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姨仿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眼睛四下扫射着,希望下一位主审官自己站起来。
老苏感到很疲惫,不是长时间坐车身体累,而是心里感到累。
钱冰清给他递来一杯热茶,小声说:“先喝点水,一会儿就吃中饭了。”
“我来说两句。”老苏低头喝水,听到这么一句,赶紧抬头,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媳妇,“将来你可以把冰清随军带到大城市吧?”
钱冰清在一旁有几分厌恶地悄声介绍道:“这是我二姑家的大女儿,姓刁。”
“不能随军。”
“为什么?我们隔壁邻居家的老二当兵十年,就把他媳妇随军办到上海去了。”
“那是当干部的,我们志愿兵一般不享受这个待遇。”老苏如实回答。在他看来,这是原则问题,不能糊弄,不像寄钱的问题,好打马虎眼,别人可以不知道。
“噢,原来是个志愿兵呀!搞了半天,冰清谈的男朋友是个大头兵呀,难怪不能办随军哩。”刁媳妇话语中含着讥讽,而且讥讽面颇大。
老苏尴尬地不吱声。是呀,志愿兵、志愿兵,说官不是官,说兵不像兵,干的责任活,睡的上下铺。大家都这么为志愿兵定位,不管你干十年八年,说到底还是兵呀。
钱冰清不乐意了,冲着刁媳妇说:“是呀,咱长得不漂亮,当然只能找一个大头兵啰。哪能像你,找一个小科长,可人家还不乐意呢。”
刁媳妇前不久刚和在县政府当科长的丈夫离婚。据钱冰清后来向老苏介绍说,离婚的主要原因是这个女人秉性和她的姓一样,太刁蛮,嘴刁、眼刁、心眼刁、说话也刁。钱冰清和这位表姐关系一直不好,不知道今天她怎么跑来了。
刁媳妇霍地一下站起身,想冲着钱冰清发作,可当着这么多长辈又张不开嘴,嘴里咕嘟着“好心当成驴肝肺。”气冲冲地出门走了。
屋里气氛凝固了起来。老苏心里暗自高兴,他们打起内战,看来这场难堪的讯问可以告一段落了。
13
(13)
正当大家对如何续上主题不知从谁开始的时候,一阵油里油气的口哨声从门外飘进,一转眼,一个人高马大、留着平头的年青人迈进门。
“唉哟,今天家里真是热闹呀,大姑、二姑、三姑、三姨、四姨都来了。”年青人说完,冲着老苏走过来,友好的拍拍老苏的肩膀,“这就是我姐的男朋友吧?解放军同志,保卫祖国,站岗放哨,你辛苦了。”钱冰清介绍说:“这是我二弟。”老苏站起身要与他握手,二弟仿佛对这种礼节很不习惯,一甩手,“别客气,今后就是一家人了,千万别客气。”
满屋人对他的到来显然不欢迎。几个大姑娘、小媳妇像躲避瘟神一样,招呼也不打,贴着墙根溜出门去。大姑、三姨她们站起身,向钱冰清的父母打招呼、告别。钱母说:“都别走呀,中饭都预备好了,一块吃吧。”
三姨说:“姐姐,今天冰清的男朋友第一次上门,还是你们一家人团圆团圆吧。”
大姑说:“我家的饭也做好了,回去吃现成的。”
在钱家父母和钱冰清一再挽留声中,众人眨眼间不见了踪影。老苏长舒一口气,看来这关总算闯过去了。
钱家父母去弄中饭,钱冰清叫老苏到自己房里坐坐。
这是一间二十多平米的房子,里面放着一张木雕围栏的大床,一个写字台,一个老式梳妆台,几把椅子。大床的后面拉着一个布帘,又隔成一个三四平方的小间。钱冰清带老苏里里外外看了一下,他才知道那隔间里放着一些杂物和一个木马桶,原来老房子没有厕所,隔间就是一个简易厕所。
尽管房子有些简陋,墙皮斑驳,但老苏感到十分满意。他想,将来和钱冰清结婚了,住这间就可以了。床是现成的,不用再买了,又可以省点钱,到时再买个大衣橱,最好再买一对沙发,再把房子简单刷一刷,这新房就齐全了。
不一会儿,钱母进来叫他们吃饭。老苏的一大一小两个旅行包放在屋角处。他低下身,拉开小旅行包的拉链,从里面拿出两瓶酒、两条烟,然后与钱冰清一起出门回到堂屋。
八仙桌上已满满摆了一桌子菜,大弟弟也回来了。钱父让老苏坐迎门的上座,老苏深感不妥,未来的老丈人老丈母娘在此,不能失礼,让人家说当兵的没规矩,极力推让。但捱不过钱冰清和二弟推推搡搡,只好恭敬不如从命。老俩口坐在老苏的右手,钱冰清和大弟弟坐在左手,二弟坐在下首,即老苏的对面。大家坐定,钱父刚要开口说什么,二弟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让大家莫名其妙。笑完了,大弟指着八仙桌说:“你们看,这酒桌的阵势,简直就是一个乌龟席嘛。”他指着老苏:“他是龟头。”又指着自己:“我是龟腚,你们看像不像呀?”
