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略 (完结)BL》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王略 (完结)BL-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匈奴解围的最快方法,便是废黜太子;
   到了这个时候,我不禁问苍天,祂到底中意谁,是刘如意还是刘盈?为什么祂每次给我的讯息却不尽相同……
   
   虽然我能放心地将帝国交给刘盈,但若是如意有了什么危难,一想到我都会心痛落泪。
   
   也许我将帝国交给如意,我要做的事,会更多一些。
   
   但对刘盈,无论如何我不会为他的身死或者危难心痛。
   
   他去打匈奴之前,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
   
   我能看得到他的恭敬和谦卑,还有对帝国的忠诚。我知道天下都传着关于他的美谈,但我却看不见他对我的爱,一个儿子对父亲的爱。   
   他面上总是在微笑,似乎能笑到你的心里。我知道宫人们都敬仰他,但我却总感觉,他骨子里已是冰冷的,如铁石一般的心肠。
   
   他变得不怕我了,他不仅不怕我,他似乎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想。
   
   最后我顺着时势,便把他废了。
   
   他被废黜之后,匈奴便退去。废黜他的理由是孙疏通起草的,当时在朝堂上念去,听上去却让人想伤感,下面的臣子不仅唏嘘。
   
   那篇文不像是一个太子的废黜,却像是一个帝王的悼文。孙疏通念完以后,抬首一脸忠勇地看着我。我在孙疏通的目光中看到了死志,我摆了摆手,也没有为难他。
   
   立刘如意为太子的事情,是戚家那几个撺掇着提的。
   
   从前,我当然很高兴也享受纵容儿子们的竞争,但如今的事态却不禁让我迟疑。
   
   大臣们中有人说,国不可一如无储君,否则诸侯王生乱……
   
   我的确不得不再立一个储君,但我却不想立刘如意,他还太小了。
   
   可是朝堂上,却只有支持刘如意的声音,一直在响起。我最终同意了立如意为太子的提议,为了帝国,我不得不早早地将他年幼的他推上这个位置,一切都变得太快了,快得让我有些猝不及防。
   
   事情脱离了我的掌控,我甚至有些埋怨戚姬,她为什么要把她的儿子这么快推入险地?
   
   但我最后仍是下了决心,既然立了如意,要把如意保护好。
   
   我要将最稳固的江山托付给他,虽然我的时间也不多了。
   
   可着手做的时候,我却发现困难重重。
   
   这些年来,皇后一直镇守朝中,太子连连出兵,周吕候吕泽和建成候吕释之一直掌握着京中军权,樊哙也手握重兵,开国时立下战功的吕氏族人数不胜数,皆在一次次的战争清洗中,在军中翰中担任要职。
   
   张良萧何隐隐约约都站在了刘盈的身后。
   一代大儒孙疏通,甚至能为了刘盈下决心要撞死在大殿上。
   
   帝国建立之初,我最担心的是诸侯王;我甚至希望我的儿子们再强大些……就是这样,太子的羽翼便在暗中渐渐形成。那时我本没有立即铲除他的想法,便也放任了他,只专心在内务治理上。
   
   这次事件来的太过突然,就连吕氏族人也想在匈奴虎口中,保住太子的性命,这才默许了太子的废黜……
   
   现在如意为太子,我却看见了暗潮下的涌动。
   
   我这才知道,原来我老了。不再能给下面的部下带来掠夺性的收益,而他们跟着刘盈,却可以得到。
   
   我以前自恃我的部队都是贪图荣华的乌合之众,要比项羽的战骑人数更多,更会动脑,更能团结他人。如今,我却被反噬,这些见利忘义之徒,早就因太子的带兵和太子走在了一起,而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带着他们出去打仗了。
   
   我将刘盈贬谪在偏远的燕国,我领军出征的时候,将戚夫人和如意带在了身边,因为我不放心他们在宫中。
   
   最后我留下了陈平和吕后驻守。
   
   淮南王英布,是享誉盛名的项羽五虎将之一。
   梁王彭越,和韩信私交甚好。
   我实在不愿出京带兵,将长安留空,然情势却让我不得不如此……
   
   如意还是太小了……若是他再稍微大一点,便能帮上我了。
   
   我准备亲自去整合太子的势力,他不是在燕国当王吗?这次,我会借巨鹿郡守的谋反,将朝中军中的势力,重新安排。 
 
   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出征了,因为我的身体一日坏过一日,日夜的行军,对我而言似乎已是很大的负担。
   
