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八福晋的奋斗 完结- 第3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意让惊愕去接近他?”

  这也太直白了吧胤禩心里翻了一个白眼,而且我想说的是荷包和钥匙,怎么扯到儆恪身上去了:“皇阿玛的用意,儿子猜不透,还望您明示。”胤禩诚惶诚恐。“哎,朕登基至今,六十年了,从搬倒四辅政大臣开始,朕就一直想着满汉一家的课题,咱们满人统治者汉人的江山,如果把自己从最广大的汉人群体中割裂出来,那是治理不好这个国家的。

  当年父皇曾把两位姑姑分别嫁给三番的耿家和吴家,皇祖母更是把孔姑姑认作了干女儿,让她成了第一位汉人公主。可是啊,三藩反了,朕不得已伤了姑姑的心,诛了吴三桂父子,又让孔姑姑差点流落街头。但满汉一家的念头,从未在朕的心中消失过。朕将小姑姑所生的耿氏配了明珠的儿子,就是这个道理。”

  胤禩苦笑:“只怕这白澜止,未必肯娶十八妹妹。”“这个,朕不担心,虽说朕老了,可是看女儿出嫁这点时间还是有的,朕终会看到这结果的。”胤禩和胤祥对视一眼,不明白老爷子为什么那么笃定没有他强行下旨,白澜止会愿意娶儆恪公主。

  老爷子在白家庄呆了有三天,出来的时候还顺手拿走了他家的一把象牙骨唐伯虎荷花扇面的折扇。离了白家已经是八月初了,正是热死的人的时候,老爷子到底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水路回京的路上,中暑了。

  这可不像是多年前为了逼胤礽就范而装晕倒,而是真的晕倒了,穿上太医们进进出出,皇子们和儆恪,以及暴露身份的白澜止在外面侯着,记得团团转:“怎么办,皇阿玛中暑了,怎么办啊?”儆恪记得抓着胤禩的袖子乱晃。

  胤禩也急,这天是热了一点,可老爷子一路上都好好的,怎么到了船上晒不到太阳了,反而中暑了呢?这眼看距离回京还有一段路程,这要是靠岸,被地方官或百姓知道皇上旅游途中中暑,这得掀起多大的浪啊当下胤禩决定,不靠岸,全速向京城方向前进。

  按理说,这个时候胤祉是大哥,应该他说了算,可是这位已经很久没拿过主意了,十三和十六以及儆恪公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胤祉也就摸摸鼻子装透明了。胤禩和众人一起守在龙船的主舱外面,小太监们尽职地替他们打着伞。

  几个时辰下来,他们倒还好,儆恪吃不消了,胤禩一看这样不行,连忙叫人把儆恪和白澜止,以及有过中暑前科的胤禄统统赶下去休息,自己和十三以及胤祉继续守着。

  老天保佑吗,老爷子在离开京城还有两天路程的时候恢复了神志,只是人极度虚弱,睁眼看到儿子女儿都在身边侯着,勉强挤出一抹笑容:“快到了吧?摆驾畅春园,别让他们来接了。”胤禩躬身领命,康熙闭上眼:“朕睡一会儿,儆恪,你陪着朕,其他人都散了吧。”

  九月二十,康熙回京,直接回了清溪书屋,并且把太医院掌院叫到了畅春园,这一下,意外继续监国的胤禛美得冒泡了:老爷子恐怕是在江南累着了,这回是真的要不行了呀胤禩回到家,把老爷子路上中暑,以及老爷子想把儆恪配给白澜止的消息讲给老婆听。

  敏芝的第一反应就是老爷子又在折腾人了,现在监国的是四哥,就算没有真的当皇帝,看这架势也不远了,他这么讨厌儆恪,白澜止的身份又这么特殊,你凭什么觉得他们两结婚之后,曹家就不会端子绝孙?

  第三百五十章 都在明处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五十章 都在明处

  十一月,老爷子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到了一天昏睡十个时辰只醒四个时辰的地步了,畅春园大门紧闭,连儆恪都不能进去探视了。越是这样,外间的猜测就越是纷乱,大臣们都忧心地盯着养心殿里做庄的胤禛,基本上都认为这个板着脸,周身冷气直冒的雍亲王就是下一任皇帝了。

  朝野上下一片议论之声,大家都勒紧裤腰带,一脸的菜色,谁不知道这位王爷严厉出了名,小气出了名,喜怒无常出了名。真要是他登基了,贪官污吏掉脑袋,这是没说的,可是其他人也不保证脑袋就能保得住啊

  坊间都在流传,雍亲王手里有一批来无踪去无影的死士,专门负责替王爷打探朝中各大臣的私生活,谁要是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见错了什么人,雍亲王能让你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死的。

  而且,你一个人做错事,按照雍亲王的脾气,全家三族之内都要受牵连,发配神马的都是小事,最怕是被卖做官奴,据说这一招是他想出来的新鲜法子,以前江南那些个贪官的妻妾子女,就有被卖到别的省做上级官员的家奴的。

  这种惩罚比一刀咔嚓了他们还要痛苦。想想看原本锦衣玉食前呼后拥的阔少爷贵小姐们,因为父辈祖父辈的一点过错,被迫到别人家里去做最低见的下人,主人还是父亲,爷爷或者丈夫的同僚,这有多么变态。

