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人跟着张伯行到了江苏巡抚府上,老大人捧出自己收集的诸多证据,并且愿意亲自出庭作证,言辞之间,然胤禩看到了何焯的影子,一样的刚毅,一样的一根筋。加上刚才的亲眼所见,和宫里的老爷子对他也是赞赏有加。他就觉得老人家的话更有可信度。

  但是研究过老爷子的证据之后,胤禩又冷汗了,这桩桩件件都指向葛礼才是幕后主谋,更言之凿凿地说葛礼伙同一部分官员大肆收受乡绅的贿赂,总数“无法估量”三位钦差集体傻眼了,说得有板有眼,仿佛真的有这么回事一样,可是再仔细一看却没有什么直接证据可以拿得出手。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他的推断罢了。

  胤禩无奈了:“四哥,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张大人只是揣测,但是以张大人的官声,绝不至于做出诬告的事情,这么一来,两江总督府,却是不好去的了,而且我真的要避嫌了。”胤禛撇嘴:“那葛礼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二叔的表弟,和小九还有些沾亲,这件事可大可小”

  胤禩很想翻白眼,最终还是忍住了。胤祉有些怯意:”两边都是皇阿玛器重的,不如先递个折子问问皇阿玛的意见如何?”这一下,胤禛嘴角往下了:“八弟的意思呢?是按照张大人给的线索查还是权作不知道这回事,从考生的方向查。还是暂停,给皇阿玛递折子等消息?”

  某人心情很好,果然这档子事儿,最为难的是胤禩,和自己半毛钱关系也没有,自己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挖好坑,等小八自己往下跳就行了。也不知道是谁搞的这笔糊涂账,却让自己占了便宜。

  胤禛想到的,胤禩也想到了,这是谁有意陷害他,故意制造了这起飞来横祸,想要把自己拖进泥潭里。会是谁呢?老爷子自编自导?看着不像,老爷子派了阅卷官,已经算是表明立场了,他顶多算个作壁上观的。

  不是老爷子,那会是谁呢?胤禩想到了年前那场信鸽大屠杀,这会不谁是连锁反应呢?到底是谁?自己身上原本就有比糊涂账没弄清楚,那个短命的奴婢,究竟谁给她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假装怀孕往他身上泼脏水。

  又是谁把二哥身边有自己的卧底这件事给捅出去的?回想自己吃过的一次又一次暗亏,某人心头火起,第一次有了冷酷的表情:“三哥,你给皇阿玛递折子,把长老大人历数两江总督的这些个罪状全写上,请他老人家定夺。四哥,你不是说要去会会葛大人么?弟弟也赞成。葛大人不但是皇亲国戚,还是这次事件最重要的当事人之一。四哥,这刺探的事,就仰仗四哥了。”

  胤禛斜了他一眼:“你确认要查?那就要在认定他有罪的基础上查了,我可是听说,接受过上差调查的官员,吏部在做考核评估的时候,起点是很低的。”此时的胤禩没有了初来时懒洋洋的状态,当下接过话头:“吏部考评的标准,是综合一整年的政绩民声后才最后定夺的。这和有没有接受过调查没有关系。我也听说,在户部,任何一个在任官员的公私账目,只要尚书大人觉得有必要,随时都可以进行核查。”

  胤禛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被针对后的恼怒:“既然八弟已有了定论,那查就是了。避不避嫌的不用说了,既然要查,你我三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亲疏之分,葛大人只是一个调查对象而已,八弟,希望你能有心理准备。”

  胤禩眨了眨眼:“我们是钦差,钦差的职责就是查案,断明真相,弟弟一直相信四哥是铁面无私的。”

  话已至此,边上的胤祉完全没有插嘴的余地,胤禛和胤禩才是这次检查团的两大首脑,他还是继续打酱油吧。轻咳一声:”既如此,我先回房去写折子了,你们慢慢商议。”胤祉拔脚开溜,只留下两个表面文章和谐,桌子底下却当光剑影的两人。

  胤禩之所以下决心查葛礼,不是说他真的被胤禛牵着鼻子走,而去做自毁长城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张伯行提供的那些个推理,让他觉得葛礼的确有问题罢了。他与葛礼的交往,多发生在二叔还健在的时候,当初自己还是明珠党,站在胤眩獗撸鹄裼质秦费|的“养父”。胤禩当然对他表示过尊敬。

  此一时彼一时,二叔薨世之后,自己与裕亲王府的交情仅限于和保泰保綬他们之间的一点兄弟情谊,与葛礼这个二叔却是淡了许多,原因无他,葛礼此人喜爱排场奢华,和他表哥完全不同,顶着皇亲国戚的名分,他在京里的日子极尽奢华,和卖相“比较穷”的胤禩风格不是很搭,却很合十四的胃口。

