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情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情史-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敏之轻垂眼帘,浓密的羽睫宛如静懿的蝶翼,在眼眶下投下一圈模糊阴影。
  “承嗣……哥哥,”敏之将那无比别扭的叠字从牙缝里挤出来后,抬眼看向对面之人笑道,“明日府上再见,现在,哥哥可先行离去。”
  这个时候,他真的没有办法跟武承嗣多说什么——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过去和他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但是狄仁杰……
  敏之坚信狄仁杰一定是了解什么的,不然他不会在那日早朝之后如此紧张的拉住自己,“贺兰,你不该奏请武承嗣回朝。”
  “敏之弟弟?”武承嗣对上敏之那琉璃般清减的水眸,疑虑在心底弥漫散开。他很明显的感觉到眼前的贺兰敏之,与他记忆中的那位长安贵公子有了不一样的地方——又或者可以说,是完全的不同。
  他的眼睛……武承嗣在心里想着,是那种纯正的黑。干净,清透,黑得毫无一丝杂质,就好像深幽山林的泉水一般清澈。
  “承嗣哥哥旦请宽心,”再喊出那称谓时,敏之显然已经顺口了许多,“明日府中相见,敏之再和哥哥秉烛畅谈。”
  “好。”武承嗣点头,微微一笑后,转身走下阶梯。墨色长袍的一摆随着他的步伐轻悠翻飞,划出道道优雅弧度。
  敏之缓缓走下两步台阶,定定凝视着武承嗣远去的背影,眼波流转的刹那,眉间氤氲着云霭薄雾。
  也不知站了究竟有多久,等狄仁杰的手拍上敏之肩头时,才恍然惊醒他游离的思绪。
  “你在等我。”狄仁杰细长的凤眼里萦着浅浅笑意,倒映在敏之眼底却令他感觉,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像极了成精的狐狸。
  “我有事问你。”敏之跟着狄仁杰往台阶下走去,“那日……”
  才道了两个字,便被狄仁杰打断,“那日之事,你不必放在心上。”往前走了几步,停身回头看向敏之,狄仁杰挑眉轻笑,“既然他已回朝,再问亦枉然。”
  敏之几步走上前,直直对上狄仁杰的目光,蹙眉道,“至少我该知道,我和他之间发生过何事。”
  狄仁杰视线与敏之的相融交缠了半晌,在敏之有些惶遽地收回目光之后,才抬头望着天空,嘴角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值得你倾尽所有。”慢慢扭转回头,狄仁杰黑如曜石般濯光闪耀的眸子里,蕴藏了一丝深邃的光,“包括我。”
  一时间,两人相视无言,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无声的沉寂。
  敏之牢牢盯着狄仁杰,仿佛要从他的眼睛里看透些什么。然而他只看到一潭深泉般的幽黑,其中还闪着点点睿智明透之光。
  狄仁杰转身朝回廊走去,绚丽的黑发在日光下散着朦胧柔和的金光。
  感到身后之人目光的凝聚,狄仁杰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从回廊一转而过,消失在了路天相接的尽头。
  “既是世俗之人,心有牵绊在所难免。”脑海里武后的话一闪而过,狄仁杰脚下一顿,骤然停步回身看向早已瞧不见人影的远方,“但倘若这牵绊成为弱点,狄仁杰,本宫不介意替你拔去这根心头刺。”
  这一字一句象把刀刺在狄仁杰的心上,掀起了他掩藏至深的痛楚。
  生冷的脸上毫无表情,仿如雕刻般僵硬。狄仁杰轻阖眼帘,沉声叹息后迈步向前,逐渐隐入金色潋阳之中。
  敏之眼看着狄仁杰的身影转过回廊不见,想要喊他,无奈喉头象是被梗住了般,张口轻启,却无法有任何言语。
  怎么一个个的都这么奇怪?走在出宫的路上,敏之暗自思忖着,武承嗣是,狄仁杰也是。
  正在心底胡乱思索着,侧门转弯时与迎面而来之人撞了个满怀。敏之立刻抬头看去,李贤那张温和的脸映在眼底,忙俯身作揖道,“二殿下。”
  “敏之,原来是你。”李贤扶起身前之人,淡笑问道,“这般失神,倒不知是因为何事?”未等敏之回答,忽然想起什么般接着又道,“太子哥哥身体微恙,敏之若得空便去瞧瞧。”
  “太子殿下生病了?”敏之一惊,忙点头,“那我现在去看看他。”
  朝李贤俯身行礼后越过他身形刚走几步,只听见李贤在身后喊道,“敏之,太子哥哥大婚在即,太子妃人选不日入宫,敏之可知此事?”
  敏之脚步骤然停顿,微微侧头看向身后,目光还未触及李贤便已陡地收回,“如此,”敏之嘴角抿开一丝笑意,“微臣倒真要,恭贺太子殿下了。”

  40柳笙之死

  “敏之,”李贤还想再说些什么,无奈敏之已迈步离去,只得摇了摇头,反身朝栖凤阁走了去。
  从大明宫出来后,坐上软轿至玄武门下,步行至东宫殿外,敏之站在殿门前左右徘徊,几经犹豫后正欲转身,只见一小太监从殿内走出,正巧一眼瞧见了站在门口的敏之,忙大喜上前鞠身行礼,“贺兰公子,您是来瞧太子殿下的吗?”
