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仕女育成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代仕女育成记-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回 同父异母的姐妹们(3) 
   “妹妹可是跑得乏,累了?”
  孟媛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响起,就像冬天阳光照耀下的冰层裂开的声音那样清晰而低沉。璇真抬起头,朝对方笑了一笑,说:
  “难得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好。姐姐也喜欢到这边走走?”
  德王的长女无言地点点头,算是回答了这个问题。璇真从亭子上望出去,发觉这里的确是饱览湖光山色的好地方。她忍不住自言自语地说:
  “这儿真好,可惜不知叫什么名字……”
  “濯缨湖。”
  “濯缨湖,濯缨湖……”
  璇真一边念着这个湖的名字,一边悄悄看了朱孟媛一眼,心想:这个女孩还真是少言寡语呢。这时孟媛刚让季媛安静下来,回过头看到璇真盯着自己,她低下头,将对方视线所及的那样东西掂量在手里,轻声问:
  “妹妹喜欢这个?”
  咦?她怎么会说到那个金三事上头去了?看到对方想将饰物解下来,有意送给自己的样子,璇真连忙摇摇头,说:
  “这个我也有,只是上次仿佛听人说过,挂哪儿叫的名字也不一样。不都是金三事儿嘛,怎么还有这么多来头?”
  “这也不难解。原本确实是叫金三事儿,挂在腰上的才叫金七事儿,要是挂在胸前,就要唤作坠领儿了。其实也都是一个物件,只是要是叫错了名,不免惹笑话。”
  这种所谓的佩饰“金三事儿”,其实就是用金子(璇真也曾经见过宫女们佩戴着银打造的同样佩件,不过那个叫“银三字”)打造成一个祥云或花朵图案的牌子,底下再缀上三样小物件:耳挖子,剔牙杖之类的,在明代女人的身上,似乎是最常见的佩件,比那些古装剧里的什么玉佩啊更加普及。以前总以为古代就是一个只存在于书本或电影电视里头的模糊概念,直到回到明代之后,璇真才知道,自己要弄清楚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正想着,看到眼前女孩脸上掠过似笑非笑的神情,璇真觉得奇怪,便说:
  “我烦着姐姐啦?”
  “哪有这事,”朱孟媛仍是一脸平静地看着对方。“只是我常听人说,妹妹喜欢看书认字,凡事不弄明白都不行,就像王爷小时候似的。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璇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只是心里嘀咕:她干嘛不叫父亲,而叫“王爷”?听她的口气,不像是德王的长女,反而像是下人的称呼。
  才坐了那么一会儿,就听到亭子下头环佩声响,原来是银香和翠珠捧着茶盘、盒子上来了,银香笑嘻嘻地对她们说:
  “奶娘叫人回来传话儿,说姑娘们在这亭子里坐的,让我们准备了些果品茶食,先送过来。”
  说着,便一边捧茶上前,一边让翠珠摆好攒盒。递茶先从大姑娘开始,然后按照姐妹的次序一个个奉茶,璇真接过来一看,只见银雕漆茶盅伴着乌银梅花茶匙,里面斟着的是蜜饯金橙泡茶。再打开攒盒,里面分成八槅,左边四槅是些核桃、玉黄李子之类的果食,而右边四槅则是蒸酥果馅饼、咸薄脆、酥烧、玫瑰白糖糕。
  因为是自己房里人准备的茶食,所以璇真对两个姐妹说:
  “仓促之间,也没什么好吃的。姐姐请用,妹妹,来,你也吃些。”
  “多谢妹妹,这般费心。”
  朱孟媛还在道谢,但她身边的季媛却已经拿起一个玉黄李子往嘴里送,吃得啧啧有声。看到她的天真模样,璇真也忍不住莞尔。不过再看看她们的大姐时,对方还是老样子,安安静静地吃茶,有时瞥小妹一眼,好像在说“你别闹了”。
  “这地方好,山明水净。”
  “正是呢!就像画上的一样……”
  原本璇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有想到的是,却得到了姐姐的认同。看到孟媛望着风景那神往的样子,璇真似乎悟出了什么。
  初次见面,虽然谈不上相见甚欢,但从这个姐姐的身上,璇真感觉不到有恶意或敌视。看来,不管对谁,她都是如此冷静淡然。不止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哪怕是对方的亲妹妹季媛也好,所得到的待遇也相差无几。
  “但说到底,她才十岁左右的年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子……”
  虽然感到困惑,但璇真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她转念一想,又觉得好笑:自己看别人奇怪,搞不好,这样的自己在别人眼中,才是更加奇怪的那一个呢!没办法,虽说她已经在尽力学着小孩应有的举止,可有时到底不那么像,那时也只好祈祷别被人发现。
  由于春季已到,再加上王妃的身体完全复原,德王在三月初的一天,带上妻妾儿女一同登上画舫游湖。所游的湖不在别处,正是王府中那美丽的濯缨湖。璇真跟随着父母,在王府的玉带河畔(又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河流)登舟。那画舫通体朱漆,船身皆有如意祥云图案,而船四周挂着轻纱帐幔,里面座椅锦褥,一应俱全。
  原本以为坐在船上会因为摇晃而觉得头晕,可是坐上去之后才发觉,原来这画舫非常平稳,几乎察觉不到有摇晃的迹象,更别说会晕船了。德王坐主席,其余座次,则按妻妾各自的等级而坐。璇真照旧坐在母亲身旁,对面坐的是她的大哥,德王的世子朱祐榕;接下来的座位次序依次是各位夫人,还有她们的儿女。三夫人所生的文哥儿,同样没有出席这次家庭聚会,据说是犯了风寒,所以只能向父亲告罪缺席。王爷大概是早就习惯了这个儿子的病情了,所以也没有怪他,而是命人给他送去了果食菜肴。
  除了这些主子们外,还有一些人也能登船一同游览。她们是王府里的乐伎歌姬,各自带上乐器,坐在船尾,为主人们的游湖之旅以歌曲和乐声助兴。那婉转清脆的歌声在湖面上飘荡着,更令人觉得心旷神怡。
   
第八回 同父异母的姐妹们(4) 
   “今日咱们一家大小一同游湖,又正值天清气爽之时,实在难得。这等好日子,无酒难助兴。来啊,换上大盅,都斟满了!”
