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无是处:福克斯说资本主义真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是一无是处:福克斯说资本主义真相-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铅笔的故事(1)
本书将以轻松的对话形式呈现给大家,这些都是你们在餐桌前或是教室里会讨论到的热门话题。第一章首先提出问题:“资本主义合乎道德伦理吗?”
  人们对自由市场存在一种隐匿的危机感,他们认为自由市场交易建立在“贪念”之上,是一方剥削另一方的行为。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自由市场经济是以信任为基础的。
  在自由市场进行交易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但这种利益必须是相互的。援引18世纪著名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无论是面包师还是屠夫都是通过向你出售食品来换取你的金钱。的确,正如亚当·斯密指出的那样,这种关系是建立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他们需要你的金钱,因而他们愿意为你提供餐桌上的食物。然而,这样的交易能进行下去的前提就是双方都要能够从中获益。也许最终进行的交易未必是双方最初的构想,但交易过程依然是通过调节供求关系使双方获得最大的利益。正如已故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穆雷·罗斯巴德曾经写到的那样:
  双方从事这项交易的初衷是希望从中获得利润。双方会因为满足了预期的希望而选择下一次继续交易,或是因为没有满足预期希望而终止交易。交换或是贸易能进行下去是因为双方都能从中获利。如果双方都无望从中获益,那么交易也就无法进行。
  罗斯巴德认为斯密对于市场运行过程的描述扬弃了16~18世纪欧洲重商主义者们陈旧的观点。在这些重商主义者看来,“无论何种交易,一方能够得利是以另一方的牺牲为代价的。每一次交易都会产生获胜者和失败者,剥削者和被剥削者”。毕竟,如果这只是一场零和博弈,且交易双方中只能有一方获益,交易就无法进行下去。
  自由的市场经济是由这些相互受益的交易过程交织而成的。所有这些合在一起,被亚当·斯密称为“无形之手”,它能将资源引流到最需要的地方。
  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呢?这就是自由市场的神奇之处,它就这么做到了。
  伦纳德·里德写的儿童读物 《铅笔的故事》 一书首次叙述了“无形之手”是如何调动人力与资源的,该书已成为经典之作,后来被已故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及其他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多次引用。《铅笔的故事》 记录下了铅笔生产的全过程。故事从一棵树说起,“这是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铅笔进而向我们描述了参与整个生产过程的无数人力的辛勤劳作及与之相关联的所有行业,从树木的砍伐到原木的运输,从电力的供应到矿产的开采,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提炼油菜子油用于橡皮的制作。
  事实上,成千上万的人都为我的诞生出了把力,然而这些人大都彼此不认识,也没有一个人像一年级的小学生那样迫切地需要我。他们中间有的甚至连见都没有见过我,更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了。他们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得到我。也许在这成千上万的人中,他们只是希望可以用自己那些微不足道的实际技能来换取所需的食物和服务,他们中有些人确实需要我,有些人其实并不需要我。
  还有一个事实那可是更令人吃惊了:整个生产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一个人来发号施令,或者是强制性地指挥生产我的所有过程。这样的人连一丝痕迹也没有。相反,我们发现是这只“无形之手”在发挥作用。

铅笔的故事(2)
社会财富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无数的个体在满足他人利益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的利益。合作网络一旦形成,创新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出来,不仅仅是生产铅笔,还有从手提电脑到洗衣机的全面革新。在满足自身利益的同时,人们赚得资金,继续创新,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改善生活水平,推动社会进步。
  那些认为自由市场是建立在剥削与贪婪基础之上的人,都没有能够意识到这只“无形之手”发挥的作用。在自由市场中,人们的行为并非由贪婪所驱动,而是由自身利益所驱动的。正如我们将在第一章里探讨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实质性的区别。
  贪婪意味着擅自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走极端。得克萨斯州有一位母亲名叫凯瑟琳·巴顿,当她立志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减轻糖尿病人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痛苦时,她心中可是没有丝毫的“贪念”。她预见到了一种需求和一个潜在的市场,但驱使她这么做的原因并不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她本人就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恨透了每天由于打针而造成的手上的针孔和淤青。受她的“自身利益”所驱使,一方面为了获得财富,一方面为了解脱个人的痛苦,她发明了I…Port注射器,病人佩戴这样的装置可以减少因注射造成的痛苦。这是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盘装置,连接一个细软管植入皮下,使用者将胰岛素注入圆盘中,沿着软管通道可以向体内输送药品。最近,该发明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糖尿病患者。
