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无是处:福克斯说资本主义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是一无是处:福克斯说资本主义真相-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重新审视资本主义
尼古拉斯·萨科奇
  法国总统
  自由资本主义终结了,万能权威的市场也终结了。
  《华盛顿邮报》
  “此次继大萧条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正在威胁着美国式的资本主义。”
   。。

资本主义真的是一无是处吗?(1)
资本主义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最近几年是资本主义的多事之秋,使得不计其数的个人及媒体都跃跃欲试地——抑或说是迫不及待地——想为我们放任的自由企业制度写讣告。即便有些人没有公开宣告资本主义的终结,在他们看来,它离心脏停止跳动也为时不远了。我们的经济已经困顿不堪,灾难性的事件接二连三:金融机构瘫痪了,房地产市场委靡不振,股市行情犹如过山车忽涨忽跌,美国401 (k) 养老计划遭破坏,失业率居高不下,CEO的薪水高得惊人,腐败案例层出不穷。
  随着经济危机在2008年末和2009年初的进一步加深,华尔街的“贪婪一族”每天都会遭受谴责,他们险些造成整个世界金融体系的全盘崩溃。在国会听证会上,商业主管们像犯人一样被质问。一时间,惨淡的经济前景预测铺天盖地,失业状况似乎漫无止境。在许多人看来,所有的种种都在证明放任的自由市场只会导致经济动荡和灾难。
  这场始于2007年夏的经济危机大大降低了人们对自由企业制度的信心。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突然间沦为惹人生厌的字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纽约时报》 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一向批判自由市场经济,这回他更是义愤填膺。他痛斥华尔街是“麦道夫式的经济”,抨击那里的执行总裁们和庞氏骗局中的恶魔伯纳德·麦道夫相差无几。
  甚至像美联储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这类最有名的资本主义拥护者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了。格林斯潘是著名的市场经济支持者,已故的自由意志论者艾茵·兰德是他的朋友,也是他早年的导师。在2008年的国会上,他表达了自己本应为调整金融体系再做些工作的心情。金融体系的崩溃是他始料未及的。他说:“我们这些人,整天盯着借贷机构不放,因为只有调控好他们的利益,才能保护股民的利益。可就连我们,尤其是我自己,都无法相信危机真的来了。”
  确实,我们很容易就能为经济衰退找到合理的解释。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的GDP下降了约6%,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的首次连续下降。并且全世界的经济都在紧缩,2009年第一季度,日本的GDP惊人地下降了9%,德国的GDP下降了7%。一些新兴的经济体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显然,这一切让格林斯潘等人乱了阵脚。许多人都已觉察,不论是布什政府还是奥巴马政府,一系列对企业的巨额财政援助已经标志着政府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私营企业已经坍塌了。来源于不良资产救助计划和其他一些计划的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已被注入到各大银行和AIG(美国国际集团)等保险公司,而这些企业曾经都是被认定为“庞大得不可能破产的”。美国政府已经将几家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从本质上进行了国有化,接着是对汽车行业的财政援助,以及强制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申请破产。《华尔街日报》 的通栏大字标题赫然醒目——“通用溃倒在政府的怀中”,不仅报道了这家曾经辉煌显赫的公司让人不堪的没落,还似乎在暗示,政府对于私营企业的援助,已经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地步了。
  2009年初,持续了数十年的非理性繁荣终于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像跳水的道·琼斯指数一样没有尽头的绝望。人们满腹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由企业制度真的要为美国经济的几近崩溃埋单吗?

资本主义真的是一无是处吗?(2)
著名法学学者、作家兼联邦法官理查德·波斯纳在《资本主义的失败》一书中这样写道:经济危机和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就是资本主义的失败。他预言此次衰退换回来的将是一个改良后的、调控力度更大的自由经济制度,不过其自由度相比现存的经济制度要小得多。
  《时代》 杂志专栏作家贾斯汀·福克斯同时也是 《理性市场的神话》 一书的作者。他坚定地认为某些事情正在发生彻底的转变,并宣称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可以依赖金融市场纠正一切”的神话了,其中不乏一些曾经是这一神话的忠实追随者。他还表示长期以来认为市场是理性的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危险的。
  他们说得对吗?
