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当时下午两点半吗?
赵海清:嗯……大概2点33分左右吧。
周玲:天变黑了?
赵海清:天漆黑一片!我说咋这么黑呀!哎呀。就有人来拉我,说:“不对,山滑下来了,赶快往下跑!”
周玲:山滑下来啦?
赵海清:对,大面积山体滑坡!泥石流……那个尘土呀,遮天蔽日!所以说什么“飞沙走石”呀、“山动地摇”呀、“天崩地裂”呀,这些词语呀,我以前学习过,没经历过,这一下我全经历了。
赵海清访谈录(3)
周玲:哦!
赵海清:然后,我们往下跑,就是往场镇跑。……哎呀,那个土呀,就刚好堆在那个保坎上面,我就蹲在下面,(土)再下来一点,就没有我啦。
周玲:哦。您的意思说您刚好在这下面,然后那个泥石流就刚好在上面停住了。
张誉译:真是死里逃生呀!
赵海清:我不走出办公室,肯定也没有了。
周玲:您办公室也……哦,您是一楼,陷下去了。
赵海清:如果它(指办公楼)不是坐下来,而是倾斜倒的话,我们肯定也没有了。
周玲:当时您的领导干部里面有没有伤亡的?
赵海清:我们出来以后聚在一起,很快我们就清点了一下人数,我们有一个干部遇难了……当时他受伤了,他没在办公室,在街上,到信用社去给老百姓办件事,他走出信用社,就是老街上,一个东西砸下来,砸成重伤,送到医院,很快就“有问题了”……我们人聚到一起,哎哟……我坐在那儿,我受伤了,很痛的。我带着几个干部去先看学校。
周玲:你们乡有几个学校?
赵海清:乡政府所在地有两所学校,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小学是没问题,师生都没问题。中学学校校园里面学生没问题,但是学校因为教室装不下,地震前拆了一栋危房,乡政府老会议室借用给学校,那里面的学生出问题了。房屋压了二十多个学生。
周玲:压在里面了?
赵海清:嗯。我们学校、乡上干部去救,最后有11个孩子没有……没有活出来,包括一个老师。
周玲:那你们救了多长时间呢,救这些孩子?
赵海清:救这些孩子至少有接近一个小时吧。
周玲:一个小时。
赵海清:哎。当时我们都来救人,跑过来很多人,哭呀,我们就劝。不断地有人说呀,说谁谁谁还在房子里面埋着,我们就近救援。大概三点多……三点半,干部们就走在一起,就整个说,学校这块怎么样,医院这块怎么样,哎。
周玲:您当时是成立了几个小组去开展救援工作?
赵海清:第一时间我们是成立了三个组,就简单做了下分工:一个救援组,重点放在学校;另外一个就是医疗组,就是把我们的医院动员起来,赶快治病救人。
周玲:有几个医院呀?
赵海清:只有一所医院。
周玲:就一所医院?
赵海清:对。还有一个组,就是我们有几个干部,包括村里的书记、主任,就回去查灾。
周玲:就是统计灾情是吗?
赵海清:对,到村里面去统计。
周玲:您刚才说救孩子们,你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他们救出来的?
赵海清:就是用手刨呀,尽量地想办法,用一些可用的木棒啦,掏嘛,掏出来。我们有个干部跑过来给我说:“哎呀,赵书记,我救了五个,我实在累得没有力气了。”当时就有人说,有个老师遇难了。当时我们乡里面其他干部都去救,我在组织别的抢救,后来我才知道那里面还有我的侄儿,也遇难了。
张誉译:您当时是在哪个组?
赵海清:我没在哪个组。
周玲:他全部都管。
赵海清:我当时肩膀受伤了,很痛,又没戴眼镜。
周玲:您的眼镜一直都没戴上吗?(笑)
赵海清:这个眼镜是13号以后,他们给我找到的。……那天我正忙着,一屁股就坐在猪粪里面。
周玲:哎哟。
赵海清:那地里面呀,我坐下去……怎么越来越湿?我一看……哇,怎么坐在猪粪里面啦?我那条裤子直到15号以后才换的。(笑声)
赵海清访谈录(4)
周玲:那您当时统计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赵海清:当时……当时很惨。
〔赵海清的电话在振动,他接听电话。〕
赵海清(用四川话接电话):喂,在安昌镇,在办事情。哇,我过来不了,我要回陈家坝去。……哎哟,不行,肯定不行。我下午还要去等陈书记,我要找陈书记汇报点工作,啊,兴春嘛,兴春书记,县委书记。……明天很忙,明天非常忙,至少有四五拨人,我这阵还在说事情,好吧?