  加上种种疑团,胤禩怀疑,葛礼是一直披着羊皮的狼。

  ————————————————

  对不起大家,这两天瓜子陷入过敏性哮喘的泥潭中,非常痛苦,今天只有一章了,让大家久等,万分抱歉。

  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在哪里

  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在哪里

  其实胤禩能想到这一层,还是因为最近和义门的书信往来中,何凝玉的信占了多数,几年过去。当初的稚嫩萝莉已经长成了娉婷少女,何焯想给她定亲,奈何小姑娘死活要自己看上了才肯嫁,何焯仅此一女,便纵容着她,左右汉家女儿没有选秀的危机,养到十七八岁还是没问题的。

  凝玉非常崇拜敏芝,即便离开了京城,也一直惦念着福晋,不管有事没事,都喜欢跟福晋叨念几句,前阵子敏芝深陷佛堂,小丫头是不知道的,因为敏芝委托嬷嬷传话给胤禩,但凡凝玉来信,由他敷衍着,千万别让那边发现自己的状况。

  因此,后来的几封信,包括义门学子功名受阻,小丫头别人不担心,唯独担心纪容舒,胤禩觉得这种小女儿的心情,即便告诉了老婆,以她迟钝的程度,说了等于没说。在纪容舒出发之前,凝玉来信,希望福晋能帮忙照顾一二,并且宣泄了一下父亲不肯让自己跟随上京的怨气。

  通过这些信件,胤禩更加觉得妻子在义门问题的处理上,是很有见地的,她给义门写的学训,做的规矩,让义门超越了一间学堂的范畴,直接跃升成为一方势力,大有把礼部官远远甩在身后的趋势。义门办学的制度化,规模化,让他叹为观止。小到教师的聘用,教室的修缮,大到社会资金的赞助,与其他民间教育机构的合作合并等,都有老婆参与策划的痕迹。

  就是因为义门实际上比官学还要正规,几年来与官学的摩擦愈演愈烈,虽然之前因为赈灾有功,朝廷对义门有过褒奖,命令官学不得以不正当手段,为难义门。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门上下经常遭受到来自官学的挑衅。对此,胤禩原本寄希望于新任总督葛礼,能够出面调和官学和义门的关系。

  却没想到,葛礼上台后,官学更加猖狂,近两年义门新入学学子的学籍,有四分之三被学台以各种名义压了下来,迟迟不予办理。胤禩曾经无奈致信葛礼。然而去信却石沉大海。皇子不得诏命不能出京,对这种情况,胤禩也只能望洋兴叹。

  受限于通讯工具单一,他也没有办法确认葛礼是故意不予理睬还是中途出了什么差错,加上后来江南信鸽出现大面积屠杀,胤禩更是不敢贸贸然给江南写信了。但是,对葛礼的质疑却是一直存在。

  面对义门学子的质疑,他不却不能把心中的质疑明说出来,要想翻找妻子以前给出的建议,奈何信都是看完之后立刻销毁的,完全没有存档这回事。烦躁之下,他才发现,以往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有她在,哪怕是无关紧要的一字半句,也能给他提供新的思路。

  就好比现在,他虽然怀疑了葛礼,下决心要查,却不不能不仰仗四哥的暗卫。胤禛查起来,葛礼不死也要脱层皮,而且,他根本不能保证,胤禛不会把事态扩大,利用这次机会连消带打,把他积累起来的那些声望给消弭了。

  如果她这会儿没有被闭关,会有什么建议呢?十二月的江南,比京城更加阴冷几分,江苏巡抚府衙又是出奇的简陋,不漏雨却漏风,尤其晚上的时候,窗外挂大风,屋里刮小风,胤禩却坚持把这里当作三人的“基地,而不是去奢华气派的两江总督府。

  胤祉的折子递上去之后,胤禛也开始行动了,对他来说,要查一个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渗透到他家里去,把那些个家长里短,官员往来的肮脏事儿全给他挖出来。胤禩对此没有任何意见,每天都和张大人聊一些治理地方的心得,隐在幕后看他老人家料理公务。

  很快,十二月十三,胤禛的探子在摸查了无数线索之后,给主子们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也不知道葛礼是哪根筋搭错了,他居然请了十几号师爷,在家密谋告张伯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考生贿赂,影响考试的公正性,有负皇恩。折子虽然还没写,但是每天晚上的议论却是有模有样,某人还摆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这一下,胤禛也镇住了,这怎么说的,这里张伯行搜集证据要告葛礼,那里葛礼也准备着要告张伯行,这一下,原本清晰的事实再度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胤禛他们都没把探得的消息告诉张老大人,住了这么多天,他们内心是更偏向张伯行这一边的。

  老爷子盛赞过的官,深得民心,作风清正,和在京城就以生活奢华到糜烂的葛礼想比,他们当然选择相信前者。这天晚上,三人茶话会。胤禩皱眉:“老大人搜集证据要告葛礼,一定不是一天两天了,什么时候打草惊蛇了,他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万一被葛礼先出折子告了,与老大人声威有损。四哥,你那边的进度如何?”

  胤禛横了他一眼:“我做事向来对事不对人,葛礼若真有差错,定有罪证,相对的葛礼若真把张大人告了,也一定不是空穴来风。”胤禩叹了一口气,她就知道,胤禛做事,一板一眼,除非暗地里把葛礼给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