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懒丫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懒丫头-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セ蚶慈×恕

    张妈把我叫到身边,轻声问道:“昨天过的还好吧?”

    “挺好的,谢谢您。”我相信说这话的时候,她是由衷的。

    昨天应该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最开心的一天了。也难得张妈这么有心,给自己放假过生日。张妈其实张得挺好看,一般时候还是挺慈祥,对下面的人挺不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老觉得她看我的时候,眼神有些复杂难懂。而且,也不知道她昨天问了小菊那么多关于我的问题,究竟是为了什么。

    “小梅,你老实告诉我,是不是把原来的东西全忘光了。”她牢牢盯着我的眼睛。

    “是,不敢隐瞒。”虽然来到了古代,但毕竟是现代人,因此,我很讨厌像其他人一样“婢子”“婢子”的不离口。

    “我明白了。”接着她又道,“昨天夫人说起,她喜欢吃你做的点心,还叹息好多天没吃到了呢。”

    “可是我不会做呀。”

    “没关系,我打算从头教你。希望你能好好努力,别偷懒。”

    讨厌,都说我偷懒,我不就是喜欢睡觉而已嘛。这么多年来,早已经习惯了凌晨一两点才睡觉,来到了这里,生物钟一时还没有调整过来,晚上睡不着。“哼,每天又要起那么早,让你起你也不见得能起来!”我在那里暗暗嘀咕,却不敢吭声。

    “好的。”学就学吧,反正到了这里,也没有别的事可干,就当是艺多不压身好了,再说,自己从前也确实是太不注意饮食了,所以才落下了胃炎的毛病。

    接下来的日子,张妈果真说到做到。从辨认五谷开始,手把手地教了起来,而且态度和蔼亲切。

    “咱们苏府,是从粮店起家的,因此,你要先熟悉各种不同的米和它们的特点。

    “这是糙米,口感比较粗糙,但比较便宜,平常人家都吃这个,咱们也吃的是这种。但给主人他们做饭不能用这个,而要用粳米。

    “这是粳米,口感细腻,比糙米黏度大,但又不如江米,所以,一般都拿它磨成粉后来做点心。

    “这是江米,也叫糯米,有长粒的和圆粒的两种。长粒的比一般的米瘦长一些,圆粒的比一般的米稍扁、稍圆一些。做点心的时候,磨成粉和直接蒸都很好。但是黏度很大,吃多了会有些腻,所以……”

    废话,谁不知道江米粘啊,据说万里长城还是拿白灰加江米汤把砖粘在一起砌成的呢。再说自己在现代社会,哪种米没吃过啊。我听她讲的这些枯燥乏味,就开始打起了瞌睡,后面的也就没听进去。

    “小梅……”

    只听一声怒吼,吓得我一个哆嗦,醒了过来。

第一卷 丫鬟篇 第一卷  丫鬟篇  第十九章 食疗治病

    第一卷丫鬟篇第十九章食疗治病

    “我问你,这是什么……”张妈抓了一把黄色的小颗粒在手里面,盯着我问道。

    “这是小米。”

    “嗯。”张妈脸色稍好,“还有呢?”

    “这个也叫粟,去壳后叫小米。应该是北方运过来的,咱们杭州没有种植。这小米也有粘和不粘之分。不粘的叫粳小米,可用来蒸饭煮粥,也可以磨成粉,做成糕点。小米粥能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暗自庆幸,还好,自己吃过,所以知道。收到张妈鼓励的目光,我又继续道:

    “特别是能滋养血,产妇吃了有助于恢复体力。所以有‘小米加红糖,可以代参汤’这种说法。粘的叫糯小米,产量比较少,一般用来酿酒,但也可以做成糕点……”我习惯地“旁征博引”,尽可能地让答案更完整,压根就没注意到一旁的那帮丫鬟小厮正瞪大了眼睛望着我。

    张妈似乎对我的答案很满意,点了点头,转身面对大伙,道:“咱们府里,五谷杂粮,品种齐全,许多都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做出的糕点口味独特,而且还能养生治病呢。”

    一旁的丫鬟小厮听到此处,都齐齐点头,小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悄站到了我身后,在我耳边轻轻地道:“霍老爷的病就是吃了张妈做的糕点好转的呢。”

    张妈似乎听到了,望了她一下,平静地道:“别看这简单的五谷杂粮,这里面学问大着呢。以后,你们要多用用心,好好琢磨。”

    “是!”

    我小声向小菊问起霍老爷的病。

    原来,霍老爷子是杭州城里另一富商霍家的家主。霍家是漕运大户,与苏府商业往来密切。霍老爷子现已年过七十,在当时是少有的高龄了。他早已将家业交给儿孙辈的打理,自己在家颐养天年。老爷子身体一向健硕,但前年开始,感到下肢痿软无力,浮肿麻痹,时感蚁走,大小便秘涩不通,其后食纳渐减,精神不振。儿孙辈的倒也孝顺,遍请名医,还弄些丹药秘方,却不见好转,更有些加重,去年年初开始更是精神惛愦,迷惑健忘、语言错乱。

    职业的习惯,让我不自主地思考起来。怎么像是现代的糖尿病神经炎之类的症状啊。这难道就是《千金方》上记载的“脚气病”么?我记得唐朝应该正是“脚气病”盛行的时候。而且,小菊口中的霍老爷子,让我想起电视剧里演的那些红光满面体胖腰圆的富商财主。这霍老爷子家大业大,想必是养尊处优,富态悠闲,得了这种富贵病的可能倒是挺大。

    “那后来呢?”

