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校对版)-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不急。

  青云犹豫了一下,决定将齐王妃设圈套暗算清江王一事也透露了些许,没提尺璧做了什么好事,只道清江王进了巷道后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觉得奇怪,就退了回来,没想到半路上遇见了齐王妃和一大帮贵妇,最后她连关蕴菁去换衣服换了半天的事也提了:“她只换一件上衣,却足足去了三刻钟有余,就算齐王府再大,也花不了这么长时间吧?而且她是在齐王妃回席后才回来的,脸色又不大好看,似乎是在生什么气。”

  老太妃目光微闪,露出几分嘲讽之色:“齐王妃安排宴席,不让哥儿们进内院贺寿,也许有不让庶子在人前露脸的缘故,但我觉着,更有可能是不让内外院之间有清江王以外的人行走。而将宾客们的随侍都赶到另一个院子里统一接待,则是怕她们在王府里私下乱走,也可避免宾客们随口吩咐下人,支使她们来往于内外院之间,坏了她的布置。齐王府长年由侧妃主持中馈,只怕齐王妃还不能堵住所有下人的嘴,因此连他们王府的人也不安排,只让亲信行事,故而清江王一路往里走时,半个人影也没见到。可惜这种不合情理的事马上就让清江王起了疑心,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青云恍然,她还当齐王府把女客的丫头们都带走,是为了不让内院显得太挤呢,想想若是没有自家下人在身边,那些太太姑娘们一般不会因为点小事就让王府的人去叫她们过来吧?当然,她这个毫无顾忌又急需找清江王说话的人没想那么多,可回忆当时的情形,整个宴会期间,还真没有别的女客要求叫自己的丫头过来的。

  老太妃摇头道:“齐王妃心大了,可惜老天爷没站在她这边,饶她费尽了心机,也终究没能成事。其实她也是糊涂了,即便成了事又如何?我瞧清江王这几年里的行止,可不象是会听从她摆布的人。”

  青云想她大概也猜到了某种可能,便笑道:“大皇兄心里明白着呢,不会上当的。祖母就放心吧!”

  老太妃长长地叹了口气:“这是何苦来?齐王妃从前是受过些委屈,可她外祖父有那样的胆子。会有那样的结果也是应当应份的,她仍能平平安安待在齐王妃的位子上,父兄也保住了性命,便是她家的造化了。如今托清江王的福,皇上对齐王敬重有加,她也重新获得王妃的尊贵与体面。儿子长大了,请封了世子,眼看着就要娶妻生子,她就不能老老实实等着抱孙子么?还在那里上蹿下跳个什么劲儿?难不成清江王纳了她养女为妃,她就能得到天大的好处了?当心算计得过了头。把眼下的好日子也葬送了!”

  青云笑说:“她若有您一半的明白睿智,今日就不会做出那种事来了。若她将来真的闯了祸,那也是她咎由自取。”

  老太妃苦笑着点点头。接着收了笑:“也罢,齐王妃做这种事,还在王府里设了圈套,若说齐王不知情,我是不信的。可他要是参与进来,就是糊涂了,他从来就不是有那种胆气的人,何苦给自家招祸?齐王府随时都有可能坏事。我若过继了他家孩子,没得给皇上留后患,还是算了吧。等平郡王府开宴时。你再去瞧一瞧他家的小九,若是合适,我就去找平郡王太妃说话。他家虽然在宗室里平平。倒是安安份份的,从不惹祸事。”

  青云应了,又说起了后街那宅子的事:“您若是舍得,就只管让管家出价,我照价买下来就是,权当孝敬您银子了。”

  老太妃不由得失笑:“那破旧宅子能值几个钱?本来白放着就可惜了,给了你,还省了我修缮的费用,还谈什么银子?我们府里虽然不大富裕,却也不缺这几个钱。”

  “您这是心疼我,但情份是一回事,银钱上还得算分明。这样将来过继了弟弟,他长大了,也不会嫌我这个做姐姐的占了他的便宜。”青云非常坚持,那宅子听李进宝说挺不错的,虽然旧了点,但翻新一下就可以住人了,比别处更方便些,两三千银子对她而言不算什么,却避免了许多后患。

  老太妃见她已经说到这份上,便不再多言,接受了她这笔“孝敬”。青云陪她聊了几句家常,就告退回屋了。不知是不是她肯出钱买下温郡王府的别院,给王府账上添了银子,而非白住的关系,王府里的下人对她恭敬了许多,脸上也带了笑,不再象从前那样,用审视的目光悄悄打量着她。但青云心里还装了许多更重要的事,并没有太在意这些。

  一夜无事,次日早起,青云给老太妃请了安,又去陪清江王用了用饭,接着兄妹俩就一道进宫去了。清江王自去见皇帝讨论昨日宴席上的事,青云则去见太后,把昨天晚上发生的种种又说了一遍。

  太后有些震怒:“蒋氏怎敢如此?!枉我还对她如此客气,哪怕明知道她是废后罗氏的表妹也没冷着她,她倒敢算计到我头上了?!”又吩咐谢姑姑:“那个姓关的丫头到底是什么来历?你去探听一下,若果真有鬼,就给我送庵里去,省得整天不死心地盯着震云那孩子。果然那孩子的话有道理,跟罗家有关系的人,都信不得!”

