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你我同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低碳生活,你我同行-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雨飘摇,这是多么可怕的前车之鉴,为何我们还要增加信贷、鼓励消费呢?还要走他们的老路呢?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守是一种智慧,守不是守旧,也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沉着的思考,一种淡定的涵养。这个时候挥霍是不理智的,靠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效果也是短时的、片面的,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还有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口,我们应该把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关系国家未来命运的教育、环保、科技、农业、医疗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打好基础,保障民生,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才能提升大家消费的信心,让经济在科学发展的框架内健康复苏,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安享可持续发展的累累果实!

  污染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致命因素,这个污染,包括环境污染和道德污染。我们关心环保,往往是从水开始的,我们在生活中浪费水,有的还情有可原,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倒在地下,可以渗入到地下水,也可以蒸发到天空,变成云和雨,落回到地面上。然而,如果水被污染了,就无法再利用了,即便现在科技发达,也还没有哪种污水处理设备,能把污水处理到人可以安全饮用的程度,况且,污处设施的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还要添加一些化学原料,有的企业的污水处理,就是用清水稀释来达标排放,这将使更多的清水成为陪葬品。水污染跟二氧化碳超标排放不一样,二氧化碳我们可以用增加绿化来达到平衡,但水污染没办法平衡,只有杜绝污染源的排放,才能解决水污染的问题。

  现在由于农田的减少,人畜粪便的利用率很低,有人曾说,畜牧业的粪便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这个有点牵强附会,全球变暖的因素很多,不能片面地将责任归咎于和我们同在的其它动物。人畜粪便是一种优良的肥料,动物们在草原上吃草,它们的排泄物,滋养着草地,使草儿长得更丰美;在农村,人们用人畜粪便,浇菜浇地,肥沃着田地,使我们吃到丰沛的粮食。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循环,粪便得到了充分利用,农民还去城里花钱购买粪水,挑粪时小心翼翼,不让一滴洒在外面。如今,人们已经淡忘了这种农家宝,越来越少的农田,根本消化不了越来越多的人畜粪便,于是,人们把肥料流进河里,它不幸地成为生活污染源,遭人垢病。变宝为害,这是怎样的一种转变呀?

  我们现在都使用煤气和天然气,其实在三十年前,农村就使用上“天然气”了,这种“天然气”叫沼气,学名就叫甲烷,得来容易,使用简单,可谓价廉物美。当时,我们村家家屋场上挖个大坑,斜着的洞口用来添料,上端的洞口用来出料,只要往沼气池中,放入水、水花生、水葫芦,还有稻柴、菜叶等杂物,将洞口封住,过上一周,池中的东西经过发酵,就能产生沼气,有一根塑料管子从池中通向灶屋,接上一个点火开关,就能点火烧饭、炒菜、煮开水等,热量足,速度快。因为要经常给沼气池喂东西,后来大家没有口粮田后,稻柴没有来源,河里的水花生也很少,由于原料短缺,就将沼气池废弃不用了。这其实是个变废为宝的环保项目,但要因地制宜做些改进,家家户户修建沼气池不太现实,不是有人说畜牧业的粪便产生大量甲烷吗?可以在养猪场建设大型沼气池,沼气既可用储气罐储存,也可直接通往村民家使用。在沼气池中发挥过作用的猪牛等粪便,可捞起晒干,粉碎后装进袋子,便于运输,当有机肥料卖,比化肥便宜,满足菜农、果农、茶农的需要,生态农业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相信这种有机肥料会有市场的。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节能环保,是相比较而言的,比如交通工具,我们通常认为电动车比摩托车环保,严格来说,汽油和电力的来源都是“不环保“的,但我们区别它们谁更环保的依据,是因为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要产生废气,而电动车不产生废气,而且,电动车的电池能重复使用。太阳能是市场应用很广泛的新能源,太阳能利用中必须要用到多晶硅或单晶硅,但你知道吗,生产多晶硅或单晶硅,要用高功率的电炉,要花费大量的电力,但我们为何认为太阳能是环保的呢?因为太阳能设备是“一劳永逸”的,只要设备安装好,在使用过程中不浪费能源、不排放污染物。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相比燃气热水器,利用太阳能更省钱和安全;比如太阳能发电相比煤电,只要有阳光就能发电,而煤电既消耗大量煤炭,又排放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谁更环保不言自明。

