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离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70后离婚-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左梅很久没有这样劳动过了,停下来歇息的时候,才觉得浑身舒坦。一股微风吹过,身上凉快极了,像在河里游泳一样,吸到鼻子里,像有泉水流过五脏六腑。

左梅的劳动激|情忽然被激发起来了。

看到老人掰完玉米又要拿着镰刀去砍玉米杆,左梅马上起身,说:“大爷,您年龄大了,到旁边阴凉处歇口气,喝点水,我来帮你砍。”

大爷连连摆手:“那怎么行?你看你累成啥样了。你又没有怎么做过这些活,我天天干,习惯了,没事的,你坐到旁边去歇会儿吧。”

左梅不干,一把抢过老人手里的镰刀,走到地里,开始砍玉米杆。

左梅俯下身子,一手握住玉米杆,一手拿着镰刀,对准了杆的根部离地面十多厘米处,挥刀下去,玉米杆断成两段,将砍断的玉米杆放到左手边,又开始砍下一棵。如法炮制,一会儿工夫,左梅就将玉米杆放倒了一大片。

老人在旁边看着,几次要自己来砍,都被左梅拒绝了。老人没办法,只好和孙子坐到一边去看左梅砍。

用不了多大一会儿,一地的玉米杆就被左梅砍完了。下一步就是找东西来捆玉米杆了。

老人见状,忙说:“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来。”

左梅说:“我没事的。”

说罢,走到庄稼地的边上。那里长了许多的茅草,左梅扯了一大把,分出一股一股的来,搓成绳状,伸到玉米杆下来,围一圈,拧几下,一捆玉米杆便捆好了。

左梅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个黄昏,地里干活的人走得都差不多了,左梅和妈妈俩人还在地里没有忙完。父亲去世后,家里农忙时节耕地这些粗活重活就只有靠母亲了。母亲咬着牙坚持做这些本来是男人做的活。左梅是家里的老大,便给母亲打下手。

天快黑下来了,一块地还没有耕完,母亲和耕地的老牛都很疲惫了,但是仍旧不能休息,必须在今天耕完,因为第二天另外的人家要用牛。

左梅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夜色苍茫,晚霞也暗下去了,左梅抬起来头来看了看远处的天空,心里有一种悲壮的感觉,这感觉一直在记忆中留了下来。

左梅边捆玉米杆边想:那么困难的日子都过来了,还有什么坎不能过去呢?

终于捆完了,左梅也着实累坏了。气喘吁吁地从地里走出来,坐着休息。

老人很感激,他实在没有想到今天早上,会有一个他不认识的人来帮他干活。但是他还有没有想到的,就是帮助他干活的那个女人在身体筋疲力尽的时候精神却得到了极大的舒缓。

谁帮助了谁?只有左梅自己知道。

歇了一口气,左梅问老人:“大爷,你知道往镇上怎么走吗?离这儿还有多远?”

老人站起身来,向着东边的方向指了指,说:“那边,你顺着这条小路一直走,走到河边,过了河,上一个坡,就到了。”

左梅觉得该告辞了。

站起来,背上包,俯下身拍拍小男孩的脸蛋儿,给爷孙俩做了个再见的手势,顺着小路往东边的方向去了。

第四十章 小街

 左梅走到小路的尽头,来到河边,停下了脚步。

眼前的这条河应该就是刚才在车站时看到的那条河吧。

河水“哗哗”地流着,河中间有大大小小的石头。可能因为是处于上游的缘故,这些石头还没有被磨成圆溜溜的模样,因此,便显出千奇百怪来。不知何故,有些石头上面有一些或椭圆或圆形的孔,像是哪位仙人随意雕出的砚台;有些大石头表面光滑,左梅想像着躺在上面晒太阳或者小憩的美妙感觉。

左梅将包放下来,走到河边,踩到水里。'网罗电子书:。WRbook。'

水很凉,一股清凉的感觉直入脊背。

左梅从水里走到河中间的一块平滑的大石头前,坐下,捧一捧水,开始洗脸。

洗完脸,浑身舒畅。

安静地坐了一会儿,看见脚下有小鱼儿游过来,直往脚下穿。左梅俯下身子,伸出双手,轻轻移开脚边的一块扁平的石头,看到一只黄辣丁仿佛没事一般静静地停在那里,尾巴随着水流轻轻地晃动。

左梅搬起石头,把石头悄悄地放在一边,尽量不弄出一点动静来,然后把双手小心地伸到水里去,将那鱼儿围在手中,双手迅速一合,鱼儿被捧在了手中,活蹦乱跳。

左梅高兴极了,“哈哈哈”地笑出声来。惊得不远处河边洗衣服的两个女人好奇地往这边看,左梅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了,吐了吐舌头,忙闭了嘴。

将那黄辣丁捧到眼前来看,小家伙不过一指来长,浑身黄黄的,因缺了水,身子不断地扭动,胡须弯过来弯过去,很是可爱。看了一会儿,左梅把手放回水里,将那鱼儿放了,那鱼儿惊慌失措地游了一段,躲进了另外一块石头下面。