  敏之僵着脖子点了点头,尴尬笑道,“劳烦公公通报一声。”
  “是。奴才这就去替公子通传。”那小太监看上去甚是高兴,弯了弯腰后忙不迭地往殿内疾步走去。
  等了不多一会儿,李弘走了出来,几步上前握住敏之的手,笑意盈溢道,“听宫里人说敏之来了,我原是不信,现在亲眼所见,倒叫我好生意外。”
  敏之仔细打量了李弘的气色,见他脸颊苍白双唇毫无血色,昔日波光微耀的眸子里此刻笼着一层迷雾,不由得脱口而出道,“太子殿下,还请保重身体。”
  意外的,李弘竟朗声起笑,拉着敏之边走边道,“得君一席话,怎敢不保重?”
  两人走进殿内临席而坐,敏之侧头看着李弘那病态流露的容颜,淡笑开口,“我瞧殿下憔悴了些。大多病由心生,殿下只管放宽了心,这身子才好得容易。”
  李弘微微讶异,眼底闪过一丝忧虑,面上却依旧漾满笑意,“原来敏之还是郎中,我倒是孤陋寡闻了。”
  敏之扬笑点头,将李弘的话自动过滤成赞美,“殿下谬赞,敏之若是郎中,准保让殿下药到病除。”
  看着敏之脸上洋溢的夺目笑靥,李弘目色一黯,点点辛酸霎时涌上咽喉,话语竟不受控制般冲口而出,“若敏之真能解我心病,又如何?”
  突如其来的问话让敏之吃了一惊,笑容也随即隐去。抬眼对上李弘探究的目光,敏之下意识往后一躲,避开了李弘询问的视线。
  敏之不着痕迹的动作令李弘心蓦地一沉,但他仍看着面前之人,执意等着他开口。
  “太子殿下,”敏之绽开一抹轻笑,再次看向李弘时,眼波静懿如水,“敏之心系太子,愿为殿下倾尽君臣之礼。殿下也因保重身体,大婚在即,新郎怎可抱病在身。”
  李弘望着他,眼底充满了震惊,但他仍是静静地听他说完,没有任何反驳与怒气。
  “大婚在即,”李弘平静的表情,仿佛在说一件和他毫无关系的事,“我这一生,未有一事实属自己意愿。敏之,我以为你都懂的……”
  李弘若有羽毛般轻柔的声音悬宕在空气中许久未散,那里面隐着的淡然惆怅,刺痛了敏之的心。
  开口想要劝慰,然而话到嘴边却又堵得慌。轻阖双唇,敏之只觉一抹化不开的苦涩盘踞心头。
  两人相对无言,默默坐了许久,直到宫女端了药前来请李弘服用时,敏之这才告罪离去。
  李弘一反常态的没有起身相送,只命小太监代为送至殿外,回来后才问,“走了?”
  “是。”小太监俯身回答。
  李弘缄默无声,蕴着点点忧郁的眸子眺向殿外的天空。苍穹玉宇,天际蔚蓝,云絮朵朵随风飘过,一缕花香扑鼻而来,香气缭绕,拨人心弦。
  “殿下,该服药了。”宫女弯腰捧着青瓷花盅朝李弘恭敬唤道。
  “今日天气甚好,”李弘象是未曾听见宫女的话般,目不转睛地盯视着殿外的蓝天白云,轻喃道,“如此晴空流云,却终究不是我能触到的。”
  “殿下?”宫女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了一眼李弘,一头雾水的问道,“近日天气均是如此,今日有何不同?”
  李弘回神,看了看那宫女,淡淡一笑,伸手端起药一饮而尽,“下去罢。”
  敏之刚回府,便听见下人禀告说风若廷回来了,此时正在后院厢房更衣。敏之欣然惊喜,正准备去往后院,只见一侍卫上前俯身作揖道,“公子,门外有一小厮指名要见公子。”
  “请他进来。”敏之走至厅上坐下,见那小厮走进厅内猛地扑倒在地嚎啕大哭,不由得一惊,忙问道,“怎么了?”
  如果他没记错,这个小厮应该是……
  “公子,”那小厮手脚并用地爬至敏之脚边,扯着他的衣袂满脸泪水道,“柳笙公子……柳笙公子他……”
  “他怎么了?”一股尤为不详的预感在心底悄然滋生,敏之一把拽起那小厮,急促问道,“他怎么了?你快说!”
  那小厮眼眶蓄泪,哭久的嗓子带着微微沙哑,拼劲全力喊道,“他死了……”
  敏之的脸“刹”地一白,身子猛然一晃,差点站立不稳的摔倒在地。
  “公子……”那小厮恼人的哭声还在耳边缠绕,敏之猛地将他一把推开,拔腿出门朝问燕阁的方向奔去。
  风在耳旁一掠而过,分明是柔和的暖风,却令他感到一阵脸庞生疼,就好像无形的刀子剜着他的脸,心底一阵血肉模糊的疼痛着。
  也不知究竟跑了多久,等敏之喘着粗气在问燕阁门口停下脚步时,只见门前围了许多人朝内探头窥望,并时不时地指点议论着。
  敏之拨开人群走进问燕阁,厅内稀散的坐着几个小倌,在见到敏之进来后,皆都停止了哭泣,一脸惶遽地看着他。
  敏之握紧拳头,强逼自己迈步上楼。四周死一般的沉静,只听得到胸腔内传出的沉重呼吸,敏之一遍遍告诉自己,不会的……不会的……
  原本围在柳笙门口的其他小倌们,在见到敏之上来后纷纷退开给他让出一条小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