〔赵海清挂掉电话,恢复用普通话。〕
赵海清:我电话每天至少用两块电池。
周玲:您刚才说到损失统计的情况,您是怎么了解到的?
赵海清:当时我们汇在一起,就几个方面……
〔赵海清的电话再次振动,他接听。〕
赵海清(四川话):喂,……你们怎么特别关心板房入住喃?我们板房没有住人,哎呀你就莫报(道)了,……你问下我们吴部长好吧,他具体负责板房这一块,好……我们板房只有那么多套,现在没法入住,我留着给学生,开学来住学生。对了、对了,就那么多,还是那么多,已经没有新修了。好、好。
〔赵海清接完电话,对访谈组有些歉意。〕
赵海清(普通话):真是的,都打电话,一天你看……
周玲:没事、没事,没关系。
赵海清:我还挺烦的。(笑声)
周玲:就一直问板房,好像北川现在都还没住进去呢,啊?
赵海清:这个板房呀——我说话不一定对呀——板房修建意义不大,可惜钱了呀,知道吗?
周玲:其实这个,我们调研的过程当中很多人都这么说。
赵海清:还不如把那个钱给老百姓。
周玲:很多人都这么反映。
赵海清:我们陈家坝乡受灾非常严重,虽然有135平方公里,有18个村,但是地震引发了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我有14个村,耕地没有了,家园没有了!
周玲:14个村?
赵海清:对!近一百平方公里。
周玲:就只剩35平方公里啦?
赵海清: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高山、林地之外,大概剩两千亩土地,四个村我只能算三个村可以住人,有一个高山村一百多人,其他三个村就要容纳一万多人回去住。
周玲:你们乡一共有一万多少人?
赵海清:一万三千多人我们死亡目前是728人。
周玲:哦,那还是蛮重的。
赵海清:对。所以像这种情况嘛,板房我要搭多少?我要四千余套,光农户就有3583户。
周玲:那你们现在都是安置在哪儿呢?也是安置在擂鼓镇吗?
赵海清:没有,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周玲:那现在一万多人都回到陈家坝了吗?
赵海清:对呀,都回来啦,最高峰时不到一平方公里点上住了九千人,当时厕所没有、垃圾点没有。
周玲:哎哟,那你们怎么管呀?
赵海清:很闹热呀,比过年还闹热。
张誉译:都是住帐篷呀?
赵海清:现在也住帐篷呀。现在我们板房搭建了一千七百多套,农户可住是一千五百多套,这一千五百多套住谁?我三千五百多农户,你给我说我住谁呀?
周玲:您的对口援建单位是哪儿呀?
赵海清:山东青岛。
周玲:哦……那好,那我们回到,就是刚才您说您不是有人去统计损失情况吗,当时您了解到的损失情况大体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海清:当时吧,我们的估计是五百人遇难,三千人失踪。
周玲:那您要把这个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您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跟外界沟通的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赵海清访谈录(5)
赵海清:三点多钟,我们的干部集中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抗震救灾指挥部,我任指挥长,我们乡长任副指挥长,唯一幸存的(北川)教育局的副局长,在我陈家坝,那个张局长,他也是副指挥长。
周玲:当时他在您那儿?
赵海清:他下乡就在那儿,教育局就只有他这个领导活下来了。(笑)
张建:北川县的教育局长遇难了。
赵海清:就在断桥那个地方,我们就成立了一个指挥部,我任指挥长,任命他为副指挥长,负责学校那一块,管一千七百多个学生。
陈国兴:我是说张廷勇(县教育局副局长)怎么逃得出来的喃。
老金:他在教育局绝对死定了。
陈国兴:你今天不说,我还不晓得他是从哪个角落里活出来的呢。
赵海清(普通话):当时我们就增加了几个组。
周玲:那您增加了哪几个组呢?
赵海清:一个是治安维护组,一个是后勤保障组。因为当时就有人给我反映,谁谁谁的钱都不见了。
周玲:哦。
赵海清:当时地震这么厉害,和外界完全失去联系了,我们就宣布了两条纪律。指挥部成立发布了第一号公告,我们就把老百姓聚在一起,我们就给他们讲,两条铁的纪律:一个就是后勤保障,所有的食品、药品和水,由乡政府统一征用,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征用,统一安排调度使用;第二条就是治安维护,进场镇里面施救也好,干什么也好,必须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趁灾打劫、侵吞公私财物,我授权派出所,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坚决处置。
周玲:您当时是这么说的呀?
赵海清:对呀,出问题我负责。
周玲:这公告就这么发了呀?
赵海清:这是我口头宣布的。(笑声)……你去问老百姓吧,是我宣布的。后来有接近一万人在不到一平方公里住吗?那个苍蝇呀,特别的多,每天打药,不起作用呀。
周玲:什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