,”敏之艰难地掀开帘子,朝车外那个背对自己而坐的人喊道,“你没事吧你?人家都来接了,你还发什么愣呢!”
  狄仁杰这才回神,见冷卫还半跪在前方,忙笑道,“冷侍卫请起。”
  冷卫起身后,单手一挥,后方等候的其他侍卫连忙上前,朝狄仁杰行礼后,恭请他坐回马车。
  狄仁杰回身看了车内的人一眼,敏之发誓他在他眼底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戏谑,也不管他是不是真有此心,忿忿扭过头去不再搭理那个挽起帘子进来的男子。
  还未坐定,狄仁杰似乎又想到什么般,起身覆唇在那驾车人的耳边轻声低语了几句。敏之竖起耳朵倾听,却只隐约听见模糊片语,“……慢些……有伤……”
  等狄仁杰坐稳,马车轮子缓缓滚动着前行时,敏之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粗声唤道,“喂!你是不是……”话未道完,脸已红透,“是不是告诉别人我……”
  狄仁杰回头瞟了他一眼,淡淡挑眉,“我不过是告诉那人,我肩上有伤,让他慢些赶车走。”
  敏之霎时语噎,愣愣看着狄仁杰的侧脸,突然感觉即便是那样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只要是由他来演示,都出奇的好看。
  敏之用力晃了晃脑袋,将这滑稽甚至有些毫无根据的想法用力轰出脑外。
  他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有这个想法——居然觉得狄仁杰好看?好吧!他必须提醒自己牢记,那只狐狸的命,还捏在自己的手中。他绝不会让他日子好过!
  马车行了一日,到达长安时,狄仁杰唤醒了睡意模糊的敏之。
  等敏之逐渐转醒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狄仁杰那张低头目视自己的笑脸,而头下那比枕头还要舒服几分的感觉,令敏之矍然惊起,怒视着他满脸防备的喝问,“你又想做什么?”
  一开始不是趴着座榻假寐的么?怎么衍变到最后,竟然是枕着他的腿入睡了?
  见敏之双目圆瞪,眼底满是戒备,那样子就像是遇上猎人后欲要顽强一搏的兔子般,狄仁杰遮掩不住眼底笑意,“我不过是想告诉你,长安到了。”语落,并在心底悄悄补充:还是一只愤怒的兔子。
  敏之狠狠剜了狄仁杰一眼后,这才掀开窗帘朝外望去。熟悉的街道倒映眸底,令敏之感到一阵的兴奋。
  “真是长安。”敏之扬唇而笑,眉眼间盈满了欣喜,当下便忘了与狄仁杰的过往种种,回身拽着他的胳膊道,“老狐狸,真是长安!”
  狄仁杰未想他竟会这般高兴,不由得眸子染笑道,“正是长安。”
  敏之松开手,回身挽起帘子见马车缓缓使进外郭城,长久紧绷的心底,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马车一路前行,在进入明德门后被几个公公拦了下来。狄仁杰起身挽帘走出去,只见那几个公公忙弯腰行礼,恭敬道,“皇后娘娘有旨,请贺兰公子即刻入宫觐见。”
  狄仁杰不禁一愣,“皇后娘娘这般急着召见贺兰公子,是否有要事?”
  “这个,就不是奴才敢过问的事了。”那站在最前面的公公鞠身陪笑道,“贺兰公子,还是请即刻入宫吧!”
  狄仁杰回头对上敏之的视线,见他也是一脸的茫然不解,不由得朝那几个公公再次问道,“皇后只召见了贺兰公子一人?”
  “是的。”那几个公公虽是心底有些着急,然后面上却不敢表露,只得一一答了狄仁杰的问话。
  说到惑然疑问,狄仁杰并不比敏之少。
  他可以肯定送信至狄府让冷卫来接的人,并不是皇后。而敏之口中那个叫鬼仆的地宫门人,想来也不会出现在长安才是。那么送信之人到底是谁?派人追杀敏之的人又是谁?这所有事情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
  狄仁杰理不清头绪,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一次的追杀,不过是某事件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正在千头万绪之际,敏之一手拍上他肩头,唤回了他游离的思绪,道,“既然皇后要见我,那我就先不回府了。”说完,走上那几个公公早已备好的马车,往宫城方向驶了去。
  狄仁杰站在路口出神的凝视着马车在眼底越行越远,阳光挥洒而下,从那顶坠着橘色流苏的马车上折射而出,金橘的彩光印在眼底,狄仁杰忽然觉得那光亮强得有些耀眼。
  马车缓缓行驶至紫苑丹凤门停下,公公上前打起帘子,恭敬请下敏之,领着他一路进大明宫,朝栖凤阁走去。
  敏之跟在身后,见那几个太监走得甚快,刚想叫他们慢些,又怕被瞧出端倪,只好强忍了身后那丝隐隐作痛,大步迈上前紧紧跟着。
  好容易七弯八拐的总算是走到了栖凤阁前,等小太监通传后,敏之硬是扳着腰段子走进去,刚要行礼,只见殿上无人。正在茫然之际,一宫女笑盈盈的走出来朝他行礼,“贺兰公子,娘娘请您偏殿见驾。”
  敏之绕过镌刻着百花云纹图的鎏金铜鼎进到偏殿,只见武皇后正歪坐在座榻上,一手托着釉青如玉的茶盅,凤眸似眯未眯,声音尤是慵散,却又仿佛隐着一抹无形的压迫,“可是敏之来了?”