  大臣们人心惶惶,年纪大的盘算着趁着老爷子健在,赶紧递折子请辞,年纪小的,赶紧检点家产,想着法子变卖转手,记在亲戚名下,万一自己不小心得罪了雍亲王,子孙至少还有点活路。

  敏芝在家逗着孩子,听管家说着外头的动静,但笑不语,这四爷还没登基,大家就已经在揣摩他的喜好了,不错不错,赶紧的,让人去那茶馆酒肆,使劲宣传,咱们四爷是多么英明神武,勤政爱民,艰苦朴素,严以律己更严以待人。类似的宣传几乎每天更新。

  胤禩当然知道这些流言,但夫妻两从来不提这件事,包括之前敏芝陷害胤礽,惹得胤禛去刺杀胤礽的事,她也没在他面前提起过。当然,她也不去问他,面对四爷监国,底下小动作不断,京城防务有四分之三在四哥掌控之下的局面,他将怎么应对。

  康熙终于露出了垂暮之色,那么这最关键的风暴随时随地都会降临,对外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包括抱怨的话,还是关于四哥登基后会怎样怎样。但是自己心里清楚,现在就是在赌,赌老爷子心里胤眩返i,以及胤校纫蝗喊⒏缰匾故秦范G一个人重要。

  八爷党成员这回不是大臣,而是皇子,除了一二三四和十四十五以外,其余都是八爷党或者隐八爷党。如果老爷子意属胤禛登基,那么这些个阿哥所面临的悲惨未来是了可以遇见的,当然,还有儆恪公主,以及老爷子一心想周全的曹李两家。孙嘉淦在江南得的指示,是和李卫和平共处甚至可以走得更近一些。

  加上老爷子把李家的儿子绑在了孙嘉淦的船上就等于绑在了胤禩船上,小小李卫,对上未来的宰辅,焉有逃出手掌心的道理。细心的敏芝在听说老爷子到苏州独留了李卫说话,就觉得老爷子是有意动摇他对四爷的忠心。

  要他弄清楚,现在还是康熙朝,作为皇帝的子民,首先应该忠君。他李卫不是电视里那个屁事儿不懂的小混混,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人家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老爷子亲自去提点他,再傻的人也该明白“君子不党”的圣贤遗训,这个节骨眼上应该生效了。

  就因为这样,敏芝觉得很安心二十多年的努力看起来很丰硕,只要老爷子不是脑残,或者穿越体质,胤禛没戏,远在西川的胤祯也没戏,只要不是他们两个,剩下谁当皇帝,对她们一家人来说,都是安全的。

  可惜胤禩到现在还没有摆脱正黄旗包衣奴婢子的阴影,即便良妃生了大清第一对龙凤胎皇子皇女,即便儆恪是固伦公主,只要良妃的身份一天不变化,胤禩离那个位置依然遥远,再多的积淀再广的人脉,都是浮云。这是一个出身大过天的年代。胤禛自己是包衣奴婢子,可他登基后,德妃就被抬入正黄旗。

  这就是权利的好处,敏芝现在甚至都不敢想胤禩是不是对那把椅子有强烈的欲望。二十二年来,他只有少数几次流露出渴望,更多的时候,是无奈的淡然。当年推举胤禛做太子,他肯定有不甘心,但如果不是胤禛在前面顶着,那儿来的九十两位郡王,以及后来额尔济的军队。

  只是老爷子安排的这条路,未免太难走了,二十二年,从贝勒到郡王,从笔帖士到侍郎,二十二年的时间,他依然只是一只绵羊,看上去没有丝毫攻击力的模样。

  就在敏芝抱着孩子为迷茫的未来揪心的时候,畅春园传出消息,原定于十一月二十日举行的祭天大典兼康熙登基六十周年欢庆巡游,因为老爷子身体不适不克出席而换了主角。由胤禛代表老爷子去检阅巡游队伍,胤祉胤祺胤禩则代替康熙完成祭天礼仪,胤祉胤祺陪祭,胤禩主祭。

  此诏令一出,大臣们纷纷看向胤禛,当年十三代替皇上封禅,已经轰动得不得了,但好歹十三还打着四爷党的标签。可现在让胤禩去祭天,这风头出的,老爷子这是在帮胤禩拉仇恨啊,祭天回来,胤禩的身价不一样了,四爷能放过他么?

  敏芝听胤禩说老爷子要他去祭天,顿时星星眼。历史上这回祭天的是胤禛,这时的老爷子也是身体不好,担不是住在畅春园,而是住在胤祉的家里。现在嘛,胤祉老爷子自然是看不上了,谁让他家的媳妇不会做人,得罪太后,老爷子从此拿着有色眼镜看他,老三就再也没有翻过身了。

  就像现在,胤祉和胤祺陪祭,胤禩主祭,胤祺不用说了,根本不会去抢胤禩的风头,而胤祉又根本抢不走他的风头,全场最耀眼是谁?当然是胤禩了。敏芝想到这里,美得嘴都合不拢了。胤禩嫌弃地看着她:“美什么呢?你以为这是个好差事,四哥替皇阿玛检阅巡游,他才是受到万民敬仰的那一个”

  “那怎么能一样呢?他现在是监国亲王,替皇阿玛监理着整个国家运转,由他代替皇阿玛接见接壛百姓,那是应当应份的事情,可你不一样,你是去祭天,我进皇家二十多年,老爷子总共只举办了一次祭天仪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