  2008年初,我国普降暴雪,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压坏了许多房子,冻坏了南方的甘蔗、蔬菜等农作物,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然而,自古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不是没道理的。厚厚的雪,给大地穿上了棉衣,有利用于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随后的生长,最重要的,严寒能杀死过冬的许多害虫,预示着来年的丰收。果然,08年虽然遭遇了雪灾和地震,但全国粮食却获得了大丰收。让人担忧的是,有些地方用工业盐化雪,会腐蚀路面、土壤和附近的水源,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当时完全可以用其它办法来处理积雪,比如用铲雪车或人力将路面积雪清除后,为了防止路面湿滑,可以在路面上撒细石子和废煤渣,天晴后可以清扫干净。

  环保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你死我活,它是一种至真至纯至善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忠诚信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25、团结的力量
25、团结的力量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这句诗,我每读一次,就会情不自禁地泪湿眼眶!人在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生物,我们靠着自然的恩赐,才得以生生不息,我们要学会感恩,而不是恩将仇报。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能取得抗战的胜利,就是善于集合大家的力量,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民兵、儿童团,还有国民党的军队,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大家齐心协力,才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环保也是一场战役,而且是任务艰巨的持久战,污染企业在玩“地道战”和“游击战”,环保人员单靠自己的能力,很难让污染企业和违法个人乖乖就范,所以,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团结兄弟单位、新闻媒体、环保志愿者和人民群众等一切力量,共同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献计献策,共克时艰。

  最近几年,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正逐步提高,由于一些建设项目潜在的污染,当地群众与政府部门的意见冲突,时有发生。有位在环保局工作的朋友说过:“环保部门处于政府、企业和百姓之间,就像风箱里的老鼠,多头受气,实质是个弱势部门,没有公安局、工商局、税务局之类的强势,你不听话,我可以直接封你的门。”我说:“现在的环保法规很健全了,你们依法办事,有什么为难的?”朋友笑道:“其实,我们和老百姓是一条心,都想把当地的环境搞好,但我们又属于政府的一个部门,立场似乎应该站在政府这边,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就象一个儿子,面对老母和老婆,谁也不能得罪。”我笑道:“你们也有力不从心的苦衷啊?”朋友说:“那当然,工作没做好,领导要批评,群众有意见,要真严格按环保法规办事,群众鼓掌,但领导不满意,弄不好连工作都得丢掉!所以,我们现在采取‘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实在顶不住了,再见机行事了。”我叹息道:“这么说,环保部门是摆设了?”朋友笑道:“应该说是机动队,需要的时候也能冲锋陷阵,独挡一面,大多数时候是个陪衬。”

  担当保护环境重任的环保部门,居然如此窝囊,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原先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相信我国的环境危机,在环保卫士们的整治下,能得到根本改观,能扭转局面,没想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我不解地说:“你们就是管环保的机构,你们没有执法权吗?”朋友苦笑着说:“我们有执法权,但处罚权有限,一是罚款额度较低,排污企业的违法成本很低,他们宁交罚款,就是不愿上污处设施;二是处罚权受到制约,企业污染严重,民众怨声载道时,我们责令企业停业,或者要取缔该企业,需要经当地政府的配合,他们同意才能执行,要是当地政府采取地方保护主义,那我们就无能为力了。”我说:“怎么会这样?你们有法律这把尚方宝剑啊!”

  朋友无奈地说:“心怀不轨的人总有办法钻法律的空子,虽然,现在环保总局升级为环保部,国家对环保非常重视,看上去我们权力很大,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实际我们在执法中,仍显得势单力薄,常常需要其它单位的协调配合,不然没法开展工作。”我感到很奇怪,说:“一个城管,可以管理城市的各个方面,大到突发事件,小到小摊小贩,乃至门牌和垃圾,他们都能管,你们怎么就缩手缩脚,无所作为呢?”朋友一摊手,笑道:“有时我也感慨,我们真的连城管都不如,我们环保局人员下去检查,很多企业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在联合执法时,他们才规矩点。”我说:“什么叫联合执法?”朋友说:“就是由政府领导牵头,我们联合其它职能部门一起采取执法行动。比如,涉及到企业用水排水的,有水利局;涉及到森林砍伐和破坏绿化的,有林业局;涉及到农业污染的,有农业局;涉及到发电排放废气的,有电力局……有他们陪同协作,我们的检查和处罚,才能落到实处。有时,我们还需要新闻媒体的大力协助,报纸、电视、网络,及时把污染企业曝光,舆论的风向,影响着企业的命运,我们就能顺利处理一些污染纠纷。”我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