休息得差不多了,左梅觉得神清气爽,恋恋不舍地起了身,从河里出来,穿好鞋,踩着河中间村人搭着的石头桥过了河。

走过一片水稻田,左梅上了一个坡。那坡有些陡,石头砌成的路,折过来折过去。走过约百十米的样子,左梅终于上了顶,来到了一块平地上。眼前是一棵茂盛的黄桷树,粗至两人方可合抱,枝叶茂密,仿佛一把撑开的大伞,有几位老人在树下的石凳上闲坐。

黄桷树的前面不远处,就是场镇。

大约是逢场天,小街上的人比较多。背着背篓的,提着蓝子的,抱着孩子的,叫卖的,讨价还价的,吆喝的,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场镇的形成大约有些年头了,街面上铺着青石板,磨得光溜溜的,泛着青光。街两边的房屋不是左梅老家原来的那种土墙房子,也不是现在千人一面的砖混小楼,而是木架房子。

房子一般都是两层高,楼下做门面,楼上住人,开着小窗,窗户上雕着格子或者动物植物图案,古色古香。

左梅走在这条街上,有些小小的欣喜,更多的是平静,心里淡淡的,就像街边坐着的那些老人的眼神。

左梅喜欢这样的地方,也喜欢这种淡淡的感觉。

左梅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贴子,说的是女人必去的六大旅游胜地,上面说当今社会,很多格局都在发生变化,以前是男人到处游玩,回来后带给女人这样那样的小礼物小特产,现在已经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了出去,她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社交。于是,她们敢于对着男人道:“过节了,我要跟我的姐妹去海边潜水。”

那六大旅游胜地是夏威夷、丽江、阳朔、希腊、拉萨和新加坡。左梅暗地里数了一下,发现自己很可怜,目前只是去过丽江。夏威夷是不敢想的,去希腊基本上也是做梦,新加坡好像也还比较遥远,只有阳朔和拉萨这两个地方是目前努点力还有希望去的地方。要完成这个梦想,实现这些愿望,有一样东西不可缺少,那就是钱。而自己现在的处境,男人是靠不上了,自己那点工资基本上只够吃饭和日常必须的开销,要想到这些所谓女人必去的地方走走,当务之急是挣钱,挣钱。但是到哪里去挣钱呢?左梅的心有些堵。

算了算了,不想这些了。人何必非要给自己定那么多目标,活得太累了,这世界上没有去过这些地方的女人多得是,她们不一样活得好好的吗?自己为什么非要逼自己呢?纯粹是和自己过不去,真是一个地道的傻子。左梅在心里骂自己。

正想着,一抬头看到了一家不大的茶馆。左梅一下子觉得自己口渴起来了。刚才在地里干了一阵活,到现在还没有喝水,看来嗓子要闹意见了,去喝点水吧。

左梅上了台阶,进了茶馆。

茶馆开的年成有点久了,但是收拾得很干净,里面摆了七、八张桌子,周围墙壁上挂着一串串的辣椒、大蒜、包谷什么的,看起来不像是刻意营造的农家氛围,而是自然而然的。可能店主人房子也不太宽松,便把这店子也当成了自己的储藏室,无意中正好有了某种味道,前来喝茶的也不在意,反而会有一种就在自己家里喝茶的美好感觉。他们可能没想到城里面的人苦心经营,想弄成这个模样,这种味道,结果却总是显得不伦不类。

屋子里面有十来个人在喝茶,有几个老人在打长牌。

来倒茶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姑娘个子不高,长得结实,脸色红润健康,一把又粗又长的头发编成麻花辫子拖在屁股后面,荡来荡去的。

左梅选了张靠街边的桌子坐下。

长辫子姑娘走过来,问左梅是不是要喝茶。左梅说是。

长辫子姑娘泡了茶,端来,茶具却是左梅喜欢的盖碗。盖碗比较大,显得粗笨,却朴实,正好应了这条小街的景,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左梅端起盖碗,揭开盖子,轻轻拂去水面上的茶沫,吹了吹,送到嘴边喝了一口,慢慢回味。

这茶具不起眼,这茶味却上佳。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咽下去后一股茶香直入心脾,舌尖抵着上腭,有淡淡的甜味纠缠着舌尖,久久不去。

左梅有些惊异,没想到在这荒僻之地竟有如此好茶,忙拿开盖子看茶叶。碗里的茶一片片正在舒展,芽叶色绿,润泽,厚实。

左梅有点好奇,等第二次长辫子过来续水的时候,叫住了她问:“小妹,你家这茶真好喝,是在城里买的吧。”

姑娘菀尔一笑,露出两个好看的酒窝:“哪里是城里买的哟。我们这儿产茶,我家山上便有茶园,附近人家的茶都买给我家。我爷爷是炒茶高手,他们都说他炒出来的茶好喝。”

左梅说:“怪不得呢,这茶不像是市面上卖的那种劣质的茶,虽然造型并不是最好,但是茶味浓,味道香。你这水用的是哪里的水?”

姑娘用手指了指屋后,说,“我们这水是从山上接下来的山泉水,一年四季不断,带点甜味是不是?”

左梅说:“正是呢。我就想啊,一般的自来水泡不出这样的香味,今天真是有口福了。”

姑娘听了夸奖有些脸红,对左梅说:“大姐你慢慢喝着,我去给其他客人续水,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