  2005年,陈士骏、查德·贺利、贾德·卡林姆等三名PayPal前雇员创办了YouTube。其原意只是为了方便朋友之间在互联网上分享家庭录影片段,完全是出于自身的需要,没想到一夜之间,他们竟成了网络大赢家。仅一年之后,谷歌公司就以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YouTube网站。现在的YouTube已远远不仅限于刚开始被发明出来的那些功能。它将浏览器与电视机连接来播放影碟,推动互联网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如今,无数的网页,包括各大主要的新闻传媒机构,都在使用YouTube播放节目,你不仅可以收看到转播的节目,还可以收看现场直播。
  这就是自由市场环境下经济增长的过程。没有人来发号施令。整个过程完全是自发的,甚至是偶然的,但总是在不断地循环发生。这一点是将责任都推给资本主义的人们无法理解的。哪里有需要,企业就会为其度身定做,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完全是自发的行为。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例,当时财政预算削减,美国海岸警卫队被迫缩减自己的服务范围。警卫队无法再动用潜水艇对游船实施非紧急援助。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里,小企业家开始来填补这个空缺。在纽约的绍斯尔德,约瑟夫·J。弗劳恩霍夫成立了Sea Tow海上救援公司。起初发展业务时公司只有一艘船,现今已拓展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经营网络,在美国、亚洲、欧洲、巴哈马及摩洛哥拥有121个分点。
  在弗劳恩霍夫与其他一些企业家脱颖而出前,人们认为政府有责任确保非紧急用船的安全。然而弗劳恩霍夫的私营公司满足了该需求,做得绝不比政府差。海岸警卫队请求弗劳恩霍夫来帮助寻找失踪的船只,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在寻找TWA800号航班坠机后的生还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弗劳恩霍夫的公司并不仅仅是一个民间私营版的海岸警卫队,它同时还提供其他各项服务,包括船只融资和船只保险。

铅笔的故事(3)
当然,自由市场中也免不了存在着坏分子与贪婪一族。此时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就像在社会的其他领域里那样,政府有义务监督合约的履行,保护产权,维护秩序。
  然而,大多数时候,自由市场经济因受自身利益的驱使,促使人们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自觉地合作并承担责任。毕竟,人们想要在市场中获得成功,就必须以诚为本,这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你的观点或许与那些政府决策不谋而合,而我们相信那些决策者的设计动机是好的。但是,你只要深入分析就会明白,他们的想法只反映了少数人的愿望与利益,而并不是广大人民的真实需求。
  现实世界的教训
  市场的本质是人们用手里的金钱进行投票。
  从许多方面来说,市场是一个回声系统。人们无法确定推动它发展的力量是来自哪个方向,就如同没有人可以彻底看清参与制造铅笔的所有人力和流程那样,即便是最精明的政治家和官僚,也无法参透市场内部的运行规律与方向。
  我们并不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如果政府因制造铅笔而遭到指控,铅笔部的官员们可能会预订一大批原木来讨木材行业的欢心,又或者他们会迫于环保主义者的压力而几乎不订购木材。迫于政治压力,开采石墨的矿工们的薪酬会一涨再涨。参与铅笔制造的人们将不得不遵循各类不同的政府条例和法规,这当中有一部分是合理的,而大多数是蛮横的。合作过程中要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来填写各式各样的表格。这样一来,开销会螺旋式地上涨,就像其他一些政府工程那样,情况变得无法控制。呈螺旋式上升的成本又会被转嫁到铅笔的价格上,届时将不再有人买得起铅笔。铅笔供应就会出现过剩的状况。或者说如果此时铅笔部把铅笔的单价压得极低,这时,铅笔将供不应求,货物就会出现短缺的现象。
  正如本书将向大家描述的那样,政治家们一厢情愿控制市场将无一例外地导致供求的失衡。这在政府主导经济的国家中已屡见不鲜,例如委内瑞拉、朝鲜、古巴,以及多年前的苏联。此外,美国也存在着受政府严厉控制的领域,如医疗服务。官僚与政治家们并没有意识到市场已经在现存的供求关系基础之上,以最广泛的利益分配方式在分配资源。因而,他们设法控制市场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的做法注定是要失败的。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对上百种商品进行强制性价格控制,使得低收入人群有能力购买食物及基本生活所需品。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目标,也使他深受一些美国资本主义批判者的爱戴。但是他不明白,商品价格的制定应该是以该商品的交易和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他采取强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