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锦绣-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士族经过了皇族连续不断的打压,早已不复南北朝时的荣光,而依旧不愿意自高门士族的高傲中醒来的,已经日渐没落的士族,内里也已经腐烂不堪了。就如同外祖王家,若是真的风骨凌然,便不会容着王三郎还活着了。
  柳蘅长叹一口气,微微掀开牛车窗的薄帘,看着雨雾中露出颓败与沧桑之色的冀州城,也许这个时候离开冀州,并非坏事呢。
  同长安、洛阳一样,此时的冀州,市坊有严格的区分,刺史府位于冀州城中通仁坊内,过了两道坊门一条长街,便是冀州城较为热闹的东市,这里的商铺一般都是有几分家资的商户所开,其中不乏本地豪族以及节镇燕冀一带的平卢节度使路节度家的家奴所开的铺子。
  后者不是柳蘅此行的目标,故而她只是带着婢女逛了逛八宝斋、成衣铺子以及金银头面铺子后,买了些瞧得上眼的东西后,就去了据说在长安也有分行的施家镖行。
  柳蘅被人簇拥着进了镖行,镖行的师傅极有眼色,知道柳蘅乃是高门贵女,忙吩咐院中屋中的人回避了,亲自迎了柳蘅进了屋。
  “多谢。”柳蘅微微颔首,木屐踩在石板地面上,仪态大方从容,却在瞧见屋檐阴影处一未回避的瘦削青年时,脚步一顿。那满脸阴鸷的青年,分明是三年前被王重害死的小女童的阿兄,他,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冀州城里?
作者有话要说:  三章了,故事算是拉开了大幕!阿桥求收求评!

  ☆、心惊柳门事

  那男子的身影只一闪就躲进了角落的阴影处不见踪影,但是柳蘅却知自己并未看错,因为三年前,那人曾劫持过自己,而自己还故意放走了他让他逃出了王家。
  引着柳蘅的老者姓高,名双权。他的颧骨高耸,或许祖上有胡人血统,太阳穴高高凸起,虽则粗布长衫,但是步履之间却有一股武者才有的精神劲儿。
  高双权目如闪电,瞧见柳蘅神色间的变化,虽没有问出来,却是记在了心头。待入了正堂,请了柳蘅上座后方问道:“娘子一看便知出身不凡,敢问来我行是走货还是其他?”
  “我听闻贵行行商走货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更是时常往长安洛阳去。我今日来是为了打听长安襄城伯柳府的消息。”柳蘅微微一笑,“老丈放心,不必担心会给贵行惹来麻烦,我姓柳,驸马都尉柳赟乃是家父,我的母亲姓王,乃是冀州王刺史的胞妹。”
  镖行的大头生意都是与高门大户之家做的,同刺史府也是打过交道的,自然知道王家的一些事情。高双权起身恭敬道:“原来是柳娘子,某失礼了。”
  高双权虽是一般的良民,但是跑江湖多年,见多识广,虽知道长安洛阳那些士族高门许多已经日薄西山,但是沾上了就不是一点的麻烦了。而这其中,还有一丝疑惑,柳家如今算是鼎盛之时,哪怕柳驸马如今续娶了公主,但是王家这等被挤出了长安的士族姻亲,更该好生把住柳家这门亲戚才是,为何养着外甥女却不给其讲解柳家之事呢?
  高门大族便是这般麻烦!他心中鄙夷,却抱拳带着歉意道:“我行虽一年两趟往返于长安洛阳之间,但是高门大户之间的事情,却也只是听过市井的传言,俱都当不得真,只怕没有娘子想要的消息呢。”
  柳蘅笑了笑:“老丈还不曾说出外头对柳家的传言,怎么知道不是我想要的呢?我知老丈怕惹上麻烦,只是我出了贵行,未必寻不到卖消息于我之人,但是贵行却还是要做长安洛阳的生意的,而我,回长安后不但是柳家嫡出的娘子,更是圣人御封的临安县主呢。”
  少女笑颜如花,说话的嗓音也软甜清脆,但是话中的威胁之意,谁也不会误听了去。
  高双权这才意识到之前是自己小看了这位柳氏贵女,嘿嘿一笑掩饰方才的失态,暗道高门的小娘子也不敢让人轻忽呢。他沉思了片刻这才道:“不敢瞒柳娘子,我行这两年走长安洛阳,也做过柳府的几笔生意,同柳府的奴仆管事的也有过接触,只是对于其他的事情并未留心。如今娘子要其的消息,这一时半会也难以送上,不如娘子三日后再来,到时定让娘子满意。”
  “三日后啊?”柳蘅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只是三日之后我不便出府,到时候麻烦老丈去一趟刺史府,我会阿杏在门房相待的。”
  柳蘅说完,想起之前瞅到的那人,抽出片刻还是问道:“放在院中时,瞧见屋檐下有一青年,那样貌瞧着貌似同三年之前刺史府通缉的要犯有些相似呢。”
  高双权哈哈一笑,“柳小娘子说笑了,我行自来奉公守法,堪为冀州商行的表率,定是小娘子看错了,那人乃是某的侄儿,肯定同小娘子所说的那要犯没关系的。”
  柳蘅弯唇一笑,“大概真是我看错了。这是定金,一万钱。三日后,我再附上五万钱作为酬金。”
  高双权爽朗笑道:“好说。”
  柳蘅起身,阿杏几个忙上前服侍,高双权又亲自送柳蘅出门登车,等牛车转过街角不见踪影了,才匆匆回了屋。
  “阿海!你方才为何不避开柳家小娘子?她说她认出你了。”高双权沉声质问抱着大刀摩着的青年。
  “阿叔,她是否认出我并不重要,因为她是不会和王家人提到我的。三日后,是个好机会,阿叔进刺史府,我跟着一道去。”高大海抬起头,眉眼间的萧瑟在说到王府之时,全都变为了仇恨。
  “阿叔放心,我会乔装跟随在你身后,不会让人生疑的。”
  高双权摇了摇头,劝道:“我并非是怕你惹人生疑连累于我,而是担心你。我知道当年三娘之死,让你至今放不下。我也很痛恨王家人,只是你如今也已经二十岁了,不能只顾着报仇之事,还得想想以后,早日娶妻生子,承继香火,方为重事,你父母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高大海冷冷一笑,眼中的恨意尽露,“不让王家同我家一样家破人亡,我阿爷和阿娘如何能瞑目?我家本是良民,却因为王三郎,家破人亡,一十三口人尽数惨死,村中族人也俱都沦为罪人贱籍,此仇不报,我岂能娶妻生子?阿叔不必劝我了,你只须告诉我三日后帮还是不帮我?”
