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盛花-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步之远候着,只有高德顺站在门口,他面色如菜,如临大敌,见我走近,他并未出声请安,手势示意我静声,听屋子里的对话。我留了新兰在原地,自己走上前去,屏息站在门边。
   
   “……臣妾绝不相信祐儿有谋逆之心,只是皇上既然已早立承乾为太子,祐儿只是听从君父之命,对太子言听计从,皇上爱宠魏王泰,可祐儿也是皇上的儿子,求皇上留情……”屋里竟然是阴妃的声音。
   
   子衿沉声道:“你不好好教导儿子,事到如今,还有脸面来向朕求情,朕不得不将废太子,至于齐王祐,起兵作乱,朕自有决断。泰儿确实人才出众,堪当大任,也孝义有加,你有什么可以攀比的?”
   
   重重的磕头声传来,阴妃此时却声音尖利道:“皇上说魏王孝义,怕是诸多事被隐瞒了,恕臣妾大不敬,有孝顺的儿子日夜惦念父亲的女人的吗?”天边一连串炸雷响起,轰轰而响。鼓得我耳膜心肺发颤,我也如遭雷击,呆呆不能动。
   
   “你住口!”子衿一声厉喝,伴随着茶杯砸碎的声音,屋子里沉默了半晌,阴妃接着道:“皇上不知,被魏王蒙蔽,魏王早在贞观十一年,武媚妃入宫那一年就在宫外结识了她,彼时魏王日日光临锦客楼,留书情诗无数,爱慕之意尽显。贞观十二年,巫蛊事件,魏王为了武媚妃,折伤了太子承乾的手腕,魏王府修地志括,常常与媚妃私下相见。十三年,媚妃为魏王选了魏王妃阎婉,自己却大病一场,连那阎婉神色之间都和媚妃有所相似。十五年,魏王进宫来见了媚妃,之后媚妃才劝了皇上去其他各宫……”
   
   “够了……你住口……”子衿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阴妃,阴沉地问道:“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因为与明空亲近交好吗?”
   
   “臣妾……”阴妃的话卡住,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忙从门缝中窥看,只见子衿竟然用手卡住了阴妃的脖子,把她提在面前,阴妃被掐得面色涨红,子衿阴鹜地在她耳边道:“不管你怎么知道的,今天的话如果别人知道半个字,你的祐儿和你都不会又好结果,你听明白了么?”说完豁地松手把阴妃丢在地上。
   
   这下不仅阴妃呆住,高德顺呆住,连我也呆住。为什么子衿一点都没有惊讶,反而仿似只是因为阴妃知道了而震怒……
   
   阴妃忽然冷冷笑起来:“臣妾以为可怜的只有臣妾,谁知道连身为天下最尊贵之人的皇上也……”
   
   “啪!”清脆的一记耳光声,阴妃未出口的话被打断在口中。
   
   我跌跌撞撞地离开御书房,往钟庆宫跑去,心里像一锅滚水在煮。新兰跟在我身后急急地追,一边喊:“娘娘,娘娘……”
   
   忽然撞在一个人身上,来人被我撞得一个趔趄,抓住我急急问道:“明空,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我努力集中精神,再集中,才看清来人,正是阿泰。我裂开嘴,想冲他笑笑,可阿泰神色难看,想来我的表情有多糟糕,我终于喃喃地对阿泰说:“他都知道,原来他都知道……”
   
   阿泰急着问:“谁知道?知道什么?明空……”
   
   “皇上,皇上知道你对我……”我冷冷地笑着,“可他装作不知道呢,他对你也很宠爱,是不是因为觉得从你手中抢走了我,所以愧疚?”
   
   阿泰脸色大变:“什么?父皇知道?”
   
   我看着阿泰,终于忍不住对他说:“阿泰,别争了,放弃吧,不是你的终究不会是你的。太子会被废,可新太子也不会是你。”
   
   阿泰神色颓唐而不甘:“是吗?可是父皇答应过我,许了立我为太子。但你是说,父皇一直知道我的心思?”   
   “是的,他知道,他仍旧把我召进宫,他仍旧多年对我无微不至,他仍旧在狩猎场不顾性命危险来救我。但我以为的我的一心一意,我以为的我的真心对待,在他看来,他也许从没信过我,他连问也不问出口,从来也不说也不提起……”我喃喃地说。
   
   “你如何知道父皇已经知晓的?”阿泰问。
   
   我忽然想起,不由地呵呵笑了,“我是不是很蠢?阴妃跑去告诉皇上时,我听见了。可子衿一点也不惊讶,他不惊讶,只是怕旁人知道。阴妃为什么会知道?因为我视她为好姐姐,很多事不避忌,所以她跟着一些迹象去查,阿泰,我是不是一直都自作聪明,其实什么都不懂的自始至终的只有我?”
   