  我们原本决定在2007年夏,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写下这本书,以回应如此众多能言善辩、学富五车者对我们民主资本主义体系的误解甚至敌视。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说:资产阶级是自由企业制度中最大的受益者,却有倾向反过来背叛资本主义。关于这一点,后面我们会继续讨论。
  金融危机在2008年秋进入白热化阶段。它的发生让更多人对我们的经济体系产生了更多的怀疑和误解,这些误解又使得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并且诱导政府做出一些不合理的决策。
  艾恩·兰德在她的经典小说 《阿特拉斯摆脱重负》 一书中出色地描写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公众和决策者把政府造成的经济毁坏归咎于自由市场,于是政府又制定出更多的政策,结果只能使经济破坏更加严重,指责声更加激烈。
  本书在回应此次70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担忧和不安的同时,将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潜在原理进行阐释,这些原理可能连一些自由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也茫然无从解释。
  资本主义经济在今天所引起的愤怒绝不是什么新现象,对于资本主义的斥责声早在卡尔·马克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去追究责任在谁身上。纵观历史,凡处经济动荡时期,私营企业的经营者们总是首当其冲被扣上“罪魁祸首”的帽子,例如:19世纪30年代,房地产滑坡,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丧尽天良的银行家”;1929年,股票大跌,随即引发了经济大萧条,“奸诈的投机商”又成了过街老鼠;人们认为“掠夺成性的放贷人”和“对冲基金的巨头们”对于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衰退,是难辞其咎的。类似这样的看法虽然情有可原,但却有很强的误导性。这就是我们这本书想要提醒大家的。
  对资本主义的斥责声,我们从来都不陌生: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贪婪与不道德,它使得富人更富,穷人更穷。那个开放的市场就如同达尔文笔下适者生存的社会:越是残酷无情的人就越能毫不留情地挤垮那些弱小的竞争者;而越是需要关照的人群却越是得不到应有的诸如医疗、能源等关乎民生的服务。此外,资本主义还催化了诸如空气污染、肥胖病等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不光是学识渊博的成功人士在叫板资本主义,就连学校也在宣讲资本主义的坏处,这使得最具影响力的舆论导向人、作家、思想家等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并直接影响了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内的最高决策者。早在股票市场崩溃之前,早在国会出面替美国国际集团(AIG)的执行主管们和汽车行业的CEO们圆场之前,民主党也好,共和党也好,都频频指责“天价收入”的执行主管们和“华尔街的贪婪一族”,责怪他们把美国的经济搞垮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资本主义真的是一无是处吗?(3)
在我们一流的高等学府中,对金融商业的敌对态度已是由来已久。非营利事业圈子内的工作,如学术界或艺术界内的工作,被普遍认为要比那些以“淘金”为首要目的的私营企业内的工作来得更为高尚。在娱乐行业,这种观点就更加盛行了。电影、电视剧中最喜欢把坏人形象刻画为诡计多端的企业主管,从电影 《永不妥协》 到电视剧 《黑金家族》,无一例外。
  甚至连一些资本主义的最大获益者也在拆资本主义的台。2009年度福布斯财富榜排名第二的沃伦·巴菲特声称,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商,他的财富和他的名声是不成比例的。2008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华尔街日报》 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比尔·盖茨在呼吁“资本主义的改革”。盖茨在接受记者罗伯特·盖斯的采访时说,他坚信资本主义在医疗、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结出的累累硕果,并没有能够使世界上的穷人获益,而是仅仅让富人们过得更好。
  对资本主义的一片骂声直接导致了一系列错误经济政策的出台。那些反对资本主义的人们,指望着政府能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而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最能够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的机器一直以来都是私营企业。他们深信最为有效的提高政府收入的方法就是向所谓的“富人”和“贪求利润”的大企业多征税收。然而,纵观历史,无数次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对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的企业和企业家进行惩罚,只会导致经济的滑坡,相反,降低税收往往是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这里我们说的降低税收,不是指政客们作秀似的一次性减税,而是指实实在在的减税政策。
  在对资本主义的一片责骂声中,人们开始严厉声讨诸如沃尔玛这样的大型私营企业,斥责这些企业掌控过多的市场权利。然而,人们却对政府行为视而不见,殊不知政府拥有着强大的市场权利,对当今社会的经济危机必须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以下两大真实案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政府创办的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在推动此次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政府创建的大型保险计划——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计划,对造成目前畸形的医疗服务市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对资本主义的斥责声听得多了,目前很多人认为: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