  高双权幼时过继出族,但是血脉之情尤在,对于王家人也是深恨至极的,且担心高大海另找时机打探刺史府,便点头同意了,只是以为高大海想摸清王三郎的住处而已,其他的并未多想。却不知高大海话中的“令王家家破人亡”并非说说而已的。
  阿杏看柳蘅脸上并无高兴之色,忙将自百味斋买来的水晶糕拣出三块放在小碟子里,又自牛车厢壁上的小架子上拿出一小圆肚水瓮,和一只小杯子放在车中的小几上,“娘子,朝食你并未用多少,这是你喜欢的水晶糕,垫下饥吧。”
  能吃是福,若是从前,柳蘅只是看着喜欢的点心都会高兴起来,此时却依旧忧心忡忡。她之前绝对没有看错,那人正是三年前的曾劫持自己的高大海,只是他逃出冀州三年了,为何如今又逃了回来呢?难道是回来找王家寻仇的?
  三年前的事情,让大舅母恨上了自己,也让她清楚的认识到,高门士族风光背后的一面,让她明白她对于王家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寄居的外孙女而已。
  “希望那高大海就算寻仇,也只找罪魁祸首王重,不要牵连到王家其他的人了。”柳蘅暗想,虽然她知道王重为恶,仗着的就是王家的势,王家其他的人也说不上多么无辜。
  三日后,雨还是未停,阿杏一早就得了柳蘅的吩咐,去了前头门房相候,心里却有些怀疑,这高双权会不会借口下雨不来了,那一万钱岂不是被他们白得去了。
  正在阿杏胡思乱想的时候,高双权带着两人来了,一人留着胡子,看不出年纪,一人则是十五岁的少年郎,眼珠子黑亮,一看就是机灵的少年。
  “阿杏姑娘好,某来迟了。”高双权抱拳歉意地道。
  阿杏微微一笑,“高老丈多礼了,我家小娘子正候着你呢,请随我来。”
  流芳院里来了外客,还是寒门商户人,很快就各房的主子都知道了,小辈们都是不以为然,王映华还嘲笑了柳蘅两句,什么同寒门子来往丢人之类的。杜氏忙着准备王四郎和白家女的聘礼,听了也不当什么大事。而郑氏则冷笑了两声,骂了一句“不自重的贱人”,想起“病情”愈加严重的儿子王重,又是一脸的忧色。姜太夫人知道后,却是冷了脸,眼角的皱纹也显得格外清晰。
  “这个蘅娘,果然是长大了,有小心思了。她想知道柳家的事,来问我我这个外祖母又怎么会瞒着她?居然寻了外人花钱打听,果然不是王家的种,这心里就是不亲近我王家呀。”
  向媪也觉得柳蘅这事情做出来,打了王家的颜面,只是看姜太夫人生气了,忙劝道:“太夫人快别生气了,柳娘子大约是想着咱们家里从来没有提过王家的诸事,故而再找外人打听的。要不,我代太夫人走一趟留芳院,去看看外头的人怎么说的?”
  “不必了,纵使那寒门子将柳家之事说得天花乱坠,也遮掩不住一件事,柳赟那竖子,如今已有子女十九人!嘿嘿,阿向你还没有察觉出吗?蘅娘最像令则的一点,就是苛求于所谓的感情,我就让她听听,她的生父如何的好色下流的。”姜太夫人不客气地道。
  流芳院的正厅中,高双权带来的那少年郎,口齿伶俐,正在将柳家诸事一一讲述。
  “河东柳氏是有名的郡望大族。令祖父正昌公乃是柳氏嫡幼子,十五岁时便于长安扬名,十七岁时就被授为六品的枢密承旨,三十七岁即位极人臣为从二品的御史大夫。据说若非令祖父于四十二岁时早逝,当今政事堂的四位相公,定有一位是令祖父。”
  “令祖父与令祖母生三子一女,长子柳赞,如今承爵襄城伯,据闻沉稳严谨,娶妻弘农杨氏女,生三子两女,另有庶出女两位。次子柳宽,才干寻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