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 第2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回皇阿玛的话,儿臣句句属实,儿臣的折子,是家中先生代写,儿臣亲笔誊清的,至于别人家的与儿臣意见相同,只能说明一件事,四哥的优秀已经让大家达成了共识”

  说着眼神再度看向胤禛,老四这会儿才从震惊中恢复过来,忙不迭地跪倒:“儿臣惶恐,儿臣……”话没说完,上面的康熙哼了一声:“你倒说说,他有什么有点让你们有目共睹了?”胤禩看也不看边上的胤禛,一躬身:“皇阿玛明鉴,儿臣的折子上,四哥的优点以及儿臣的理由都已经罗列得很清晰了。”

  康熙这时也露出了笑容:“如今当面说来,胤禛起来,站过一边,好好听听”胤禛无语,只好到一边站着,竖起耳朵听胤禩说话,眼睛却不敢再看他了。假如这会儿胤禩手里有把折扇,纸扇轻摇面带微笑,他绝对是全场最亮眼的明星。

  此时的他完全没了瞌睡的模样,对着胤禛拖拖然一礼,这才开口:“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之前有幸在内务府当值了半年,其人员结构,以及资源分配情况,包括账目等的复杂程度让儿臣瞠目结舌,深感能力有限,每日心惊胆战,有恐辜负您的期望。可以说,没有赫大人的提点和担待,儿子根本寸步难行”

  被点名的赫大人顿时觉得脸上有光,慌忙躬身:“奴才不敢,廉郡王谬赞”康熙皱眉:“这和你举荐胤禛,有什么关系吗?”胤禩又是一笑:“回皇阿玛的话,四哥在户部任职多年,其成绩不用我说,站在这里的各位都有体会,四哥每年为大清省下数以万计的银钱,并且协助户部尚书把大清的钱袋子把得牢牢的,就凭这一点,儿臣自叹不如。小小内务府就让儿臣望而却步了。”

  胤禛原本板着的脸这会儿红一阵白一阵的,户部的抠门是出了名的,胤禩说为大清省银钱,听着是一回事,真正领教过的是另外一回事。他吏部年年想着给官员加工资,户部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少发一点是一点,那矛盾不是一点点。就连户部尚书自己的工资单也是吏部开的,到了户部也要被打折扣,这帮子官员心里会好受才有鬼

  可是胤禛也没法子,老爷子实在太会花钱了,税收有时都抵不上他的开销,不紧缩银根,叫他们哪里弄银子给老爷子干这干那?要是被官员们知道,他们工钱都拿去供养老爷子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偏偏这事儿还不能明说,恶名只能户部担着,只能他这个冷面王担着,日子别提有多难熬了。现在,被他这么一提,胤禛心里的怨气不断蹿高,却始终不敢有所表示。

  康熙却很配合地点点头:“嗯,克勤克俭,这算一条,还有呢?”胤禩笑得温文:“回皇阿玛的话,还有就是,四哥的铁面无私也让儿臣佩服不已。”此言一出,身后的众大臣们又开始龇牙了,雍郡王的铁面无私可不是空口白话啊,当年江南赈灾的时候,他没少杀人抄家啊

  要不是有钦差的特权,加上抄出来的东西多用于救灾,这档子事儿和杀人越货没什么区别。当时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大小官员都觉得脖子上阴风阵阵,四贝勒杀伐果决,让人望而生畏。康熙眉头微皱:“还有呢?”胤禩炸了眨眼:“还有就是为国为民一片赤诚……并且,毫不利己”

  “嗯?怎么说?”“回皇阿玛的话,儿臣曾与四哥同下江南赈灾,一路上四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灾民着想,也很受灾民的拥戴,这件事情不用儿臣多做解释,儿臣想说的是,刚才四哥举荐二哥做太子也是因为他心系江山社稷,一心为求皇阿玛江山永固才如此决定的。虽然在外人看来,他这么不避嫌的做法,有些荒谬,但是这才是四哥真正让人钦佩的地方,此等境界,儿臣望尘莫及,故而诚心诚意,举荐四哥为我大清国的太子,请皇阿玛明鉴”

  说完撩袍跪倒,然而他身后所有的人都站着没反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地上的胤禩,什么叫舌灿莲花?廉郡王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说四爷的好吗?表面上听起来的确如此,实际上呢,他说的这些事,身后这些经历过的,包括前面的康熙本人,心里对胤禛的评价又低了几分。

  仗着自己有内务府发的郡王津贴,大肆克扣他们这些公务员的工资,此其一也。在江南大搞白色恐怖,影响吏治,此其二也。为了给自己找遮阳伞,不顾胤礽已经废黜的事实,强行举荐智力已经有障碍的胤礽做太子,把皇上的圣旨视同儿戏,此其三也。有这三条,胤禛的头这辈子别想抬起来了。

  康熙看着地上“慷慨激昂”状的胤禩,再看脸已经涨成猪肝色的胤禛,殿上站着的诸位大臣,已经开始眼神交流了,大家不约而同拿艳羡的眼神看着胤禩,仿佛他是场上唯一的天之骄子。莞尔一笑,这一招到这里,才算是全部发挥完毕,连咬三口,三口不落空。眼睛再看胤禛,手心都快掐出血来了,

