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之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齐人之福- 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玛气急道:“你……你的女儿虽是庆贵妃,可也只是个贵妃,若不是惠悫皇贵妃薨的原因湘湘也无法进宫被册为贵人乃至于成为慎嫔,如今他们姐妹在宫中守望互助,咱们不能在涉入那后宫的阴私事里头。佟家已经经不得风浪了!所以收起你们的野心,佟家百年的荣耀绝对不能断送。”
  “阿玛,佟佳氏好歹是八大姓之一,您怎么就知道八阿哥和大位无缘?只要咱们佟家运筹得当。”我有些憋气地说。
  “若是以前我还会赞成,只是现在……没有机会了!前阵子我不小心看到几个人,虽然只是远远一瞥,但我确定不会看错人的。”阿玛摇头叹息。
  “阿玛看到谁了?”我问。
  阿玛看着我的目光中似乎有自嘲也有不甘与落寞,他叹道:“先帝和四阿哥。”阿玛的话令我愣在当场,脑袋里的嗡嗡生不绝。
  阿玛似乎没有看到我的失态,只是撸着他那花白的胡须摇首自语:“佟家已经有两任皇后了,你以为其他家族会放任佟家出第三个皇后?而官场向来是捧高踩低,李佳氏如今是贵戚……而且这些年我看着李家恐怕还不是最鼎盛的时候……”
  “太后的娘家,一门二公一伯(这时候李信还未被追封侯爵),这样的家族还不够最鼎盛?”我回过神来不可置信地问。
  “这算什么?李家崛起才多少年?将来的皇帝是皇太后的孙子!别忘了他李义是板上钉钉的太傅,那可是帝师~~~当今皇上和现在的几位皇子都是他一手教导出来的。阿沛你听阿玛的话,将来若是能和李家结成姻亲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不可轻易得罪,对佟家的子孙要严加管束才好。李氏一族将来只怕是要‘贵震天下’。”阿玛轻叹一声又说:“生男勿喜、生女勿悲,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过了几年之后不得不佩服阿玛的远见,皇太后居然还能在九十高龄再上一步成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娘家可不是皇后的娘家,也不是太后的娘家。
  大清太皇太后的娘家至今就两个,一个在蒙古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另一个就是李佳氏了。虽然李家的千里马——一等忠毅公李孝去世,可是李家的后代也是深的圣宠,我记着阿玛的话后来与李家成为姻亲,我的嫡子兼幼子容耀娶的是一等承恩公的嫡孙女。(一等承恩公李义)
  承治九年与十年迎来了太皇太后百岁千秋,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儿,一百岁的老人家本就是凤毛麟角,一百岁的太皇太后压根儿就是一个都没有。太皇太后的千秋特别隆重,人瑞是盛世的象征,更何况这人瑞是皇帝的祖母。
  也在那一年外国使臣来京,那时候我才明了外面的世界如此广袤,原来李家已经走得那么远了。佟家怎么可以落后于人?‘大清外国语学校’?你李家人学得蛮夷的话,我佟家的子孙自然也学得。我得想一想,让人从旁系、庶孙那儿挑出一些送到里面去学习。
  承正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太皇太后急召太上皇、皇上、和硕德亲王、和硕端亲王、和硕显亲王(弘昐孙)和两个李佳氏一等公(李孝、李义子)、以及一等靖达侯(李信子)到圆明园内万寿宫觐见。当夜子时太皇太后崩,享年一百零二岁,合葬泰陵。累加谥曰:孝元昭圣睿懿慈端康寿仁齐佐天光圣宪皇后。
  孝元宪皇后的一生历经四朝、辅佐三代帝王堪与孝庄文皇后相提并论,从一个汉八旗出身的皇子的侧福晋到亲王侧妃到齐贵妃再到齐皇贵妃,在孝淑宪皇后崩逝后被立为继后统摄六宫,诞育仁宗皇帝、和硕睿贤显孝亲王、和硕德亲王、和硕端亲王、固伦荣安公主共四子一女,终世宗皇帝一生荣宠不衰,这是何等的手腕与心计?