  谢姑姑忙答应了,又笑道:“太后娘娘也不必如此,当年罗家人口众多,几代姻亲几乎遍布朝野地方,到如今,要找个跟罗家完全没有关系的人家已经不容易了,连姜家祖上还跟罗家结过亲呢,只不过是那位姑奶奶去得早,也没被卷进那种肮脏事里头去。您若是把跟罗家有关系的人都往外赶,还能留下几个?”

  太后听了,稍稍消了些气,但还是觉得不顺:“我不管她蒋氏说什么好话,总之,她属意的人选我统统不要!以后她也不必再进宫来了!”想了想还觉得不足,就叫过菡萏:“御膳房新做的菊花糕,既当时令又能养颜,给我送去齐王府,给侧妃卢氏,叫她得了空进宫来说话。”她冷笑一声:“我就抬举卢侧妃了,看蒋氏还有什么脸面摆正妃的架子!”

  青云看得又好气又好笑,连忙叫住菡萏,劝太后说:“母后这是何必?自古以来,嫡庶有别,您要是捧庶贬嫡,没得贬低了自己的身份,落在不知情的人眼里,又是个话柄,倒让齐王妃成了无辜受害的白莲花,也太便宜她了。您只由得她去,不管她做什么,您不见她,不理会她推荐的人选,不就完了吗?”

  太后虽然很生气,但她也是个非常听女儿话的母亲,很快就接受了青云的意见。青云又劝她,还是把精力都放在为清江王挑媳妇上吧,只要这件事办完了,齐王妃再捣鬼也没用了。其实清江王有侍妾,根本就用不着再选侧妃,把正妃定下来就完了。那些高门大户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他,那就往低一点的门第去找,只要姑娘好,家世过得去就行了。

  太后想想也有道理,便拉住谢姑姑回忆京城里中等官宦人家中有几个合适的女孩儿,这回也不必再大张旗鼓地宣人进宫相看了,先托一位信得过的女眷,比如姜大太太,借着到各家走动的机会先见一见人家姑娘,瞧着好的了,再找名目宣进宫来。其实清江王也要到明年春天才满孝,他的媳妇人选就算要尽快定,也快不到哪里去。

  青云脱身出来,见天色还早,便想回温郡王府去一趟,把宅子的事解决了,再叫人传信给李进宝,让他去清江园替清江王办事。

  她一路坐着马车出宫,刚刚通过宫门不久,就有人急急追了上来。听了护卫的禀报,青云命人停下马车,回头看去,原来是周仕元。

  周仕元是打听得她出了宫,不顾某人的阻拦急急赶过来的。他昨日被清江王抓了个正着,想着自己一时猪油蒙了心,对尺璧失礼了,叫清江王看见,不定怎么误会他与尺璧的关系呢,万一清江王告诉了清河县主,岂不是坏了大事?因此要赶来解释。

  青云却是没耐心听他废话的,尺璧的谎言让她觉得这个当年还算正直呆萌的青年侍卫渣了,居然跟个丫环恋爱了三年,也没考虑过向其主人提亲,哪怕他顾虑着门户之见而提出纳尺璧为妾呢,也比始乱终弃强。

  因此她一听周仕元说“辩解”两个字,就直截了当地对他道:“昨夜的事我都听尺璧说了,你在别人的王府里跟她拉拉扯扯的,又送她镯子,人证物证俱在,还辩解个什么?反正我没罚她,只是让她回家呆着去。她家是我庄上的佃农,却也是正经良家,你要是真对她有意,就给她一个交待吧。反正你们的事我不会管了,随你爱咋咋!”说罢便命马车伕重新开动,一行人扬长而去。

  周仕元呆住了,清河县主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几时对尺璧有意了?那镯子也是要送给县主的啊!尺璧到底对县主说了什么?!

    
                  
第十七章 调查

   “傻瓜,你被人利用了!”

  这是石明朗听完周仕元对整件事的叙述之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周仕元一听就不乐意了,他根本就不想让石明朗知道这件事,但他来找老罗时,石明朗就在场,又似乎知道他追上清河县主的马车后碰了壁,怎么也不肯走人,无奈之下只好当着石明朗的面,硬着头皮说了,没想到会得了这么个评价。他现在还没想清楚是怎么回事,自然不乐意被人说是个傻瓜,尤其对方还是一向看不惯的石明朗。

  老罗稳重也有威望,强而有力地拦下了他朝石明朗扑过去的动作,斩钉截铁地道:“小周,别胡闹!小石头这话虽不好听,却是实话,你一定是让那个叫尺璧的丫头算计了!”

  周仕元还没转过弯来:“尺璧?她怎么了?她是清河县主的丫头啊,而且忠心耿耿的,当时清江王误会了我与她的关系,她为了维护县主的清誉,没说出实情,连自己的名节都不在乎了。”

  石明朗白了他一眼:“是啊,清江王是县主亲哥哥,又一向与县主交好,当着清江王的面她都能瞒下实情,敢情她比清江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