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路(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云路(校对版)-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云想了想,便回家开始画自己的图纸。

  她买了五亩地,共长五十米,如果照着赵三爷那七八家店铺的规格来划分,大概能得十间店面,一间店面月租金最便宜也要二两,只要她把房子盖好了,将来一个月就是二十两的进账,要是赵三爷做点什么,把租金再往上推一推,她能赚的就更多了!青云想得两眼直发光,但很快又耷拉下脸来:她没钱盖房子!

  难道真要卖掉两三亩地换钱?

  不行!她很快否决了这个选项。赵三既然是有名的大商人,怎么可能吃亏?只怕她一两银子均价买下的地,他用二两银子均价买下,还会觉得是便宜了她,但挣那二三两银子够什么用?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她必须凭自己的财力将房子盖起来!

  刘谢是没什么积蓄的,有也不过是几两银子,王掌柜那边正是用钱的时候,曹玦明……他可能有点儿钱,但她要是真的开了口,他可能会觉得她迟早要离开,还在清河置产,是吃饱了撑的吧……

  就在青云为建房子的钱烦恼之际,赵三爷的举动已经开始引起外界注意了。

  如果他是独资闷头盖房的话,其他人还有可能只猜到他想在清河盖铺子,但现在王掌柜也在做同样的事,又不曾瞒人,甚至早早在河东码头打起了广告,往来客商一听,再瞧赵三爷那架势,傻子才猜不到他的打算。外地的客商们固然觉得这是好事儿,省了一天路程,但淮城的商人们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赵三要将他们的货源都控制在手心里,日后还有他们的活路吗?

  为了破坏赵三的围堵货源计划,许多淮城商人都闻讯跑到清河来了。赵三的计划是好计划,但不能让他一人独得好处,可他又将清河闲置的荒地占得差不多了,他们只好打起了别人的主意。

  于是,王掌柜买下的那一大片地里,有人分割了三四亩去,也是打算建仓库的,不过不是为了外租,而是自用。青云听说王掌柜是以一亩五两银子的价钱卖出去的,虽然说也赚了些,但利润远不如自己留着赚得多,连忙提醒了王掌柜一句。王掌柜醒悟过来,也后悔得不行,无论谁来求购,都再不肯答应了,只是遇上一位来头极大的,又请动了周康手下的卢先生出面做说客,他无奈之下,只好又割了三亩地出去。

  也有人打起青云那五亩地的主意,但青云是个小姑娘,只要躲起来不出门,别人就算找上门来,见她眼泪汪汪一脸“你欺负人”的模样,也不好逼她卖地。刘谢那边也有人请托,他只说是干女儿用私房钱买的地,不好干涉,又是卢先生出面说情,他只得答应帮着问一声。

  青云听完刘谢的话后,马上就有了个想法。刘谢已经得罪了蒋友先,若是能与卢孟义交好,倒是件好事,也不怕今后老是被蒋友先穿小鞋。只是这卖地的事,她是不情愿的,但淮城那些客商也不是图她的地,不过是怕被赵三爷独占了货源罢了。既然是这样,反正她的地盖好店,都要租出去的,何不索性租给这些客商?

  于是,经刘谢居中传话,又有卢孟义先生斡旋,青云很顺利地跟淮城几家商户达成了协议,他们先交两个月租金下订,租下青云名下的八间店铺,青云会根据他们的图纸盖好这八间店铺,两个月之内交付使用。今后这几家商户每季交纳青云十两银子的店租,租期三年,三年后也要优先与他们续约。

  青云的手头一下得到了五十余两银子,足够她支付十间店铺一半的建筑费、人工费和材料费了,剩下的钱也能很快还上,而且还不愁以后三年的租金。她心中松了一大口气,立刻就去找王掌柜帮忙找人手材料了。有了这笔钱,她给工钱也能给得大方些,给自己赢点儿名声、威望啥啥的,日后要在清河长住,也要有点底气不是?

  她掩不住眉眼间的得意之色,骑上驴往同福客栈的方向走,却在桥上遇上了赵三爷,他双手背在身后,站在桥上眺望远处的景致,转过头来望青云时,脸上的笑容颇有深意。

  青云拉住了驴,跳下地,也回了他一个很有深意的微笑。

    
                  
第二十二章 纳凉

   六月天,正是最闷热的时候,太阳挂在当空中,象是燃烧的火球,几乎没把人烤干。这种时候,若能有高大茂密的树冠遮挡阳光,坐在树荫下闲坐,再来点儿习习凉风,另添一杯沁人心脾的冰镇饮料,那真是无上的享受!

  青云此刻就正在体会着这无上的享受。她坐在桥头不远处一棵足有百年树龄的大树底下,身下是厚厚软软的凉席,身后靠着细布底用丝线和玉珠儿绣出团花式样的大引枕,手边是造型优雅简约的檀木矮几,矮几上头放着一壶温热的上等绿茶,一壶冰镇的梨汁儿,还有一个用厚厚棉套子包裹住的白瓷罐,表面洁白如玉,里头放的是冰镇酸梅汤,一只同样的白瓷小碗放在离它们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只就在青云手中。

  她在三种饮料中挑选了梨汁,带着清凉的甘甜,映着洁白的瓷碗,清澈透亮,一点儿果渣都没有,味道也不是一般的好。她记起去年秋后县衙工房的人曾经得了人家送的一篮子梨,刘谢分得了一个,转手给了她吃,那甜味可不如这个,难道里头还掺了别的东西?