  而阿玛的那句‘贵震天下’已然是应验了,汉军旗出身却成为太皇太后,孝元宪皇后让李佳氏这个姓氏成为大清朝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是永瑜的后妃,一些没出现的女人也在。。。亲们找一找,会出现几个眼熟的哦~~~
  文宗睿皇帝永瑜后宫(元年1768——三十三年1800),崩于兴正十年(1810),葬清西陵之定陵,年75岁。
  1孝贤皇后 闺名蕙兰
  李佳氏(1734——1799),满洲正黄旗人,内大臣兼尚书绍文女,生于雍正十二年八月十五日,醇正十四年元月赐为嫡福晋,十月出嫁,时年十七。十六年二月生皇长子绵渊,二十年生皇次女,二十四年生皇三子绵渲;二十六年生皇四女。承正元年以金册金宝册立李佳氏为皇后,居永寿宫,时年34岁。十年生皇十一子绵鸿,三十二年(1799)十月崩,终年66岁。谥号为:孝贤庄正纯仁康惠端敬裕徽辅天佑圣睿皇后,合葬定陵。
  2安慧皇贵妃 闺名少筠
  章佳氏(1740——1795),满洲正红旗人,太子少保阿贵女,生于醇正五年五月初五,二十一年入潜邸,为侧福晋,年十七,二十二年生皇三女,二十六年生皇五子绵洛。承正元年十二月封安贵妃,居储秀宫,三年生皇七子绵沂。二十八年六月进安皇贵妃,七月薨。谥安慧皇贵妃,终年56岁。葬于定陵妃园寝,位诸妃上。
  3纯惠皇贵妃 闺名阿茹娜
  西林觉罗氏(1737——1785),满洲镶蓝旗人,四川游击鄂赛女,生于醇正2年九月初六。14年8月入侍潜邸,为侧福晋,年十三,十七年生皇长女,三十年生皇六子绵沛,承正元年封纯贵妃,居承乾宫,七年生皇九子绵泳,十八年进纯皇贵妃,薨,谥纯惠皇贵妃。终年49岁。葬定陵妃园寝,位安慧皇贵妃右。
  4懿恭皇贵妃  闺名敏慧
  富察氏(1747——1811),满洲镶黄旗人,湖南总督傅文女,生于醇正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二十八年赐为藩邸侧福晋,年十七,承正元年册封懿妃,居长春宫,生皇七女。五年八月生皇八子绵涛,十七年生皇十三子绵澈。十九年进懿贵妃,兴正元年尊懿贵太妃,十年进皇考懿皇贵太妃,十三年二月薨,终年67岁。谥懿恭皇贵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安慧皇贵妃右。
  5 淳恭贵妃
  董佳氏(1760——1819),汉军镶黄旗人,委署库长时泰之女,生于醇正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承正五年入,年十三,初封常在,同年进董贵人,居钟粹宫偏殿。十四年生皇十二子绵濛,进淳嫔,居咸福宫,二十一年生皇十四子绵漩,进淳妃,二十八年进淳贵妃,兴正元年尊淳贵太妃,九年薨,年60岁,谥淳恭贵妃。葬定陵妃园寝,位纯惠皇贵妃左。
  6婉贵妃
  博尔济吉特氏(1746——1776),蒙古镶黄旗人,佐领阿古达木女,出生于醇正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二十三年入侍潜邸,号格格,年十三,三十二年生皇六女,承正元年封婉嫔,居永和宫,三年进婉妃,九年生皇十子绵潇。薨,时年31岁。追谥婉贵妃。葬定陵妃园寝,位懿恭皇贵妃右。
  7 吉妃
  杨氏(1735——1790),汉军正红旗,知县守富女,生于雍正十三年,十四年入侍潜邸,年十五,号格格,二十年三月生皇次子绵淅,承正元年十二月封吉妃,居翊坤宫,二十三年薨,时年56岁。谥吉妃,葬定陵妃园寝,位淳恭贵妃左。
  8 敦妃
  他他拉氏(1737——1772),满洲镶红旗人,知府久格之女,出生于醇正二年七月十七日。醇正十五年入侍潜邸,为格格,年十四,二十五年生皇四子绵洌,承正元年封敦妃,居钟粹宫,承正五年薨,时年35岁。谥敦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婉贵妃右。
  9 嘉妃
  石佳氏(1770——1830),汉军正白旗人,管领文义之女,生于承正三年六月初一。十七年入宫初为答应,年十五,十八年进常在,二十年进石贵人,二十二年生皇十五子绵澜,次月进嘉嫔,居钟粹宫,二十五年进嘉妃,兴正元年尊嘉太妃,二十年薨,时年61岁。谥嘉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吉妃左。
  10 玫妃
  刘佳氏(1738——1780),汉军正蓝旗人,员外郎文焕之女,生于醇正三年正月二十九日。醇正十六年入侍潜邸,号格格,年十四,醇正二十八年生皇五女,承正元年封玫嫔,居永和宫偏殿,十三年薨,时年43岁。追谥玫妃,葬定陵妃园寝,位敦妃右。
  11 华妃
  侯佳氏(1766——1811),汉军镶蓝旗人,上驷院卿讨住之女,生于醇正三十一年立春,承正十一年入宫初封答应,年十三,十三年进常在,十八年进莹贵人,二十四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升莹嫔,居咸福宫偏殿,三十年进华妃。兴正元年六月二十八薨,时年46岁。谥华妃,葬定陵妃园寝,位嘉妃左。
  12 茂嫔
  叶赫那拉氏(1771——1800),满洲镶红旗人,三等轻车都尉舜泰之女,生于承正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七年入宫,初封答应,年十四,二十年进常在,二十三年生皇八女,次日进叶贵人,二十五年进茂嫔,居长春宫偏殿。承正三十三年薨,时年30岁,谥茂嫔,葬定陵妃园寝,位玫妃右。
  13、丽嫔
  柳氏,(1766——1788),汉人,知县东源女,生于醇正三十一年,承正十六年入,初封柳贵人,年十八,十八年进丽嫔,居翊坤宫偏殿,二十一年薨,年23岁。葬定陵妃园寝,位华妃左。
  14、安嫔
  苏完瓜尔佳氏,(1768——1807),满洲镶黄旗人,公安英女,生于承正元年,十四年入宫初封答应,年十五,十八年进安常在,二十三年进安贵人,三十三年进安嫔,居钟粹宫偏殿,兴正十年薨,年40岁。谥安嫔,葬定陵妃园寝,位茂嫔右。
  15、宫人
  章佳氏,(1743——1783)满洲正红旗人,管领贵保女,生于醇正八年五月初五,二十二年入潜邸,号格格,年十五,承正元年封佳嫔,九年进佳妃,居延禧宫。十六年十一月逐辛者库为奴,次月卒,年41岁。
  ☆、番外六:董佳?尔宜
  “尔宜,在宫里事事小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