钱母轻声责怪儿子几句。也觉这阵式不妥,就叫大弟也坐到下首,大弟一言不发,极不情愿地坐过去。
老苏抓住时机,将钱家人逐个打量观察了一番。钱家父母看上去还是老实人,与小山村的那些老农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老俩口对老苏很客气,尤其是钱母,一个劲往他碗里挟菜;钱父话不多,只顾闷头吃饭、仰脖喝酒;两个弟弟个头与钱冰清差不多,都是人高马大,高颧骨、长脸。大弟不善言词,对老苏,只是拿眼睛冷冷地瞅着,连个招呼都没打;二弟却十分活跃。老苏发现他的额头上有一道二寸多长的伤疤,下巴上还有一条醒目的疤痕,像一只僵死变色的粗蚕,横卧在嘴唇下方,令人触目惊心。
二弟嚷嚷着喝酒,要去打开老苏送的酒。钱冰清跑过去阻止住,此地风俗,当着客人的面吃、喝客人送的东西,是极大的不礼貌。
喝的是米酒。钱冰清介绍说是娘过年时酿的,一般有重要客人来才吃。老苏从不喝酒,家里祖祖辈辈也从不沾酒。钱家人以为他客气,肯定不依不饶。老苏想着这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在城里人家吃饭,又关系到自己美好的未来,便没有再坚持,硬着头皮与大家干杯。
二弟很能喝,别人用杯,他偏要用碗。吆五喝六地喝了几碗,抓起一个馒头就要离席。
钱母喊叫着让他与老苏打个招呼,他头也不回径直出门了。
“这孩子,一点礼貌都不懂。”钱母抱歉地望着老苏。
“喝了几碗马尿,又去隔壁找……”一直闷头喝酒,大半天没说话的大弟没头没脑地开腔了,没等他说完,钱冰清用胳膊肘用力捋了他一下,然后笑着对老苏说:“咱们不管他,继续吃吧。”
其实,老苏已经什么也吃不下去了。他第一次领教了酒精的巨大威力,只觉得后脑勺像被人猛击了几棒,撕裂般疼痛,伴随着天旋地转。全身血液仿佛添加了高浓度的兴奋剂,加速流动,一泻千里。眼前的几个人都变成虚幻的重影,他们说话自己能听见,心里也明白,可总觉得声音来自遥远的地方。不多会,他实在撑不下去了,头一歪,竟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钱冰清赶紧招呼大弟,架着老苏回到自己的房间,平放在床上,帮他脱掉军衣军裤,盖上被子。钱冰清把布帘后的马桶拎到床头,打开盖子,预备他吐;钱母煮了生姜红糖水送进屋。
14
(14)
第二天下午,老苏终于醒了。他只觉得腰背酸痛,睁开眼,看见钱冰清和衣披着一条小薄被,坐在床头打着瞌睡。老苏一阵羞愧。第一次上门,就出这种洋相,再说家里还等着自己回去呢。想到这,老苏赶紧爬起身。
钱冰清被惊醒了,见老苏坐起身,高兴地说:“唉呀,你可醒了。你这一觉睡了二十五个小时呀。”
老苏更加羞愧和不安,一边穿衣一边说:“不好意思,让你家人见笑了。我得赶紧回去。”
钱冰清笑着说:“休息两天吧。二十天假呢,不用急嘛。”老苏摇摇头,示意一定要走。钱冰清脸一拉,不高兴了,“叫你别慌走嘛,咱俩的事还需要好好计划计划呢。”
老苏穿衣的动作顿时慢下来,是呀,尽管两天过去了,可正事还没办呢。他妥协道:“那就再呆一天吧,明天上午坐第一班车回去。下次走的时候再到你家来一趟。”
吃了午饭,钱冰清陪老苏到街上逛逛,正好说说两人的事。
“咱爹娘对你很满意,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办事呀?”
“好呀,等我回家向爹娘说了,你挑个日子和你爹你娘到我家去一趟,然后我再陪爹娘到你家来一趟,就把日子定下来。”
“好的,听你的。”
老苏不禁心花怒放。他没想到钱家如此爽快,不用拐弯抹角,三两句话就做出意向性决定。
钱冰清不由自主地拐上老苏的胳膊,引得路人都往这边看。老苏觉得自己一身戎装,搂搂拐拐的不合适。他想巧妙地挣脱她的胳膊,可他越努力,那胳膊箍得越紧。他只好低下头,任路人指指点点。
路过一个招商市场,钱冰清向里面努努嘴,说:“金莲和他丈夫就在里面卖货,要不要进去看看?”
老苏一阵尴尬,但脚却不由自主停下,嘴里嚅嚅道:“算了吧……”
“这有什么关系?老同学嘛,金莲这个人心可好了,对你也可关心了。我敢说,天底下再找不出第二个像她这样的人。走,进去聊聊吧?”
老苏实在没有勇气迈步,问道:“我这次回来,她知道吗?”
“知道,知道。我告诉她的。”
听说金莲知道自己回来,老苏更加没有勇气迈步了。站在路边像一座摇不动的铁塔,钱冰清有几分失望地说:“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
两人走了一段路,钱冰清突然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结婚容易,两个人有一张床就行了。可这房子有点麻烦。”
老苏警觉起来。钱家不是有八间大瓦房吗?他们结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