  阵阵凉风从身后不远处吹过来,那是赵三爷的侍女人工扇的。两个侍女,都只有十五六岁年纪,五官清秀,身材苗条,低眉顺眼,声音轻柔,穿着同样款式的绿衣青裙,脆生生的,象是两根儿水嫩嫩的葱。

  青云忍不住瞥了赵三爷一眼,见他正闭了双眼,十分闲适地靠在大引枕上,感受着盛夏天里的一抹凉意,心中忍不住暗骂一声。她可不觉得,这财大气粗的大商人弄两漂亮侍女在身边,就只是为了让她们打扇子!

  “后生可畏!”赵三爷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青云的目光,终于开口了,“谁说能赚大钱的,就都是商人行当里的老狐狸呢?就算是年青人,也能发现上好的商机。”

  青云笑了笑:“您说得是。我以前总觉得,能象您这么有钱的都是白胡子老爷爷了,可您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挣下那么大的家业,可不正是后生可畏吗?”

  赵三爷笑了两声,睁开眼看了看她,并没纠正她的“误会”:“姜姑娘,我得向你赔个不是。那日在桥上初次见你,我并没多想,后来听说有人先我一步买了两块地,我寻上门去,却发现其中一人是你时,还以为你是听见我身边人没轻没重的话,才抢先把地买下来的呢。”

  青云双眼瞪得老圆:“这绝对是污蔑!”

  “如今我早已知道了。”赵三爷笑道,“我问过王掌柜,知道你们早就有买地的打算,对这块地也早就有了安排,我想……若不是你们囊中羞涩,大概会将这附近的地都包圆了吧?”

  青云笑了:“瞧您说的,我们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原本我和王叔就没打算将地全都买下来,只是觉得道路两旁的空地可以用来盖铺子,租出去挣点儿钱,其他的地方我们就算买下了,也没用处呀?”

  赵三爷笑着点点头:“这倒也是,你们是外头来的,人脉不足,刘主簿又一向有清正之名,想必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买的地再多,租不出去也是白搭。我却不同,我能把这些屋子全都租出去,不费吹灰之力。”

  青云对此表示点头同意,又忽然发现他话里的小破绽:“您要把店都租出去?难道您不是……”眨眨眼,她没往下说。原本她以为他是打算垄断淮城商界货源的,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如果他没这想法,她最好还是别说出来。

  赵三爷低笑两声,颇有兴趣地看着她:“姜姑娘,你确实聪慧,居然能猜到我原本的想法。”

  “原本的想法?”青云忙问,“那您现在是改主意了吗?”

  “确实稍稍做了些改动。”赵三爷道,“我虽有些财势,但也只是个商人而已,若是坚持要吃独食,岂不是明白招人嫉恨?别看我在淮城还有些体面,在京城里也认得几个贵人,但若真有人想除了我,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我还有大好的富贵日子要过,没必要为一时贪婪毁了自己。”

  青云听明白了,点点头。

  赵三爷见状心情更好了些,略坐直了身体:“我如今盖这么多前店后仓的铺子,就是打算将来把它们都租出去的,租给淮城的商户,当然,也会留几间己用。我要的不是控制他们的货源,而是要他们有所顾忌。当初淮王爷还在的时候,整个封地,无论是淮城还是清河,都被他糟蹋得不轻,许多那时发了达的商户,多半与淮王府有牵连,如今淮王坏了事,但今上仁慈,除去首恶,并没有追究其他人的意思,那些商户也就少了忌讳,做生意时恶习难除,或是以次充好,或是强买强卖,或是虚抬物价,或是吞并弱小,可说是民怨沸腾,长此以往,淮城又要变得乌烟瘴气了。我是淮城人,怎么能看着家乡被小人败坏?”

  青云眨眨眼,有些迟疑:“难道……淮王坏事之后,皇上没派人来整治吗?清河这边还来了新县令呢。”

  赵三爷不以为然地笑着摇头:“法不责众,更何况,这是生意场上的事儿,官府要管,也无法根除,还是要用生意场上的规矩来办。”

  青云没弄明白他的做法跟生意场上的规矩有什么联系:“您把铺子仓库租给他们,他们就会收敛恶习吗?”

  “暂时不会,但当清河成了气候,所有从水路来的货物都要在这里集结时,淮城的商户就不能再象从前那样为所欲为了,他们要想以低廉的价格进货,就必须到清河来,而我……是这里的大地主,几乎所有的货物都是存放在我的地界上的。租金多少,是我说了算,收哪家货物,也是我说了算。”赵三看了青云一眼,“若有人惹我生气了,我就让他带着货物滚出我的仓库,以后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