    “后来,咱们家老爷去看望老爷子,带了几样张妈做的点心,老爷子吃了胃口大开,老爷就经常让张妈做些膳食点心送过去。去年下半年,杭州城里来了一位大夫……”

    那大夫把脉看过后,好久没有说话,在霍家人诧异的眼光中,伸手拣起一块霍老爷子头放着的糕点尝了起来。据说他没开任何方子,只是吩咐霍老爷停服各种丹药,下走动,每日饮食由做这糕点的人来准备。霍家人当时想必是满脸疑惑与不屑,那大夫却很有个,留下一句“听不听在你们!”后,拂袖而去。

第一卷 丫鬟篇 第一卷 丫鬟篇  第二十章  端午之节

    第一卷丫鬟篇第二十章端午之节

    “那他们照着做了没有?”

    小菊说得口干舌燥,抱起水杯咕嘟咕嘟喝了起来,随后又有些唠唠叨叨地讲了起来。大意是霍家人见反正已经请遍了所谓的名医、试过各种神丹秘方,病也不见好转,也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向老爷讨要厨子。老爷刚开始自然不肯,却经不起霍家人五次三番的软磨硬泡,夫人又慈悲心软,从旁劝解,也就同意将张妈借了过去。说也奇怪,经过这番调治后,霍老爷子的病倒是大见好转。

    “于是大家都把他的医术说得神乎其神!”我接口道,然后斜睨着她,“对吧?”

    “嗯。”小菊抱着杯子,一脸崇拜,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他就是杭州城大大有名的赵神医!”

    听完,我对那个赵神医十分感兴趣,道:“这个神医,一定要去见识见识。”

    小菊扑哧一笑,指着我道:“你其实早已见过他了。”

    “哦?什么时候?”

    “你生病的时候,赵神医还来诊过,开过方子呢。”

    “哦,那我更要去见识见识了!当面不识神人,真是罪过!”

    小菊两眼放光:“你知道吗,现在张妈做的药膳点心,在杭州城里可也是千金难求呢!”

    “呀,那我可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小菊这小八卦,知道的轶闻趣事倒是挺多。从这以后,我在睡觉前经常缠着她给我讲故事。随着小菊讲述的和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我对张妈精湛的手艺和丰富的厨艺知识也开始从心底认可起来,也就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当起了好学生。

    天气一天天变暖,花儿开了又谢了,转眼已是五月暮时节。

    这期间,张妈除了教我做各种点心外,还教了各种食物材料制作储存方法、搭配*忌等等,就连厨房内各种用具器皿等,也都细细讲解。我都一一记下了。张妈还不时提问,见我回答得也头头是道,而且常常有独特的见解,毫不吝啬地夸我聪明。但我有时也有些得意忘形,说起食物的味功效,就把医书上的记载不自觉地背了出来,却忘了这些话出自一个大家眼里大字不识的丫头嘴里,是多么的让人吃惊。

    端午节那天,张妈领着大家包粽子,我又学会了一样。她包的粽子玲珑,粽叶鲜翠,清香隐隐,用细绳串起,像是叮叮当当的小风铃。剥开来晶莹剔透,粽馅丰富多彩,荤素咸甜,鲜脆酥滑各种口味的都有,不下二十种,让我乍舌不已。另外还有其他各种点心佳肴,在我眼里,已经是隆重非常了。

    “这算什么,往年才热闹呢,今年大少爷不在府上过节,已经少做了很多了。”

    “端午节有赛龙舟吗?”

    “有,但是……”小菊撇撇嘴,似乎有些恨声道,“但是今年咱们没法参加。”

    “为什么?”

    “因为今年的赛龙舟的活动是由南宫世家举办的。老爷夫人吩咐不允许咱们外出。”

    遗憾啊!传说中的南宫世家啊!“那往年咱们就可以参加么?”

    “是啊,往年的活动都是由苏府组织的,咱们当然可以去,而且,还有大大的红包,差不多赶上咱们一年的工钱了呢!”后面还有她小声的咕哝“这次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去不了就不去呗,我倒是有颗平常心,小菊一直有些闷闷不乐,但到了下午很快就笑开了花,因为府上发给大家的赏银分厘没少,而且,我把我的那一份也送给了她。反正来到这里难得能出府一次,有钱也没处花,看着小妮子欢心雀跃的样子,我也高兴。

    二十多年来,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我,一直过着这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大大咧咧得让人觉得笨笨傻傻。在二十一世纪时,或许是上天眷顾我吧,我的这种毫无心机,并没有带给我太大的不幸,一直是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所以,到了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