  敏之忙挽了一片衣角就要行跪拜之礼,武皇后抿唇笑道,“免了罢。”
  敏之正想着下跪困难,听闻皇后一言,忙不迭的起身,作揖道,“谢姨母。”
  “敏之此趟辛苦,”武皇后眼帘微抬,深邃却又清亮的眸子里流转过一丝流光溢彩,“明日早朝,龙颜大悦,必会重赏敏之。”顿了顿,不等他回话,又接着道,“敏之此趟有功,也算是替姨母争了回脸面。”
  敏之也猜不透皇后此番话的用意,总感觉在她那双玉石般明亮眼眸的直视下,自己无处遁形。
  才鞠躬行了一礼,正要说话,武皇后蓦地起笑道,“敏之难得出去一趟,也算是历练了。倒不知,长了几分见识?来,说给姨母听听。”
  敏之一顿,心里立时涌起几丝异样情绪。
  皇后几句问话分明不在其意,若是用来投石问路以作试探,却也着实牵强了些。
  见敏之半晌不曾回话,武皇后也不急着出声催促,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将盅子轻轻搁在了旁边桌子上,这才轻悠悠的开口,“你可知,本宫为何急着召你前来?”
  见敏之摇了摇头,武皇后挑眉淡笑,笑意在眼角氤氲许久后才道,“那你可知,本宫为何让皇上,册封你为左散骑常侍吗?”
  敏之大惊,脱口而出道,“什么!”话音刚落,才反应回神,又忙忙地俯身跪了下去,低着头,心里却是惊惶到了极致。
  那闲官竟是皇后所赐?
  一道模糊不清的念头在脑海如电飞闪而过,敏之似乎抓住了什么,然而那光消逝得太快,还未等他捕捉及时便已不见踪迹。
  “起身吧!”武皇后丝毫不计较他话里的莽撞,等他站起身后,一手触摸着茶盅的边沿,仿似无意般叹道,“近来,本宫也琢磨着,这武氏一族里,能挑得出风头来的,也没有几个。老的老,死的死,后一辈里,只有你和承嗣稍强一些。”
  冰凉的触觉从指尖直传入心底,武皇后淡淡扫了敏之一眼,清冷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温柔,“舞象年华,正值心思敏锐勃动之期,你既是我亲侄儿,平日里犯个小错什么的,姨母又怎会不替你担待着。”
  一席话落,各类意思尽含其中,只听得敏之心剧烈跳动,仿佛一张无形的网从头顶压下,令他感到一阵透不过气来的胸口发闷。
  哪里还敢多言,敏之俯身作揖,顺势接道,“侄儿过去少不更事,做了错事,实在……实在是罪该万死!”
  武皇后遽然而笑,道,“罪该万死倒谈不上,只要你记得姨母对你好,把你当成亲生儿子一般来疼爱,便是了。”
  敏之心中猜忌稍纵即逝,赶紧点头称是,“敏之断不敢忘。”稍停片刻,瞧着武皇后心情甚好,敏之鼓足了十分勇气试探道,“姨母,侄儿还有一事……想求姨母的示下。”
  一抹意味深长的了然之光在眼底滑过,武皇后嘴角笑意扩大,再次抬眼看向敏之时,眼光温柔如水,“何事,敏之只管道来。”

  世袭国公

  敏之硬着脖子,将心底的话一口气道出,“侄儿求姨母,赦了武家兄长回长安。”才说完,背后额角即刻渗起一层细汗,偏又不敢去擦,只得任它凝结成珠,顺着脸颊滑下。
  “武承嗣?”武皇后慢慢站起身,捏了捏绦着金边的宽袖,缓缓踱步走下座榻,“这可就奇怪了,”悠扬却又带着一点疑惑的话语,如冰丝缠绕进敏之的耳蜗,引得他只觉自己身处冰火两重天,难受得紧,“这武承嗣,分明是你告了他的罪,让他被贬西北绝域,怎么今儿个,你倒替他求起这个情来了?”
  武皇后的话清悦缓慢,一字一句落在敏之耳中,竟如暮鼓晨钟敲得他心头嗡嗡作响。
  敏之一愣,许久也未从这震惊中回过神来,“是……是我……”
  怎么从未听风若廷提过?敏之心底黯然想道,他牙关咬这么紧,自己又跟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这下可闯大祸了!
  思绪才在心里辗转而过,武皇后踱步走至他身边,眉眼笑如弯月,语气却是清冷如霜,“敏之,本宫这个做姨母的,可算着实偏袒你了。若不是为你,本宫岂会狠下这个心,将武氏后人送至那终年见不得阳光的地方?”
  敏之闻言,顿时汗流浃背,脸上一阵青一阵白,更多的是惊惶不安,“敏之当年年幼任性,不懂事,才会有此糊涂一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