  在画舫之后,还跟着一只小船。上面除了有两名随侍传话太监外,还放置着可能要用到的一些器皿。这时,正是它们发挥用场的时候。随船的宫女忙替众人拿来大金桃杯,放在案几上。这次喝的是双料茉莉酒,但在喝酒之前,璇真看到下人拿来铜甑等器具,先将酒筛了一遍,然后才将筛好的酒倒给众人。筛酒,应该是为了过滤酒中可能残留的杂质吧。璇真看着她们的动作,心里再次为古人的细心而感叹。
  “王爷真好兴致,我们自当奉陪。只是丫头们还小,况且世子前些天咳嗽才好些,这次还是免了他们的酒吧。”
  听到王妃的建议,德王看着自己的几个儿女,点了点头。于是璇真她们这些小孩子就没换酒杯,照旧吃茶。一阵清风徐徐吹来,湖面上泛起阵阵碧波,轻柔的绉纱不时飘起,真给人一种如在仙境中的感觉。
  璇真的座位旁,就是二夫人及她的一双女儿们的座位。这时,璇真可以看到,朱孟媛没有陪母亲说笑、也没有沉醉在乐伎们的歌声中,而是出了神地望着画舫外濯缨湖的景色,脸上的神色十分安详柔和。璇真不禁回想起在前些天与她见面时对方的模样:那时她也是这样无比神往地眺望着远方,好像整个人都已经溶入了这山水之中,而忘记了自己。
  “世子,替你娘倒满酒,我来敬夫人一杯。”
  朱祐榕答应着,连忙走出座位,从宫女手里接过金樽,为王妃斟酒。于氏笑呵呵的说“免了、免了吧”,不过还是拗不过,让儿子为自己倒了酒。王爷一举杯,众姬妾们也才敢举杯饮酒。璇真看到除了五夫人之外,其他几个女人只是喝了一小口就放下酒盅。只有雪溪堂五夫人玉仙毫不在乎地喝下满满一杯,然后又命人再倒酒。她这种惹眼的举动,换来德王的一笑,说:
  “瞧这玉仙,倒是好酒量。”
  “王爷谬赞,愧不敢当。只是今日实在高兴,所以一时忘形起来了。”
  “既是这般,更要多喝两盅才是。今儿咱们都要不醉无归!”
  画舫在船娘的划浆下,徐徐向前行进着。璇真从来没有想到过,原来在湖上回望自己曾经散步过的地方、所居住的房屋,竟是别有一番风情。两岸山嶂绿树之间,隐隐可见碧瓦粉墙、飞檐画角,望着望着,不禁让人疑惑这里不是凡间的德王府,而是人间仙境。
  大人们有大人在说笑,而璇真则跟着两个姐妹到舱外玩耍,两旁的宫女一直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她们,以防会有什么万一。其实她和孟媛还好,倒是季媛,如果没有看着,可能真的会掉下船去了。
  “姑娘们快看,到西苑了。”
  在下人的提醒下,小女孩们都不约而同地望向岸边。璇真忍不住自言自语的说:
  “这儿就是西苑?真好景致。”
  “妹妹若是喜欢,便多来玩儿。喏,那里就是懿安堂。”
  虽然不知道自己这位姐姐以如此冷静的语气所说的话,到底是否出自真心,可是璇真此时已经完全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只是频频点头,又说:
  “可惜我不会画画,不然这样的景致,真想画下来。”
  当她无意中移开自己凝望美景的视线时,却发现身边的孟媛看着自己露出了微笑。她的笑容非常温柔,不知是不是因为湖水的反光,甚至连她的眼中也映照出点点光芒。璇真心中一动,她张了张嘴,试探的问:
  “莫非……姐姐喜欢画画儿?”
  “……”孟媛白皙的脸上掠过红云,这实在少见。“……这……”
  “姐姐能让我看看你的画吗?”
  “嗳……二妹可真是个鬼灵精。”
  孟媛无奈的笑了,不过这笑容中流露着一丝感动。站得离小主人有点远的宫女们,此时看到一向不苟言笑的大姑娘此时竟然能与同父异母的璇真聊得这么轻松开心,也不禁觉得诧异。要知道,这个女孩平时哪怕是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