   阿泰一脸怜悯的神色:“明空?你为什么要爱父皇?帝王之爱,你难道一点也不怕吗?如果是我……如果是我,我不会叫你难过。”
   
   我看着阿泰,眼里的水光泛上来,“你不是也生在帝王家?又会有什么不同的?”阿泰刚要反驳,我不顾他接着说:“感情也不是论斤称两,人心如果能够被自己控制,你又为何会执着?”
   
   阿泰低了头,笑,可是笑得悲凉:“是我问傻话了,以后不问了。”他忽地抬头看住我:“明空,这也许是我唯一的机会,我必须争一争。我原本不在乎那个位子,我只想做我的富贵闲王,可是我遇上了你,你遇上了父皇,我不争,和你之间就永远也没了机会。你让我不要再争,到如今已是不可能。”说道最后,阿泰握住我的肩,语气笃定。
   
   我忽然感到阿泰手一僵,然后一紧,注释着前方——我的身后,我豁地回身,子衿带着高德顺站在通往飞廊的甬道上,静静看着我和阿泰……
   
   子衿缓步走上前来,可是一步一步,走得沉重,目光盯在阿泰扶住我肩膀的手上。阿泰看着子衿,渐渐神色里生出不甘,渐渐地又变成愧疚,最后手终于无力地垂下。
   
   子衿一步步走到我身畔,伸手揽住我的腰,低头在我耳边温柔地说:“媚儿,朕陪你回钟庆宫。”
   
   我僵着身子和子衿一齐往前走,经过阿泰身边,子衿顿住,看着前方并没有看阿泰,只说了一句话:“泰儿,对不起。”
   
   **
   
   撷芳殿的榻上,子衿拥着我,仿佛是在聊平日的寻常闲事,说的却是定论天下的事。
   
   “明空,若我不立泰儿为太子,你会怪我么?”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你该立谁就立谁。你从来就不相信我吧?”
   
   “……你太年轻,太美好,人生还这么长,而我已经需要考虑要谁即位。”
   
   “……”
   
   “我和乾儿谈过,乾儿说他已贵为太子,本又有何求,却被泰儿一步步逼至如此,他说他谋逆逼宫确实是大罪,可是如果不这么做,总有一天还是会被泰儿夺去储君之位,他还说如果我因为废了他而立泰儿,正是中了泰儿的计策,储君之位就变得可以谋求。如果我立泰儿,承乾、晋王治,齐王祐恐怕都没有活路,只有立治儿,所有人才都能平安。”
   
   “好。”
   
   “……明空,你还愿意陪着我吗?”
   
   “呵呵,为什么不呢?”说了以后,心里还是一颤,他终究并不信我。
   
   “你好好的陪在我身边吧,我……”
   
   “好,”我出声打断,已不想再听,“我是真心的,子衿……”说到这里,我也不知该如何说服他,帝王生来多疑,再英明也不能例外,在子衿看来,即便我不真心,身为他的妃嫔,我又能如何,仍旧据他于千里之外吗?他许是觉得我妥协了而已,却不知我的心……我感到哀凉,却无法让他相信。这就是阿泰所说的帝王之爱……
             
 作者有话要说:可怜的小明空同学~那个大家还是打分吧~打分偶就好好对她。哇哈哈~~
 
 
 
 ☆、第六十三章 种下
 
   贞观十七年的一场政变,废太子承乾为庶人,徙居黔州;皇弟元昌赐令自尽,赐死侯君集等人。其宫僚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赵弘智、令狐德棻、中书舍人萧钧,都未收到牵连,今后仍可以材选用,皇上因大义以让之,免去诛连之祸。齐王李佑废为庶人,徙居永州。阴妃黄氏教导失责,贬为充媛。
   
   朝堂之上风向顿变,然而长孙无忌等人力保晋王李治,上书奏请立其为太子。不几日,皇上降下诏书,直指魏王李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魏王泰,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不思圣哲之诫,自构骄僣之咎,惑谗谀之言,信离间之说。……遂使文武之官,各有托附;戚之内,分为朋党。朕志存公道,义在无偏,彰厥巨衅,两从废黜。非惟作则四海,亦乃贻范百代。可解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将军,降封东莱郡王。”又有诏曰:“自今太子不道、籓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注:引自旧唐书】
   
   阿泰被降为东莱郡王之后,有一日,我在御书房的内间习字,为回避子衿与大臣们议事。隐约听见外间子衿对长孙无忌感慨道:“卿劝我立雉奴为太子,但雉奴性子仁爱却寡断,朕还是会为将来的社稷担忧。”
   
   我走到门边,屏息倾听,长孙无忌回答道:"太子仁厚乃是天下之福,皇上正值盛年,完全可以悉心教导,教出一位好的储君,皇上不必忧心。"
   
   我心里冷哼,恐怕正是因为仁爱寡断,才合你长孙无忌的心意好操控,予取予求。
   
   在我心里一直对这位只远远见过几面的原来的晋王、新任的太子很是排斥。李治是子衿的九皇子,比阿泰小八岁,比我小四岁,他今年才十七岁。印象里他只是个毛孩子。知道按历史上,我后来竟然会成为他的皇后,我就拒绝再想,这简直是荒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