  还是赶紧安抚一下:“胤禩,你的情由朕已经全部知晓,说的很好。起来,站过一旁。”胤禩躬身退下。康熙深吸一口气:“诸位所请,朕尽皆知晓,台上最高的那一幢都是支持皇四子胤禛的。诸位皆意属此子,朕当慎重考虑卿等的意愿。”

  大臣们面面相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再次集体跪倒:“皇上明鉴。”康熙一摆手:“顺便说一下,朕拟三天后启程塞外避暑,胤禛,胤禩,你二人随行罢”胤禩愣了一下,跟康熙去塞外?老婆孩子怎么办?但是康熙的眼神已经扫到他身上,没奈何,只能躬身:“儿臣遵旨。”

  第二百四十七章 攒人品

  第二百四十七章 攒人品

  太和殿上的角逐就此告一段落,让胤禩有些小失望的是,他又被康熙盯上了,非得带着一起出塞,他很不想出去,老婆被关,家里每个管事的,就算佟淑兰现在乖了,不闹腾了,他还是不放心。但是老爷子的圣旨不能违抗。一时间胤禩完全没了算计胤禛以后的快感,反而满腹忧思。

  老爷子对立太子的事没有当场表态,只说会慎重考虑。这一点他也意料到了,只是这次避暑,能去的阿哥手指头都能掰的过来,想起那些个圈的圈,关的关,他的心情根本好不起来。匆匆告别了几位“热情”的大人,打马回到家中,胤禟和胤俄早早翘班在厅上等他了:“八哥,怎么样,皇阿玛怎么说?”胤俄第一个忍不住发问。胤禩摇摇头:“他老人家什么都没说,只是三天后的南巡,点了我和四哥随驾。”

  胤禟皱眉:“这有什么深意么?”胤禩叹了一口气:“你们也知道,我家现在这情况,让人着恼,采萱还未解除禁足,弘晏的身体才刚有起色,我是一万颗心不想离开,却又不能抗旨……”胤禟叹气:“皇玛嬷正病着,皇阿玛这时候去避暑,五哥七哥肯定不会去,我们也肯定没指望,三哥在祭天的时候失态,说不定也没指望,八哥,你要一个人面对四哥了”

  “我现在是他的支持者,我并不担心他对我不利,只是我不在的时候,把外面的生意看紧一点,庄子上也是,至于家里……”胤禩叹了一声:“晏儿真让人操心啊”胤禟试探道:“八哥,要不把晏儿抱我家去,我让雅尔檀照看他。”

  胤禩一皱眉:“弟妹不是刚诊出喜脉吗?何况,那不合规矩算了,你们回去吧,我自己想办法。”

  送走两人,胤禩才到儿子的房间,塔拉嬷嬷正在给孩子喂饭食,见胤禩进来,慌忙起身行礼,胤禩却没让她弯下腰去,伸手虚扶了一下:“嬷嬷辛苦了,三日后,我要出门,归期不定,晏儿要劳烦嬷嬷照顾了。”

  塔拉嬷嬷一听胤禩要出门,顿时想起自家小姐还在佛堂里关着,顿时心情不佳。可是弘晏是小姐的命根子,嬷嬷当下义不容辞地应了,胤禩又吩咐了秋菊和四墨几句,这才抱了弘晏开始日常的练习。

  一连三天,胤禩都和儿子一起睡在书房里,佛堂里的敏芝也得了消息,胤禩要随驾避暑,想来想去,胤禩好像还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跟康熙出去避过暑,而且还是他被停职罚俸的时候,难道老爷子回心转意了?再转念一想,康熙想到带上他总比想不到他让他呆在家里积灰要好的多。

  也不知道他的那些个烦心事解决了吗?太子复辟了吗?自己说的那些话他听进去了吗?脑中的念头一个闪过一个又冒出来,敏芝甩甩头,自己在里面呆了这么久,外面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康熙召胤禩伴驾出京,就说明历史上的那些父子成仇并没有发生,一切都已经平稳过渡了。

  敏芝望着窗外夕阳的余晖,康熙朝就像这夕阳一样,已经进入了最美最辉煌的压轴阶段,我注定只是看客了,这样也好,之前做过太多事,好事坏事,傻事蠢事,不都是为了他能在这段最后的辉煌中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胤禩想问她选谁做太子,她却从未想过这个问题,选胤禛是一个万金油一样的答案,她根本不知道选择了胤禛之后,事情将会是怎样的走向,因为,那完全不符合历史,当然她也就无从知晓结局会怎样。

  她现在担心的除了新太子的问题,还有胤禛家三个怀孕的小妾,还有没几个月,孩子就要生了,国三代就要出生了。当然,如果胤禛提前被废,这三个孩子无论男女都无所谓了,现在胤禛也在随驾皇子之列,也就是说他也安全过关了,这样的话,那三个孩子,说不定就是他新的政治资本。

  敏芝提起笔凝神,今天的抄写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她已经渐渐习惯这种静心的方式,一提起笔,她的精气神就会瞬间凝为一体,忘了脑中的纷挠,落笔下来是圆融如意的簪花小楷,每个字都透着清秀平和,娴雅婉丽的质感。时间流逝,夕阳已经不足以照明,两名嬷嬷送上灯盏,敏芝浑然未觉。

  直到嬷嬷端着晚膳进来,她才搁笔,笑着说:“有劳嬷嬷了,方才抄经偶有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