   我在路上也想过,这几年我在宫中莺歌燕舞,刘盈却在外面引军杀敌。
   
   人其实和狼是一样的,狼群要有一个狼王,人群也会不由自主地去供奉一个王。
   
   狼王永远是族群里最身强力壮的那一匹,能够带领族群找到更好的栖息地更丰富的食物。
   
   这些年,刘盈就是这样的狼王,在他的战役中,提拔的校尉,分奖的封赏,都是他的掠夺来的,交给整个族群的食物。
   
   燕国,赵国,韩国,楚国……甚至梁国,四处都是太子的党羽……
   
   大局变得太快了,我刚送出让他驰援的书信,便被围困在巨鹿。探报说,燕王殿下如今正率军在巨鹿军的外围。
   
   信使说燕王率军而来,也给我带来了口信。我召燕王使者进来,等他掀开斗笠,我才发现竟然是刘建。
   
   他静静地呈上精美的食盒,跪在地上对我道,小人参见皇上。
   
   后来他跟我说,想跟我单独谈。
   
   我屏退了众人,刘建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只要我下诏书废了刘如意,再立刘盈为太子,此围立即便能解。他还说,外面指挥的人,是韩信。他还向我保证,只要复立太子,刘如意能万世富贵。
   
   我朗笑,你们也太大胆了罢。
   
   他沉默不言。
   
   我也没有答复他。
   
   那顿饭吃得难以下咽,回到主帐时,我的脸色也许很不好,戚姬关心地走过来,在我怀里撒娇,问我怎么了。
   
   我却知道这一战,原来我已彻底输了。并非我不懂筹算,却是我手上已没有多少可用的筹码。
   
   戚姬抱着如意,坐在我的身旁,问我是不是马上快突围了。
   
   她怯怯地看着我,用尽了法子想逗我笑,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我平复了情绪,终是道:“燕王羽翼已成,朕不得不将他再立为太子。”   
   我话音一落,一道清泪便顺着戚姬美丽的脸庞落了下来:“你不是皇上吗?不是天下都要听你的吗?你不是大汉的主人吗?”
   
   我站起身,拉开大帐的帘幕,望着如山海般的军阵,我忽然想唱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
   
   第二天,我的军队便断了粮。
   
   而能为我谋划的谋士,如今却一个也不在我的身旁。陈平虽然献计让我借着巨鹿之战,引来刘盈,却自请镇守长安,表忠心说为防皇后篡权。
   
   我不是没有考虑过,他并非最好的人选,但我如今已无人可用。
   张良自从我称帝后,便不再上朝;
   萧何乃刘盈一党,我不愿启用,如今仍让他赋闲在家……
   
   我召来刘建,他看我的眼神不像一个儿子,甚至不像一个晚辈。是啊,除了刘如意,没有一个人,像是我的儿子。
   
   我开口问他,燕王真能让如意永享富贵么?
   
   他却矫正了我燕王的称呼,他说,太子会在祭祀的时候,对天起誓,昭告天下。
   
   最后,我答应了刘盈无理的要求。
   
   这一战既然输了,我便不再为徒劳之事。我不顾戚姬的哭泣,下达了废立太子的诏书。
   
   如今最重要的,是能突围。等突围之后,还有什么是不能商量的呢……
   只要能出了围城,后面如何作为,还不是看我的意思?
   
   我的诏书刚刚传出,据说第二日刘盈便在巨鹿军外设坛祭天,说他承天景命,受天地之隆恩,如今继太子位。
   
   并按照诏书中的意思,向天发誓,绝不会为难兄弟,他向天下人说,他要保刘如意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我刚刚放下心来,军队却遭到了巨鹿外围的猛攻。
   
   我的背上中了流矢,杀声遍天中,尽是火光。
   
   有人这才向我大声呼喝道:“皇上,燕王殿已入了长安!”
   
   我心下一震,面前的景象缓缓地剥落……
   
   什么?我问。
   
   他说:“燕王殿已入了长安。”
   
   他不是在巨鹿吗?怎么又在长安?
   
   一根线缓缓地从我脑中穿了起来,陈平的献计,巨鹿的围困,刘建的到来……
   
   没有想到……
   
   几年不问征战,我竟要栽在这里。
   
   ——我如果死在此处,他便能直接在长安登基。
   
   跌下马背的时候,我想,我这次真的失算了。
   
   ……
   
   ……
   
   一个长长的梦境,到处都是鲜血和杀戮,我骑着马,四处眺望,却看不见分毫,血溅在我的脸上,冰冷而粘腻。
   
   我微微睁开了双目,却头龇欲裂,视域中有些恍惚,这些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却也从没有过这样胸口闷涩,几乎呼吸不过来的感觉。
   
   这里应该是中军大帐,身边坐着樊哙和卢绾。
   
   樊哙的神色有些复杂,卢绾满面地焦急:“皇上?”
   
   全身如火烧一般,我艰难地想动动头颅,却没有力气:“太子呢?”我问,却发不出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